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美好生活——席祯
时间:2018-09-01 09:28:26

  媳妇儿想的简单,大概觉得只要没人看到他们家吃鸡肉、喝鸡汤,就没事了。殊不知,褪下来的鸡毛和啃剩的骨头,才是最大的漏洞。
  “其实,要真有人问起,推说是老家带来的不行么?”盈芳眨眨眼。
  “笨。”向刚食指点点她的额,“你从老家带了几只鸡过来?吃到这会儿还没吃完?就算没吃完,杀掉之前,咋没听到鸡叫声?那都是漏洞。”
  “好嘛,那我小心点,要不把炉子生了,拎到阳台来炖?”
  “阳台炖?飘出来的香味,能传两里地。”
  “那你说咋办嘛。”盈芳也恼了。
  吃点野味都要遮遮掩掩,顾及这个、顾及那个的,还不如在老家呢。
  向刚被她跺脚又嘟嘴的小女人模样逗笑了。
  “我发愁,你还笑!”
  “好好,不笑不笑。”
  “哼!这个任务交给你,我上街去了。”
  盈芳扭头给他一个后脑勺,挎着篮子出门了。
  向刚认命地掂了掂沉甸甸的山鸡,拧着眉琢磨怎么料理这只鸡才不惹人注目。
  西屋归于安静,小金睁开清冷的蛇眼,小眼珠难掩笑意。
  让男人吃瘪,金大王表示很开森。
 
 
第302章 有点复杂啊
  盈芳下楼时,正好碰到冯美娟牵着女儿出来,女孩儿背着一个碎布拼接、正中绣了个红五角星的斜挎书包,显然是去学校。
  “小舒去买菜呀?正好一起走。我送完女儿,也要去菜场。”冯美娟拉过女儿,“快叫舒阿姨。”
  “舒阿姨。”
  “真乖。”盈芳弯腰摸摸女孩儿的头,笑眯眯地问,“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
  “快告诉阿姨呀。”冯美娟在一旁催道。
  女孩儿有点胆小,偷瞥了盈芳一眼,复又低下头,怯生生地说:“我叫李甜甜,今年八岁。”
  “八岁了呀?那念小学了?”盈芳笑着道,后面一句问的是冯美娟。
  “是呀,去年九月上的学,半年读下来,才只认识几个大字,脑子不知怎么长的,一营长家的兵兵,今年也八岁,听说会背好几首诗了。”冯美娟恨铁不成钢地拧了孩子胳膊一把。那小女孩儿瑟缩地躲了一下。
  “慢慢来嘛,这事也急不得。”盈芳忽然觉得,冯美娟似乎不像她表现出来的那么热情大方。要不然不会把女儿养得那么胆小怯懦。
  看来,军嫂队伍,果真如向刚说的比较复杂啊。
  也许是男人之间的竞争,影响了女人间的情谊。大家的脸上或多或少都戴着面具。
  “小舒想什么呢?”冯美娟拖着女儿走不快,扬声喊了走在前头的盈芳一声。
  盈芳收敛思绪,回头笑笑说:“没啥,就是看到嫂子家的闺女,有点羡慕。”
  “这有啥好羡慕的,又不是儿子。”冯美娟脱口道,并没注意她女儿的小脸白了几分。
  盈芳心下叹了口气,说道:“其实男娃女娃没差别,都是做娘的身上掉下来的肉。”
  “话是这么说,总归是生了男娃底气足,毕竟传宗接代靠的是男人。”冯美娟言之凿凿地道。
  盈芳忽然失去了和她搭话的兴致。
  冯美娟此刻的表情,和上辈子的伯娘、爷奶,这辈子的舒老太,如出一辙。都属于重男轻女的一类人。
  她打心眼里反感。
  因此到了学校门口,冯美娟碰到女儿的班主任老师,忍不住多说了几句,盈芳借口先离开了。
  霞山镇的国营菜场不大,而且只开早市。
  盈芳去的时候七点左右,菜场里人头攒动,好几个地方都排着长长的队伍。
  盈芳随着人流挤来挤去,最后被挤到一处肉摊。
  盈芳摸摸口袋,缺肉票啊。
  “没肉票买骨头,骨头不要票,两毛八一斤。”穿着蓝大褂、戴着口罩的营业员说道。
  盈芳想想也是,当机立断:“给我两条大筒骨。”
  “筒骨每人限购一条。”
  “那就一条。”
  营业员称重,盈芳掏钱。然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篮子里多了条大骨头。
  刚挤出肉摊,碰到了冯美娟。
