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国师宠妻日常——睡醒就饿【完结】
时间:2024-08-13 17:23:49

  求雨成功带了巨大的凝聚力,而唯一没上香的太上皇彻底成了外人。
  群臣慷慨激昂的情绪需要一个发泄口,这话题根本就不可能有第二种走向。
  皇帝被民意“挟持”,从善如流带各部主官和宗亲代表往大明宫去了。
  顾庆之安排人收拾祭台,也跟着一起去了。
  “请太上皇颐养天年!”
  这句话叫太上皇变了脸色,“你们要造反不成!”
  顾庆之上前一步,道:“上皇,您下一句是不是要说:皇上,何故造反?”
  皇帝造反?皇帝带着,那就是拨乱反正。
  太上皇被噎了个半死,看着这一群人,心中竟然生出了一点悲凉,“你们……你们竟然逼朕!朕九岁当了太子,二十四岁登基,到如今六十九岁,朕头发都白了,你们竟然逼朕!”
  人群里,全公公安排的小太监来了一句,“老而不死是为贼,圣人诚不欺我。”
  “谁!是谁!”太上皇大怒,他指着顾庆之喝道:“皇帝,你想清楚了!你让这么个人上来,他无父无母,对朕全无敬畏之心,他早晚要谋反!”
  太上皇多年都是用的这招,百试不爽。皇子被他这么说,要么真造反,要么就只能回家憋着,至少三年不敢参政。
  官员更是难过,要么当面撞柱自证清白,要么当场辞官自证清白,没有第二条路。
  顾庆之上前一步,大声道:“要说逼人谋反,谁能有上皇精通?一般人都生不出六个儿子来,您儿子光谋反的就有六个!六个!”
  “城门一关,吊桥拉起来,守着护城河,谁能冲进皇宫?王府就一百府兵,他们怎么进来?他们是被你放进来的!还放了六个!你可真能行!固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今有太上皇逼儿子谋反!幽王要是能活到现在,大小也得给你敬杯酒!”
  这话说得在场众人都感同身受。
  能当到各部主官的,基本都是五十朝上,几年前的谋反事件,他们也算是亲历者。
  宗亲就更不用说了,虎毒不食子,太上皇连恶虎都不如。
  “你!你还说不是谋反?你竟然敢对朕不敬!皇帝,你就养了这么个玩意儿!”
  皇帝也上前一步,跟着道:“请太上皇颐养天年!请太上皇交出皇庄用于赈灾!”
  这是皇帝早就想好的。
  “皇宫每年有户部拨款,皇庄上两百多万亩地一年产的粮食,宫里人一辈子都吃不完,可大魏朝还有许多吃不饱饭的百姓,边关的将士每日训练之余,还要自己种地,朕要把这些粮食,一半送去边关,一半用来赈灾!”
  这话一出,户部尚书先给皇帝行了一礼,“陛下仁慈,是万民之福。”
  大魏朝地大物博,每年总有几处洪涝或者干旱,赈灾的钱粮每年筹得户部焦头烂额。
  可如果皇帝自己出这个粮食,户部尚书是真的打心底里感谢皇帝,也是打心底里觉得这是个好皇帝。
  “上皇!”顾庆之厉喝道:“陛下才是天命所归,你不过是代管皇位,如何还要死撑着不放!”
  联想到方才皇帝一上香,雨就下来了,在场众人齐齐上前,“陛下才是天命所归!”
  “你们――朕记住你们了!朕饶不了你们!”
  这话说出来,太上皇才是走到穷途末路了。
  在场的有谁?现任皇帝,各部主官,宗亲里的长辈,就是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前途着想,也没人会帮着太上皇东山再起。
  全公公带着人,去取皇庄的账本和记录等物。
  皇帝则是站在大殿里,帮全公公撑场面,也时不时挑一挑太上皇的刺。
  “父皇,您过得太奢靡了。”
  太上皇闭着眼睛,紧紧抿着唇一言不发。
  不多时,全公公带了东西出来,皇帝随意拿了最上头一本总账,翻开看了看。
  顾庆之也凑过去扫了一眼,小声道:“陛下,这账好像不太对。”
  皇帝也看出来了,他质问道:“父皇,两百三十多万亩地,皇庄的地多是靠近水源,就算周围没河,井总是有的,水源充足还不用交税,如何一年下来,就折合银子四十三万两?”
