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的荣华路(穿越)——秀木成林
时间:2018-04-28 10:18:13

  就差一天了, 至于这么紧张嘛?
  “少一天也是少。”
  何嬷嬷一边催促主子赶紧进门,一边絮絮叨叨, “娘娘生得顺利不知道, 有些妇人, 还得坐双月子才能养回来。”
  乳母在这方面很固执,纪婉青连忙点头称是, 才止住了她的滔滔不绝的势头。
  进了后殿, 往右手边行去。
  内殿一切如常,跟她生产前并无两样,只是在床榻左手边腾出一块地方,安放了一个楠木悠车。
  安哥儿有自己的屋子了, 就在左稍间,刚好与父母内屋隔了一个明堂,很近。
  按规矩,他晚间是要在自己屋子里睡的,由乳母嬷嬷宫人们伺候着。
  高煦疼爱儿子,但这一点却没惯着,早已吩咐人安排下去了,夫妻屋里的悠车,是安哥儿午睡时用的。
  自幼培养儿子独立性很重要,当然,他也有些其他顾忌。纪婉青身子恢复后,夫妻若敦伦,有安哥儿在屋里,总是很不方便的。
  高煦某些隐晦心思,纪婉青不是不察觉,只是她没有反对。毕竟,儿子重要,夫君同样重要。
  反正左稍间很近,安哥儿若啼哭,这边肯定能听到。
  纪婉青仔细看过儿子的屋子,有悠车,有加了围栏的软塌,屋里没有尖锐物品,一切布置很妥当,她很满意。
  嘱咐乳母们一番,一行人便转回内殿。
  “嬷嬷,赶紧让人传热水!”
  纪婉青迫不及待要狠狠洗涮一番,一个月只是擦身,虽然是天气冷,也很难熬。
  她觉得自己整个人都馊馊的,也亏高煦天天下嘴,完事还一脸正经地表示,他没觉得有味儿,不是很自然吗?
  何嬷嬷一脸无奈,天天擦得干净,虽与沐浴有差别,但真没到这地步。
  不过自己奶大的主子自己知道,忒爱干净了些,她只能将安哥儿交个乳母,赶紧张罗去了。
  大浴桶盛了热水七八分满,撒上花瓣香露,浴房蒸腾起氤氲的香雾。纪婉青跨步进了浴桶坐下,长长叹慰一声,太舒服了。
  从头到脚,仔细洗过一遍,她揉搓得白皙肌肤发红,这才满意了。
  娘亲洗干净了,接下来就轮到安哥儿。
  何嬷嬷端来一个铜盆,仔细调较了水温,这才解了襁褓,伺候小主子梳洗。
  也不知是不是洗三时有了阴影,反正安哥儿不大乐意洗澡。他被剥干净放进铜盆了,先是愣了愣,随即就瘪了瘪小嘴儿,想要哭鼻子了。
  这场景经历过不少回,纪婉青也淡定了不少,她坐在软塌上,笑盈盈道:“安儿莫哭,洗干净可舒服了。”
  舒不舒服不知道,反正这小子一泡眼泪含了片刻,到底是“哇”一声大哭出来了。
  高煦傍晚回屋时,正房已恢复往昔,大红灯笼高挂廊下,昏黄的的烛光映在窗棂子,与从前并无二致。
  他微笑。
  恰在这时,一声嘹亮的婴啼响起。
  是安哥儿,这小子养得结实,哭声愈发有力气了,听得他老子心头一紧,三步并作两步,快步进了屋门。
  撩起宝蓝色的软缎帘子一看,他不禁哑然失笑。
  明晃晃的黄铜盆子盛了热水,里头放了一个白生生胖乎乎的小娃娃,他正手脚并用抗拒洗澡,哭声能把房梁上的灰尘震下来。
  安哥儿养得极好,胖乎乎的小胳膊小腿,一节节跟莲藕似的,力气也大,盆里的水哗啦哗啦溅出来,湿了几个嬷嬷一头一脸。
  宫人嬷嬷们见高煦进来,忙要见礼,他摆摆手,“先给安儿沐浴。”这天儿虽暖和了些,但还是需要抓紧的。
  “殿下,你看我们安儿。”纪婉青语气抱怨,实际隐含笑意。
  她迎上来,亲手伺候高煦更衣,并替他解下束发金冠。
