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礼点头道:“猜的竟有八分准。”
“当年先皇后过世,我将昭儿送去你那边,除了宫里有人想暗害他之外,也有义忠亲王的缘故。”
“孤原非嫡出,自即位后,义忠、义成两个兄弟甚是不服。义成还好些,义忠竟是在他府中养了一批死士,意图不轨。永昌十七年,孤派人圈了他的府邸。”
“不过五年前,我们兄弟三人便已重归于好,义忠亲王也被放出。”
“那这秦氏是义忠亲王的女儿?”贺景风一听便猜到了。
“这亲王之女,怎么会被拐走?若是偷偷送走……这亲王生女定是要经过宗人府的,怎么瞒得住?”
司徒昭冷笑道:“怕是王叔也想不到,他养的那个外室,原不过是个玩物儿,竟敢悄悄生下个女儿,送往秦业处换银子!因王叔那时正被圈在府中,又没有旁人知道有这一房外室,这事竟是瞒得滴水不漏!”
林沁无奈道:“你们既是找到了苦主,那唤我进宫做什么?去问问义忠亲王,要拿这个女儿怎么办吧。”
“怎么办呢?本王既不想昭告天下,说有个女儿丢了十六七年了,又不想她受委屈,怎么办呢?”这时,义忠亲王边说边走了进来。
“这要是认回来吧,不说本王府上还有两个女儿,往后就不必嫁人了。本王堂堂一个亲王,让一个外室骗的,连自己女儿都十六七了还不知道,说出去不是让人笑话吗!”
“但她母亲的错,总归算不到她头上。若就这么让她嫁进宁国府……想想又觉得心有不甘啊!”
林沁翻了个白眼。
“秦业会收养女,你不会收啊!亲王养女许给宁国伯嫡长子,也算是门当户对了。再想个法子提一提贾蓉的身份,那秦氏的身份自然就上去了!”
义忠亲王哈哈一笑:“好!”
转头问司徒礼:“老圣人,这宁国伯是不是……”
司徒礼点了点头。
“是该换人了。”
义忠亲王闻言,心满意足。
一时竟是开起了玩笑:“莫说皇兄,当年若是我遇上如安国公这般的女子,也是要纳进王府的!可惜呀!”
贺景风脸都绿了!
林沁无奈。
又一想,这人好歹也算个王爷,只得说道:“王爷不必可惜。我这人最是挑剔,满大吴的男子,看来看去也就看上了个贺景风。”
“他好就好在不纳二色。当然,他若是敢三妻四妾,亦或是在外头养女人……呵呵,本将军也不是吃素的,指不定哪天他便要在睡梦中丢了性命!”
司徒礼和义忠亲王莫名的觉得后背一阵凉意。
倒是贺景风,脸色好了不少,拱手道:“小生不敢,还望娘子明查。”
“啧!”
如今还未成婚的司徒昭受到严重伤害,挥手将两人赶了出去。
宁国府。
贾蓉成亲当日,宁国府来了不少宾客,挤挤的坐满了一个院子。
贾蓉身着喜袍,手中攥着一块长长的红绸。
红绸寓意着“千里姻缘一线牵”,另一端正是他的妻子,秦可卿。
众人簇拥着一对新人来到堂前,准备拜堂。
却见堂上所坐之人,并非贾珍。
义忠亲王老神在在的挥了挥手,一旁的夏守忠上前一步宣旨。
宁国伯贾珍一心效法其父,愿诚心问道。故多次上书,恳请让爵于其嫡长子贾蓉。
圣上见其再三恳求、情真意切,终不忍阻其向道之心,准其所求。特命贾珍之嫡长子贾蓉,原级承袭宁国伯之爵位。
恩准贾珍于玄真观修行,赐号虔敬道人。诸人无要事不可扰之。
又言,义忠亲王早年曾夭折一女,与秦业之女秦氏生的极像。经查,秦氏原为养生堂抱养之女儿,其生父生母无可考。老圣人特恩旨秦氏为义忠亲王养女,以慰义忠亲王思女之情。
贾蓉听得一惊,忙问道:“那我父亲……”
夏守忠一脸感动,一字三颤的叹道:“虔敬道人一心向道,今儿一早得了圣上的恩准,便迫不及待的收拾着去往玄真观了!虔敬道人求道之心,着实令人敬佩!”
贾蓉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
迫不及待的去玄真观?
不管旁人听了信是不信,他贾蓉是半个字儿都不信的。
贾珍是否有求道之心,难道他还不知道吗?
“好了好了!”义忠亲王拍了拍手,“贾蓉啊,你父亲得偿所愿,你要为他高兴啊!”
“是。”贾蓉自不敢得罪这位亲王。
义忠亲王又看向秦可卿,笑道:“可卿啊,从今儿起你就是本王的闺女了!叫一声父王来听听?”
