高明不太乐意,但他还是慢吞吞点点头:“他不惹我,我不打他。”
“看把你厉害的。”二郎捏捏他的小脸,“上车,我送你到长安。”
小孩冲喜儿伸手,喜儿抱着他出去:“今年来晚了没吃到樱桃和杏,明天长安的樱桃和杏熟了就叫你舅过来摘。”
长孙无忌下意识想说,长安什么没有。到嘴边咽回去,没有长在风水宝地的水果。
“二郎,有我的吧?”长孙无忌问。
沈二郎:“你吃给钱!”
高明点头:“对,舅舅,叔叔婶婶的果子是留着卖的。你吃得给钱。”
长孙无忌想打外甥:“你吃不用给钱?”
高明摇头:“我叔我婶又不是你叔你婶。”
第82章 无师自通
申时左右, 高明回到宫中。帝后看到儿子黑了瘦了很是心疼,一人拉着一只胳膊上下打量,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长孙无忌是看着二郎长大的, 二人交情尚可,不好昧着良心胡扯,也不希望帝后误会, 赶在帝后二人落泪前解释高明看起来瘦,其实壮了。
长孙无忌大胆上前, 撸起外甥的衣袖,示意帝后捏捏他的小胳膊。
离京前高明手臂上的肉软趴趴的,现在很结实。长孙无忌又拍拍高明的腿。高明跟父母炫耀他下盘稳, 叔叔给他做一把木剑, 除了农忙那几日,他日日跟叔叔习剑练骑射。
长孙无忌:“高明在乡下这些日子没白待。”
高明又跟父母显摆他会抓鱼,会摘果子, 还会帮叔叔收水稻,还会帮有为父亲牵牛种小麦。
帝后二人愈发心疼。皇后还能忍住, 皇帝把儿子拉到怀里问他累不累。高明当时很累,回来的路上也想过得叫父皇母后知道他很辛苦。然而看到父皇母后心疼,小孩反而不好意思叫屈:“不累。”紧接着又补一句, “叔叔比我累。”
帝后二人才意识到少了个人,皇后问长孙无忌二郎呢。长孙无忌回禀二郎回去了。皇帝忍不住抱怨:“他想种地可以在秦岭买一块地, 为何一定要在清河村?”
“背山面水好福地。”长孙无忌道。
皇帝没好气道:“秦岭脚下那么宽阔找不到一块福地?”
长孙无忌:“清河村后的那座山也属于秦岭山脉。”
皇后拉一下皇帝,示意他少说两句,扭头问儿子:“婶婶对你好吗?”
高明一个劲点头:“婶婶好聪明。婶婶会种果子, 还会割水稻,还会做很多好吃的。”转向堆在一旁的东西, “这些都是婶婶准备的。”
二郎到长安而不入宫,皇帝很是不快:“宫里什么没有。”
高明眨了眨眼睛,很是不安地转向母后,父皇怎么了。
皇后拉过儿子,温柔地笑着问:“跟母后说说有什么,母后没去过乡下。”
长孙无忌把包裹移到帝后跟前一一摆出来:“猴头菇,干木耳,自己做的咸鸭蛋——”不经意间瞥到皇帝一脸不屑或鄙视,长孙无忌就当自己没看见,“还有鸡蛋和鸭蛋做的变蛋。喝粥开胃的酸萝卜。还有一些干货。全是高明爱吃的。”
皇后欣慰:“她有心了。”
皇帝又忍不住说:“真有心就该回京!”
高明:“婶婶喜欢那里啊。”
“长安不好?”
高明点头:“长安好啊。可是长安不能种果子,婶婶不喜欢。叔叔说了,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父皇,你不能又要叔叔回京,又要吃婶婶种的果子。”
“朕——”皇帝想反驳,衣袖被扯一下,他扭头看去,皇后一脸搂着儿子问:“叔叔这么跟你说的?”
高明点头:“叔叔说如果他没有辞官回乡,也没空日日陪我练剑读书。母后,叔叔说的不对吗?”
“叔叔此言甚是。你父皇希望你叔天天呆在宫里,最好守在他身边。”皇后看向门外,“就像那些禁卫。”
高明不禁腹诽,父皇好自私啊。
小孩太好懂,帝后都看出来了,皇帝想训儿子,皇后搂着儿子继续问:“你认为叔叔说得对吗?”
