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也是好主意。”云婵点点头。
如今她家的进项有毛线坊、跑商、土豆,过几个月还会有制糖坊,或许以后还要加上张记和张章那边的分红。
晚饭时分薛明照还未回来,一桌子好菜只能几人先吃,留一份在厨房大锅里温着。王香月做了她最拿手的鸡汤面。
一口鲜香的面下肚,把胃熨帖得极舒服,薛老汉咂咂嘴道。
“前些日子阿照说想在城里买间宅子。”
“城里?”云婵夹菜的动作一顿,这有些突然,毛线坊、稻田,未来的糖坊都在村里呀。
王香月皱眉想了想儿子的原话。
“他出门在外,说看到人家有钱人家都让孩子去书院读书,他想着以后也要让孩子去城里读书,而且住城里来往做生意会更方便。”
“那家里的田地和毛线坊糖坊怎么办呢?”
薛老汉咧嘴一笑。
“咱家田地不多,出些银子找乡亲们帮忙料理料理,到了春种秋收的时候,咱再回来收。毛线坊那边我看花娘那孩子管得还不错,而且离得不远,你隔个七八日来一趟也不打紧。”
“至于糖坊,这事儿我还刚想跟你商量呢!”
他放下筷子抹抹嘴,同云婵讲起最近她不在的这段日子里都发生了啥。
云家大房到底是没抗多久,她去平如后不多时,便卖了田地凑好银子送了来,将儿子灰溜溜赎回家,再无了声息。
薛家拿着这笔银子雇了好些人去修毛线坊和制糖坊,有村里人也有村外人。
村外的在村中一走动,知道的消息就多了,薛家在做买卖的消息不胫而走,来了不少人想进毛线坊学手艺混口饭吃,毕竟这段时间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其他村子的人日子也难过。
但是云婵不在,儿子也忙,他们老两口不敢轻易答应都糊弄了过去,但有一些人却没法直接拒绝,那就是老薛家的亲戚。
薛老汉有个哥哥名叫大远,关系还算不错,薛明照大婚、年节都有往来,这回薛大远携儿子一同上门,问问能不能也来毛线坊帮忙,他便不好拒绝了。
云婵思忖半晌,一条条捋顺了回道。
“孩子的事还早,城里的宅子可以慢慢相看,等到时候真有了再搬过去不迟,毕竟城里医馆众多,万一有事也方便找郎中。”
王香月听到这话满脸赞同,村里离城里还是有段距离的,云婵这边再不能有闪失。
“大爷一家,品行如何是否可信?”云婵问道。
薛家二老同时点头:“可信可信,都是自家兄弟。”
“大爷一家,进毛线坊怕是有些麻烦,等八九月时可以考虑进糖坊做工,还能给他们安排个住处,不然高义村离这边还有段距离,日日来往也不方便。”
制糖最后烧竹炭过滤这一步骤是让甜菜糖口味变好的关键,是甜菜制糖的核心技术,如果能把握在自家人手里是最好的。
到时候建两间小屋让大爷与侄子睡在那,既能方便他们,也再不用另外找外人看守。
“这样好,这样好!就等糖坊开张了!”薛老汉很满意。
月上中天薛明照才回来,沾着满身酒气,届时云婵正在镜前试张章送她的裙子。
深蓝色短衫配月白色纱裙,胸前缝着两条红绸带子。因着白纱清透,张章硬是缝了四层,层层叠叠仿若堆叠的轻盈柳絮。
云婵听到声响到院中去扶男人,裙摆逶迤,配上她姣好的脸蛋与披散在后背上的乌黑青丝,在月华下竟让薛明照想到了蟾宫仙子。
晃晃有些迟钝的脑袋,他一把揽住仙子,捏起下巴定神一看,才发现是自己心心念念的小媳妇。
“媳妇……”
“在呢。”云婵无奈,领着他往侧屋走,喝成这样还能赶着车回来,也算难为他了。
男人醉眼蒙眬,俊美的眉目带上些恍惚,与平时冷静克制的样子有些不同。
她艰难地给男人脱去鞋袜摆弄上床,又伺候着擦脸喂完水,才吹熄蜡烛躺到男人身旁,那晕乎乎的人抬手搂紧她,仿佛搂着一个人形布娃娃。
云婵有些哭笑不得,一路上设想过好多次久别重逢,不想竟然是这样的……
第二天,男人喝多了宿醉不醒,云婵则是一路颠簸,交颈酣睡到午后,醒来时宅子里一个人都没有,反而屋外一阵嬉笑吵嚷。
云婵套上件宽松舒适的裙子,打开院门一瞧。
嚯!真是好热闹。
搬筐的,拿小铲子的,拿桶和水舀的,每家院门前都站着好些人,在挖土豆呢。
此时隔壁吴家的土豆已经挖了一半出来,不知从哪弄了个大秤来,正准备称量,周围已围了一圈人,薛家爹娘也在其中。
云婵回屋拉起刚穿戴好的薛明照,跑到人群外凑起热闹。
吴家田边堆着四个大竹筐,里面的土豆个头基本有拳头大,黄澄澄还沾着泥,甚是喜人。
只见吴大虎弄了半筐土豆往秤上一挂,看了两眼,口中报道。
“十八斤!”