“父王。”秦可卿轻声喊了。
声音虽轻,义忠亲王却听得分明。听在耳中,甚是舒坦。
“好好好。今儿本王高兴,给你们主婚。拜堂吧!”
一时鼓乐齐奏,喜婆连忙说起了吉祥话儿,宁国府一片热闹欢腾。
玄真观。
贾珍与贾敬相对而坐,默然无语。
许久,贾珍道:“别多想,我当真没有要效法你!”
贾敬一甩拂尘,问道:“蓉儿媳妇的身份你原就知道?”
“自然知道。不然我怎么会让蓉儿娶她?”
贾敬叹道:“既如此,如今这样也不算是委屈了你。”
“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你每日跟着我念上十遍,总有一日,你也会一心向道的!”
第16章 薛家来袭
虽说司徒昭下了旨意要于崇和二年开设女科举,但县试三年两次,崇和二年恰巧是不开县试的。
至于府试、院试、乡试等,既无女子过了县试,又如何去考?
又有官员上书言,首开女科举,既无先例可循,又有诸多不便之处。
再者,旨意不过才下发了一年,女子中学识足以应试的,想来也不过寥寥数人。应多是生于富庶人家,早先便曾读过书的。
因而恳请圣上暂定,先只在京城试上几年。
若当真于国有益,再行推行也不迟。
司徒昭当即允了。
如今女子读书本就不多。
又不比男子,读书晋身科举入仕早已盛行百年,多有倾一族之力供一人读书的。
原先便能读得起书,如今又能允家中女子科举的人家,即便不在京中,想来也不会在意这些个盘缠。
故而,第一场女子可参加的科举试,是崇和三年京县县试。
有一人,听得了开女科举的准信,又见第一场县试的日子也定了下来,立刻去寻了母亲。
正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薛宝钗自己无法上青云时还想尽了法子要借力。
如今既有了能靠着自个儿的本事,直上青云的路子,她怎能放弃?
“妈妈,咱们搬去京城吧!”
薛姨妈正一个人坐在房里出神,乍听了此话,愣了一下。
“我的儿,你也觉得咱们在金陵呆不下去了?”
那日甄英莲一案了了,便又开审薛、冯二人相殴一事。
冯渊倒是不曾动手,围观者中亦有为他作证的,他便成了苦主。
而薛蟠因当街纵奴行凶,叫甄云岸打了几板子。
也是幸好冯渊只受些皮肉之苦,并无大碍,否则薛蟠也不会这么容易脱身。
只是经此一事,薛家在金陵大不如前了。
原先薛家在金陵,便是靠着往日金陵四大家的颜面,靠着贾家与甄家的亲厚,算是依附着甄家的。
如今甄家打了薛家的脸,金陵城中,薛家只怕是成了一场笑话!
“如今这样,离了金陵去京城避避也好。”薛姨妈虽这么说,却对搬去京城仍有些担忧,“只是那个安国公……听说在京中颇有势力。如今你姨妈家的爵位又比不上她家,万一她是个小性儿的……”
“妈妈,荣国侯府自有荣国侯做主,姨妈也不过是借住,咱们倒是不必去劳烦人家。”宝钗倒是看得透彻。
又劝道:“哥哥原不过是买个丫鬟,也是叫那拐子骗了,问起罪过来半点儿都牵连不到。虽说家门不幸出了几个恶奴才,也是哥哥年纪轻识人不清的缘故。”
“再者,不是说那甄英莲一家已然团聚了吗!实在不行,咱们去寻安国公陪个罪,再将这个消息一说,到时安国公一高兴,想必是没事的。”
薛姨妈本就不是个心思多的。
听了宝钗这一番话,倒也觉得十分有理。
便派人去通知薛蟠一声,一家子收拾起来准备上京。
王子腾本已被点了外任,接到薛姨妈的书信,索性约定于半道上见了一面。
“哥哥帮我!”薛姨妈一见了王子腾,便求救道。
她自小便没个主见,未出阁时听父兄的,成婚后听夫君的。
如今虽有个宝钗时时出些主意,到底还是个小女孩儿,薛姨妈自然更信王子腾些。
王子腾看着自家妹妹,叹了口气。
自个儿原也是圣上跟前得用的,爵位一事隐约打探得其中有林沁的手笔。
原瞧着她对贾家二房的态度,还以为自个儿今后仕途艰难。
谁知如今竟擢了九省统制,奉旨查边。不但升了官,还是个要职!更是个能攒资历得功劳的好位置!
要知道,这九省都检点的位子,如今可还空缺着呢……
思来想去,也只得安慰薛姨妈道:“这位安国公是个真性情。她若要与你们计较,早在金陵便下死手了,不会等到现在。你进京后便安心住我那儿便是。你若不放心,上门去赔个礼也是使得的。”
又特地提了一句:“安国公成婚多年,膝下没有一子半女,如今对她娘家侄女儿宠的跟眼珠子似的,便是亲闺女也不过如此。听说她待荣国府三个姑娘也颇为照顾,你若有心,便带了宝钗一同前去吧!”