高明不假思索:“对啊。乡间好玩,可是下雨天路上好脏。果子美味,可是种地的粪好臭。宫里鸟语花香,下雨天路面干净,可是就像个大笼子,没有村里好玩。”
皇后点头鼓励儿子继续。
高明看到喜儿准备的山珍干货,说出婶婶家的饭菜带有锅气,宫里的饭菜就没有。随后又说很多。小孩说累了,长孙无忌给他倒水,帝后才明白长孙无忌说的“没白待”是什么意思。
高明喝两口白水就嫌弃地放下水杯:“不好喝。”
皇后问长孙无忌是不是没放糖。
高明摇头:“不是糖。叔叔家的水不放糖也好喝。”
皇帝阴阳怪气:“清河村什么都好。”
高明假装没听见:“母后问舅舅。”
长孙无忌点头:“清河村地广人稀,地下水干净,井水清冽甘甜,米粥都有回甘。那边荒地多,被乡民种上各种菜,村里人用菜养猪,肥肉雪白,瘦肉如梅花。”说到此想起帝后二人可能还不知道,又解释清河村的猪阉割过,煮熟的猪肉几乎没有腥膻味。
皇后不禁问:“阉割的猪不会死吗?”
高明接道:“不会啊。阉割后抹点草木灰,给小猪崽吃点好的,几天就活蹦乱跳了。”
皇后明白儿子见过劁猪:“猪肉香吗?”
“香啊。”高明想到昨天吃的饺子,想起之前吃的炖排骨,“排骨最香。有一次叔叔买了半个排骨,我一个人就吃了三根。”
皇后震惊:“吃这么多?”
高明摇了摇头:“以后不能这么吃了。”
此话把帝后二人说懵了。
长孙无忌解释乡间好玩,高明吃饱就出去玩,吃不胖。回来得看书习字,还那么吃的话会吃成小猪。
皇后安慰儿子:“胖一点无妨。”
“不要!”高明拒绝,“吃成大肥猪我怎么爬树抓鸟下水捞鱼啊。”
皇后一见儿子像被踩到尾巴,连忙安慰:“听你的,少吃点。”
“母后,叔叔说夏天清河村不热,他明年六月来接我过去住到七月底。母后,可以吗?”
皇后看向皇帝。皇帝不甘不愿地点头:“叫他亲自来宫里接你。”
“不来宫里接我去哪儿接我?”高明很是不解。
皇帝噎住。
皇后忍着笑说:“城外。”
“我怎么去啊?”高明看到舅舅,“不要舅舅送我!”
皇后好奇兄长干什么了,惹得儿子这般嫌弃:“为何不叫舅舅送?”
“他想吃婶婶留着卖的果子。还不想给钱。”高明一脸嫌弃。
要不是帝后在此,长孙无忌得送他一记白眼:“我跟你叔开玩笑,说笑,懂吗?”
高明摇头:“我年幼,我不懂。”
长孙无忌噎的有口难言。
帝后二人互相看看,很是意外,以前儿子知道错了还嘴硬,从来不承认自己无知。
皇后收回视线转向儿子:“明年我给你叔写信叫他来宫里接你。累不累?去歇一会。晚膳好了母后叫人喊你。弟弟妹妹也想你了。”
高明嘴上嫌弟弟不乖,妹妹不懂事。可是这么多天不见,他还是有点想得慌。
天边布满了晚霞,高明来到母后寝宫。皇后近日食欲不好,就令宫人切一碟酸萝卜。皇后考虑到主食是粥,令膳房煮两个咸鸭蛋,一个切成两半留着就粥。又切几个变蛋凉拌。煮汤用上高明带来的山珍,炖菜用了喜儿晒的干菜。
高明看到熟悉的食材胃口大开,一边吃一边跟父母弟弟妹妹介绍,鸭蛋黄比蛋白好吃,变蛋黄也好吃。山货煮的汤鲜。然而用的水不一样,膳房买的鸡也不如喜儿的鸡吃得好,高明嘴巴养刁了,喝两口汤就嫌不够鲜,鸡腿肉不香。
皇后夹一点鸡腿肉:“跟以前一样啊。”
皇帝心说,清河村的鸡也阉割过不成:“鸡不都是一样的?”
“不一样!”高明摇头,“婶婶的鸡吃虫子、青菜和果子长大的。鸡肉好吃,鸡汤也好喝。”
皇后:“那确实没法比。”
高明很是得意的瞥父皇,听见了吗。
皇帝心头不快,儿子刚回来,也不好训儿子:“好吃你也吃不上了。”
高明扁嘴就想哭,皇后瞪皇帝:“你父皇羡慕嫉妒你,别理他。不好吃少吃点。明年到叔叔家里想吃多少吃多少。”
高明的弟弟青雀忍不住问:“明年还去啊?”