  “呀!小舒你已经买好了?今儿有筒骨啊,我也去称一条。”
  结果没买到。不要票的东西,总能卖脱销。
  盈芳见冯美娟脸色不大好,垂下眼睑没说什么。顺着人流又去了豆腐摊,豆腐票倒是还有两张,想了想,都拿来称了豆腐,送了冯美娟一块:“给甜甜吃。”
  冯美娟张张嘴,想说不用,可想想家里最近几天顿顿都是小白菜,到底还是收下了:“那我替甜甜谢谢舒阿姨。”
  盈芳淡笑着摆摆手。
  看到鱼摊,鱼很多,可惜要票。
  只能过过眼瘾。
  不由想到老家山里的潭水鱼,不晓得附近山上有没有水潭,水潭里有没有鱼。
  盈芳心里蠢动。
  琢磨着哪天带小金上山遛弯去。春天野菜多,挖回来换换口味也挺好啊。
  菜场旁边就是供销社。
  无奈兜里没票,也就不进去转了。
  抬头看到不远处迎风飘扬的红旗,那便是万霞中学了。
  冯美娟见她直愣愣地盯着学校方向瞧,还以为她不认识那是什么地方,主动介绍:“那是镇上的中学,如今上中学靠推荐,好在咱们的孩子不怕没学上。”解放军可是红五类中的第一类。
  盈芳囧了囧,她的孩子离读书还早着呢,自己都还没毕业。
  “啊?你还在念书?”冯美娟得知后诧异不已,“你不是乡下……咳,我也是听人说的,说你老家务农的,就个小学文凭,没想到你还在往上念……”
  “顺利的话,我会来这儿念高中。”盈芳笑眯眯地说。
  反正借读嘛,只要成绩过得去,老师应该会放行。反正又不占这边的推荐名额。
  冯美娟闻言,心里五味杂陈。
  一直以来,学历是她最为引以为傲的东西。自己的文化水平是军嫂里最高的——拥有初中文凭、高中念过一年。
  要不是弟弟妹妹争抢着要念书,她做为老大,不得不辍学养家,高中文凭也不会成为她永久的遗憾。
  可哪里想到,新来的四营长爱人,看着年纪这么小,又是乡下上来的农村妹,竟然还在念书,而且还是高中。
  这是要推荐上工农兵大学的节奏吗?
  这么一来,自己的优势还有吗?
  回家路上,冯美娟不像来时唠个不停,而是走了一路的神。
  盈芳则看了一路的景,顺便记住了几条主要的街巷。
  譬如供销社几点开张、收购站在哪个位置、国营饭店和旅馆的大致行情、粮站里通常有哪些粮食价钱几何等等。
  家属大院门口,两名值岗卫兵,双手执枪、身姿笔挺,看到盈芳两人回来,唰地向她们行礼:“嫂子好!”
  “你们好。”盈芳朝他们点点头,含笑致意,“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俩卫兵受宠若惊,对盈芳的态度更好了。
  冯美娟看在眼里,酸在心底。
  瞧瞧,才来一天,就把卫兵的心收买了,可真会做人!
  “嫂子,不知道部队对咱们家属大院有什么规划没有?”盈芳没注意冯美娟游离的眼神,兀自打量着空荡荡的天井问道。
  “规划?”冯美娟回过神,“什么规划?”
  “就是天井啊,你看这么多空地,要是能利用起来,也能种不少东西。”
 
 
第303章 喜欢我一人就好(二合一大章)
  譬如葱姜蒜这些——天天都要用到的调味品,没必要种到山脚的菜地里去。
  “打水浇地也方便。”六边形的井眼就在院墙边,水桶一扔、一拉就能打水。
  “也是啊。”冯美娟这点倒是十分赞同,“回头我问问老李,看上头有啥规划没有。”
  这个话题,一直持续到爬上三楼。彼此道过再见,进了各自的屋。
  “吁——”反手关上门,倚着门板舒了一口长气。
  “怎么了这是?”向刚听到动静从卧室出来,不解地挑挑眉。
  盈芳一脸郁闷,忍不住把这一路上的体会说给了向刚听,末了仰天长叹:“昨儿还说三营长爱人热情大方,值得交往。如今看来,还是有待商榷啊。”
  向刚听乐了,揉揉她头说:“观念不同,倒也算不上多大的事。”
  “可起码反应了一个人的内心。至少我不喜欢这样的人。”盈芳皱皱鼻子。
  “那就不喜欢。”向刚低头亲亲她的额,眼中笑容清亮,“你只需喜欢我一人就好。”
  盈芳噎了一下,俏脸爬满红晕。
  “青天白日的……”说这么让人脸红心跳的话真的好吗?
