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不回家——老天鹅啊【完结+番外】
时间:2024-04-09 23:07:47

  如果是程舟自己被问到这个问题,她会说:“我浴缸必须得是墨绿色的”。
  而田野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她说:“我想在床头放一个大大的北极熊摆件,拿着托盘的那种。”
  *
  后来程舟渐渐不需要去问这种问题了。
  她变得慧眼如炬,总能在茫茫人海中迅速识别自己人。
  就是那种不管她说出什么话来,都不会觉得她有病的人。
  那个叫邢者的小哥就是其中之一。
  看似一声不吭的,其实心里啰里叭唆一刻没停过,甚至因为思维过于发散的缘故,导致嘴巴开始不赶趟——他能说出那些莫名其妙的话,绝对是因为心里想着别的事儿呢。
  据程舟的经验,她现在既然能量满满,那就说明邢者那边已经严重亏空了。
  而田野呢,她不仅是有经验,她简直是感同身受。
  这种感同身受让她深表同情,因为她知道,邢者今天受的伤,可能需要半个月不说话才能彻底自愈。
  *
  话是这么说,但疲惫的其实就是“守住心理防线”这步。
  像田野现在和程舟说话已经不疲惫了,因为防线早就没了,被攻破了。
  不得不承认的是,和程舟在一起,不管是做朋友还是做恋人,体验感都会很好。她热情大胆,会玩又爱折腾,永远把出行的一切计划安排好,即便没能成行也会快速启动Plan B,总之是不允许有人在玩耍时不快乐的。平时也有耐心听人说话的一面,喜欢谈论一切不切实际的东西,田野的很多想法其实只和她一个人说过。
  田野这个人,毫不夸张地说,其实80%的时间都在莫名自卑。或许是因为打压式教育的缘故,她始终认为自己还不够好,伴随一点讨好型人格。
  还记得在一次聊天中,程舟又一次措辞夸张地对田野的思想境界一顿猛夸,田野就赶忙往后缩着:“不不不,我随口一说,我也是从网上看来的,然后就随便想想……”
  当时程舟说了句话,让田野毕生难忘。
  程舟说:“你干嘛呀,我最讨厌不自信的人了!”
  这句话对讨好型人格来说,完全是绝杀。
  *
  所以田野认为,如果自己找回了哪怕一点点自信心,对自己有了哪怕一点点的认可,其实都是程舟的功劳。
  田野一直认为自己有着一个不健全的垃圾人格,但是如果非要说她在哪里是完美的,那就是在程舟的眼睛里。
  在程舟眼中她就是天才,能感知人情世故,有超群的思想境界,会在内心塑造奇奇怪怪的可爱空间。在这段时光里,她既是思想家,又是艺术家,甚至还收获了每天被大美女夸是“帅气酷姐”的神奇体验。
  这就是为什么她想跟程舟做一辈子的朋友——成为无所不能的田小野之后,谁还会愿意做那个一无是处的野子呢?
  所以她挺理解程舟的“前男友”们分开后为什么要一直来纠缠,只能说好在朋友虽不及恋人亲密,却也不像恋人那样容易变得老死不相往来——如果是她和程舟决裂了,那估计也得疯一阵子。
  正常人戒断反应都这么强烈,那就不要难为一个盲人了。
  田野知道就算程舟真的去和邢者接触,她也会做得很好,会把邢者当作普通人看待,用认真的态度去和他相处。但程舟的理念一直就是“享受恋爱,莫谈婚姻”——倒也不是不婚主义,而是她一直就不喜欢谈论一些长远的事,她只想及时行乐。
  这和鹅镇的主流思想相违背,更不适合用在一个已经受尽磨难的可怜人身上。
  好在这次程舟没多反驳,她觉得田野说的也有道理——她毕竟不可能上来就奔着结婚去,那万一分开时搞得人家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也是个麻烦事。
  但她还是觉得这小哥很可怜:“那还是这么回事儿啊——接触他的女生就必须嫁给他,他相处了的女生他也必须得娶,也就是说他这辈子就不能自由恋爱,只能接受相亲或者包办婚姻——哇,改革开放是没通知到你们鹅镇吗?”
  “他这辈子还看不见呢,这不比不能自由恋爱难受多了,你管这么宽怎么不想着去给他治疗眼睛呢?”田野呛她,“而且他们店里也有女技师,相处久了说不定日久生情呢,哪轮得着你操心。”
  程舟还是摇头:“田野,你要永远记住,因为你,一个盲人小哥失去了一段能让他幸福一生的愉快经历。”
  “是是是,我可真恶毒啊。”田野应着起身,“不在你这儿坐了,我得回家了。你赶紧睡会儿吧,晚上还得去店里。”
  程舟赶紧叫她:“这么着急干嘛,一块儿躺会呗?”
