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神叨叨——词酒
时间:2019-05-04 09:29:11

  “翠芬,罐子里腌的兔子肉拿出来,全都炖了,那兔子肉有点咸,你就别放盐了,多搁点儿花椒和八角大料!”
  “春芽,你从柜子里掏几个鸡蛋出来,整一个小葱炒鸡蛋!”
  卫老太一个人将姚翠芬与张春芽指挥得团团转,听得张春芽与姚翠芬头晕脑胀,不知道该先干啥,只能先依照卫老太的吩咐把食材往灶台上摆。
  东西摆出来,之后炒的时候就不会忘掉了。
  若是给少炒一个菜,少炖一个汤,张春芽与姚翠芬担心卫老太会以为是她们妯娌俩苛待卫家新上门的姑爷。如果让卫老太产生了这样的误解,估计他们妯娌俩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张春芽把鸡蛋从柜子里掏出来,一连拿了五个,突然想到家里没小葱,连忙解了围裙准备去亲二姨孙二英家借一把小葱回来,结果就被卫老太喊住了,卫老太问她,“你干啥去?”
  “我去二姨家借点儿小葱回来,不然没办法炒鸡蛋。”张春芽如实说。
  卫老太一脸嫌弃,“借啥借?咱家后院里不是种着么,你顺手摘两个洋柿子,那东西炒鸡蛋好吃。”
  张春芽愣住,“你不是说后院那些菜都是喜丫头的口粮,谁都不许动么?喜丫头每天都要吃一个洋柿子,我看那枝头统共也没吊几个了,就不用摘了,给喜丫头留着吧。”
  “留什么留?喜丫头嫌那洋柿子酸,看似是她每天都吃,但七个兔崽子哪个少吃了?姑爷上门,当然是捡好东西拿出来招待,抠抠索索的像个什么样子?”
  “你放心吧,喜丫头不会闹意见的,对了,喜丫头去年不是从山上摘了点野蒜回来么?你去后院摘两个小黄瓜拍了,做到清爽利口的蒜泥黄瓜。”
  张春芽:“……”她依稀记得,卫老太自己都舍不得吃那小黄瓜,现在居然一口气就让拍俩。
  不过想想,卫老太本身就偏疼两个闺女,爱屋及乌,对两个女婿好,那也是正常事儿,张春芽与姚翠芬也就不纠结了。
  主要还是卫大丫与卫二丫时常给家里买东西往回寄,不论多少,每次都有她们的份儿,她们两个当嫂子的也没脸计较这些。
  在堂屋里做陪客的谢玉书听着灶房里叮叮咣咣地想,便找了个借口出了堂屋,到灶房里帮姚翠芬与张春芽一起做。
  饶是谢玉书已经猜到卫老太对两个未来女婿满意,会拿好吃的好喝的招待两个未来女婿,可她没想到卫老太会准备这么多。
  “妈这是要干啥啊,过年都没今儿吃的好……”
  谢玉书嘀咕了一句,被张春芽听到了,结果张春芽直接就怼了过来,“俩小姑子一年到头都不回家几次,吃几顿好的怎么了?”
  谢玉书故意道:“我一年到头也不回家几次,怎么不见你们拿这么多好吃好喝的招待我了?”
