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国师宠妻日常——睡醒就饿【完结】
时间:2024-08-13 17:23:49

  贾家这个时候刚开始吃晚饭,因为是冬至,搞得还挺隆重。
  掐金丝的珐琅盘子上摆着精致的饺子,不仅有煮出来的,也有蒸的。
  虽然贾母因为顾庆之有些烦躁,不过她也怕被人看出端倪来,尤其是不能让聪慧的外孙女看出异常来,她依旧是笑得看不出褶子来,又道:“这样热闹我很是喜欢,今儿的饺子也不错,给她们一人一个银锞子,再给帮厨的小丫鬟们一吊钱。”
  一家人吃完饭,围坐在贾母屋里,照例每日的捧哏工作。
  贾母没说别的,一上来就问王熙凤,“给顾小哥儿的饺子送去没有。”
  王熙凤笑道:“老祖宗放心,一早就送去了,送的是没煮的饺子,好几个馅呢,现煮的好吃,保管他吃得好好的。”
  贾母嗯了一声,“没多送些去?他初来乍到的,也得跟同窗分些的。”
  “满满两大盒呢,肯定够。”
  “你办事我是放心的。”贾母夸了一句,又嘱咐道:“明日再叫琏儿去问问,他学的怎么样了。”
  贾母一边说,一边又拉住了林黛玉的手,轻拍两下道,“当日你父亲来信,说要十一月中送他进宫,如今也差不多时候了,若是可以,就这两天吧。”
  林黛玉轻声道:“外祖母费心了。”
  “都是一家人,原该如此的,哪里要费心呢?”
  王熙凤脸上看不出一点异样来,笑嘻嘻的又跟李纨聊上了。
  贾宝玉才跟林黛玉怄了一次气,又觉得她误会自己,糟蹋自己的心意,借着这话题便道:“今儿我出去,倒是发现一件新奇事儿。”
  贾宝玉原本就是宝贝疙瘩,又在贾母屋里,当下便没人说话了,所有人都看着他。
  “正阳门外头立了一块牌子,上头写着未来七日的天气。我听人说立了好几天了,一天不带差的。”
  贾母松了口气,也跟着笑道:“今日你父亲早上请安还说了,宫里也有,还说今年开祠堂选日子要用他呢。说这人是皇庄出身的,是皇帝的心腹呢。”
  “那顾小哥儿怎么办?”王熙凤立即就问。
  贾母叹道:“他年纪尚轻,若是有机会跟在这等人身边,自然也能多学一点。你叫琏儿上点心,若是能行,一定把顾小哥儿安排在这人手下。”
  王熙凤应了声,“那人是皇帝的人,想必不太好办,少不得要找些关系了。”
  “那就去找。”贾母演的挺开心,瞪眼也很真挚,“还没办你就先哭难不成?”
  “不过是想借机叫老祖宗多疼疼我们罢了。”
  一屋子人又笑了起来,李纨在一边轻轻推了王熙凤一下,“你是什么话都敢说呀。”
  王熙凤毫不在意,又跟林黛玉笑,“我这儿先恭喜妹妹了。”
  林黛玉抬起眼睛来,听见王熙凤道:“前儿听说陛下给林大人赏了东西,想必林姑父不日就要高升了。”
  这消息也是王家传来的,王熙凤也有点遗憾,虽然没叫姓顾的进宫,可皇上的心思,旁人也干预不了。
  林黛玉眼睛亮了起来,“我父亲要回京?”
