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魏王毁掉玉佩,想趁机离间太子与鲁国,结果太子顾念两国邦交,将罪责推在王山身上。
这才合理不是吗?
何况大家都很熟悉魏王了,这还真是他的做法。
就连王家的人在收到王山的尸首后,痛哭之下也不恨太子,反而记恨魏王。
魏王想害太子的事国中有谁不知?谁会相信魏王会好心的替太子娶妻呢?
王山是被魏王陷害了!
就算太子不杀王山,带回破损的玉佩,王山也难辞其咎。若魏王一意怪罪,最后还是会要了王山的性命的。
此时,远在豫城的王后与两个小公子也频频传信回来,恳求魏王能允许他们母子回吴都台。
魏王正焦头烂额,哪有空去管他们?
还是阿陀在众目之下,“偶然”遇到侍人送信,看过之后,当即带人前往豫城,迎回王后与两个小公子,亲自送他们回到吴都台。
魏王恍然大悟,知道这些风波必然都是太子在背后搞鬼。
他便以退为进,当着众臣的面泣泪,将王位禅让于太子。
众臣跪求他收回成命。
阿陀也跪下了,魏王握着他的手泣道:“孤时常想起你母后。”
阿陀:“我也时常想起母后……与父王。”
魏王:“孤将这七百里魏国交到你手中,你要勤奋忠诚,好好为王。”
众臣应声而哭:“大王三思!”
阿陀握着魏王的手,“我必遵照父王之命行事,请父王放心。”
魏王:“……”
众臣:“……”
——太子!你说错话了!!
第777章 登基前琐事
“阿陀不知现在怎么样了。”姜姬放下手里的书卷, 突然叹了口气。
阿陀算是在她眼前长大的,久而久之, 也难免升起了一丝家人之间的感情。
这还是第一次把小孩子送出去让他自己去闯, 虽说给了他带上了兵马,更多大军在鲁国边境策应,安全上应该是万无一失的, 他个人的成败也无关大局——区别只在到底什么时候把几个诸侯都给罢免掉。
她这次送阿陀去魏国,是想解除阿陀的心结。让他亲手去了解这一段仇怨。
如果不靠自己的脚走过这道关卡,阿陀这一生都会被它折磨的。
侍人进来说姜谷求见。
姜姬放下书卷,道:“请姐姐进来。”
姜谷走了进来,她没有带她的三个孙女——真诡异。
姜姬没想过这么快就要面对孙辈的人了。
姜谷坐下后,好奇的看着她面前摆着的好几担书,以前周围的书架。
“这么多书,都是你要看的吗?”她似乎连碰都不敢碰, 坐下来时也刻意远离了书。
“是,每天都要看差不多这么多吧。”她不想看时就让侍人读给她听。
“姐姐是有什么事吗?”她问。
姜谷很少会在这时来找她, 因为她们每天都一起用午饭或晚饭,有时是早饭。总之, 这个时候来,肯定是有事的。
姜谷看起来不像为难,只是有点小烦恼。
“阿伟,就是最大的那个……她有了一个情人。”姜谷说。
姜姬在脑海里把人对上了号, 是姜谷带来的三个女孩子中个头最高的, 体形最瘦的, 性格也是比较软弱的。
三个女孩中,她应该正在发育期,开始长个子,但体型和脸还是小孩子的样子,毕竟她也只有十岁而已。剩下两个就是单纯的小孩子了。
情人?
姜姬叹了口气:“有人哄骗她是吗?”
让她相信一个十岁的女孩子,胆子小,刚从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还离开了父母亲人,她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找到一个情人?
姜谷掩着嘴笑,点点头:“是啊。不过我让两个侍女跟着她,不管她去哪里都跟着。毕竟她年纪还小,如果有了孩子,恐怕生不下来。”
姜姬也笑起来。
因为她发现不止是姜旦成长了,姜谷也成长了。
她来告诉姜姬,恐怕是担心会坏了她的事。这种事在吃饭时当着众人的面说当然不好,为了维护阿伟的颜面,她才私下告诉她。
姜姬道:“我知道了。你不必担心,阿伟要是真的喜欢他,想怎么对待他都可以。”
姜谷笑着摆摆手:“能做什么呢?他们现在就是绕着宫殿散步,四处去看,阿伟胆子小的很,爱上他也只是因为他对她唱歌。”
姜姬哦了一声,送走姜谷,转头看旁边的侍人。
侍人笑着点点头,不到半个时辰就把那个“情人”给带来了。
情人是一个年约二十许的清秀公子。这更让“恋情”显得可笑至极。
清秀公子显然对此有所准备,一脸英勇不屈。
姜姬盯了他一眼,笑一笑,就让侍人带下去了。
经过侍人一番收拾,很快就把这人的底细给查清了。
他是来寻找“正统”的。
皇帝在宫中的消息还是流传出去了。比起来让一个女人当皇帝,有的人认为那还不如是傻子呢。
于是抱着这样想法的人在一个文会上集结起来以后就半真半假的结成了盟约,然后文会上的人就都想尽办法钻到了各个“机要”之处。
比如毛昭和白哥那里的文书——没成功;
黄公带进宫的弟子——没成功;
新博士的徒弟——没成功。这个是要考试的,不是谁来都收的,徒弟是要干活打下手的,连师傅说的是什么都不懂还能指望你干活?
