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事情只要是长了眼睛的人,都会忍不住在背地里说道说道的。
这下可好了,府中没了王妃阻拦,风陵王再要让那花魁女做侧妃,旁人也不好再说些什么了。
如此一来风陵王可不是风流人物,而是背信忘义之人了。就为了一个青楼女子,他逼死发妻,将女儿丢在外祖家也不闻不问,当真是狼心狗肺。
时间再往后推移了几年,就在隽宁郡主刚满七岁之时,忽得便传来了一个消息,说风陵王饮多了酒,在夜里睡死过去了。
如今在王府中掌事的侧妃便是当年的花魁女,她以未亡人的身份向皇帝哭诉,说风陵王是王妃母家之人暗害致死,请皇帝做主,要将那一家人全都捉拿归案判刑才是。
但这些年来风陵王与这侧妃之事已然是闹得整座长乐城都沸沸扬扬无人不知,他们在百姓的眼中早已坏了德行,是人人都唾骂的人物。
如今风陵王骤然逝世,许多人都在暗暗叫好,只道是报应不爽。
但到底是皇帝的亲皇叔,那侧妃在这几年来就跟王妃也不过一个头衔的区别,如今她这一纸诉状告到了御前来,也不能全然置之不理。
于是皇帝一边敷衍着她,一边让京兆府尹将这当作是一件凶杀案,查了起来。
这不查倒还好,一查可了不得了,什么藏在深处的秘密便全都被揪了出来,晾在这青天白日之下众目睽睽之中。
原来当初王妃自缢当真是假的,其实是风陵王在盛怒之下失手勒死了王妃,后又伙同侧妃将其伪装成自缢而死,好来逃避罪责而已。
而那风陵王之死也并非正常,乃是王妃胞弟在查明了王妃的真正死因之后便怒不可遏的想去找风陵王算账,但只是苦于没有真凭实据,对方又是皇叔之尊,轻易是动不了他,反而要连累全家人。
于是他伏蛰了好几年,终于在这一次逮到了机会,暗中买通了王府的下人,在风陵王的酒中下了毒。
如此便是真相大白,那可怜的隽宁郡主打小便被享受过父母的爱护,母亲被父亲失手勒死,父亲又是被舅舅复仇而毒杀。
如此坎坷曲折的身世,当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第四百五十九章 两国联姻
如今真相大白之后,风陵王已逝是找不到他的麻烦了,侧妃却因是帮凶又出身卑贱,倒是十分容易的便将她给处置了,如此王府也彻底的没落了下去,再也不复往日风光。
而王妃母家因谋害皇叔之罪责,那位小舅子自然是难逃一死,老岳丈在得知这样的噩耗之后也吐血而亡。其全家人也都遭受了连累,在这朝堂之上从此便一蹶不振,渐而便失去了原本占据的一席之地。
如此令人颇为感叹之事,不仅复杂而且可惜。但在尚不过是幼童的隽宁郡主眼中,却是一夜之间痛失了数名亲人,当真是伤心欲绝。
当时王府与外祖家都接连没落,若是这个可怜的孩子再滞留于那里,恐怕这一生都要被耽搁了。
说起来风陵王也是身份尊贵的皇叔,王妃亦是出身名门大家。如今独留一个孤女在人世,皇帝即便只是为了堵住众人悠悠之口,也该管一管这个小堂妹才是。
于是不过相隔数日,隽宁郡主在王府中披麻戴孝送走了她那倒霉爹,宫中便传出了太后的懿旨,说要将郡主接回宫中亲自抚养,以慰风陵王与王妃的在天之灵。
其实这件事算是处置的还挺得宜了,但就在当时,却还是出现了些小插曲,引起了些许小风波。
王府中的郡主可不只隽宁一人,另有两名姬妾上报道,说她们的女儿也同是风陵王的骨血,怎地太后不一起抚养了?
