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种弟弟,在线捞兄——阿洙洙【完结】
时间:2024-05-23 14:36:58

  即便他才学出众,对自己颇有信心,但自乡试之后,会试还是如一块石头似的压在他心上,每每想起都觉得颇为担心,如今却好了,不管考的好与不好,事情已经结束。
  当然,他就算考的再不好,大概也是在一甲的。
  如此一来,苏辙只觉得浑身松懈不少。
  等着他一觉睡醒,更觉神清气爽,当即就摊开笔墨纸砚写信。
  他怕程氏等人担心,自是要写信回去的,程氏,郭夫子,张易简道长,还有史小娘子……都是要写信的。
  好好睡了一觉,苏辙觉得自己脑子好似没从前灵光,正盘算着是不是漏了谁,却听到外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紧接着,元宝就撩了帘子闯进去,“少爷,您猜猜谁来了?”
  说话间,他仍高举着门帘,眼神频频朝外张望。
  随着再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史无奈风风火火闯了进来。
  他一进来就冲过来将苏辙抱了起来,纵然苏辙个子也高,不胖不瘦,但被一身横肉的史无奈一衬,就显得有几分单薄。
  史无奈试图想象举自己儿子似的将苏辙举起来,试了试,却还是放弃了,将苏辙放在了地下:“八郎!”
  苏辙愈发觉得自己脑子不够用起来:“无奈兄,你怎么来了?”
  “怎么,你看到我不高兴吗?”史无奈是咧嘴一笑,被他那满脸灰尘一衬,显得他一口牙更白了:“反正我看到你是挺高兴的,你是不知道,元宵节一过去我就匆匆骑马赶来汴京,就想着能送你们兄弟两个前去贡院参加科举,没想到还是来晚了一步。”
  苏辙也跟着笑起来:“无奈兄,你来晚了可不止一步,再过上几日,杏榜就要放出来了。”
  说着,他道:“你可是在路上遇上了什么事儿吗?”
  他看史无奈这身风尘仆仆的样子,不知道还以为是哪个山头来的强盗!
  史无奈心中暗道八郎真是懂我,就开始将自己这一路发生的事儿都道了出来。
  比如,路上他见到一个卖身葬父的小娘子,那小娘子被恶人欺辱,他帮那小娘子报仇不说,更是帮着人家将父亲下葬了才走的。
  又比如,路上他遇见几个身手极好的同道中人,与这些人结伴一段路,更是比试一二。
  更比如,路上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时遭人算计,银钱与马匹都没了,后来是靠着一路打零工一路才来的汴京……
  说到这里,富庶出身的史无奈微微叹了口气:“我原想着劫富济贫,可后来想着你曾与我说过君子该知何为何不为,所以还是忍住了。”
  他口中这个“贫”自然指的是他自己:“八郎啊,你是不知道我这一路走来是多么辛苦,在码头做过苦力,替人刷过碗……你没有发现我都瘦了吗?”
  苏辙认真打量着他,最后摇了摇头:“并没有。”
  “好像还胖了些。”
  毕竟这世道上没有“过劳肥”这么一说的。
  他好奇道:“你都落得这般境地,为何不回去?”
  “一路走来,多辛苦啊!”
  说着,他忙冲元宝吩咐道:“你要厨娘多做些好吃的送过来。”
  史无奈哭丧着脸道:“我一开始也曾想过回去,可我一回去,旁人见到我落魄的样子岂不是会笑话我?我,我可丢不起这个人!”
  “再说了,我还没来汴京给你们兄弟两人加油打气了,怎么能回去?”
  “原先那郭夫子就说过,以你们兄弟两人的才学中进士那可是轻而易举之事,等着你们兄弟两人高中后我再回去,更是骑着马跑遍眉州大街小巷,闹得整个眉州都知道,更要在程家放鞭庆贺庆贺……”
  苏辙是哭笑不得,直道:“无奈兄,你怎么像个长不大的小孩似的?”
  苏轼虽每每与史无奈凑在一起都是吵吵嚷嚷的,可他们两人这么多年却是感情越吵越深,如今他听闻史无奈大老远从眉州赶来,高兴的不行。
  如今行至门口,听到史无奈说出这样的话来,更是十分赞同:“……你做的极是,想当初程之才中了进士,那程家门口鞭炮恨不得放了三天三夜,不过一同进士而已,至于高兴成这样子吗?显摆的好像眉州上下就他程之才一个人能中进士似的!”
  他们两人也就说到这个话题难得能达成一致,苏轼是冷笑一声:“我看程家到了程之才这一辈,估摸也就只能中这一个进士,不大肆庆贺一番以后可就没了机会。”
  苏辙听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连话都插不上。
  好在很快元宝就带着女使前来上菜。
  史无奈这才止住了话头,狼吞虎咽起来。
  从他这吃饭的样子,苏辙就能看出他一路遭了不少罪,更别说他的衣裳是又破又烂,可偏偏他是半点不觉得,絮絮叨叨与苏辙兄弟两人说起路上的见闻。
  一顿饭快要吃完,史无奈几次抬头都看到苏辙那欲言又止的眼神,直道:“八郎,你这样看着我做什么?”
