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七做人生赢家——零七二二
时间:2019-06-29 10:21:14

  说起烤烟房,是近两年政府扶持大家种烟兴起的,提供每户人家建烤烟房的建材费用——包括石料、土砖、瓦片和烤烟房里的一些设施,还有一个温度计,各村的村干部负责培训种植技术和烤烟技术。
  唐家村面积种得多的人家一年光种烟就能有一千多块钱的收入,吸引了不少羡慕的眼光。别的不说,唐庆国当初看别人卖了烟之后手里攥着一沓“四老头”就有点羡慕,只可惜自己家劳动力不够,没办法种烟。
  种烟很辛苦,从育苗到栽种,再到护理和烤烟、拣烟,工序很多,很费劳力,白天收割了烟叶,用竹竿绑成一串,晚上就得进烤房烤,可以说到了烤烟季节烟农都是昼夜不分地劳作,晚上烤烟得两个人轮流值班。
  烤烟是最最关键的技术活,从火候到每个阶段的温度控制都很严格,一个环节出差错就出不了好烟,烤完后要分拣出等级来,按等级定价,一级烟十几块钱一公斤,到三级就只能几毛钱一公斤了。
  烟叶种得再好,烤不好也是枉然,每年都会有几家烟农收入抵不过肥料钱。更悲催的是种过烟的地得至少隔一年才能种庄稼,因为种烟施的肥和打的农药需要自然消耗掉,不然庄稼受不了,会被“烧死”。
  种烟挣到钱的还好,赔了钱的就惨了,他们没种粮食,来年的口粮都得买,第二年想要重新种粮食都不行,得先荒上一年地第三年再种。
  虽然曾经羡慕过,但是看多了之后,唐庆国也感慨还好自己家没劳动力去种烟,比种庄稼辛苦多少倍不说还面临着那么大的风险。
  但烤菌则不同,野生菌没有成本,也不会影响田地里农作物的生长收获,弄不好损失不大,弄得好还能给家庭增加收入,经过唐嘉木的科普和动员,唐庆国也变得有些期待起来。
 