  高煦微微俯身低头,一只大手虚虚搂着妻子的腰,他听了忙帮儿子说话,“安儿聪敏,不乐意就要说出来的。”
  她听了好笑,嗔了他一眼。
  何嬷嬷手脚利索,三两下给洗干净了,安哥儿重新裹了襁褓,躺在父亲怀里,委委屈屈地瘪着嘴儿。
  “好了,莫要哭了。”
  高煦亲了亲香喷喷的儿子,腾出一只手,搂着同样香喷喷的妻子,温声哄着。
  “啊!”安哥儿没听懂,不过不妨碍他发表意见。
  “这小子。”纪婉青刮了刮儿子小脸。
  一家三口和乐融融,待吃过晚膳消了食,夫妻一起将儿子送到新屋子里,这才回屋歇下。
  虽然还不能敦伦,但高煦还是搂着妻子亲香了许久,好不容易,二人气喘吁吁分开,他抚摸着她的背,温声道:“明日满月宴,孤已安排妥当,你如往常一般即可,无需担忧。”
  “好。”
  纪婉青对夫君能耐毫不存疑,侧脸在他怀里蹭了蹭,应了一声。
  他掖了掖被角,“睡吧。”
  安哥儿是皇长孙,太子嫡子,满月又不同洗三,当然大肆庆贺。
  昌平帝早已下了旨,满月宴设在太和殿,遍邀朝中文武,勋贵宗室赴宴。
  亲儿子的满月宴,高煦夫妻当然不会怠慢,次日天未亮,二人便起了,各自整装。
  纪婉青的衣裳首饰,昨日便选好了,是一袭大红色底色明黄镶边的蜀锦宫裙,上绣了栩栩如生的飞凤纹样;首饰则是一整套嵌红宝凤凰展翅赤金头面,宝光璀璨。
  她乌黑如绸的秀发梳起,挽了一个望仙九鬟髻,把一整套红宝头面戴上,换了衣裙,侧头往大铜镜方向端详。
  佳人华服,这一身美则美矣,可惜很沉重。纪婉青轻松了一整年,一时有几分不适应。
  不过,自小的贵女教育很成功,她举止从容,气定神闲。
  这样可以了。
  纪婉青收回视线,转出楠木大屏风。
  高煦已经着装完毕了,正搂着儿子坐在软塌上,垂目低语。温声看来,他站起一笑,“很好。”
  妻子丰腴了些许,与从前相比各有千秋,不过看她神采奕奕,他自欢喜。
  时间不早了,高煦把怀里的安哥儿交给何嬷嬷抱着,细细嘱咐几句,与纪婉青携手出门,登上轿舆往太和殿而去。
  这次林阳也去,他跟上次一样,领着一干手下伪装成太监,紧紧护着安哥儿的轿舆。
  “皇太子殿下到!太子妃娘娘到!”离得远远的,传唱太监见了,忙高声传唱。
  殿中已满满当当,除了帝后及太子夫妇,其他人都早早候着了,一听见太监特有的尖利声音响起,立即离席恭迎。
  “诸位无需多礼,快快起罢。”
  说话的是高煦,他与人前一贯表现温和,无懈可击,只是与在妻儿面前时相比,终究还是有些许差别。
  玉阶通往殿门之处,空出了一大片矩形地方,将男女分割两边,男席在东,女席在西。
  太子妃的位置,正在女席最上首之处,纪婉青领着抱了安哥儿的何嬷嬷等人,往那边行去落座。
  旁边就是安乐大长公主,公主探头看了看襁褓,微笑与她说了几句。
  再后面一点,就是魏王妃的座位。她这回倒有了名正言顺的位置了,可惜,大家都知道她不能出席。
  纪婉青淡淡收回视线,皇后作的孽,怪不得旁人。
  很多人用余光不动声色瞥了瞥这边,目光有好奇,更多的是艳羡。
  古代女子相对弱势,不得不说,诞下皇长孙的太子妃,底气比以前足上太多。
  举个例子,即便皇后是名义上的婆母,现在也不能轻易磨搓她。有太子有儿子撑腰,诸如从前用炭火的这种粗暴手段,现在已经不适用了。
  皇家母以子贵,不是一句假话。
  纪婉青对这些隐晦视线也不在意,反正基本上没有不怀好意的。
  夫妻落座不多时,昌平帝与皇后便驾到了。
  “皇上驾到!皇后娘娘到!”