  两百三十万亩地,一年轮休三分之一,剩下还有一百七十万亩,皇庄的地都是好地,产量都高,亩产都是三石往上的,就算全都按照一年一熟来算,佃户留三成的自用,再加上损耗,差不多也得有两百万石的粮食剩下来。
  皇帝是这么算的,也是这么跟太上皇说的,“两百万石的粮食,折银四十三万两?父皇,要么你被人骗了,要么这账本是假的。”
  太上皇头疼欲裂,哪里跟得上皇帝的思路算银子,他怒道:“只有这么多!产量高,粮价自然就低,你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如何做皇帝?”
  皇帝转头看着户部尚书,尚书道:“各类粮食价格不等,不过大体算来,秋收时节的粮食,一两银子能买两石,最便宜的时候,一石粮食也要卖四钱银子。”
  皇帝叹气,“父皇,您也太好骗了。”
  太上皇大怒,“他们今日跟着你逼朕,来日就能跟着你的儿子逼你,这些官员留不得了!他们已经有了反心!”
  皇帝并不在意,内阁几位大学士直接跪了下来,他们虽然没有顾庆之心态好,也没他胆子大,不过表忠心还是会的。
  “陛下明鉴,臣等绝无反心,否则叫臣等天打雷劈,百死不得超生!”
  也有人直接拿自己年纪说事儿,“臣都六十七了。”
  皇帝的年纪最大的儿子,才两岁多。
  为了以防万一,早就溜达到太上皇身边的尹恩立小声跟太上皇道:“上皇,你怎么想的?这是从龙之功。”
  太上皇怒急攻心,头一歪,直接装晕了。
  尹恩立离得最近,看得清清楚楚,他跟皇帝轻轻摇了摇头。
  而且太上皇装得也不像,晕了的人自然是全身放松的,可太上皇还绷得挺紧。
  皇帝轻松道:“太医一会就来,早上淋了雨,回去多喝些姜汤,免得受寒。诸位都是肱股之臣,朕离不开你们。”
  大魏朝,至安五年的这一次团建活动,显然极其成功。
  不仅培养了向心力,还增加了忠诚度,顺便我方首领威势大增,还打击异己,爆了资源,所有人都很满意。
  顾庆之跟着皇帝到了乾清宫,身上的衣服已经差不多干了,全公公还亲手端了姜汤来给他喝。
  皇帝长舒一口气,道:“原先朕盼着太上皇早点去,免得大家都难受,可经历这么一遭,朕觉得他还是多活几年的好,朕想一点点从他手里把东西抠出来。”
  适当的报复有利于身心健康,顾庆之道:“陛下说得是,下一步是不是该要矿山了,尤其是铁矿和煤矿,两个不能都在太上皇手里。”
  这两样合在一起就能锻造兵器,皇帝自然也是能想到的,他点头道:“那便先要铁矿吧。全福仁,派人看着大明宫,进出人等一一登记造册,不能有一个遗漏。”
  忙了一早上,累归累,不过人都挺兴奋的。皇帝拿了桌上他亲笔写的圣旨,跟顾庆之道:“你是真的辛苦了,圣旨朕提前写好的,你回去好生休息,朕叫他们择日子――你觉得什么时候举行封国公的典礼好?”
  顾庆之道:“倒是也不用太着急,还得再上几天香。陛下,您仔细想想,如果有人来求您办事儿,苦苦求了十天,您终于发了圣旨,结果这人头也不回走了,您怎么想?”
  皇帝失笑,道:“的确得再好好进几天香。不过……至少陪朕吃了午饭再走吧?”