  “我知道,你肯定又要说我邋遢,如今我成了亲,是大人了,每日都刷牙洗澡,这次之所以成这般样子,实在是逼不得已啊……”
  苏辙知道他会错了意,上前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正色道:“无奈兄,谢谢你。”
  “好端端的,你谢我做什么?”史无奈却觉得摸不着头脑,他向来头脑简单,既觉得想不明白就没打算继续想了,嘿嘿一笑:“六郎,八郎,这件事能不能不对外宣扬?”
  苏辙松开他,含笑看着他。
  史无奈不免觉得有几分难为情,声音也低了下去:“这件事若传回眉州,别说我的脸面丢尽了,我的祖先史大奈的名声都得丢尽!”
  “至于你们兄弟两个,我一向没拿你们当外人,在你们跟前丢脸倒是无妨……”
  苏辙与苏轼对视一眼,面上皆带着几分笑意,齐齐答应下来。
  史无奈这次在前来汴京的路上的确是吃了不少苦,将养了好些日子才缓过来。
  等着他彻底养好身子时,已到放榜之时。
  这一日一大早苏洵就差平安前去贡院前等候,比起从前一家出动前去看榜的盛景,今日苏辙也好,还是苏洵,苏轼也好,谁都没出门。
  苏辙是因胜券在握。
  苏洵与苏轼则有几分紧张,因为苏轼会试之后说了,觉得自己的策论写的并不是太好。
  今日到了放榜之时,苏轼更是将这等话翻来覆去的说,可见其紧张程度。
  苏辙见状还安慰他起来:“六哥,你可记得当初会试之时你也说自己没考好吗?却还是考了第一名,这次想必也会名列前茅的。”
  “事已成定局,你再怎么担心也无用,不如平心静气……”
  他这话还没说完,一样着急的史无奈就道:“八郎,叫我说六郎这样的才是正常人的表现,你看看你,哪里像当事人,简直比我还冷静!”
  说着,他更是道:“说来真是奇怪,我比我自己乡试放榜时都要紧张。”
  正吃着青核桃的苏辙看了他一眼,为他解惑道:“这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当初你之所以不紧张,是因你中不了进士啊!”
  史无奈仔细一想,点了点头:“言之有理。”
  他们三人正说着话,外头就传来紧促的脚步声,其中更伴随着平安,元宝和来福三人的声音:“中啦!”
  “两位少爷都中啦!”
  ”两位少爷都高中啦!
  苏辙刚行至门口,就看到他们三人高兴的像过年似的。
  就连其中最为稳重的来福都一脸喜色,甚至三人中就数他的声音最大:“两位少爷都是一甲!”
  苏辙与苏轼对视一眼,悬着的心这才彻底放了下来。
  进士也是分为三六九等的,一甲、二甲赐进士及第,三甲赐进士出身,四甲、五甲赐同进士出身,一甲才有殿试资格,由官家定下最终名次。
  这就是最后的殿试。
  像有些人长得丑陋不堪,或当众对官家不敬,也是被剔除一甲之列的,当然,这等情况在历朝历代都是极少见的。
  更别说官家是个仁善之人,这等情况在今年殿试更是不会出现。
  苏轼先是面上一喜,继而抱着苏辙,扬声道:“八郎,我们中了!”
  “我们都中一甲!”
  史无奈也高兴的不行,也跟着抱起苏辙来。
  相比起他们,苏辙却是镇定了许多,就好像局外人似的。
  很快苏洵也闻讯赶来,他比起苏轼,则是更高兴,甚至面上出现几分酡红,像喝醉了酒似的。
  一进来,他的目光游离于两个儿子身上,是越看越高兴,越看越欣慰。
  这些日子,因他在汴京声名鹊起,也有不少负面的声音,有人说他不过是徒有虚名,若不然怎会几次会试落第,有人说欧阳修之所以对他大力推崇,则因苏家是眉州首富的缘故,言外之意就是说欧阳修收了钱……如今两个儿子中了一甲,不光叫世人看到了他两个儿子的本事,更让他面对着所有人能挺起腰杆。
  他若是胸中无墨,如何能教出这样两个优秀的儿子来?
  他们几人皆面带狂喜之色。
  唯独苏辙,一如往常。
  到了最后,史无奈都看不过去,一拳捶在他的肩头,笑着道:“八郎,你怎么这样镇定?好像这事儿与你没关系似的!”
  苏辙总不好说以自己的本事位列一甲是易如反掌之事,这等话,实在太过猖狂。
  他笑道:“因为我一早就猜到会是如此。”
  史无奈三人好奇的目光皆落在他面上。
  苏辙这才解释道:“我自己学问如何,我心里还是有数的。”
  “这次发挥如何,心里也是有数的。”
  若是他是个沉不住气的,定会大剌剌说“一甲才是哪到哪啊,你们就等着我位列前三甲”之类的话。
  他之所以这般想,也不是没有缘由的,毕竟从他出了贡院之后,欧阳发也好,还是欧阳修也好,都刻意与他们保持着距离。
  放榜之前欧阳修父子如此,苏辙能够理解,毕竟欧阳修身为主考官之一,得避嫌。
  但如今距离放榜已过去了足足两个时辰,欧阳家仍未有人过来,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欧阳修仍在避嫌!
