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鸦泉【完结+番外】
时间:2024-04-17 14:49:33

  又虽然,这一份高兴,更类似于找到了口味相同的饭搭子。
  “你也觉得这猪肉好吃吧!”周邈兴奋地和陈平确认过,又开始劝菜:“好吃就多吃点,吃完再去添一碗,今天我们吃个过瘾!”
  为这一顿宴饮,宰杀了好几头猪羊。
  堂上堂下入座参宴的也就二三十人,不至于一人一份就舀完了。
  “……依仙使之言,平便再添一碗。”陈平神态大方道。
  话落立即就有隶妾上前,端碗去再盛一碗杀猪菜。
  陈平开了添菜的先例,之后就又有几人先后添了菜。
  可以说这一顿饭,众人吃得是肠满肚圆。
  对此,阳武县令高兴,又没那么高兴。
  众人吃得香,主要功劳在用仙使劁猪神通劁过的猪身上,以及咸鲜不苦涩的精盐,还有仙使手笔才有的豆腐、豆芽、腐竹和豆干等配菜和小菜。
  至于桌上的酒浆,仙使是尝都没尝一滴,扶苏公子等人亦然。
  这样一来,其他桌也不好举杯自饮,于是就都剩了下来。
  再者,都只顾着往嘴里送菜扒饭了,没有空出一张嘴来交谈。
  饮宴期间,就过于安静了些。
  主要是周邈把饭桌社交,全权托付给了扶苏。
  而长公子扶苏虽然知礼讲礼,可一天赶路下来正是饥肠辘辘的,也不会为了与县邑的官吏啬夫应酬,委屈自己的肚子。
  只等都吃饱饭了,才终于有时间来应酬社交。
  社交的话题不知不觉地,就谈到大秦近期的朝野大事。
  又自然而然地谈到了科举取士,这一昭告天下、关乎重大的政略。
  “……月余之内,各科的三册参考书目,应当就会下发至各郡县了。”
  这也不是保密信息,席上问起,周邈就顺嘴透露了。
  但对席上有志科举的陈平和年轻郎君们来说,先人一步得知科举的详细信息,便是占得先机。
  陈平又发问:“只不知这参考书目,是否高深渊博?吾等学子也担心学不懂……”
  科举取士是周邈提出,推广科举也当有他一份责任。
  闻言,耐心解答陈平的疑问:“明法、明算、明字和进士四科,每科三册参考书目,都是朝野大儒大家汇编而成,重在实用,不在艰深,本也不是为了难住考生。”
  “内容都是常见常会的,主要是给考生划定了出题范围。”
  虽然这范围是整三本书,可相比书海浩渺,已经缩小很多了。
  得到周邈的回答,席上陈平和年轻士人们都松出一口气。
  周邈随即又补充,“当然,作为选拔性考试,到会试和殿试时肯定会加大难度。虽然还在参考书目范围内,却也有出难题的出题方式。”
  陈平理解,“这是理所应当的,有难度才能分出个高下。”
  他只需排除外物阻碍,再竭尽全力,总能博一个出身的。
  这出仕的出身是高还是低,且看天下士人学子的高低,届时就各凭本事了。
  在科举取士的诏令通告天下时,陈平就意识到这是他的绝佳机遇,并当即开始准备。
  也积压了一些问题,今日机会难得,便问出来希望得到
  解答。
  “只不知应试答题时,是用简牍刀笔,还是绢帛毛笔?抑或是纸张毛笔?”
  陈平此问一出,席上几个人不由侧目。
  他们还什么都不知道,陈平却已经了解得如此细致了。
  听闻陈平交游广阔,如今看来所言非虚。
  周邈:“虽然参考书是纸张印刷,但第一届科举仍旧用简牍刀笔作答。绢帛太奢华,纸张尚未普及各郡县。”
  “纸张毛笔作答,估计会在三年后的下一届实行。无论是简牍刀笔,还是纸张毛笔作答,其实区别都不大。
  其中的差别,朝中的上卿们都会考虑周到的。”
  “多谢仙使告知。”陈平放下心中顾虑。
  简牍刀笔作答的话,那他就不用花费太多时间练习软笔字了,只需专注学识本身即可。
  因为之前始皇陛下与扶苏说起科举时,周邈什么都不知道,后续他就有稍微关注一耳朵。
  平时也叫方岩给他播报朝廷大事,因此陈平他们问的问题,他都答得上来。
  偶有答不上来的,也有扶苏补充。
  宴饮尾声时的这一场‘科举备考交流会’,对话交谈进行得很愉快。
  堂下席上的一个年轻士人突然问:“只不知进士科的策问大致是个什么状况?考些什么?”
  周邈感觉似乎有哪里不对劲,但也答道:“以百家核心要义,结合政务时事作答,无非也就是何、为何、如何做、有何后果此类。”
  可那士人又追问:“也不知始皇帝陛下更爱哪家要义?或许更爱儒法墨显学?”