  姚翠芬抹了一把辛酸泪,拍了拍谢玉书的肩膀,宽慰说,“大嫂,习惯就好。当年我同四柱定亲的时候,咱妈也是好吃好喝的摆了一大桌子,结果我一进门,第二天就没啥优待了。”
  “这次是两个新姑爷上门,咱妈肯定要招待好,往后肯定就没这个待遇了。话说回来,你和大哥回来,咱哪次吃的不好?顿顿都有肉吃,搁其他人家,一个月能吃两块肉都得求爷爷拜奶奶,感谢南无阿弥陀佛观音菩萨。”
  “我就是随便说说,大丫二丫这俩闺女能耐,找的对象也能耐,往后肯定会越过越好的。看看那白杨,再看看谷硕,模样生得多好……这俩闺女都是有福的。”谢玉书发自内心地替卫大丫与卫二丫高兴。
  李兰子把卫二柱兄弟三个从地头唤回来之后,也顾不上腌咸菜了,撸起袖子就去灶房帮忙。
  卫家灶房里一共两个灶火眼,原先只开一个,今天为了炒菜快点,两个灶火眼全都开了,一个炒菜一个炖汤炖肉,速度快了不少。
  卫大柱他们是中午过后到的,赶在日落日山的时候,忙活了一下午的灶房总算消停下来,妯娌四个把烧好的菜端上桌,卫老太还让卫二柱去打了二斤粮食酒回来。
  招待未来姑爷招待到这个份上,卫家也算是十里八乡头一户了。
  白杨与谷硕享受到了宾至如归的待遇,二人受宠若惊,连着敬了好几杯酒,酒席过半,这两个平时都不怎么喝酒的人都有点上头。
  卫老太见时机差不多了,便给妯娌四个递了眼色,让她们把孩子带下去,又打发卫大丫与卫二丫去灶房里煮面条,她开始旁敲侧击地问一些丈母娘必问女婿的话题。
  诸如“你们家大人同意不”、“未来有什么打算”、“想要什么时候结婚”、“准备要几个孩子”……之类的话题,卫老太都没放过。
  虽然她有些嫌弃两个女婿的酒量,但对白杨与谷硕的回答还算满意,见两个人说话有点大舌头,卫老太就让卫大柱兄弟几个把人扶到后院里提前打扫出来的屋子中,让两个人歇着,转头就把全家人都号召起来,召开家庭会议。
  生怕两个姑爷口渴没人知道,卫老太便派了卫国健、卫国康兄弟俩到后面院子写作业,还再三叮嘱卫国健与卫国康兄弟俩,一定不能吵到白杨与谷硕,一副要成为天底下最好的丈母娘的架势。
  堂屋里只剩下几个大人,卫老太往炕头一坐,同卫大丫与卫二丫说,“既然你们姐妹俩都把人带回家了,那肯定是想清楚了,妈给你们个准话,妈对这两个女婿还算满意,听说那没见过面的亲家也挺喜欢你们姐妹俩,特殊年代特殊时期,妈就不讲究那些虚礼了,你们要结婚,妈绝对不拦。”
  “之前那小白和小谷也说了,你们四个都在部队里做事,算是军婚,想结婚得同上面打报告,所以妈就不在家里帮你们张罗了,但该给你们姐妹的东西都不会少给。”
  卫大丫与卫二丫绷紧的神经松懈下来,姐妹俩的观点立场高度一致,齐声说,“妈,我们不要你的东西。”
  “可别!小白是京城人,家里条件好,小谷的爸妈是高级知识分子,人家能看上你们姐妹俩这黄土地里爬出来的闺女,是咱家高攀了。妈不能让你们姐妹俩去了婆家受委屈,所以老早就给你们姐妹俩攒了东西,你们都收下。”
  “远嫁的闺女最可怜了,若是在婆家受了气,想回娘家哭几嗓子都费力,娘家想撑腰也困难,所以妈想好了,你们姐妹俩嫁人的时候,妈掏钱给你们姐妹俩各置办一套房子,大丫与小白杨都考上了京城的大学,房子就置办在京城吧,二丫你想把房子置办在哪儿自己定,妈不管,反正给你的钱和给你姐的一样。”
  卫家人全都被卫老太的话给惊呆了!
  卫大柱的脑子里嗡嗡作响,他目光呆滞,问,“妈,在京城置办房子可不便宜,你从哪儿来的钱?”
  卫老太跳下炕,将炕垫子掀了,拆了几块砖,露出里面藏着的一个灰色布兜来。卫老太把那灰色布兜拎到桌子上,发出咣当咣当的响声,她解开拴在灰色布兜上的尼龙绳,露出里面的东西来。
  清一水儿的小黄鱼!