  顾庆之痛痛快快答应了。
  吃过饭,顾庆之回去小房间好好睡了一觉,一觉醒来就觉得不太对,睁眼一看差点蹦起来,原因无他,忠顺王正坐在他床边,板着脸瞪他。
  “王爷!您这是――”
  忠顺王没好气道:“你府上什么时候能收拾好?”
  他靠在旁边椅子上,“你府上没好,黎王府没人敢去,所有人都把贺礼送到了我府上,我一个亲王,皇帝的亲哥哥,我母妃还养大了皇帝,什么时候沦落到帮人收礼的地步了?”
  顾庆之披了衣服坐起来,笑道:“大概因为您给我操办了冠礼?”
  忠顺王叹道:“遇人不淑啊……”
  顾庆之越发觉得忠顺王是个妙人了,不说别的,就说他荒唐到恰到好处。不够清醒的人,又怎么能恰到好处呢?
  “王爷大恩,我是忘不了的,只要我活着一日,我保管王爷的田地风调雨顺,您家里娶妻嫁女之日,永远是风和日丽。”
  忠顺王眯着眼睛看他,半晌道:“不用你活着一日,只要我活着一日就行。”
  顾庆之点头,又道:“上回听说王爷要嫁女,不知准备的如何了?”
  忠顺王道:“日子是早就则好的,一入秋就出嫁,正好在婆家过中秋。”
  顾庆之也不跟他客气,忠顺王主持了他的冠礼,这就是名义上的长辈了,一家人。亲疏关系也是要算在诛九族的范畴里的。
  “王爷帮我宣传宣传,就说选了日子之后又来求了我,我保证从晒嫁妆到出嫁,再到三天回门,全都是秋高气爽风和日丽的好天气。”
  忠顺王眯着眼睛看他,“你这是打算赚个大的呀。”
  顾庆之假模假样的叹气,“皇帝仁慈,连皇庄都捐了出去。我也不好总问他要银子,我府上一百多下人呢,后头还得添人。而且我钦天监众人,连个马都骑不起,我手下还有二十锦衣卫,潘勇还要给我一队老兵看家护院,我这又升了国公,这一大家子人,我养不起啊。”
  忠顺王勉强给了点反应,白眼一个,“你的国公俸禄肯定是最高档,一年五千两银子。”
  顾庆之就当没听见,继续道:“总不能去鱼肉乡里,欺压百姓吧?那我这神通,早晚叫天上收了回去。反正京里的皇亲国戚多,富商也多,我赚点他们的银子又有何不可。不过您帮我宣传的时候记得,至少提前半年来找,这事情要祈求上苍的,不上个半年香,求不来好天气。”
  “说了这么半天,你打算收多少?”
  顾庆之这两日想的就是这个,他道:“一共三档,最低档一万两银子,保证成亲那天不下雨不下雪,不刮大风。”
  “中间一档两万两银子,成亲那天风和日丽,冬天不冷夏天不热,不管是谁都得说这是好天气。”
  “至于最上等的,就是五万两银子,从晒嫁妆到回门,都是好天气。”
  忠顺王当了二十多年的王爷,对京城的达官贵人和富商们也是有所了解的,他点头道:“能掏出这个银子的人不少。”
  “这还没完。”顾庆之又道:“三书六礼加上最后成亲,讲究的人家总共得用三对大雁吧?皇庄可是回到皇帝手上了,皇庄出品的大雁,一对儿五千两不贵吧?叫太监穿着官服去送大雁,只收五千两也不贵吧?”
