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名称: 大隐
本书作者: 阿船
本书简介: 邕王李源风华绝代,才冠京城,长安女子心向往之。却因母妃丑闻一夜暴毙。其未婚妻许清如,功臣之后、商贾之女,五年后被迫和亲滇国。*一次猝不及防的分离,一场蓄谋已久的相遇——许清如一直以为,自己是贱民、是弃妇、是棋子。邕王的死让她卷入一轮又一轮权力纷争的漩涡。直到遇见救她护她的滇地校尉李佑城,才发现——那些被世事打乱的命中注定,总会换种方式与你重逢。
第1章 001. 岔路
虽已入秋,但西南边陲的气候还留在仲夏。
潮热暑气在日头西斜的红晕中垂死挣扎,裹挟着山陵地区特有的腐败味,一层一层侵袭着送亲的队伍,热浪融进车马琐碎的当啷声,又被那早已倦怠的马蹄踩得稀碎。
许清如掀起纱帘一角,向马车外探头。
此地刚下过暴雨,道路两侧的高树密草被洗刷得苍翠欲滴。
草木之姿较中原地带大有不同,树木高耸,绿草繁茂,纵深处似有流水声不绝于耳,该是附近有河道穿插。
几声鸟啼传来,将她视线勾远。
“动植飞沉皆遂性,皇泽如春无不被。”
她叹道:“白乐天诗句虽美,却百闻不如一见,这滇地果然景致特别。”
“王妃当心啊!”
身子被骤然拉回车里,侍女落缨紧抓她衣袖,生怕出乱子。
“别担心,我就是好奇。虽说在启程前参阅了不少滇地经注,但我依旧叫不出这些植被的名字,烦请你来赐教。”
落缨是滇国人,是滇王派来服侍自己的侍女,负责她从大顺到滇国一路上的大小事宜。
虽说落缨自诩广识滇地风土,时不时矫揉造作,但清如觉得,滇王的面子还是得给的,所以一路上对她还算客气。
可一入滇地,落缨便肉眼可见地紧张起来,清如不知,为何她这般近乡情怯?
只好安慰道:“你放心,咱们已走多日,两侧护卫尽忠职守,一路上各州府也派人前后打点,不会有事的。”
落缨用不太利索的中原话回道:“王妃恕罪,是奴婢多虑了。滇地终年地气湿暖,各类奇花异草俱能生长繁茂,此处高树多为黄果冷杉、红豆杉、水松等,草类就更多了,开紫花的是马豆草,开黄花的是三七,开白花的是猫须草,皆可入药。”
清如满意点头,虽说前几日问她关于滇国王宫的事,她弯弯绕绕,说得不露破绽,但滇地其他风土民情,地理物杂,她倒是通晓得很。
落缨缓了缓,继续道:“适才王妃掀开纱帘,此举甚是危险!王妃不知,越近滇地,湿气越重,蝇虫越繁多,若不小心蜇了,肿起脓包,可就麻烦了。”
许清如不以为意,忽想到一个异闻,漫不经心道:“我听闻滇地人自古有食虫之癖,甚者,还亲自饲养,可供自己享用,也可拿到集市上贩售,获利颇多。这样一来——”
她摆弄着自己修剪得体的指甲,斜睨一眼:“人不比虫可怕多了?”
落缨心惊,眼前这个王妃主意大得很,说什么都无用,只好叹道:“王妃博闻强识,但您初入滇地,奴婢还是要多一句嘴的。奴婢自小在这滇地长大,深知此处不同于外界,我听巫医说过,有些虫子是什么都吃的,既吃草木,又噬人血,要是被那样的虫子叮了,人就会陷入昏迷,几日也缓不过来,最后胡言乱语,不治而亡……巫医说那是被阴魂附了体……”
“是么?那然后呢,无药可医了?”