“你不许去!”高明顿时忘了哭。
青雀比他小一岁,兄弟二人身高没差多少,身体力气差不多,谁也不怕谁:“凭什么?你叔也是我叔!”
高明无法反驳就找母后:“青雀是个学人精!叔叔问他去不去他不去,我去了他又要去!”
“好了,明年再说。”皇后安慰:“先用饭。高明,炖鸡肉的这些东西都是叔叔家的,不吃就浪费了。”
高明端起汤:“不可以浪费。小薇姐姐摘菌子可累了。”
皇后很是欣慰,满眼笑意地看着皇帝。皇帝别过脸,夹一块变蛋放到女儿碗中,哄女儿多吃点。
翌日清晨,高明起来好一会才意识到他回家了。被宫女宦官伺候洗漱,高明不习惯,一个人用早饭心慌寂寞的只吃一点。宫人禀报给皇后,午饭前皇后把儿女叫到她身边,名曰陪她用饭。
远在清河村的有为也不习惯,床上少一人,空荡荡的难受,晚上非要跟父亲睡。
翌日晚上,钟子孟叫金宝跟有为睡。高明睡觉乖,钟金宝不乖,有为一夜被踹醒三次,再也不嫌他的床宽。
高明在的时候,二郎得教他骑射读书,一天有三分之一时间用在高明身上。高明走后二郎闲下来,也是浑身不自在。二郎就跟在喜儿身边忙活,帮她拎桶浇果树,帮她收拾果林里的草。
算着日子,二人同床共枕也有两个月了,二郎随便找个理由把人领到药铺,请坐堂大夫为喜儿诊脉。
喜儿很是奇怪,她怎么不知道她病了。
二郎按住她的肩膀,示意她别急。
从药铺出来,喜儿抓住二郎的手臂要解释。二郎的目光移向喜儿腹部。喜儿恍然大悟,就想捶二郎:“有没有我不知道?”
“我这不是怕你疏忽了吗。”
喜儿瞪他一眼就往家去。二郎拉住她。喜儿瞪他:“撒手!”
“天冷了,买块羊肉回去炖汤。”
喜儿想想过几日得摘柿子做柿饼,想吃也没空:“我没带钱。”
“我带了。”二郎把荷包递过去。
喜儿嘀咕:“不还是我的钱。”
二郎笑着点头,也没解释他二人床底下还有许多黄金和铜钱。
只可惜还没到家天空就飘起秋雨。
秋雨连着下几日,天晴了,天冷了。沈伊人请全村干活利索又爱干净的女人做柿饼。人多干活快,短短两日,钟家院里棚下就挂满柿子。
翌日村正来钟家串门,看到院里挂的柿子,跟钟子孟感慨:“以前觉着你家几口人盖这么大的院子做什么。现在看来还是小了。”
钟子孟:“我打算把老三屋后那块地买下来,看看能不能建五间房,平时放豆秸稻壳锅底灰,到这个时节就放柿饼。”
村正摇头:“长安人买你家柿饼是看在二郎的面上。人情能用几年?还是先这样吧。”
“喜儿会收拾果子,就算他们不买也不愁卖。”
喜儿帮村正嫁接的几棵柿树,明年或后年就该结果了。村正闻言不禁说:“喜儿在这方面是有点无师自通。”顿了顿,“五间正房再盖个院子?一直放那些东西太浪费。要我说不如在园子里盖几间。你家鸡窝鸭圈在东边?回头就在北边盖,也不用砖,闲着没事做点土坯,用竹子搭棚,上面盖着稻草,不下暴雨都没事。”
小薇从屋里出来,端着一盆衣服,跟她娘去河边洗衣。村正看到小薇,好像明白钟子孟为何要建房:“给小薇建的?”
钟子孟摇头:“不全是。我们一说给她找个上门女婿她就不吭声。还是怕人说她惦记我们的钱财,也怕有为以后胡思乱想。”
“不怪她这样想。咱们村那几家无后招女婿的,女儿和女婿都不甚出来,总觉着低人一等。”村正见二郎和喜儿从西屋出来,“何况你家房子是二郎出钱盖的。招女婿住舅舅家,善解人意的孩子都会觉着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