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两个小丫鬟,一人端一只填漆茶盘,上头放一只甜白釉的小盖钟,上来奉茶了。
她伸手端了,掀盖一看,茶色深红,怕是武夷的红茶。
江南喝茶清淡,京城喝茶则讲究一个“酽”字,得要泡得浓浓的,方能对本地人士的口味。
陆锦惜自己是喝不惯这种茶的,只是原身必定熟悉。
是以她也没露出异样,慢慢地饮了一口。
叶氏那边也端了茶起来,刚想喝呢,一没留神,就瞧见了对面的陆锦惜。
这一下可了不得。
别说是眼皮,她这一颗心都要跳出来了!
但见那美人一低眉垂眼,竟似藏身寺庙里惑人的妖精!更不用说薄唇轻抿,只在小盖钟边缘上一沾,真是个釉色甜白、檀唇如樱!
这哪里是喝茶,简直是要勾魂!
到底是京城三大美人之一啊……
别人都是年纪越大,容色越减,她倒好像反着来了。
若说往日她对这排位还有什么不服气之处,到了此刻,便全消了。
叶氏花了好大的力气,才把自己一颗乱跳的心给压回了胸膛。
这时候,陆锦惜也将茶盏给放下了,主动寻了话头,与叶氏说两句闲话,不知怎么就提到外头那一片雪。
这一下,叶氏倒想起一件事来:“立春刚过,这天气可还冷着。你们家与太师府也算是固有交情的,不知听说了没?老太师腿疾又犯了……”
老太师?
当朝文官中一等一的那一位?
若是陆锦惜没记错的话,应当是叫“顾承谦”,是听说有腿疾,不过……
“我近日人在病中,外面的消息,倒一时都没传进来。可是这里面有什么蹊跷?”
“这倒不至于。”叶氏摇了摇头,笑道,“只是听人说,老太师昨夜出了门,像是去了大昭寺,也不知真假。反正回来就病倒了……”
大昭寺。
陆锦惜一怔,她今个过午才从大昭寺回来,这还真是巧了。
叶氏瞧她一眼,也没从她脸上看出异样,便没多说什么,只道:“我原是想着长公主与太师大人关系近些,那一位又在大昭寺,你今日正好去过大昭寺,说不准知道什么消息。若我能从你这里打听了,也算占个便宜,能在十日后的寿宴上有所准备。唉,如今看来,是不赶巧,还得回头自己打听了……”
长公主,便是陆锦惜那一位婶婶,封号“永宁”,是当今庆安帝的姐姐。
十三年前宫变,乃是长公主与顾太师里应外合,才扶了庆安帝登上宝座,是以倒不是将军府与顾太师关系近,而是永宁长公主与顾太师近。
这一点,陆锦惜早查了个清楚。
对这一位顾太师,她也略知一二,辅佐皇帝继承大宝之后,他便成了满朝文武第一。
除却六年前因顾老太爷去世丁忧了三年,在朝中从来都是他说一,旁人不敢说二。
庆安帝很信任这个老家伙。
只是顾承谦却很聪明,私底下并不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就连寿宴都很少办,往往家里人一起吃个饭就罢了。
叶氏竟然说,想要在顾太师的寿宴上有所准备。
敢情,这一回是要大办了?
而且……
那一位?
陆锦惜只觉得这三个字说得实在是太隐晦,一时之间反应不过来,眉目间便出现了一点茫然。
她呢喃了一声:“那一位?”
叶氏听了,却是足足吃了一惊,颇有些不敢相信:“你……他那样鼎鼎有名的人物,还曾与你拉得上几分关系,你、你别是忘了吧?”
第11章 金鳞
忘了?