  卫老太睁眼说瞎话,“这是当年盖咱家这房子时,妈从土里刨出来的东西,应当是之前打仗的时候,富人家埋在这儿忘了取了,也可能时间更早,是咱门前那大山里之前住着的土匪藏下来的。”
  “一共十个小黄鱼,你们姐妹六个,一人一条,剩下四条同你们没关系,是给孙子辈儿留着的,谁出息了就给谁,比如说有谁要做个买卖,但手里没本钱,你们就让孩子来找我,只要把我说服了,我这个当奶的给他们垫钱。”
  “对了,妈还得同你们说一声,从大丫和二丫的事情上,妈知道读书真能改变咱们这些乡下人泥腿子的命运,所以往后你们只要管着咱家孩子一路往上念书就成,钱的事情不用担心,学杂费都由妈出!”
 
 
第36章 万字更!
  卫老太的这个决定算不上是多么的高瞻远瞩, 只能说是经验之谈。
  她一共生了六个孩子, 四个儿子中, 卫大柱早年跟着部队打鬼子走了, 后来能发达,全靠个人本事, 卫二柱、卫三柱、卫四柱没什么出息,就是因为他们不肯上进,但凡他们有卫大丫、卫二丫的上进心,有卫大柱帮衬扶持, 何至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泥巴地里刨食?
  正是因为知道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所以卫老太才决定尽自己所能, 供孙子辈的人去读书, 只要这些孩子们愿意念, 那她就一直供!
  卫老太从布袋里数出三个小黄鱼来,递给卫大柱,叮嘱道:“这些东西拿出去怕是有些打眼, 大柱, 你门路多, 想办法把这些东西换成钱, 等大丫同那小白杨在部队上打了结婚申请,部队给批准之后, 你就带着大丫和小白杨去京城把房给买了, 二丫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她没有同那小谷同志结婚, 这钱就由你拿着,等什么时候结婚,再把钱给他们小夫妻俩。”
  叮嘱完卫大丫与卫二丫的事情之后,卫老太忖了忖,又同卫大柱说,“你与玉书都不年轻了,自己心里肯定有盘算,两个孩子也都十几岁了,该给孩子攒的家当可不能少,所以这条小黄鱼怎么用,你与玉书自个儿合计去,妈不管。”
  “不过妈得同你们夫妻俩把丑话说在前头,小黄鱼给了你们,如果你们糟蹋了,那往后可别来找妈哭,也别打妈手中那四条小黄鱼的主意。那四条小黄鱼该怎么用,妈都同你们说清楚了,那是妈攒给孙子辈的,和儿子儿媳妇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卫大柱连声应着,从卫老太手中接过那三条黄澄澄的小黄鱼之后,转头就同谢玉书说,“玉书,你给我往裤腰带上缝几个针脚密匝的口袋,直接将这小黄鱼缝进去,缝死了,不然我怕路上遭了贼。”
  卫二柱、卫三柱、卫四柱眼巴巴地看着卫老太,就差伸出手来找卫老太要小黄鱼了,卫老太没好气都数出三个小黄鱼来,往兄弟三个手中挨个放过去,叮嘱说,“一人一条,你们可都收好藏好了,若是遭了贼,那最好瞒着我,别让我听到风声。否则的话……”
  卫老太冷笑着说,“我非但不会同情连东西都看不好、藏不住的蠢货,还会脱下鞋来抽蠢货一顿。你们家的孩子都不小了,到了给孩子做一些打算的时候,如果这钱被你们糟蹋了,那等将来派上用场、急需要用钱的时候,你们可千万别来找我哭,不管用。”
  这些小黄鱼的来路,卫老太其实是扯谎的。哪是什么盖房子的时候挖出来的啊,这分明就是去年她过生日的那天,乖孙女卫添喜给她用书包背回来的。
  当时卫老太吓坏了,追着卫添喜问这些小黄鱼的来源,卫添喜说是从山上挖出来的无主之物,让卫老□□心用,卫老太这才稍微放了些许心。
  纵然知道那些小黄鱼的来路不算太黑,卫老太都不敢用,硬是将这个秘密揣在心里憋了大半年,等到卫大丫与卫二丫要攒嫁妆出嫁的时候,她才决定将这个秘密说出来。
  按理说,这些小黄鱼是卫添喜送给她的,她拿出来给自己闺女添嫁妆不合适,但穷人连脸面都没办法保全,哪里还能顾得上合适不合适?