“方子倒是有一个,就是去无量山上拜求神花教的圣女,圣女妙手仁心,无论多厉害的病症,她都能医好。”
清如听着有趣,从斜倚的姿势切换成正坐式。
刚想细细打听一下这位神花圣女,却见落缨摇头道:“只是,神花圣女尊贵无比,极为难遇。但奴婢听说,有心人可以在家里供奉圣女,日日向圣女祈祷,也可祛除病患!”
许清如本以为她能讲出什么圣女如何救死扶伤、感天动地的大事迹,结果不外是骗人的把戏而已。
“这与你方才说的巫医神婆有何区别?”
落缨惊慌,捂她嘴,低声警示:“王妃慎言!神花教遍布滇国各地,虽不是官方教派,但却深得人心,不能妄议,否则……否则会招来横祸!”
许清如一贯不信怪力乱神,只是看落缨那样子,估计早被洗脑,自己多说无益,于是笑着解释:“呃……我是说,那些巫医不中用,不可轻信。我倒是觉得蝇虫之毒另有他因,你想哈,你们这的林子里不是长着好些毒菌子嘛,定是有些蝇虫嘴馋,吃了毒菌子后呢,又去叮人,故而把毒液传给了人,致使人也中毒了……”
落缨:“……”
清如明了,这人怕是又觉得自己在胡诌。
也确实在胡诌。
这一路,她已摸清落缨的性子,谨小慎微,畏神怕鬼,开不起玩笑。
反过来想想也是,小小年纪,担此大任,难免会惶恐不安。
此次和亲,圣上调派了两路军马护送,再加滇王特派的十几军士引路,整个送亲队伍一百来人,浩浩荡荡,倒也气派万分。
这辈子算值了。
许清如摸了摸绣着锦簇花团的青色礼衣,以及系在腰间的环佩,暗忖,这可不是用钱就能买到的。
自己现在可是圣上亲封的“昭安公主”,是京城长安的名媛,再不是那个任人嘲讽奚落的“皇室弃女”。
从长安到滇国首府白崖,总共三千九百七十八里,她们此行沿驿路而下,经兴元、利州、剑州入剑南道,进入益州,再过彭州、邛州,姚州,便可达滇地各部。
不过,这二十余日的路程,送亲队伍早已车马劳顿,且一路上时有士兵侍仆水土不服,接连染病,不得不送去沿路州县医治,如此下来,人员所剩堪堪过半。
送亲众人皆疲乏怠惰,间歇时辰越来越长,越来越频繁,已过姚州,却迟迟不见前来接亲的滇国卫队。
“按理说,昨日我们就已过了姚州,这姚州是大顺朝与滇国的交界地,接亲的卫队理应在附近等候才是。”清如掰着手指算了算,已经比预定的日子晚了两天。
车子缓停下来,有人来报:“王妃,前方有个分叉路口,和舆图有出入,问了滇兵,也说不知此处具体方位。”
落缨撩开窗帘,外面的热气顿时扑面而来。
“舆图上怎么画的?”
“回王妃,舆图上只画了一条路,并无岔路口。”
清如皱眉,听落缨献计道:
“王妃,奴婢倒是有个办法。”她毕恭毕敬:“不然先派两小队将士分头去探查,看看两条路是否有尽头,最后通向哪里,我等在此暂留一天,等探路的将士回来,王妃再斟酌定夺,如此奴婢们也好安心。”
“不妥。”清如迅速抬脚下了车,落缨紧随其后,携起扔在车座一角的团扇。
她快步走到队伍最前,拖在身后的绸缎锦衣卷起潮湿的泥土,“我们已经晚了两日,若再耽搁下去,怕是会生变数。”
前方确实是两条路,由于此处刚下过暴雨,路上树枝纵横,茂密的枝桠交错在一起,挡住了仅有的一方晴空,乍一看去,两个路口像两个树洞一样。
清如来回踱步,在两个路口看了又看,额前渗出汗珠。
落缨不解,上前替她扇风:“王妃,外面太热了,咱们回去吧……”
清如拉她到一边,指着路口中间:“你瞧,这两条路呢,不大一样。右手边的路多被碎枝烂叶覆盖,看上去很不好走,而且尽头似有拐弯,但围路的砖石已有些年头,所以是老路;而左手边的这条呢,则正好相反,路面干净很多,且两侧树木修整痕迹严重,所以这是新路。”
落缨恍然大悟,似明了其中奥妙:“那王妃的意思是,舆图上标示的是老路,按照原定计划,我们要按右边的老路走?”