她其实是真的不怎么知道啊。
如今瞧叶氏这反应,人,原身应该是认识的,只怕还有不浅的渊源。
自己一个说不好,说不定就要露馅。
情况其实有些危急,但陆锦惜也算是大风大浪里走过,应对这种情况,自有自己的一套。
当下,她竟不避讳叶氏的目光,反似有似无地微笑,故意半真半假地说道:“真忘了。”
叶氏果然中计。
她人很精明,知道得多,心思多,此刻想的自然也很多。
见了陆锦惜这似笑非笑的表情,竟结合着自己知道的旧事,看出了几分嘲讽的味道,只觉得她是揣着明白,故意跟自己装糊涂。
可……
有当年那些事在,陆锦惜不想提“那一位”,也实在很正常。
叶氏捧着那小盖钟,一时倒叹惋起来:“是我一时糊涂,忘了夫人您跟他们,算是有仇的。毕竟,当初卫仪那样排挤你,偏偏顾觉非又跟她交好,您如今捎带着不待见他也是正常事……”
这短短的一句话,几乎立刻就给了陆锦惜想要的信息。
她竟一下想起来了——
听过的。
不管是卫仪还是顾觉非,她都是听过的。
只是她听说的是市井之中最能传的才子佳人的轶事,而叶氏提的却是朝堂之中的隐晦,她一时没有联系起来罢了。
这一位卫仪,乃是京中第一美人,远远盖过原身一头。
而顾觉非,身为顾太师的嫡长子,更是才华盖世,听说二十三岁就拿了探花,并且与卫仪的关系很好。
人人都说他们郎才女貌,极为登对。
可没想到,后来卫仪入宫,成了得宠的贤妃娘娘,顾觉非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出家去了,隐居在一个什么“雪翠顶”。
如今结合着叶氏的话来判断,这“雪翠顶”怕正是大昭寺里某个地方。
因为这一桩事实在是太过传奇,也有太多可以讨论的地方,所以即便是五六年前发生的,到现在也有人念念不忘,时常提起。
只是陆锦惜倒不知道,原身与卫仪和顾觉非之间,竟还有过节。
她对顾觉非的了解,仅限于丫鬟们怀春时的只言片语,是以即便想起来了,面上也半点端倪没显露。
浓密的睫毛轻轻颤动,陆锦惜淡笑了一声,心里已经有了底气,便开始套叶氏的话:“都是那样久的事情了,谁还能一直记着?世子夫人方才说,顾太师昨夜上了大昭寺,而顾大公子也恰好在大昭寺……”
她的尾音,渐渐低沉下去,像是在思考。
陆锦惜自薛况去后,便几乎不出门。
叶氏并不知她底细,只当她是什么也不知道,或者平日没掺和在这些事里,想不明白,便自然地接话:“这可是要出大事呢……”
谁不知道前几年顾觉非跟家里闹翻的事情?
顾太师气得直骂忤逆,可顾家上上下下,又有谁能比得过一个顾觉非?
十五出门游学,十九归京。
这四年里,他的朋友遍布整个江南士林,如今有不少都在朝中做官。
他自己又是二十三岁的探花,不管是京中寒门高学之士,还是权贵侯门纨绔子弟,无一不争相结交,提起他莫不真心拜服。
而且……
顾觉非私底下做过不少的事,叶氏只听说过一星半点儿,可至今想起来都觉得心里发颤。
论才华也好,论手段也罢,甚至论心智,他哪一样不强于昔年的顾太师?
即便是跟家里闹翻了,可有眼睛的人都知道,顾太师最中意、最寄予厚望的,还是这一位嫡长子。
久在侯门勋贵人家,叶氏这一双眼睛,可一点也不简单。
很多事情,她都看得透透的。
如今一一细细为陆锦惜剖析出来,算得有条有理,脉络清晰。
“夫人您该听过,太师府二公子去年考了举人,算得少年才俊;就是顾太师那一位续弦夫人生的几个孩子,也莫不聪明伶俐。”
“可有顾大公子珠玉在前,他们便成了萤火之光。”
“即便他们做得再好,头上也永远压着一个兄长。便是在顾太师心里,也没人能比得过他的大公子……”
这还是陆锦惜第一次听人这样详尽地述及顾觉非,这个……
与薛况齐名的大人物。
她没有插话,也不急躁,只听叶氏一点一点道来。
“顾太师今年五十了,身子骨不好,又有腿疾在身。”
“今年冬天,他便大病过一场,有好几日没能上朝,吓得宫里面太医院的太医们好几天睡不好觉呢。”
“偌大一个顾家门楣,他一个老人家撑着,何等殚精竭虑?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致仕……”
“昨夜顾太师上大昭寺的消息一传,今晨京城里各家各户,谁不四下里派人打听?”
“他是向来不信神,也不拜佛的。上大昭寺,除了为隐居在雪翠顶的顾大公子,几乎不作他想。”
“京城里人人都在琢磨:顾大公子会不会回来,什么时候回来,是不是要承继家业,老太师在朝中那些权势人脉,又到底要留给谁……”
说到这里,叶氏都忍不住有些摇头感叹。
顾氏一门,树大根深。
他们国公府虽厉害,可要与这样的实权一派相比,实在差得太远。
陆锦惜也总算听出端倪来了:原来都是利益相关的事情……
顾太师在朝中这样大的本事,顾觉非又是这么厉害个人,一旦爷儿俩和好,说不准顾家风向就要变。
朝廷里的事情,盘根错节,牵连甚深。
是以仅有个风吹草动,也有无数人如临大敌,坐卧难安。
这倒是有意思了。
想来方才叶氏向她打听顾家的消息,也是为了能在这样时刻变化的情势里,抓得那一分两分的先机,至少不行差踏错吧?