唯有这个年轻人就仗着家世进宫游览,这种的一般就只能进来一次,通常是王姻收钱带人进来。成功做了阿伟的情人后,就此获得了时常入宫的机会,得已开始他们的“大计”。
姜姬:“送他去陪陛下玩两天。”
侍人喷笑着去了。
晚上,王姻得知此事后特意来赔罪。他是知道此人勾引了宫中一位女眷后才得已时常入宫,但只要不是勾上了公主或三宝公主,他觉得其余的都不必在意。
现在出事了,自然要来赔罪。
姜姬当然不能容忍他的这分自大。她对他说:“你过于自大了。为人臣者当谦虚些。这回不能轻饶了你,不然你下回还会犯更大的错的。”
解释完以后,命侍人将王姻拖到殿前阶下,扒了裤子打了十杖,两条大腿打得皮开肉绽的拖回去了。
但她跟着就赐了御医和药。
侍人也知道她不是想把人打死,手上都收着劲,御医回来说骨头没断,右大腿骨可能有点裂了,暂时不能动,正好用他们新调出来的药泥试试。
王姻估计要在家躺上三个月左右。
对外,自然不能说出实情。外人也不知道王姻是因为什么获罪。
至于阿伟好几天不见她的情人,自然以为情人已经移情别恋,伤春悲秋了一阵就开始光明正大的纪念她的“初恋”了。叫姜姬好一场笑,这些小孩子谈爱情还早,都像在玩游戏似的。
凤凰台下多是这种小打小闹式的“反抗”。
似乎大家都察觉到了,她已经不再安份于当一个“安乐公主”,她想把公主去掉,换成安乐大帝——
“挺好听的吧?”她问龚香这个帝号怎么样?
龚香拒绝了,跟着就拿出一本经过他百般卜算来的吉号,全是顺应天时的。
但白哥也送了一本他算的。
毛昭也递上了一本,还向她推销这是他的本职工作,公主你可能不知道,我当年入宫就是干这个的,干了二十多年呢!我是最专业的。
黄松年也来了,隐隐约约的“暗示”她,这个必须要慎重再慎重,然后递给她一本他卜出来的。
然后白哥又来了第二回 ,递上了一本徐公写的。
她手中总计有五本供她备选的年号帝号国号什么的东西。
其实她早就想好了,这个她不打算听别人的。有始有终嘛。
——虽然会显得有点儿戏。
给姜旦等“诸侯王”修建的王宫都已经在选址了。
虽然现在只有姜旦一个前鲁王在,赵太子和魏使都没办法替他们的大王拒绝。
但外面的世家和百姓就真以为她这里已经有三个诸侯王了,而这三个诸侯王都是支持她的。
显然,她称帝已经没有反对者了。
至少明面上确实没什么人能反对了。
要反对帝王,各世家登高一呼是不够格的,单一世家都不行——以前的徐公可以,从贼后的不行。
单个的世家份量不足,势单力孤;加一块的倒是有声势了,但对上她还是不够格。
以臣问君,姜姬这边就能组织一堆人骂他们立身不正。
——她现在特别喜欢世家骂战了,一骂就怯,他们是真怕这个啊。
所以当年有个“义军”冒出来,还只是为了反对云贼。
你让现在各世家再搞一个义军出来反对她登基做皇帝,三位诸侯王站出来说我们赞成,这份量在天下人眼中就不一样。
如果世家们拳头硬倒是还有机会,可惜拳头已经散了架,握不起来了。
所以,现在“阻拦”她没有立刻披上龙袍坐上龙椅的是登基前的准备工作。
吉时吉日还是其次,单是一个国号就够龚香与黄松年大战三百回合的了。
至于登基后的座次,他们倒是互相谦让的厉害。
以姜姬的看法呢,徐公黄公并列,都是相。不过都是名誉称号居多。
这么大的年纪了,再让他们一天上八小时,她也不忍心,到时权当是个顾问,有事请他们来站站台,出个意见就行了。
剩下的从毛昭、白哥论起,到龚香、王姻,凤凰台本地世家选人和鲁人各占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一再广选天下英才,比如风迎燕就可以算一个。
剩下的席位就当钓饵,许给天下英雄。