  卫老太只能在心里告诉自己,家里能有今天,全都是托了宝贝孙女儿的福,往后必须加倍对心肝宝贝儿好才是!
  ……
  卫大柱领着媳妇、妹妹和两个准妹夫回家,一方面是为了同家里人分享卫大丫考上首都经贸大学的好消息,另外一方面就是带着白杨和谷硕这俩准女婿认认门,等这两件事情都办妥之后,他们就该回部队去了。
  卫二丫还在念书,她同谷硕商量过,准备一回到部队就把婚礼给办了,然后同学校打申请,提前攻读高年级的课程,尽快达到毕业要求。等毕业后,卫二丫准备同部队打一个申请报告,调任到能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工作岗位上去,谷硕没什么意见,俩人就这样敲定下来。
  卫大丫同白杨的打算相当着急,极为节省时间。
  白杨家境好,在部队的时候就同家里通过气了,说是在大学开学前就会同部队里打好结婚申请,等一回到京城就立马回家摆酒宴,因为卫大丫与白杨念得都是同一所大学,所以两人不存在两地分居的顾虑,他们并没有提前攻读完大学课程的打算。
  卫大丫只想在大学中学一些做生意时能用到的技巧,在大学期间就把自己的生意做起来,早日暴富,白杨想得却是等念完大学,国内环境也稍微宽松一些的时候,出国去看看,到那些真正发达的国家去转转,见识一下真正的发达社会。
  在未来的打算上,卫大丫与白杨并没有达成一致,不过两人正处在你侬我侬的‘蜜月期’,没人能意识到这个目前看来微不足道的问题会在将来撕裂成多么大的疤痕。
  ……
  灾荒年过去,百姓的日子渐渐转好,全国大地上突然就掀起了工业风。
  不知国家派来的勘探队是怎么选的,他们在三道沟同四道沟中间的矮山包上选址建设了一个代表新时代的‘氮肥厂’,围墙迅速砌了两三米高,各种各样的设备也从四面八方运来,在那氮肥厂中组装完成,落地生根。
  氮肥厂要生产氮肥,自然得召集工人,轰轰烈烈的工人选拔大会就这样开始了。
  因为氮肥厂开出来的待遇十分优厚的缘故,附近许多村子的青壮年都摩拳擦掌,想要进氮肥厂中去发光发热,奉献自己,顺带着解决家里人穿衣吃饭的问题。
  氮肥厂连着招聘了好几天,天天都是人山人海,报名参加考试的人估计已经跃千了。
  木器厂的工作不景气,卫四柱经常是干三五天就休息小一个月,他都动了辞去木器厂工作好去氮肥厂工作的心,但卫老太见卫二柱与卫三柱都过了氮肥厂的招聘,被安排到了固氮车间去挣最高的工资,就将卫四柱压了下来,让卫四柱安心留在木器厂上工,木器厂没活儿做的时候,就去收拾田地。
  用卫老太的话说,“家里人都指着土地吃饭呢,总不能你们兄弟三个都去氮肥厂工作吧?总得留一个人种地,而四柱前些年被妈特殊照顾了好长一段时间的缘故,在种地方面磨练出了一般人学不会的心得体会,所以种地这项光荣的任务就落在四柱肩膀上了,往后家里有什么事儿,你们优先练习四柱,明白了么?。”
  卫四柱明知道自己再反抗、再挣扎都没用,索性坦然接受了,姚翠芬原先还有些不乐意,她想不通,瞅着人少就问卫四柱,“凭啥二哥和三哥能去氮肥厂挣大钱,你就非得种地?难道咱就眼睁睁地看着二哥与三哥家发达,咱家一直穷着?”
  已经想开的卫四柱安慰姚翠芬说,“二哥和三哥家都是两个儿子,自然得多挣一些,可咱家一个儿子一个闺女,压力比他们两家小很多,如果不留个人种地,咱家这么多人吃啥……既然非得留个人,那肯定是留我了,想不通的时候肯定很难受,但想通就好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