毕竟,顾家的公子似乎不少,但顾觉非偏偏是那个嫡长,还是顶顶厉害的那个。
陆锦惜是越想,越觉得有那么一点意思。
她琢磨了一会儿,问道:“那世子夫人觉得,顾大公子会回来吗?”
“……”
叶氏看了她半天,一时无言,又很无奈。
“夫人,您可别调侃我了。当年顾大公子走得那样决绝,消息一出,便跟惊雷一样劈晕了大半个京城,现在谁又能预料?我们国公府,向来与太师府不怎么占得上边,反倒是您……”
说到这里,叶氏略顿了一顿,眼神变得有些复杂,意味深长。
“夫人虽与贤妃娘娘不合,可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令尊陆老大人与顾太师乃是同科的进士,知交莫逆;将军府这边又有永宁长公主在,当年曾与顾太师里应外合,扶了当今皇上登上大宝,是近得不能再近的关系……”
“夫人是陆大人的掌上明珠,又听闻与长公主关系不错。”
“若要说顾太师上山这件事的始末,我的消息再灵通,却也是不能跟夫人相比的。”
陆锦惜听了,心下却是明了。
这样算起来,的确是陆氏的消息应该灵通一些……
“只是可惜了,我这几日都在病中,就连太师府寿宴的消息,都还没人来告诉我呢。如今得知顾太师上山这件事,还多劳世子夫人提起……”
“那也不打紧。”
叶氏对豪门世家里的事情也算清楚,她摸了摸怀里罗定方的头,笑着道:“如今夫人病好了,怕是事情堆着堆着就来了,就算您再想躲懒,眼下这境况也不成的。倒是我有一句话,想对您说,不知该讲不该讲……”
陆锦惜好了奇:“您但说无妨。”
“您就当我是多虑吧……”
叶氏有些感慨,打量着陆锦惜,想起她方才半真半假的那一句“真忘了”。
“我观您方才神态,像是还未放下当年与贤妃娘娘的过节。”
“可如今太师府势大,顾大公子也与贤妃娘娘没了瓜葛。”
“不管是为了将军府,还是为了迟哥儿打算打算,夫人也宜当把这些恩怨放一放,趁此机会,结交结交太师府……”
薛家虽是世代将门,可先皇在时,战事频繁。
薛家长房与二房都战死沙场,就连长房长嫡也折在里面,陆锦惜的婆婆孙氏守寡,陆锦惜的婶母永宁长公主守寡,陆锦惜的长嫂贺氏还是寡妇。
就连陆锦惜自己,也是一样。
家里有本事的男人们都上了战场,大多下场不好。
如今府里到了年纪,人活着却还没混出个人样来的,多半都是扶不上墙的烂泥一把,不能指望他们自己爬上去。
顾太师一朝重臣,手握的可不仅仅是文官方面的事情。
再说陆锦惜自己出身诗书世家,怕不一定想要孩子再上战场,这一点端看把孩子送进光阴学斋教养,便能窥知一二。
叶氏这一番话,都是怕陆锦惜因记挂当年恩怨,在这风起云涌的节骨眼上掉链子。
结交顾太师府,不说多一个朋友,好歹少个敌人。
话都是没错的,可其实陆锦惜半点不知道原身与他们的仇怨,对什么卫仪顾觉非,更是无感。
她知道是自己之前半真半假的那一句话,叫叶氏误会了。
可她也不解释。
一双手,指甲透明而圆润,慢慢地交叠,放在了膝盖上。
陆锦惜温温地一笑,向叶氏道:“世子夫人思虑周全,是我所不能及。太师府寿宴之事,回去若得了机会,我便打听打听。若得了什么消息,说不准还要再来叨扰您一回,请教一二了。”
叶氏目光微微一闪,抬眼便对上了陆锦惜那一双波澜不动的深眸。
一时,竟有些心惊。
倒好像,对方把自己这一点小心思给看破了:她向陆锦惜示好,可不就是为了得到点顾太师府的消息吗?
陆锦惜如今应了,她反倒有些不自在起来。
好在叶氏反应也快,当下便巧笑起来:“那可真是造福了我了,也省得我再到处打听太师府的消息了,该是我谢谢夫人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