说这话当真是不长脑子,只被眼前的利益给蒙蔽了双眼。如今这王府里没有风陵王,连个主事的人都没有,只任凭几名姬妾在其中内斗着过下去,自然不必将女儿送进宫由太后抚养来的殊荣尊贵。
但在这未央国中,嫡庶之分尤为重要,太后是何许人也,即便都是她的侄女儿,也是要分个高下尊卑的。
姬妾所诞下的王女,即便是能尊以郡主的头衔,这俸禄待遇也都是要减半的,又怎么比得上嫡出郡主那般受人重视。
太后为了断了她们的念想做的倒也是干脆利落,直接又一道懿旨下去,将那两位即将及笄的郡主直接赐了婚,在王府中安然待嫁。
当然被指婚的那两位郡马在朝中也不是什么顶好的人家,不过是一般般能过得去便罢了,省得臣民非议,说皇家刻薄对待皇叔之女。
如此,这桩前尘旧事便尘埃落定了,那两位郡主虽说也有抱怨,但到底是不敢上达天听,只到了年纪便乖乖出嫁,排场嫁妆什么的都还算置办妥当,虽不出挑,却也不小气。
转眼间数年过去,一直养在太后膝下的隽宁郡主便也到了嫁龄。
果然这镇国公主的名头是极其难得的,皇帝亲生的公主都尚且没有这等殊荣,又怎会轻易落到朝臣们世家小姐的头上来。
那隽宁郡主虽说如今已然家道中落,但她那十分显贵的出身可摆在那里,又经太后多年抚养对她视如己出,如今担当一个正一品镇国公主之尊衔,倒也是相得益彰。
说起来这个难得晋封的名分,在皇帝的心中还是更加属意于隽宁郡主的。
毕竟齐念只是朝臣之女而已,即便是华章在朝堂之上再如何举足轻重,他再如何重视这个女儿,都有些受用不起这个尊衔。
而隽宁郡主身为皇叔的嫡女,又是皇帝的亲侄女儿,年纪这般小辈份却很大,她家中又没有可以在朝中坐大的外戚,封个尊衔给这孤女,也显得皇恩浩荡不是。
而且最要紧的是,在风陵王与王妃母家相斗两败俱伤之时,民间有传言说,这是皇帝在幕后一手策划起来的阴谋。
这样的话自然是在第一时间便被镇压了下去,皇帝虽说对此传言表示无稽之谈,但到底还是有些忌讳的。
如今将隽宁郡主封了正一品镇国公主的尊衔,又为她寻了这么一桩好姻亲,当真是对风陵王那位皇叔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而最值得欣喜的是,就在田簌在宫中晃荡的那几日里,曾在御花园中偶遇过养在宫中的隽宁郡主。
那时郎才女貌风花雪月,自然是一拍即合两心相许了。
田簌打小便受尽了容貌的好处,对于女子暗许的芳心见过更是数不胜数。是而他对郡主是真心实意还是虚情假意这不得而知,但郡主对他可是少女怀春非君不可了。
如此皆大欢喜之事当真是办起来都十分顺手,当初皇帝还对于齐念之死颇为郁闷,如今倒是一扫之前的阴霾,全然没有半分顾忌了。
又耽搁了几日,在长乐城中将华七小姐的死讯消化得差不多之时,田簌便向皇帝提出了先回南昭国,待订下婚期之后,他便在南昭国恭迎镇国公主共同完婚。
这样的章程倒也很正常,只是更加隆重些,显得南昭国对与未央国的这桩联姻感到十分的满意。
当初说让田簌之间将人带走是因为担心远在江南的李锦见听闻风声赶回来阻止,如今那红颜祸水已然沦为尸骨了,倒是不必再担心会有这么一出了。
于是皇帝自然是十分欣慰的点了头,不过隔日,那在长乐城中盘桓多日的南昭国使团终于启程回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便是要好好准备隽宁郡主的敕封流程,再置办着她的嫁妆了。
此次可谓是在皇帝的手中第一次与他国联姻,正因着如此顺利的缘故,是而便也就格外的重视,举国一片欢庆。
与之能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才举办过丧事的华府,在这样炎热的季节里,全城都在热火朝天的准备镇国公主的婚事之时,华府未免显得太过冷冷清清了。
尤其是华章,骤然痛失爱女让他的精神都好似垮掉了,一连告病在家休养了数日都不曾上朝,倒是让皇帝在闲暇时连遣了好几位太医特意登门去为他请脉。
回来时一问,都说国相大人是伤心过度忧思郁结,这是心病,非新药不可医也。
如此,皇帝倒是更加相信,那位令他颇为忌惮的华七小姐是当真已然去世了,再也半分虚假的可能。
他顿时只觉更加开怀了,却还是假意叹息了几声,便按下此事再也不提了。
第四百六十章 大功归来
就在大家都在等待着如何送嫁镇国公主之时,皇帝真正所等待的,却是李锦见携大功归来,迅速的整理好自己的情绪,亲自护送镇国公主去南昭国完成大婚。
这样两国联姻的大事本该由储君太子去做的,但李锦渊早就当不是太子之名了,此事由李锦见去做,数功并成,当真是顺理成章理所应当。
皇帝打得一手好算盘,原本只是赶鸭子上架之事,因着有华玉萧在其中而产生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但自从那华玉萧一命归天之后,接下来的路倒是一帆风顺,再也无需费心费神的去找其他的藉口了。