“非也。”
清如顺势抽走落缨手里的团扇,挥袖指向左方:“我们走新路。”
第2章 002. 山谷
光影透过层层叠叠的树枝横斜下来,送亲队伍行走在未知的新路上。
事实证明,王妃的选择是正确的。
因为行至不足一里,众人就遇见前来修缮道路的工匠,说是大雨冲毁了河堤,水漫了之前的老路,还好驻扎在此处的边防兵有先见之明,事先辟出一条新路,只是这新路有些绕,要穿过一处山谷方能回到正途。
落缨夸赞王妃英明,又问王妃是如何推测。
清如摆摆手,“猜的,猜的。”
落缨眼里尽是不可思议,心想这王妃胆子也忒大了点吧!若真是猜的,那岂不一步走错,整队人马都跟着她遭殃!
见落缨嘴角微微抽动,却不敢质问,清如自在扇起团扇,目视前方道:“滇地的秋雨一般激烈且急躁,所以jsg打得那枯枝烂叶遍地横飞,驿路本就是要道,如此阻滞却无人理会,偏在一侧开出新路,那必是旧路已弃,或亟待修缮,如此而已。”
落缨心里佩服,嘴上却什么都没说。
她见清如淡定自若,暗哂这王妃容貌雅致,气韵悠然,脑子还不笨,怎就想不开要奔赴滇国这一偏狭粗蛮之地?
清如瞥她一眼,无话,继续扇扇子,心里反倒没那么急了,她深信只要滇王派人来迎亲,怎么着都能遇上。
况且滇王肯定不会爽约,赐婚诏书是圣上亲拟,一式两份,她手头有一份,装在锦盒里,锦盒就搁在坐凳下的镂花木柜中,另一份被滇王特遣使打包带走了。
回想起来,无论如何都要感谢滇王,是他老人家收了自己这个棘手“烂摊子”。
许清如的祖上是开国功臣,但她的老祖宗深知“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很早就弃政从商了。
几代下来,许家积攒了还算殷实的家底,在京城长安厚植根基。许家什么生意都涉足,但规模却不大,茶叶、绢丝、客栈、酒肆都沾沾边。老祖宗有言,丰衣足食即可,切忌贪得无厌。
清如还有一位兄长,是家里掌事的,最近爱上了钱庄生意。她自己懒得折腾,就在西市开了家书肆,成了“许铺头”,平日闲来无事就待在书肆里吃喝拉撒。
由于本朝文人士大夫阶层对书籍渴求迫切,书肆里时常聚集文人雅士。清如爱好广泛,审美上有一手,她常亲自采购,还去各地拜寻名人佳作。书肆既卖书,又售画、诗集、佛经、魏晋小说等,若有名家诗卷太过畅销,她便找些佣书人帮工,而这些佣书人多半是来长安求学,身衣白麻的贫寒之士。
可见,许清如是一位眼光毒辣、心地善良,且专业素养甚高的铺头。所以几年下来,她的书肆生意越做越好,官府也常来订货。
清如也好读书,不求甚解,泛泛而阅,目的是想多了解了解世间万象。久而久之,她脑子里便累积了多且杂的知识。更有袭爵公子哥、儒雅风流士常来品茗畅聊,切磋书艺。
一来二往,许清如在长安小有名气,在王公贵族圈里也常被提起。
也因此,她阿兄阿嫂时不时在父亲面前告她的状,说她不务正业,不守闺门。
只是,再富庶的商贾也是人下人,许家秉持着老祖宗“不入仕、不联姻”的家训,不能登科及第。
所以,就算许家再有钱,充其量也不过是个“贱商”,坐的车子、戴的衣饰都是有严格限制的,不能太好,不能太贵。