  忠顺王倒抽一口冷气,“京里的富商怕是要抢疯了。”
  “要抢他们也得在我面前抢,咱们再搞个竞价排名,带价排队。找我择日子,我一个月就择一次,物以稀为贵嘛。对了,今年七月先给您留下来,七月的就别卖出去了。”
  听见卖这个字儿,忠顺王一边翻白眼一边点头。
  “最后就是分成了。”顾庆之道:“陛下六成,剩下还有王爷和全公公各一成,钦天监要合八字算日子,给他们一成,最后一成就是我的。”
  这个分成是不太合理的,顾庆之专门留下来给忠顺王加点参与感的。
  果然,忠顺王想了片刻,道:“不能这么分。陛下依旧是六成,你占三成,钦天监监正也不过正五品,若是下头官赚得太多,该要被人弹劾了。况且送大雁这部分已经全都是太监的了,不用再给他们分成。还有尹恩立和潘勇,得想个法子把他们也拉进来,按次数给银子。至于我,也是帮你拉一次,你给一次银子。”
  顾庆之接了上来,“那就这样,选最高档次的,办酒宴的时候送锦衣卫或者京营五大营高官一位,喝喜酒镇场子。”
  忠顺王大笑了起来,“你真的好好上香求雨了?”
  “求雨主要还是陛下的功劳。我能有这个本事,也是沾了求雨成功的光,。”
  忠顺王站起身来,笑道:“我为了你操劳这么多,为了你给我家里风调雨顺,我真要长命百岁才行。”
  顾庆之亲自送他出了太庙。
  第二天就是二月十二,是春分,是花朝节,也是林黛玉的生日。
  一大早,荣国府把给新近安国公的贺礼装车,往忠顺王府送去了。
  与此同时,卫公公带着个嬷嬷,坐着马车,带着早就准备好的茶叶和风筝,从黎王府出发,往荣国府来了。
第34章 回扬州
  “你是跟着给陛下进时鲜的船一起回来的。”
  马车上,卫公公又强调了一遍。
  两次的借口不一样,嬷嬷自然也就不一样,好在黎王府的人多,就是每月都送些东西,也能好几年不带重样的。
  嬷嬷客气笑道:“记着了,多谢卫公公给我寻了这么个好差事。”
  上回的那个嬷嬷得了五两的银锞子,虽然在黎王府当下人什么都不缺,但谁又会嫌银子少呢?
  马车很快到了荣国府的后门,那嬷嬷上前道:“林大人托我们家老爷给林姑娘送些东西,麻烦跟鸳鸯姑娘说一声。”
  黎王府的嬷嬷气势足,又是背靠皇帝,对上谁都不可能卑躬屈膝,更何况背景里还有一辆两匹马拉的马车,找的还是老太太屋里的鸳鸯,这人想都不想,搬了个小圆凳出来请人歇脚,转身就往里头去了。
  跑出去才两步,他忽然想起来,前些日子仿佛听说林姑娘回家去了?
  后门走的全都是下人,他一个后门口当差的人,混得自然也不怎么样,算是贾家最外圈的下人,别说给主子磕头了,他连周瑞家的这等管事都够不着,老太太院子里的消息,他知道的有限。
  念头过了这么一圈,他飞快的往里头跑,把消息传了上了去。
  守院子门的婆子是知道这消息的,她眉头一皱,觉得这里头有事儿,再一想前些日子赶车的魏五被人打断腿,纵然魏五平日里外头也得罪不少人,但是敢在宫门口动手,动手的还是个太监,那指定是上头主子们得罪人了。
  兴许有点什么关系?
  婆子立即往里头传消息。
  巳时刚过,贾母才吃过饭,正歪在软榻上消食,丫鬟们旁边围了一圈,给她揉腿捶肩念书解闷,婆子先给鸳鸯说了,鸳鸯不敢瞒着,立即进来禀告了贾母。
  贾母猛地就从榻上翻身坐起。
  “林如海托她家老爷差人给黛玉送东西?”贾母眯着眼睛,往日里慈眉善目的双眼此刻显得分外的精神。
  “林如海是年底送信来说自己病重的,年底大运河冻着没法启程,开春一解冻黛玉就走了,林如海也该想到,就算现在黛玉还没到,但也一定在路上了,林如海这东西送的……上回那两罐茶叶真的是他送的吗?”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