  高煦纪婉青各领男女席上诸人,出列迎接圣驾。
  大殿中响起一阵轻微的衣料摩挲声,还有脚步声。不多时,玉阶之上便传来昌平帝的声音,“诸位爱卿请起。”
  “东宫诞下嫡子,今日适逢弥月之喜,稍后,朕且与诸卿畅饮几樽。”
  今日大喜,皇帝的声音听着也很高兴,话罢,他看向纪婉青方向。
  正确的是,看向她身畔的襁褓。
  乾清宫总管太监孙进忠知机,忙快步下来,引抱着皇长孙的何嬷嬷,往玉阶上行去。
  古人成婚早,三十岁出头当祖父的大有人在。昌平帝年已四旬有余,这还是头一次得了孙子,虽有种种顾忌,但老实说,他对这孩子还是甚有好感的。
  他没抱孩子,却就着何嬷嬷的手看了片刻,安哥儿白白胖胖,闭着眼睛睡得真香。
  “好,很好!”
  皇帝心情愉悦,顺便褒奖了太子妃几句,说孩子养得很好,要再接再厉。
  纪婉青忙站起敛衽谢恩,回席时,余光往玉阶上扫了眼,刚好看见上首皇后略显僵硬的笑脸。
  一再吃瘪,安哥儿还养得非常好,饶是皇后面子功夫了得,这一瞬间,也不禁显了痕迹。
  纪婉青暗哼一声。
  她微微侧头,给何嬷嬷使了个眼色。
  何嬷嬷心领神会,立即抱着襁褓,往一侧的小偏殿行去,林阳等人紧紧护在左右。
  这么小一个婴孩,不适宜待在人多嘈杂的地方太久,休憩的地方早安排好了,上面孙进忠见状,也立即命心腹引路并护送。
  有皇帝的重视,其实并不需要高煦费心太多的,不过他是安哥儿亲爹,不再次布置一番,他不放心。
  皇长孙离开后,大家说话也少了几分顾忌,大殿觥筹交错,气氛很快热烈起来。
  昌平帝高兴,太子夫妻也高兴,朝中保皇党们也非常欣喜,剩下的当然不会不捧场。
  皇后眸底阴霾越发深沉,偏还有个丽妃及容妃,瞅准机会落井下石,你一言我一句,听着绵绵软软,实则使劲戳对方心窝子。
  话题甚至牵扯到魏王妃,丽妃面上关切,实则暗讽,“皇后娘娘,不知魏王妃如何了,近日可有好些。”
  她柳眉轻蹙,不无忧郁地叹息,“我们魏王,今年也快二十了吧?”
  丽妃声音不大不小,刚好传遍女席大部分地方,皇帝肯定也听到的,不过他充耳不闻,只继续饮宴。
  皇后脸黑了青,青了黑,偏不敢发作扫了昌平帝兴致,只得咬牙苦忍,半响挤出一句,“她身体已渐安,不劳丽妃挂心。”
  纪婉青不喝酒水,只随意捡了两筷子菜,冷眼旁观,只当看戏。
  这戏倒看得挺好的,丽妃见皇帝不吭声,微微一笑,就要乘胜追击,“皇后娘娘此言差矣。”
  她少了顾忌,说话的声音大了些,甚至连男席前排也隐隐听见,不少人不动声色看过来。
  “我等自是关怀魏王的,见魏王妃不易,……”
  丽妃一笑,继续绵里藏针,不想,她话到一般,却被人突兀打断。
  “启禀陛下!”