接着又挂上半筐:“二十斤!”
周围人边笑边算:“哇,这一筐就三十八斤喽。”
“那四筐是多少?”
“一百五十多斤喽!这还是半亩地呢!”
“老胡你家土豆收了没?”
“明天,明天就收!嘿嘿”
云婵扯扯男人衣袖,见他低头后小声道:“昨儿你和李掌柜谈妥了吗?”
男人微微点头。
“等过两天咱家地也收了,请李掌柜来吃顿饭吧!”
“嗯?”
云婵瞪着一双大眼睛望向吴大虎身旁的土豆,舔舔嘴唇。
“请他吃炸薯条和土豆粉!”
这两样东西做起来既费油还麻烦,把方子交给李掌柜,以后想吃直接拿铜板去汇肴楼买就成了!
第76章 庄雪儿怀孕
这波土豆丰收让村子里的气氛彻底火热起来, 村民们还了之前欠薛家的粮,留下一部分做口粮和种子以后还有盈余,如此高产让他们再次大呼神粮。
薛明照以每斤十五文的价格收来, 以二十文的价格卖给李掌柜。村民不但能填饱肚子度过这段青黄不接的时日, 更多了一笔银钱填补家用。
薛家从中赚了一笔,李掌柜酒楼又添新菜式, 皆大欢喜。
到了收粮这日薛明照按媳妇的要求, 特意给李友仁递去话,请他午时空着肚子来, 共进午饭。
云婵在院中将碎菜叶子和前日新挖的蚯蚓一齐剁碎了,走到后院喂给咕咕叫的母鸡,返回前院给棚中驴子添上一舀子水摸摸它顺滑皮毛。
薛家四口都是爱干净的,不算很大的宅子里又养鸡又养驴子却没什么异味,反而洋着一股子草香味。
要是以后真搬去城里, 怕是会怀念这乡下日子吧?村里的朋友, 村后的青山……
嗯,可以把家里这宅子好好翻新重盖一下, 在城中宅子中改出暖炕,到时想住哪里就住哪里。春秋在乡下看山色,夏冬在城中享荫暖。
她美滋滋在心中规划好, 这才跑到厨房准备今日饭食。
土豆炖肉、烤土豆、酸辣土豆丝自不用说, 这都是做了好几次的菜, 炸薯条、土豆粉才是今日重头戏。
等李掌柜和王四到了,云婵已经将土豆去皮切得细碎, 用清水滤净放到一旁静置, 等待沉淀出淀粉。
“这样就能得到面粉了?”李友仁看着那盆子浑浊的土豆水,觉得有点觉得不可思议。
“是土豆淀粉。”云婵纠正道。
她前两日尝试着做过一次, 已经成功了,现下再做一次纯粹是为了展示给他看。
“淀粉还要等一阵子,先做炸薯条。”
云婵拿过几个土豆,去皮、切厚片,然后切成长条,在清水中把它们煮至微微透明,捞出控水。
而后取出上次做的土豆粉,在土豆条上均匀裹一层,起锅倒油。
看着金黄的菜油咕嘟嘟进锅,站在厨房门外头围观的薛老汉有点心疼,小声对着老妻道。
“哪怕知道咱现在不缺钱,看着这么些油倒进去,我这个心呐……咱以前炒个菜只舍得放一丢丢。”
薛老汉说着伸出小指头,掐在了指头尖处。
王香月笑着瞥他一眼:“你等吃就完事了,咱家现在也不差那些油钱了。”
她看了眼灶上的陶锅咧咧嘴:“这老陶锅也可以换了,赶明儿我去城里买个铁锅,早前就听人说铁锅炒菜更香,咱也试试看。”
这边说着锅中油热了,云婵抖抖黏在一起的土豆条让它们散开入锅。
“刺啦——”
热油遇到土豆,一声响后不过几秒钟,香味四散。
王四站在李掌柜后头抽抽鼻子:“这味儿,我咋闻着比那肉都香?”