  “恭喜妹妹。”薛宝钗依旧是第一个道贺的,这次她是真心诚意的,毕竟一个还能升的三品高官的独女,跟一个没前途的从五品官的次子,还是不走正途的次子……除非入赘,否则这亲事是做不成的。
  林黛玉虽然沉浸在要跟父亲团聚的喜悦中,不过也听出来薛宝钗对她的称呼换了。
  只是眼下顾不得这个,她想起身回去收拾东西,可手被贾母拉着,贾母道:“这都要年底了,就是进京,也得明年了。”
  王熙凤这消息说出来,第一个不高兴的就是贾母,下来就是贾宝玉了。
  他红了眼圈,隔着贾母定睛凝视林黛玉,“妹妹……”
  林黛玉完全没搭理他,笑道:“我先给父亲写封信吧。”
  过了没两日,潘勇先给顾庆之送来了个教他武艺的老兵,这人在军营里待了快二十年,一直都是负责新兵教学的,后来年纪大了,这才退了下来。
  他手脚虽然不如以前灵活了,给顾庆之这个纯新手教教基本功还是没问题的。
  最重要的是他经验丰富,不管有什么问题,都知道该怎么解决。
  接着尹恩立又给他送了一名小旗外加五位力士,还是亲自送来的。
  “前头那屋原先是我住的。”尹恩立一脸的怀念,“那会陛下刚出宫,骤然没人管了,天天都胡闹。”
  人既然送来了,两人顺便还一起吃了个午饭,两杯米酒下肚,尹恩立开始悲风伤秋了。
  “想住就回来住两天,我想陛下也不会不同意的。”顾庆之笑嘻嘻的提议道。
  尹恩立白他一眼,“太上皇不是好相与的,我这两日听探子来报,太上皇想把你要过去。”
  古代吧,对上太上皇的确是没什么人权的。
  但是他可以给太上皇找点麻烦呀。
  顾庆之便道:“上回我听说要查戴权,查到什么没有?还有上次吃饺子,说要熏一熏太上皇,事成了没有?”
  尹恩立又喝了杯酒,“戴权做事很是小心,他犯得那点事儿,在太监来说是无关紧要的。”
  顾庆之想了想,“他在外头有外宅?还养了女人?”
  尹恩立点点头,“内城区的宅子,旁边也都是官员,还有护院。”
  顾庆之一拍尹恩立的大腿,“这不就结了,你找个几个人在他回去的路上套他麻袋打他一顿,再去捏捏他,然后大喊:‘没卵蛋还要抢老子女人,你摆着看吗?你要看那么多吗?’”
  尹恩立呆了三秒,随即笑了起来,“不能在夜里,得寻个人多的时候,叫他彻底没脸。”
  顾庆之带着敬意看着他,“不愧是锦衣卫指挥使,什么?我也是锦衣卫?咱们继续。”
  顾庆之又道:“男女之事总归是传得最快的,冲着他脸打,太上皇问起来就实话实说――太上皇还能行吗?”
  尹恩立已经跟上了思路,“太上皇早就不行了,生八皇子的时候就开始吃药了,后头的皇子公主生的都不怎么顺利,陛下生母难产,中间还有三四个月小产的,还有生下来就是死胎的,十三皇子一岁多就病死了,十四皇子是个傻子,后头就再生不出来了。”
  他又总结道:“太上皇不行,他看乱搞男女关系的戴权必定就不顺眼。太上皇宫里也有不少人盯着戴权的位置呢,有人想拉他下来,再加上戴权报复,有些事儿藏得就没那么好了。你……已经是我锦衣卫的人了。”
  顾庆之道:“这还没完呢,咱们还得给太上皇也找点麻烦。”
  尹恩立笑道:“可以给太上皇选妃。”
  “佩服!”顾庆之鼓起掌来。
  尹恩立挺直了胸膛,补充道:“倒也不用真选,露出点端倪来,声势搞得大一点,总是要有老臣子上书反对的,陛下也可以劝一劝太上皇修身养性,最好还能吵起来。你想的是什么主意?可跟我一样?”
  顾庆之道:“我这一招,叫做造谣式辟谣,正好跟你的选妃配合着用。”
  感谢资讯发达的时代,这招是粉圈常用招数,哪怕不混粉圈的,难免也会被这等大招波及到。
  这招想在古代起效,基础是散播谣言的人多,锦衣卫正好满足这个条件。
  听见这个名字,尹恩立已经笑了。
  顾庆之详细解释道:“可以叫锦衣卫抓人进来拷问,也可以直接去人多的地方,比方酒楼茶馆集市问:你是从哪里听见太上皇要选妃的消息的?”