  “不了。”田野说,“快开学了,我得去参加培训去了。”
  *
  秋天是开学的季节。
  好吧,也没有太秋,还是挺热的。
  这是程舟第一个不用上学的九月,看着巷口的初中生们穿着校服成群结队地路过,她似乎才意识到自己的学生生涯是真的结束了。
  老板司旭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PUA她,用懂王语气念叨着:“我晓得的,你到现在没正经工作,自己心里肯定也着急。与其这样内耗,还不如听我的拼一把,万一考上了呢,这不就轻松了吗?”
  嗯,比起刚开始的区别只在于,把发型好好捯饬了一下。
  看着也算养眼,但也只剩养眼了。
  程舟收拾收拾准备下班,嘴上应他:“我可没着急哦,我在Gap Year啦。”
  “Gap Year?你这叫浪费应届生身份。”司旭笑得一脸宠溺,“小丫头片子,你就嘴硬吧。”
  *
  这种人程舟一般不惯着,但她拿司旭还真没办法,因为司旭给她发工资。
  真是钱难赚,屎难吃。
  国内啥时候才能流行给小费啊。
  正清理台面,手机震了两下,程舟拿起来一看,备注是“盲人推拿邢师傅”。
  司旭很没边界感地凑过去看了一眼,装模作样道:“哟,你还爱做推拿啊?这师傅手艺怎么样?我这两天腰也酸,好的话我也去按按。”
  程舟一边点开对话框,一边回他:“师傅是不错,可惜请我去的那个人,我觉得一般。”
  司旭因此尬住,但他还是留了一线希望——没准程舟这话说的是田野呢?看来田野这朋友关系处得也不行啊。
  而程舟那边看到邢师傅发来的消息:【上次回去之后还痛吗?】
  程舟一下子没绷住——不是,这人发之前完全就不觉得这话怪怪的吗?
  她暂且把手上的抹布放下了:【不痛,挺舒服的。】
  对面很快又发了过来:【那就好。欢迎再来哈。】
  好生硬的客户维护。
  程舟回了个【好的】表情包,但想起对方看不见,又撤回然后规规矩矩打字道:【好的。】
  等了一会儿不见有新的消息弹出,程舟才把手机收起来。
  一抬头,司旭正狐疑地看着她:“你笑啥?”
  程舟做出一脸茫然:“我笑了吗?”
  外面又是一群孩子走过,叽叽喳喳格外兴奋,鹅镇终于不再是一片死寂,开始有了别样的声响。
  比起这些“任务就是学习”的孩子们,大人们反倒相当迷茫。关于事业和梦想,关于内心的悸动,关于活着的意义,考题将不再如曾经那般,每一道都有标准答案。
  田野迈步走进刚接手的班级,在讲台上站定,一如既往的凶神恶煞:“初三(6)班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我们班的化学老师,也是你们未来一学年的新班主任,我姓田。”
第9章 匪气
  做老师,最惨的是做班主任。
  比这更惨的是第一年就做班主任。
  再惨一点是第一年就做毕业班的班主任。
  再再惨,就是第一年半途从别人手中接手,做了毕业班的班主任。
  这时候班里的学生们互相都熟悉了,小团体、小矛盾啥的也都产生了,只有这个班主任是不明所以的外来人员。
  田野沦落到这步田地是因为原班主任怀孕了,其他老师又都不想接手,于是举众人之力把她推了上去。
  安排表上直接写的她的名字,田野也是直到被移交群主才发现自己居然要做班主任了,完全没有任何拒绝的空间。
  她试图去沟通,说自己教学能力还不行,无法胜任这么重要的职务。
  校长是这么说的——
  “你现在没结婚没孩子,正是奋斗的时候,其他老师都有家有口的,他们比你累多了。”
  “趁现在把班主任年限做上去,早评职称早了事,真等有自己的小家了再做班主任,精力上才是真来不了,这都是为你好。”
  “你要实在不思进取,职称什么的你也不评,那也行。那总得有人做班主任对吧?你去问问其他科任老师哪个愿意做班主任,能找到人替你就行。”
  找不到,根本找不到。
  想象中有了编可以横着走的事情并没有发生,毕竟一个校长要是连拿捏一个新老师的本事都没有,那他这校长可以辞职别干了。
  *
  同时因为看巷口老有初中生过来过去的,程舟开始向司旭申请开拓“无酒精鸡尾酒”业务。
  被司旭无情否决,因为作为一家酒吧接待未成年人就是不对,不管卖不卖酒。
  程舟问那能不能在外墙开个小窗口,卖无酒精饮料。司旭说那我们会变成一家奶茶店。
  程舟说那我们可以夜里卖酒早上卖奶茶。司旭问你是不是还想卖点豆浆油条?