宝钗忙说道:“妈妈便带我去吧!”
又问道:“舅舅可知那位林家小姐素日喜欢些什么?我也好准备一下。”
王子腾欣慰的点了点头。
有意交好林家,又知道要依着他人的喜好先做些准备,是个懂事的。
“这林家大姑娘还在孝期,平日里也不往外走动。也就贾太夫人,隔个十天半个月便借着拜访安国公的名义,带着荣国府的几个姑娘上门。”
“你说说,你要怎么准备着?”王子腾有意试探。
宝钗想了想道:“最起码,上门拜访不可着大红。”
又嗫嚅着开口道:“听闻荣国府姑爷林大人原是探花出身,我想借着要去考女科举的名义,同林家小姐谈论诗书……”
“是借着名义,还是当真要去考?”
宝钗猛的抬头,直视王子腾道:“我想去考科举!哥哥不爱读书,想来功名上是无望了。宝钗却不可眼瞧着薛家落败。我愿凭科举入仕,撑起薛家!”
薛姨妈惊讶的叫道:“这是怎么了!在金陵时我不是同你说好了,要叫你进京后想法子参选的吗?你这……”
薛姨妈指着宝钗,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王子腾却笑道:“好!有志向,不愧是我的外甥女儿!”
又同薛姨妈说:“薛家如今早已没了紫薇舍人在世时的威风。我看蟠儿也是撑不起薛家的,我如今又要外放,京中之事到底鞭长莫及。若有个万一,薛家保不住皇商的名号,便要沦为普通商户了!”
“宝钗有句话说的对。蟠儿这般,定是功名无望了!”
王子腾眼见薛姨妈要反驳,厉声道:“这么些年,每每妹夫要管教蟠儿你便拦着。你看看,你宠出个什么东西!”
薛姨妈支吾道:“蟠儿还小,还能教……”
“蟠儿如今都十五了!”王子腾摇头,“定了性子,再想拗过来可就难了!”
“宝钗却是不同。她若专注科举,以她的聪慧、毅力,定有所成!到时薛家也算是官宦人家了!只要蟠儿不出大错,再调/教一二,守住这份家业还是可以的。”
薛姨妈有些心动,问道:“这……女科举竟是认真的?宝钗若是考上了,当真能做官?”
王子腾冷笑一声:“怎么,忘了安国公在金陵的威风了?”
“这女子做官,她可不就是头一个吗!这女科举一事还是她同老圣人提的。不瞒你说,我使人打探了,那林家大姑娘,还有荣国府两个姑娘,都说要去考科举呢!”
“要说女科举到底能不能成,便只是为了她侄女儿,那安国公定是头一个要保女科举的!”
眼见薛姨妈有些心动,王子腾抛下最后一句话。
“你且想想,若有一日宝钗考了进士做了官,有一日也有了安国公那样的威风,你可不就是太夫人了?”
数日后,安国公府收到一封拜帖。
紫薇舍人后人,薛王氏携子女明日午后来访。
林沁想了想,便让人回书相邀,拿着拜帖去找了黛玉。
“这薛家原是紫薇舍人后裔,如今世袭着皇商一职。他家夫人原是你二舅母的娘家妹妹,也就是你琏二嫂嫂的姨妈。”
“他家有一儿一女。长子薛蟠,不提也罢。长女薛宝钗,却是个颇有些能为的。小小年纪劝着母亲管着兄长,这才勉强将薛家的生意支撑了下来。”
“她最善交友,处处与人交好。常有人夸她端庄大气,能当大任。”
“你虽在读书上颇有慧根,比旁人多开了一窍,却也在俗事上少了一窍。”
“姑姑虽与你一般,不耐烦俗务,但姑姑是武将,实在烦了,动拳头便是。你却不行,你将来要走文官的路子,耍嘴皮子斗心眼儿,这必然是要学的。”
黛玉点了点头:“黛玉省的。爹爹便是极有谋略的,黛玉要像爹爹一样。”
林沁笑着揉了揉黛玉的小脑袋。
正在这时,麦冬来回:“夫人,保龄侯府送来了拜帖。”
第17章 三大碗饭
想要来拜访的,却是史湘云。
林沁一想湘云豪爽的性子,索性令麦冬去回,邀保龄侯夫人及史家姑娘明儿巳时过府,顺道一块儿用个午饭。
听说小孩子一起吃饭会吃的比较多……
作为不爱吃饭的小孩的家长,林姑姑很是头疼。
保龄侯夫人这儿,湘云已经缠了许久了。
她虽说出生便失了父母,但在保龄侯带她还算不错――兄长早亡,只留下这么一个闺女,史鼐自不是那吝惜钱饭的人。
间或又有姑祖母使人来接自己去住,日子过得很是顺心。
只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竟有一年没见着姑祖母的面儿了!
自然,湘云也有整一年没上荣国府的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