  一声尖利的太监传禀声,打断了太和殿的兴高采烈,众人惊疑不定,立即闻声望去。
  只见一个御前太监服饰的宦官连爬带滚,冲进了大殿,后面紧跟了个一脸一身尘土的驿使。
  驿使形象很狼狈,嘴唇还干裂出血,高煦一见此人身影出现,瞳仁当即一缩。
  果然,对方一脚跨入大殿,已举起右手,高呼道:“启禀陛下,八百里加急军报!”
  “鞑靼昨日突袭蓟州,数十万大军来势汹汹,蓟州危矣!”
 
 
第一百零七章 
  京城这个地方, 地缘环境十分特殊,西北东方向被太行、燕山屏蔽, 形成一道天然防线。南边则是坦荡无际的平原,对于大周朝而言, 此地是抵御游牧骑兵南下的咽喉之地。
  于是,大周高氏太祖, 毫不犹豫定都此处。
  他的决定很正确, 此后,长城不断被加强巩固, 大周朝北方防御力量愈发坚实。即便鞑靼虎视眈眈多代,依旧无法踏足广阔无垠的中原分毫。
  然而,优势明显之余, 弊端也是有一些的。
  京城太接近北疆边境, 一旦被攻破雄关,很容易就直奔天子脚下。
  所以, 辽阳、蓟州, 还有宣府大同等边城, 防守尤为重要。
  “父皇,朝廷应立即增兵蓟州, 抵御鞑靼。”
  那驿使筋疲力尽, 高高举起军报,拼命喊了一嗓子,人便“砰”一声倒地昏迷。
  欢乐祥和的气氛早戛然而止,殿中诸人个个悬心, 高煦一凛,立即站起对昌平帝道:“蓟州兵力与敌军相距悬殊,若是增援不及,恐有破关之危。”
  由于耶拉提供情报,东宫早在去年冬季,便获悉鞑靼暗自调遣兵马粮草,意欲再次南下侵袭大周的消息。
  后面许驰留在王都,协同耶拉,二人摸索种种痕迹,最后得出结论,鞑靼已准备停当,大战很可就在明年。
  鞑靼是苦寒之地,游牧民族不擅耕种冶炼,他们欲得到粮食铁器,只能南下掠夺。冬季,风雪肆虐,往往是他们最艰难的季节,粮食吃尽,自然蠢蠢欲动。
  高煦下了判断,敌方兴兵,应在明年初春。
  哪怕今年春季来得早些,他也做足了心理准备。当然,兵力防御,他也部署了。
  虽东宫绝不能碰触这些要塞雄关,但好在渗透北边军方多年,成效也是不小的。
  高煦悄悄下令,霍川等人暗中配合,北方几处雄关都不同程度增加了兵力;粮草也在库,只待一声令下即可运往前线。
  但问题是,这次鞑靼的新可汗,并没有按常理出牌。
  由于这些要塞地处险要,又修筑了高大城墙,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两厢权衡之下,同时攻击两个或三个点,分散大周防线的兵力,突破雄关的可能性更大。
  因此,以往一百多年来,鞑靼进犯只要兵力充足,基本都会采用这个策略的。
  大周兵力是有一个总数的,休战状态时,要么重点防守,要么分散防御,不能两全其美。
  鉴于鞑靼以往的战术,很自然的,高煦采用了分散防御之法。
  只是没想到,这新可汗却不按常理出牌。他舍弃了自己的优势,集中潜伏在宣府、大同等地附近的兵马,数十万之众突袭蓟州。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