  理确实是这么个理——任何一个忧郁的成年人,都不会去给小朋友做奶茶的地方喝酒。“公无渡河”能一直有客人,也全赖它有神秘、隐蔽的一面,在外头装累了的大人们可以在这里尽情颓废,释放自己“不正常”的一面。
  这个理念程舟很认同,这也是她来到这里之后得到的第二个宝贵启发——有营销思维是好事,但干调酒就干调酒,不要搞些有的没的。
  不过因为程舟的到来,公无渡河的生意确实比以前好了。一方面有人对美女调酒师慕名而来,另一方面是,现在的调酒师是外地人,也就是说向她倾诉的话不会被鹅镇的其他人知道。
  这里的人在决定要和程舟说点什么的时候,第一句话总是:“咱们哪说哪了,你可千万不要跟别人聊。”
  这是在钟市时没有出现过的情况,大家都默认要是在酒吧吐槽老板都能传到老板耳朵里,那都巧到可以去买彩票了。
  不过人们的痛苦千篇一律。不管是在钟市还是鹅镇,倾诉的话题总是绕不开事业和家庭。
  以“咱们哪说哪了”为起点,内敛的鹅镇人总是先说“我知道领导也难做,但是”。
  等喝到上头了,才释放本性,或是破口大骂,或是委屈大哭。
  这种时候程舟一般是陪着骂,或者体贴地递上纸巾。
  她总是在想存不存在一种吸食人类情绪而活的上古神兽,如果有的话那她应该是这种神兽的化身了。她并不因旁人的痛苦而痛苦,当有幸成为这样一个倾听者,看见这些五花八门的情绪在自己眼前释放,她会觉得十分满足。
  说到底这世上并不是只有“快乐”重要吧,任何一种情绪,其实都挺值得被重视的。
  同时由于是女调,女性客人渐渐多了起来。
  大多是大学生或者刚毕业的。有些无忧无虑,只是和朋友一起来感受个氛围;有些独自前来,还有些顾虑,要求来一杯无酒精的。
  不过简单聊几句之后就会发现调酒师不像看上去那么高傲,算得上是个平易近人的甜妹,觉得体验不错的话,下次再来就会尝试真正的鸡尾酒。
  到周末时,也会有些明显是初中生的孩子过来。
  很青涩,带着些虚张声势的嚣张,说自己满18岁了,要求来一杯莫吉托。
  其实程舟是不介意给他做一杯苏打水版,但为了保持这家酒吧的成人性和神秘感,这时程舟会优雅地往吧台一靠,竖起根手指左右摇一摇:“不接待未成年哦。”
  酒吧在什么人的眼中最有趣呢?在初中生的眼中。
  *
  田野从开学后就不往程舟这儿跑了,一方面是因为太忙,另一方面是,怕被学生或者学生家长看到。
  她这行说起来有下班时间,但实际上不管上班还是下班,在校还是在家,她都有个亘古不变的身份,就是老师。
  这让她有了较高的社会地位,连小区门卫见了她都称呼一声“田老师”。但相应的,她得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真正进入了这个氛围之后,田野发现妈妈说的是对的。
  没有家长会放心把孩子交给一个经常出入酒吧的老师,尤其是在鹅镇这种视酒吧为洪水猛兽的地方。她想见朋友一面,是比较难的。
  不知道是好是坏,田野现在也没工夫想这些,她已经忙得焦头烂额了——各种会议、材料、活动填塞着她的时间,备课都得放到下班后。
  有老师大大咧咧地说“这有什么,谁没做过班主任啊,不都这么过来的吗”。但也有好心人会私下劝她放松点,还是身体重要,以前做班主任不像近两年这么卷的。
  每天遇上的事儿也五花八门。
  学生追逐打闹扣分,学生在校服上画画扣分,学生桌面太乱扣分。
  田野本来想着一点分扣就扣呗,到发工资时才知道分就是钱。
  那还是得管。
  当然最怕的还是接到家长电话,因为很多家长的教育理念跟她并不一致,比如有个周末给她打电话说孩子在写小说的。
  田野一时没反应过来问题出在哪里,结果家长说孩子的数学成绩下降非常严重,心思明显已经不在学习上了,而且小说内容十分不健康。
  田野表示等周一自己会和孩子沟通,但下午孩子的小说就已经送到她手上,要求她一定要看,要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田野的第一反应是想问“孩子同意吗”,但家长的气势让她觉得她要是真问了那她就是傻逼。
  于是等家长走后,田野长叹一口气,翻开那个小小的本子。第一章还没看完呢,田野就知道,女主角的原型是程舟。
  *
  “这有什么,我从小就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初中生拿我搞创作很正常啊。”趴在推拿床上的程舟,并没有把这当回事儿。
  而田野的声音已经像是掉了半条命:“写的是po文。”
  程舟主观上顿了顿。
  但客观来说还是接受度很高的:“嗐,初三了,没这方面想法才不对劲儿。这不就是个发泄压力的产物吗,我觉得家长才有病呢,谁会把孩子写的这种东西拿给老师看啊。往好了想,我觉得小伙子审美很好啊,而且还挺有雄心壮志的。”
  毕竟以程舟平时的行事作风,敢把心思往她身上放的男人还真不多见,别说是情窦初开的小朋友了。
  田野气若游丝:“女生写的。”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