  “再进一步:你是听谁说太上皇要靠着采补延年益寿的?”
  尹恩立也补充了一条,“说!你怎么知道太上皇要用女子红丸来炼药的!”
  尹恩立夹了一筷子菜吃了,又道:“选妃选的都是良家子,不仅官员要乱,连勋贵们也得担心,御史台也要忙起来了。”
  顾庆之道:“这么一来,太上皇必定自顾不暇,哪里还有闲工夫找事儿呢?”
  尹恩立感慨道:“太上皇身体不好人尽皆知,他想延年益寿也是人之常情,这事儿,它很合理啊!”
  “以后没事儿,咱们多聚聚。”尹恩立看着顾庆之,郑重其事道。
  顾庆之自然是点头应下了,又道:“我那院子就在西苑边上,上回去还看见三个锦衣卫的人呢,回头我在门房给他们留出一间来,至少太冷太热下大雨的时候,有个地方落脚。”
  尹恩立一拱手,“那我先替他们谢谢你,喝酒!”
第26章 薅一把太上皇的羊毛
  冬至过去,天气越发的冷了。
  这天早上,顾庆之应忠顺王的邀请,去王府做客。
  大魏朝的王府虽然都是一个制式,不过严格算起来并不算很好,就像顾庆之住在黎王府内的世子府,名头挺响,一共就两进的院子,满打满算二十四间屋子,丫鬟婆子大半都得住在别处,别说孩子了,多两个妾都不够用。
  “看着还没荣国府大?”顾庆之疑惑的问了一句,“总不能王爷的待遇还没国公好吧?”
  忠顺王哼哼了两声,道:“荣国公是开国的四王八公,太祖皇帝对他们挺好的,后来生了儿子才发现,要是按照这个规格办,那京城的地肯定是不够的。”
  他引着顾庆之去了东跨院,“后来王爷们想要扩一扩院子,皇帝也就不怎么管了,我后头有个花园,东西也都扩出去了。”
  东跨院是忠顺王享乐的地方,前头是露天的大戏台子,中间是两排错落有致的屋舍,后头是个室内的戏台子,再往后还有个小花园。
  “王爷是真爱听戏啊。”顾庆之靠在舒舒服服的大椅子上,叹息道。
  “也没别的能做的。”忠顺王也找了个舒服的姿势靠下去,“我是太上皇第四子,出宫建府的时候,太上皇还是春秋鼎盛之时,不荒唐一点,就要招了他的忌讳了。”
  “是啊,日渐衰老的父亲,跟逐渐走向壮年的儿子,就是搁寻常百姓家里,也都要猜忌一二的。”顾庆之从边上小桌子摸了一叠点心来放在胸口,一边吃一边听戏。
  忠顺王瞧他一眼,笑了,“你倒是挺会享受,我也请不少人来看过戏,多数人都是坐立难安,就是有几个敢躺的,也板板正正的,看起来比坐着都难受。”
  顾庆之笑了几声,“躺着舒服。再给我拿个垫子来,头有点低。”他可是个为了躺着舒服,还买过奶瓶喝水的人。
  “你应该也知道了吧。”忠顺王又往下顺着说了一句,“当年太子谋反,一共牵扯了六个皇子进去,别人不好说,我觉得老六是无辜的。”
  “廉郡王?”顾庆之问道:“我倒是见过他女儿一次,在前门大街。”
  “就是他。”忠顺王道:“廉郡王当年很是出众,还当面反驳过皇帝,朝臣也有不少觉得他有才有德的,又一心为了百姓办事,可惜……”
  “太上皇可真狠心啊。”顾庆之换了个姿势,这下连脖子都不用用力了,“不过也能看出来,他压着皇帝,不就是贪恋权势不肯放手吗。”
  忠顺王忽得笑了一声,“太上皇也挺后悔的,当年太子谋反,他胳膊都摔断了,还气得吐血,原本以为命不久矣,这才传位下来,哪知道传位以后他又好了。”
  “这是德不配位啊。”顾庆之道:“老天爷在告诫他呢。”
  “太上皇都快七十了。”忠顺王叹气道:“就是可惜周太医了,当时就是他给太上皇看的,看好了太上皇就把他赶出去了。”