  “你是在让本使透题给你?”前大三学生周邈,对于类似的话术可太熟悉了。
  同学们求老师划范围透题的时候,就是这么说的!
  一贯老好人的扶苏已经冷下了脸色,眼神逐渐犀利。
  或许不为透题,而是打探陛下施政偏好……
  就在一触即发的时刻,陈平开口了:
  “儒家崇尚仁义礼乐,法家推崇以法治国,墨家主张尚贤、选任贤才,农家劝课农桑,诸此百家种种,皆是有利于治国之要义。”
  “何须独尊某家?正如仙使之言,百家核心要义,皆是当考范围
  ,也是大秦可用治国之策。”
  最后,“实用即可,何须拘泥于某家、某几家!”
  周邈恨不得当场给陈平鼓掌!
  不愧是你陈平。应变合权,能屈能伸,识时务的俊杰!
  在来之前,周邈已经私下告诉知情者扶苏和王离,陈平为何人。
  二人此时再看陈平,扶苏神色复杂,王离则觉得对方顺眼不少。
  陈平说出最后那句话,是冒着风险的,但现在看来应当赌赢一半了。
  始皇帝心中偏向尚且不知,但仙使的偏向已然明显:若是实用,百家皆可用。
  不偏不倚,是仙使想传达的态度。
  陈平这一打岔,也打散了周邈的戒备、扶苏的隐怒。
  扶苏按下怒意,想想不过是一投机取巧者罢了,此时发作,这场饮宴也就毁了。
  而这陈平,恐怕又是一个李斯之辈。
  罢了,有用即可,只要忠于陛下、忠于大秦,性情不投也无妨。
  扶苏是自我说服了,周邈则纯粹是被打断后就忘了这回事。
  阳武县令暗自庆幸,得亏让陈平陪座堂上,方才及时化解一场危机。
  小插曲过去,又继续社交了会儿。
  最终,这场宴饮也算是顺利收场。
  ……
  回到官舍的周邈,洗漱过后换上了寝衣。
  十月的天气已经寒凉起来,又在寝衣外披了一件毛领大氅。
  才走到书案后坐下。
  铺纸研墨,开始给始皇陛下写信。
  反正是给始皇陛下看的,又不缺纸墨,不必像后世出土的秦简那样,用字极度精简,一字可能就是一句话。
  周邈遣词造句也不讲究,怎么想就怎么写。
  [敬爱的始皇陛下:
  展信安。
  今天是十月十二,天气晴,我们走到了阳武县。
  恰逢粮草物资需要补给,于是与扶苏商定后,进阳武县城补给。]
  三日后的咸阳。
  章台宫。
  嬴政拆开了周邈夜宿阳武官舍写下的这封信。
  开头还算正经的问安汇报过后。
  再往下看,
  就好像周邈正站在他面前嘎嘎聒噪起来。
  落在纸上的文字,也尽显写信人的激动――
  [陛下陛下!你绝对想不到!我在阳武县城遇见了谁!
  我遇见了陈平!
  在《史记》中有一篇‘陈丞相世家’的陈平,一个开国功臣历经三朝,能屈能伸、应变合权的聪明人!]
  看到此处,嬴政换了一只手臂支撑书案,再继续看下去。
  [他幼时家贫……]
  果然,接着就絮絮叨叨地写陈平的出身经历,又写他和陈平相遇的情况。
  嬴政心平气和,逐字逐句往下看。
  终于信中道出了正事:[我没推荐他直接征调入咸阳为官,而是鼓励他通过科举取士的方式,凭本事考入咸阳。
  大秦首届科举,总要出几个大才,载于史书时才好看嘛。]
  嬴政不自觉地露出一个笑来。
  只是这笑太浅,殿中又无人在场,竟无人有幸见过它。
  信中周邈说完陈平,又说起另一人:
  [对了陛下!到达阳武后,我还想到当地另一个历史名人:张苍!
  李斯和韩非的同门小师弟,妻妾数百,用青年妇女当乳母,靠人乳活了一百零四岁的‘四奇’宰相张苍!
  初见陛下时,背诵的《过秦论》的作者贾谊,就是张苍的学生啊!]
  捏着信纸的手指猛地失控一捻,信纸一角就裂开了。
  嬴政:……
  罢了,人都不在眼前。
  [史记记载,张苍最初就仕秦国,担任御史,后因犯错逃回阳武老家。
  但没写明具体年月,我在阳武也没听到张苍的名声,又问了几个县衙的人,皆不知张苍其人。
  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儿,是流浪去了,还是仍窝在咸阳,看他喜爱的图书?
  请陛下询问一声。]
  御史张苍?
  嬴政似乎有些印象。
  稍后招来李斯召问问。
  [明天一早,我们又要启程了。
  陛下安。]
  密密麻麻写满五张的信纸,翻到最后一页。
  嬴政看完信。
  把信纸展平又对折,打开长案上右手边漆盒,放入信纸又盖上。
第46章 你即将抵达淮阴!兵仙韩信的故乡淮阴!