云婵深有同感,接话道:“我也这么觉得!”
待土豆条两面微黄,她快速捞出,抽出灶坑里的柴火,让油温降到七成热,再将土豆条倒进去复炸一遍。
“成了。”
金黄色的土豆条摆在盘子里极诱人,最后撒上一点盐,焦香扑鼻。
李友仁接过云婵递来的筷子,小心翼翼夹起一根土豆送入口中,仔细咂巴了两下。
“不错不错,颇有特色!现在还只是用淡盐调味了,若是浇上炖肉汁,岂不是更好吃?”
云婵扯扯嘴角,炖肉汁蘸薯条,那当真能好吃?
她把盘子撂在灶台上,又多拿出几双筷子示意其他人都尝尝,然后开口建议道:“试试蘸糖醋汁估计也不错。”
“淀粉应该沉淀得差不多了,走,李掌柜我们瞧瞧去。”云婵引着李友仁到院中查看。
此时淀粉已经沉到盆底,混浊的土豆汤变清澈,她倒掉清水留下黏腻粉末,将一小半淀粉舀进陶盆里,重新加入些清水搅拌了几下。
“这一步是重点,李掌柜可得看清楚。”说着她将锅中剩油倒出,洗干净锅子烧起热水,盛出一碗倒进陶盆快速搅拌起来。
“要滚烫的热水才行。”
盆中淀粉变得晶莹剔透、粘性十足,她接着将剩余淀粉全部倒了进去,加入一点盐一个蛋清,揉成一团。
再次回到厨房,起锅烧水,拿出昨日提前用竹子钻孔做出来的压面‘神器’,让薛老汉帮忙将面团压成面条。
面条从半空中坠入沸水,煮成根根分明的面条。
大锅边围了一圈脑袋。
王香月:“好家伙,原来土豆还能这么吃!”
王四:“云娘子的手艺我从来都是信的!”
李友仁:“王四,一会儿去车上把笔墨拿来,记上,全记上!”
锅中土豆粉将将煮熟,院门大开,薛明照牵着载满土豆的驴车进来了:“爹,来帮个忙!”
熄火、捞粉,满厨房的人立时分成两伙。
王香月和云婵继续留在厨房忙活,男人们则进院帮忙卸下满车土豆,称重后搬到李掌柜的车上,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今日李掌柜是自己驾马车来的,王四另外赶了辆驴车,但几千斤土豆显然这一车装不下,王四还要多来两趟才行。
午饭酸辣爽滑的土豆粉格外开胃,也很饱肚,吃得李友仁热泪盈眶,连连惊呼:“有此粮食,我大燕朝兴盛指日可待!”
云婵听得他这话,呼吸一顿,轻咳一声问道:“那李掌柜可是想把此物交到县衙?”
李友仁大咳,咽下口中饭菜,脸色有些红:“倒是可以再等等。”
商人逐利,他也不例外,好歹先让他捞一笔再说。
云婵想的则是,若是这样快交上去,归入纳税范畴里更添事端,她也有私心,至少先让自家村民日子好过一些。
二人目光交汇,达成一致,民不举官不究,一个新菜式而已,暂时先按一会儿不打紧。
云婵微笑:“吃菜吃菜。”
这倒倒手的事儿便又赚一笔,薛老汉乐得牙花子都露出来了,把上个月泡的桑葚酒取了出来,请李掌柜喝。
李友仁真觉得奇怪,自诩吃过美食无数,可就是觉得薛家的农家饭极合他胃口,就连酒水都透着股清新劲儿!
满桌尽欢。
昌义村卖出的这些土豆,王四和其他伙计一起又来了五趟才全部装走,存到了汇肴楼后院里提前挖好的地窖里,没过几日,便推出了新菜式。
云婵这边则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毛线坊和制糖坊上。
毛线坊的已重修好,崭新漂亮的二层小楼立在小院里格外显眼,院里的堂屋和侧屋也一同翻了新,门口请于村长重新写好了牌匾。
这宅子不大,但收回的羊毛却不少,平日里脏羊毛、染好的羊毛、毛线、成品,统统挤在一个小仓房里太不方便,薛明照便干脆多添些银子仿照城里样式改成了二层。
收土豆的风波一过,所有人也回到了毛线坊内做工。
修缮后的堂屋宽敞舒适,矮矮的桌子放在地上,周围放着柔软的垫子,围着矮桌大家做工不那么费腰。
早之前花娘她们便说过总是弯腰干活,腰酸背痛,这回云婵干脆大手一挥换了几张桌子。薛老汉和于叔守夜时休息的屋子也添上了新床和纱帐,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