  “哈哈哈哈……”
  晌午,盈芳在厨房做饭,向刚在阳台剖鸡。
  尽管盈芳一再说,这些活让她来,还是挡不住男人想帮忙干点家务活的心。
  “你嗓子还没好全,要不还是炖汤吧。”盈芳中途进来拿调料,顺嘴提道。
  向刚摇摇头:“炖汤太显眼了。放心,我想到法子了,乖乖等着吃鸡肉。”
  盈芳便由他折腾去了:“当心腿上的痂,别又裂了。”
  向刚褪着鸡毛的手一僵,嘴上含糊一句:“嗯,没开裂。”
  许久没吃大米饭了,今儿中午盈芳打算焖锅不掺杂粮的白米饭,饭上蒸了几片咸肉。
  当然,这是自己吃的。伤势未愈的某人嘛——骨头汤配豆腐羹。
  大筒骨焯水洗去浮沫,和泡发并切成十字开花的香菇一起清炖。
  筒骨骨髓挖出来给向刚补身。
  浓郁的骨头汤煲好后,盛出一碗煮了个豆腐羹,又用快火清炒了个木耳小白菜。
  一菜一羹一汤+白米饭,吃得两人相当满足。
  仅一墙之隔的302室,就没这么温馨了。
  冯美娟打从李建树进门,就没停止过嘀咕:
  “……我昨儿还给了她两个鸡蛋、一捧挂面呢。她炖了那么大一锅骨头汤,也不见主动给咱家盛一碗过来,就给了两片咸肉,当打发乞丐呢……明明约好一起去菜场的,就因为我和甜甜班主任多说了几句,她就甩脸不等我,抢先买到了筒骨也不说分我半根……
  还让我问你,大院里的空地能不能规划一下用来种菜。什么嘛!搞得好像我是她手底下的兵似的,明明都是同级,而且她爱人今年才升上来,论阅历,远没你丰富呢……”
  李建树听得一个头两个大,忍不住打断妻子的喋喋不休:
  “差不多就得了,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骨头我又不爱吃。人四营长养伤,要多喝骨头汤。再说,这豆腐、咸肉不都是她送的么?咸肉下饭不是很好?豆腐还要票呢,营养也不差,晚上做豆腐羹,甜甜一定喜欢。院里的空地,你们不提,上头都有规划,过些天就该分下来了。”
  “你什么意思啊?说得好像我很爱生事似的。”
  冯美娟见丈夫不仅不站在她这头,还帮隔壁说话,气不打一处来:
  “要不是你在这个位子上迟迟不见升,我至于这么着急么。人向营长新年才二十二就和你平起平坐了,一升上来就分到房子,你呢?我跟着你盼了多久?你咋就一点都不着急?
  ……你今年三十五了,要是到郭大头那个年纪,想往上动一动就更难了。营级干部和团级干部,说说只差一个级别,可待遇天上地下。看看人柳团长家,出入配车,除了家属房,市区也有房子,每个月津贴花都花不完……
  再看咱家现在,当月发下来的津贴,还没捂热就得寄一半回老家,剩下的一半,嚼用还得省着来。甜甜已经八岁了,不可能总拣我堂侄女穿下的旧衣裳。往后要是再添个孩子,这日子怎么过呀……”
  冯美娟越想越委屈,碗筷一扔,捂着脸嘤嘤哭了起来。
  李建树叹了口气,蹲到她面前说:“美娟,这些年委屈你了。我知道你心里苦,这样,下个月开始给老家少寄点儿吧,你和甜甜扯点布料做两身衣裳。爹娘那边,横竖有哥嫂帮衬,日子不至于过不下去。升迁这事儿,我再努力努力。日子会好起来的!你看不是已经比咱俩刚结婚那会儿好多了?”
  冯美娟不知被哪句话说通了,破涕为笑,抬手打了他一下:“那也是我的功劳。”
  “是是是,都你的功劳。”
  雨过天晴,俩口子就着冷掉的饭菜扒了几口,话题又绕回大院的边角落开荒种菜的事。
  “八十户人家呢,这么点地,分到每户头上,能有多少啊。”
  “多没有,种点葱姜蒜、小白菜还是不成问题的。”
  李建树说着,捧着饭碗起身,踱到阳台,指着下面的天井:
  “你看,光这片就有小两亩,加上楼房后面靠院墙那一长溜,分摊到每户,一两畦还是有的。东西两边的空地说是要搭个雨棚,用来停放自行车。”
  “说到自行车,咱家是不是该买一辆了?如今住到这边,你来回少说要半小时,有了自行车方便点。”冯美娟立刻说道。
  最主要的是,她听说向营长结婚买了自行车,昨儿从他爱人口里打听到,自行车留在老家,但过阵子会捎回来。同是营级干部,凭啥她家买得起,自家买不起?
  尽管确实买不起。
  “自行车票想想办法倒是能换到,可钱……”
  “我不管!隔壁四营长买自行车的时候还没升正营呢,领着副营的津贴都买得起,凭啥咱家买不起?你少往老家寄点不成吗?农村里要粮有粮、要菜有菜,哪里需要那么多钱和票……”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