事实上,她也对龚香他们说过了,一开始她是不会在朝上放太多人的。大朝半年一次,小朝每天都有。他们自己人还是每天小朝会,国事也只交给自己人,等日后人才多了,可信的人多了,再慢慢添人。
黄松年现在就领了一个任务:替天下贤人良才发介绍信。
她是不知道大梁有多少贤人的,就让黄公取荐吧,自举不避亲哦。
武将中,有领兵权,就是拿了虎符就可以挥军也征的将军只有三个。分别是姜武,霍九弈与花万里。
其中姜武是鲁人,霍九弈是“义士”,花万里是凤凰台本地世家,老牌的。
姜姬觉得这个配比正好。
只等她什么时候对霍九弈这位“义士”发一道召贤令,派人去请他入朝就完事了。
她问过霍九弈要不要到时改用本名,他当时没回答,到时再看他的选择吧。
后宫,也就是她的丈夫人选,这个龚香他们都不发表意见。
就是这个顺序他们坚持,姜武要在三宝之后。
等她登基后,先立太子,就是三宝,再立皇后——姜武。
为了表示三宝的地位是来自于她,而不是父系。这个很重要。
姜姬从善如流。
她替姜武换了一个名字,问他:“名为朱武王,怎么样?”
姜武念了念,点点头:“行啊。”他说,“那我就叫朱武了吗?”
姜姬笑道:“你的旗帜一直都是红色的嘛,我以前就叫你猪哥。”
姜武没意见,猪也很威武,那一口獠牙还是很凶猛的,何况肉多。
三宝与七宝自然是称呼姜武为爹的。等登基之后,他们父子三人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出现在人前了。
姜武得知这个以后,天天问她到底要到什么时候,今年行不行?姜姬算了算现在要做的事,大概率要到明年春天才能做完。
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替整个大梁做收尾工作。
到时就需要姜武等三位大将军带军出征,将各地残存的势力或威摄,或收服的一网打尽了。
第778章 神女降世
天启元年春, 有女得天启而生,始称帝。
黎明前,天还没亮,百姓们已经打着哈欠走出家门,他们有的扛着锄头, 有的赶着牛马, 小儿跟在后面揉着眼睛, 提着水瓮。
离开村庄不远就是神女庙, 庙非常简陋, 只是搭了一个棚子,没墙没院的, 棚子里的高台上端坐着神女,形容样貌据传与安乐公主有八分相似。
公主个头高, 肩平而直,手足修长,胸脯饱满,蜂腰如束,赤着一只脚探出裙裾, 圆润的脚趾颇为可爱。她侧脸微笑, 仿佛在对情人呢喃。
村人倒是不觉得这样的神像有什么不对的。神女本来就是女神,有妇人之态不是很正常吗?何况俏丽的妇人才令人愉悦。
对着这样的神像,他们仿佛就对着公主一样。
这样的神女才能保佑百姓幸福美满, 男欢女爱, 丰收喜乐。
突然有人喊:“神女庙冒烟了!”
一群人连忙回头看, 果然见到神女庙中腾出阵阵白烟!
百姓们立刻冲了过去,还有人跑回村里去喊人担水来救火。
可冲进神庙的百姓却没看到火,连烟气也闻不到。好像他们冲进来时,刚才那阵阵烟雾都消失了。
百姓们仍然很担忧,对着神像拜了拜后,把神女像抬了出来,等天亮后再三检查神庙里没有起火的东西才把神像再放进去。
接下来好几个月,各村的神女像都不约而同的出了一些古怪的事。
有的庙里神女像身上突然淋了水一样湿湿的,好几天都是如此。明明没有下雨。百姓蹲在神女庙周围也没抓到做怪的人,莫非是神像自己生了水?
也有的神女庙里的神像突然消失了!百姓们四处寻找,结果在一处低洼找到了被花朵装饰一新的神女像!明明是冬天,哪里来的鲜花?
各种怪事在市井间流传,越传越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