许清如十六岁那年,天下大治,国泰民安,说白了就是皇家税收大增,各项政策推行顺利,节度使安分不找茬。
于是,为感戴天地先祖,先皇德宗皇帝开恩,嘉赏功臣名士。
就在那时,老皇帝忽然想起来许家祖上的那位功臣,于是下诏让许家来人赴宫里的“春日宴”。
“春日宴”虽说是皇家比较松散的周年聚会,其本质是皇亲贵族每年的相亲大会。
宴饮中会有行酒令、乐舞表演、百戏游艺节目等佐乐活动。人们可以随意走动,不必过于拘礼,就连皇帝也如庶民百姓般参与游乐。
十六岁的许清如就是在那个时候才真正见识到了什么是皇家风范,什么是权贵阶层。
她看得眼花缭乱,如痴如醉,很快就在诺大皇宫迷了路……
恰在此时,前方传来马的嘶鸣声,紧接着,车子顿顿停住——
清如差点因为惯性,从铺着锦垫的座椅上一头栽下去,被落缨手急眼快捞住。
“怎么回事?”
悠远的思绪被拉回现实,清如直了直疲惫的身子。
落缨摇头,魂不守舍向外张望,“可别又出什么岔子。”
不断有人声起伏而至,越来越大,越来越乱,依稀能辨认出兵马相冲的杀伐声!清如听得那声音越来越近,拔剑削骨,狠戾无比。
“不好!”
她战战兢兢撩开帘子,天色渐暗,外面是草木茂盛的山谷,两侧士兵迅速涌来,前方的将士还在厮杀。
“保护王妃!”有人高声呐喊,伴着侍女仆人的哀嚎。
落缨吓得瘫在地上,外面口哨声不断,似是粗野壮汉抢得宝物后的放肆欢吼。
有人猛敲车门,声音急促:“王妃!王妃!前面劫匪杀过来了,属下们快要抵不住了,还请王妃速速下车,属下护送您抄小路暂避……”
许清如耳鸣如洪钟,脑子空白一片,嘴里边念叨:“劫匪?怎么会有劫匪!”边拽起落缨正欲跳下马车。
落缨倏得抬头,反手扯住清如裙裾,跪求道:“王妃,不可啊,外面太危险了,就是奴婢死,也万万不能让您有个什么闪失!”
她眼眶盈泪,一边将自己的外衣速速脱下,一边哽咽道:“请王妃卸下金钗,换上奴婢的袍服,纵使匪徒追来,也能惑其耳目!”
清如愣神,虽说一路上她嫌弃落缨的唠唠叨叨,觉着她见识浅薄,可生死关头,她却彰显出如此高洁的品格!
犹豫中,落缨已将清如的青色绸质礼服解下,给她套上了自己的外袍。索性,许清如也将头上的金质凤冠取下,落缨接过,匆匆扣在自己头上,闭眼间,两行热泪滑过娇嫩脸颊。
虽心中愧疚,但事发突然,自己又惜命,清如只好默认。
但下了马车,她一直紧紧牵着落缨的手。
借着天边烧起的一抹红霞,她瞥见前方将士仍在拼死抵抗,不断有人倒下,又有人顶上,飞蛾扑火,鲜血肆流。
趁匪徒洗劫几车嫁礼的空档,许清如带着落缨被十几将士护送进密林小路。她一边跑一边回望,那里已经溃不成形,人群四散,将士们也多丢盔弃甲。
她从未见过如此混乱骇人的场面,惊恐、失落、无助等各种情绪迅速积聚并爆发,身子止不住地抽动起来,浑身冒着虚汗,胸口似被巨石来回碾压,无法喘息。
她觉得自己就像这林子里一头极弱小的兽类,很轻易就会被弄死,死在荒郊野林,尸体被杂草淹没,最后腐化成泥,就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