  “倒也正常,要是没看好,太上皇也没法赶太医啊。”
  忠顺王为这里头“太上皇死了”的逻辑笑了好几声,“说起来自打上次听了你的高质量享受,我这两日每天都稍微练练,至少饺子能吃三盘了。”
  台上锣鼓节奏忽然变了,忠顺王坐起身来,声音略显得兴奋,“前头是暖场,下头是正戏了,这是我府上最好的戏子琪官儿,全京城都有名的。”
  顾庆之立即就想起这是哪位了。
  真要说起来,忠顺王人还怪好的。
  就像琪官儿,北静王送了他裤腰带,他又跟贾宝玉交换裤腰带,最后还逃跑,结果忠顺王也没把他怎么样。
  而且琪官儿的交际圈如此丰富,就证明其实忠顺王完全没限制他的自由,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同样是唱戏,贾家的那一群小戏子可就太惨了。
  顾庆之没说话,仔细陪忠顺王听过这一段。
  等琪官儿下场,顾庆之唏嘘一声,道:“我虽然是个外行,不过听他声音高亢嘹亮,吐字清晰,不看词儿也能听清他唱什么,还很有感染力,的确是百年难得一见。”
  这么夸下来,忠顺王还挺开心的,“其实戏子也不容易,等再大一些,声音自然就要变粗了,再听两年就听不到喽。”
  听过戏,两人去前院吃饭,忠顺王道:“你的冠礼就在前头承运殿,你是不知道,这两日你算是名声鹊起了,据说钦天监都被人堵了,我得好好想想请哪些宾客。”
  顾庆之便又问道:“说起来,我有一事烦劳王爷。”
  “这么客气做什么?你说就是,我能办的给你办,我办不了的,也能告诉你去找谁。”
  “我想找个先生读读书,我不用科举的,就是讲讲四书五经和史书,有些地方,自己的确是看不懂。”
  顾庆之盘算过自己认识的人,这事儿还真的只能请教忠顺王。
  下来就是要求了,“别太老,别太古板,别太严厉,也不用天天来,每隔……三天吧,讲上一上午就行。最好字写得好看一点,我还得练字。”
  忠顺王沉思片刻,道:“你这样的要求,举人不行,举人都能做官了,若是真有举人来,八成也是想走你的路子,补个肥缺。”
  “我府上倒是有教书先生,不过我的儿子读书的要求比你还低,他们也读不进去,这样――”
  忠顺王忽然来了主意,“京城按照皇城中轴线,东边是大兴县,西边是宛平县,这个你知道吧?”
  顾庆之点头,东城区跟西城区嘛。
  “你去大兴宛平县衙,本县的教谕那儿有秀才的名单,秀才里优秀的就是廪生,县衙每月是要给廪生发钱粮的,你让他给你推荐几个廪生。”
  “几个?”
  “四书是人人都要学,五经只学一门就行,没人能把五经都学精。你稍稍暗示县令,有事儿你能帮上忙,再把你的御前行走的牌子跟锦衣卫的牌子给他一看,他肯定给你好好推荐,再说你隔三差五的上课,也不耽误他们学业。”
  原主记忆里是没这些内容的,顾庆之听得津津有味,“这……不算威胁吗?不会有人参我吧?县令也太惨了吧。”
  忠顺王唏嘘一声,“谁说不是呢?宛平大兴县令,是大魏朝最惨的两家县令了。表面上看起来是正六品,比别家七品的县令都强,可这是在京城啊,谁敢说自己是父母官?就是当儿子也得看人家收不收你。”
  京城勋贵多,这么一想,顾庆之的表情也微妙起来,“说起来锦衣卫千户就是正五品,公主的儿子一生下来,长子封千户,其余诸子都是百户。”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