如此流水般的时光又往后滑过了十几日,算算路程,之前启程返国的田簌应该已经回到国中,正在准备迎娶镇国公主的一应事宜了。
依着镇国公主的品阶,且又是与他国联姻,这嫁妆章程起码得需数月才能走完。而且公主是由太后一手抚养长大,如今太后又已然老迈,将她远嫁南昭国后,想来是这辈子都见不着了。
于情于理而言,这些嫁妆怎么都得拖延一段时间才能办好,且还得等到南昭国那边送来的聘礼为先,倒也不算太着急。
于是就这样等着拖着,直到入了凉秋时节,南昭国那边已然遣了迎亲队伍送来了十分丰厚的聘礼。
如此皇帝当真是龙颜大悦,毕竟这桩联姻的婚事决定得太过仓促了,田簌又只是南昭国帝最为宠爱的皇子而已,并非南昭国的储君。
但不曾想南昭国帝当真是如同传言之中那般不分轻重的护短,且看这支长长的迎亲队伍,再加上这份厚厚的聘礼喜单,四皇子殿下的这桩婚事的隆重程度,已然远远超过了东宫太子的仪制。
如此盛大庄重之下,迎亲官便趁机提出了要求,“请皇上尽早订下送嫁镇国公主的日期,未央国与南昭国毕竟是相隔着千山万水,即便是快马加鞭也须得十多日方才能到。如今公主的仪仗自然是浩浩荡荡威仪并重,这行程无论如何都是快不了的。而我国帝后已然将婚期定在两月之后的良辰吉日,轻易耽搁不得,还请皇上见谅。”
皇帝合上了手中的礼单,只笑叹道:“贵使此言,朕自然是知道的。但是镇国公主自幼便在太后膝下长大,如今好不容易成人该出嫁了,就如贵使所说,两国之间可相隔着千山万水呢。朕心系两国亲密友好,但太后终究还是舍不得公主。”
听他说的这般模棱两可,这使臣到底也沉不住气了,急道:“皇上,这……”
皇帝只笑着打断了他,“不过朕又怎会让贵使为难呢,如此,便请贵使在驿站歇息几日,再让太后亲手为公主挑选几样嫁妆,也算是尽了她老人家的一份心力了。”
架子也端过了,安抚的话亦是十分顺耳。如此恩威并济素来便是皇帝的习惯手段,对付这么个没甚经验的使臣,当真是小菜一碟。
话都已然说到这个份儿上了,那使臣便也只好道:“贵国太后娘娘当真是慈母心肠。索性现在时日倒也还算宽裕,我国再等上几日,尚且无妨。”
皇帝三言两语的便将些前来迎亲的使臣全都打发去了驿站,时隔不过一日,外边便传来了消息,说七皇子殿下已然到了长乐城外了。
这当真是双喜临门的好事儿,皇帝才遣了人出城去迎接七皇子殿下,很快便有人回来报道,七皇子殿下已然进了城了。
他这厢满心欢喜的等着他那十分令人骄傲的儿子,那厢却又听到了一个消息,殿下只遣了与他随行去江南的两名官员进宫来见皇帝,他自己转身便往国相府奔去了。
皇帝在最初听到这个消息时不免怔愣了一瞬,但很快他便想起来了,那华七小姐长眠于地下到如今已然两月有余的光景了,有些消息能传入他的耳中,倒也不算奇怪。
他一边暗骂着这个没出息的小子,一边便在正殿接见了那两名风尘仆仆被打发进宫来禀报江南水患情形的朝臣。
看了他们呈上的奏报,皇帝原本被破坏的心情总算是好了些。那小子虽说太过儿女情长了,但好在办事的能力是极强的,譬如这桩事他便办得极好,此时的江南恐怕要将他视若神明一般的救世主了。
这若是发生在其他皇子的身上,皇帝定然会十分忌惮,唯恐有人会因此心生了不该有的野心,谋朝篡位的事儿并非没有发生过。
但这可是他一直都寄予厚望的李锦见,皇帝只会怕他闹脾气不肯好好办事儿,将来这东宫之位换人便也就不那么方便了。
而至于在李锦见临去江南时向他所说的那些话,他早抛在脑后,全然忘记了。就好像在他早已将华玉萧的死忘掉了似的,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都不算事情。
打发了那两名属官下去了,皇帝在殿中等待着李锦见进宫来述职。他都已经想好了,左右也是人死不能复生,况且那华玉萧是自己病死的,可不关他的事儿,即便是李锦见十分的愤怒伤心,左右也不过只需要时间,便能抚平心中的伤痛了。
不过只是一个年少时的恋人病逝了而已,比起他人生之中接下来将会发生的事情来,当真是不值一提。
毕竟他是皇帝眼中马上便要登上东宫之位的太子,未央国将来的新帝。这些事情若是都能顺理成章的完成,待他到时候三宫六院无数美人儿环绕身侧之时,区区一个华玉萧,恐怕他都想不起来这个人了。
他心里这样想着,这心情便愈发好了起来,就连等会儿李锦见有可能会出言不逊他都能忍了。横竖也不过只是个孩子丢失了心爱的玩具,发发脾气也是应该的,过会儿便好了。
皇帝在殿中这样美滋滋的想着,但一直过了很久,都不曾见李锦见进宫来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