  第二日,清晨。
  日出东方山坳,晕红了天顶云气。
  仙使周邈的出游队伍,补给完粮草及用具等物资,一早驶出县城外,即将重新出发上路。
  阳武县令携县衙上下,于城门外相送。
  陈平及昨日参宴的几个年轻郎君,也自发早早等候在此,送别仙使。
  扶苏与阳武县令一番道别话术之后,周邈也将登车离去。
  临登车前,周邈对两丈外送别的陈平打气,并约定道:“陈平,切记勤恳谨慎备考,也祝你考运昌隆。希望我们再次相见的时间地点,是在岁首的咸阳!”
  仙使确实慈悯仁厚,却也有少年人的真挚赤忱。
  就算陈平最初是带着利益算计攀交仙使,到了此时,却也不自禁地心中感动,胸臆之间都觉温暖。
  陈平还没听过‘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就已经见识到了真诚的威力。
  “平一定闭门苦读备考,勤恳谨慎,竭尽全力,又有仙使赐福考运长隆,平必会一路过考,与仙使在咸阳相见。”
  这是他的青云之志,也是他与仙使的约定。
  “好!”好男儿就当有此自信风采!
  周邈为陈平喝彩过了,又顺便对另外几个年轻士人勉励道:“尔等也当勤谨备考,本使也期待与尔等咸阳相见,待到金榜题名,章台宫赐宴,再同席宴饮。”
  虽然是顺便的,但仙使的勉励也很真诚。
  待到金榜题名,章台宫赐宴,再同席宴饮――听着就振奋人心!
  “吾等必定谨记仙使教诲与勉励,奋发向上,与仙使咸阳再相见!”
  送别的这些人,未必能个个都咸阳再见,但怀揣希望不也很美好吗?
  告别完毕,周邈也就干脆地登车了。
  很快,队伍开拔,车驾驶离。
  浩浩荡荡的队伍蜿蜒若长龙,游入山川之间。
  阳武县令一行目送片刻,待仙使队伍行出百丈远后,便打算转身回去了。
  临行前,还和陈平及其他人应酬了两句,又如周邈一般勉励他们几句,才抬脚回城去。
  陈平得体应对,送走了阳武县令一行。
  随即身边几个年轻士人也欲回城。
  “陈平,一道回去?”
  陈平微笑婉拒:“诸位先行一步,平还有些琐事,稍后再回。”
  得此回复,几个年轻士人也就先走了。
  陈平看着蜿蜒长龙,在山川间越游越远……
  等回过神时,深秋晨露已经洇湿裤脚靴面,并随着凉意透入肌肤。
  山川间的游龙,也已再不可见。
  陈平醒神后粲然一笑,转身回城时脚步轻快,三步并做两步。
  先是来到外城墙内,小巷中的大兄陈伯家,“大兄,你可有听说?我昨日幸得仙使欣赏,陪座宴饮,与仙使相谈甚欢……”
  陈平向大兄分享了他昨日的际遇,也安了大兄之心。
  “我虽没问仙使,此次征召役夫之事,但已能断定,此次必是好事!那商贾之言……”
  幼弟前途更加有望了,陈伯自是高兴不已。
  “可见你确实聪敏过人,既然你这样说,那肯定确是好事。我便尽力去应召,一旦中选,或许真能像那商贾所说,赚得工装、口粮和仙缎,也好供你一路应考。”
  陈平心中感动,却也不好明说若长兄去应召,县中定然会让他中选。
  毕竟他陈平得仙使称赞,又有望科举入咸阳,陈家怎么不算是素来德行良好之家呢?
  无论是谁,都说不出二话来。
  陈平却只道:“等开始具名时,大兄便去应召,若能中选,挣得的资财你便自己留着。我的应考花费,自有张家资助。”
  陈伯想问和那张负已经说好了?但想想也没那么快,其中当另有缘由。
  便也不问了:“张家出资一份,大兄再出资一份,方才是公平之理。”
  “大兄思虑周到。”陈平也没有再三推拒大兄一番心意。
  陈平从大兄处离开回到家时,果然见到妻张氏女的大父已经在家等候。
  张负见到陈平回来,满脸的兴奋和激动:“这是送别仙使回来?”
  对最早肯定他,并愿意嫁孙女给他的张负,陈平是感激的。
  也笑道:“正是送别仙使去了,回来时又顺道到大兄处说了几句话。”
  张负亲近地执
  起陈平一只胳膊。
  “陈平,机遇已经到来,你一朝飞身的时候也到了!”
  妻子张氏牵着儿子陈买,也笑容满面进入厅堂。
  “妾与吾儿买,向郎君贺喜。”
  陈平走过去扶起揖礼道贺的妻儿。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