  为何要避嫌?
  自然是他们兄弟两人名次靠前!
  第四还是一甲最末,其实对常人来说并无多大区别,也远不到避嫌的地步!
  苏辙心里已有底,虽说殿试是科举最后一关,但按照惯例,三甲人选已定,只要殿试不出大错,是不会再有变动的,他到底会是何名次?
  如今他心中的喜悦已褪的一干二净,只有好奇。
  因时间紧张,苏洵已替两个儿子分析起来:“……这次参加殿试的学子皆才学出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章衡,这人是福建赫赫有名的才子,先后中了案首,解元,我曾见过他一次,的确叫人佩服,此人也是你们最强劲有力的对手,殿试时一定不可掉以轻心!”
第58章
  说起此人, 苏辙也是有几分印象的。
  当时他被苏辙拉去汴京的一文社,见到了这位才高八斗的章衡。
  不过一篇策论,就足以叫苏辙看出他的本事, 的确是个不容小觑之人。
  苏辙笑了笑:“如今殿试在即, 就算想要临时抱佛脚也是来不及的,不如就这样吧。”
  “如今前三甲的学子想必已被官家定了下来,如今就算再怎么提防, 也是做无用功。”
  “再者说了, 会试中学问才是最要紧的,旁的倒是其次。”
  苏洵仔细一想,好像是这个理儿:“倒是我想多了, 竟还不如你一个十七岁的少年郎想的周到。”
  即便殿试还没敲定前三甲,但他却是忙的很,并非忙着广宴宾客,而是忙着写信回眉州, 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程氏。
  在苏辙的记忆中,历史上的程氏在他们兄弟俩入仕没多久就去世了。
  如今程氏的年纪并不算大, 大概是因多年操持家中琐事,再加忙于纱e行的生意彻底亏空了身子的缘故。
  这等事, 苏辙便是想一想都觉得心里难受极了,直到:“爹爹,您将这好消息告诉娘时也别忘也与她提上一提, 如今纱e行的生意能放就放吧,她年纪不小, 再受不得操劳, 该以身子为重才是。”
  从贡院出来后,他写给程氏的信中就提到了这件事, 更是与程氏说去年秋天杏花楼给的分成数额巨大,要程氏不必再为银钱费心。
  但他想,以程氏的性子大概不会将他的话听进去,所以请苏洵再劝上一劝。
  苏洵面上笑意更甚,连声道好。
  很快就到了殿试这一日。
  一大早,苏辙就与苏轼早早起身,进宫去了。
  殿试之前,苏辙等十来个学子皆在外等候,免不得闲言几句。
  一个个学子是互相夸奖,苏辙本就话不多,到了这等场合话就更少了。
  其中三两个学子看到他时是愣了一愣:“没想到一甲中竟有你年纪这样小的,真是后生可畏啊……”
  苏辙含笑点头示意。
  除去他们兄弟两个,这一干人中年纪最小的就是章衡,却也有二十六岁。
  说起来,苏辙比他小了将近十岁。
  任何一个被誉为“神童”的学子看到苏辙,都会觉得有几分害怕的。
  对,不是嫉妒,不是惊慌,而是害怕,正因他们一个个皆靠着勤学苦读才走到这一步,才知道苏辙兄弟两人该是何等厉害,不是光凭着聪慧过人或勤奋上进就能与他们并肩站在一起,而是有极大的韧力与拼劲的。
  更别说这兄弟两人还极得欧阳修赏识,可见人品也是没话说。
  这叫他们如何不害怕?
  苏辙与苏轼两人感受旁人投来的目光,像没看见似的,镇定自若。
  当然,苏辙的镇定是真的。
  至于苏轼嘛……自然是装的。
  很快就有内侍迎了过来:“……请随奴才来吧。”
  苏辙一行便跟着内侍走了进去。
  御书房内正坐着官家,这人是宋仁宗赵,据说仁善且脾气很好。
  他身边站着欧阳修等几位大臣,其中有梅挚,还有几人苏辙虽不知道名字,却也觉得有几分面熟,都是他曾在欧阳府上见过的。
  官家看着面前一众学子,本就和善的面上皆是笑意,依次询问每个学子,问来问去,无非是问他们是哪里人,如今多大年纪,对最近的汴京与朝堂有什么看法。
  问到苏辙时,官家的问题是更多:“……朕看过你的文章,写的十分老练且有自己的见解,完全看不出你才十七岁,当真是后生可畏啊!”
  苏辙正色道:“多谢官家夸赞。”
  官家依旧是面色含笑,话锋一转,又道:“不知你可有定亲或成亲?”
  这话问的苏辙一愣。
  别说苏辙愣住了,就连欧阳修都有些不明所以――官家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想为苏辙说亲?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