 
第20章 
  吃完饭,唐嘉木把烤菌房的火灭了,打开门,让烤好的蘑菇自然冷却。门一打开,一阵鲜香气扑鼻而来,让唐嘉木对烤蘑菇的质量充满了信心。
  今年雨水来得晚,最近也没怎么下雨,山上的蘑菇还不是很多,加上唐嘉木他们又是下午才上山,所以采到的蘑菇也不多,烤出来的只够明天吃一顿,暂时不需要特殊储藏,他把烤好的蘑菇放在小箩筐里,希望明天能成功攻克父母的胃。
  今天晚上运气不错,夜里几阵风吹过,后半夜就下起了雨,雨点打在屋顶的瓦片上,滴滴答答清脆的声响,把唐嘉木都惊醒了,他一下子没了睡意,心里只惦记着天一亮去哪里采蘑菇,走哪一条路线去哪一座山比较合适。
  往年雨水来得早的时候,四五月份就能采到很多蘑菇了,今年都六七月份了,雨水一直不来,散落在林地里的蘑菇孢子就等着雨水来临,这一下雨,明早恐怕要遍地蘑菇破土而出。
  天刚蒙蒙亮,唐嘉木就起了床,他走出房门,没想到爷爷奶奶比他还早,他们各背了一个背箩,轻手轻脚地已经准备出门,唐嘉木急忙走过去问:“爷爷,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爷爷这才注意到他:“夜里下雨了,我和你奶奶去采蘑菇,你咋也起来了?”
  唐嘉木开心道:“你们打算去哪里找?正好我跟你们分开走不同的方向。”
  商量之后,唐嘉木快速洗漱完就背了一个背箩也出门了,背萝这一类容器最适合装蘑菇,要是麻袋,蘑菇往里一装就会被挤碎。
  天还没全亮,宁静昏暗的森林里有点吓人,不过估计走不了多远就能遇到别的村民。夜里下了雨,一早就会有不少人出动去采蘑菇,毕竟每年只有这个季节能吃到新鲜可口的蘑菇。果不其然,唐嘉木刚走到村背后的山坡上,就看到有人也往山上走。
  竞争激烈,得抓紧时间多采点,唐嘉木想。
  唐庆国和李秀英他们起来发现两个老人和唐嘉木都没在家,再一看三个背萝都不见了,就知道他们是采蘑菇去了。
  一直到上午十点多,三个人才回来,每个人都背了满满一箩的蘑菇,看起来收获颇丰。
  刚下过雨后长出来的蘑菇正是品相最好的,采蘑菇要与时间赛跑,蘑菇的长速好比雨后春笋,雨水一下地就往泥土外钻,夜里下了雨,早晨就是采蘑菇的最佳时机,要是等到太阳升起之后,蘑菇伞就会全张开,品质就差了,无论口感还是营养价值都会下降,就像开过了头的玫瑰。
  足足三大箩筐的蘑菇,够唐嘉木烤上半天的了,但在这之前得先吃饭。
  他把刚采来的蘑菇放到太阳照不到角落里,然后进屋拿出昨晚烤好的干蘑菇,放盆里加水泡发后清洗切片,再把青椒红椒切成丝,拍了大蒜,大火快速炒出了一盘清炒野生菌,想要在午饭的时候就给家里人尝尝。
  吃饭时,每个人都被桌上那一盘香喷喷的炒蘑菇所吸引,唐颖止不住吞了几口口水,因为实在太香了。
  唐嘉木给每个人夹了一筷子,自己也品尝起来。鲜香可口,口感脆嫩,绝对美味。
  吃到好吃的,第一个按耐不住的一定是唐颖:“好香啊~!哥,你这个蘑菇里面加了什么?”
  她说着甚至把蘑菇片夹起来往光亮处照,想看看上面还有什么东西会这么香。
  “小颖你别照了”,唐嘉木忍不住笑,“这个蘑菇只加了点油和盐,和着青椒炒的,别的什么也没有。”
  “哦…比肉还好吃!”,唐颖又夹了一筷子道。
  山里人采到蘑菇一般都是放锅里加水清煮,虽然这样煮出来也能保持蘑菇的鲜甜,不过不同种类的蘑菇适合不同的吃法,好蘑菇配上好的烹饪方法会更加香甜。
  四个长辈也频频点头,夸道:“好吃,好吃。”
  趁着现在父母认可蘑菇的味道,唐嘉木赶紧跟他们提要求:“爹,妈,我要跟你们要一口大坛子,蘑菇烤干后要装坛子里储存才不会受潮变质。”
  现有条件下,唐嘉木实在没找到比陶瓷大坛子更密闭的容器,但是要弄到一口也不容易,离镇上不远处有几个专门烧制瓷器的小作坊,以前属于大队所有,后来被私人承包下来,每年会有人挑着烧制好的坛坛罐罐上山叫卖,山里人可以直接用钱买,要是没钱也可以用茶叶换。一口装粮食用的大坛子折合下来也要几十块钱。
  现在是雨季,泥滑路烂,没有人挑往山上来卖。
  唐庆国说:“家里的坛子只有那么几口,现在倒是有空着的,但等秋收了就要用来装玉米稻谷……”
  说着抬眼看李秀英,以商量的语气继续说道:“现在也不会有人挑坛子来卖,要不家里的先拿一口给阿木,等卖了羊在镇上再买一口吧,秀英你说呢?”
  李秀英本来就对唐嘉木一会儿折腾这个一会儿折腾那个的有些顾虑,她担心道:“我说阿木你就别鼓捣这些了,还是那句话,好好读你的书,别影响学习,你这个蘑菇,你咋知道以后有人会买,到时候卖不出去还白白浪费时间。”
  随即又责怪起唐庆国来:“你也是,想钱想疯了啊?你不劝劝阿木就算了,还跟着掺和!等影响了他的学习我看你咋办!”
  唐庆国本来就不是固守死板的,尤其最近心思已经变得活络了起来,觉得儿子的这些点子很不错,突然觉得挣钱的机会还挺多的。
  但被李秀英这么一说,唐庆国一时不知道怎么接话,唐嘉木急忙解释:“妈,您先别着急,我这真的是学校要求的社会实践。赚了钱也没坏处啊,还能给家里减轻不少负担,我的学习您就放心吧,老师也留了别的作业的,我保证在开学前完成。”
  李秀英何尝不想家里能赚钱,只是心里的天平永远会偏向孩子上学的事情上,比起孩子的学业,赚不赚那点小钱又能怎么样?
  她严肃道:“那你做完作业要拿来我检查,以后要是成绩下降了,你就别想再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了。”
  唐嘉木连忙答应:“好,妈您放心,我保证把学习放第一位!”
  李秀英认识的字还不知道有没有三位数,却要检查唐嘉木的作业,唐嘉木没想到母亲反应会这么强烈,想起上辈子直到大学毕业都没让父母操心过自己的学业,现在刚几天就让李秀英担心上了,不过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
  下午唐嘉木按计划烤蘑菇,他把新鲜的蘑菇洗净称重,记录在本子里,烤好的蘑菇按品种分好类,用小袋子装好,再次称重做好记录,只有记录清楚了以后卖的时候才好定价,最后放进陶瓷大坛子里,盖严盖子。
  别看那么多新鲜蘑菇,脱水后其实不多,差不多六斤鲜蘑菇只能烤出一斤干蘑菇,体积也会变小很多,唐嘉木想要在暑假结束前把这一口大缸装满看起来难度不小。
  这一天唐庆国和李秀英照常下田干活,奶奶和唐颖去放牧,爷爷准备猪草。傍晚家人回来时,唐嘉木爷孙俩已经把猪草都剁好了,饭菜也已准备好。
  不管家里有几口人,每家每户大同小异,都有那么多事情需要做,人少的家庭很难忙得过来,所以养猪牛羊鸡这种副业基本上难成规模。对于唐嘉木来说,有爷爷奶奶帮忙,正好可以把这些事情搞起来。
  晚饭是全家最热闹的时候,刚吃了一会儿,唐庆国突然对唐颖说:“小颖,爹再给你加点任务吧。”
  唐颖一头雾水:“什么任务?”
 
 
第21章 
  唐颖问是什么任务,唐庆国笑道:“我这几天看你很喜欢喂猪,喂得也不错,我和你妈决定给你扩大点规模,明天开始再给你加一头吧。”
  听唐庆国这么一说,唐嘉木心里很高兴,本来说好了一个月的期限跟父母证明他的养猪方法是对的,现在还没几天看来父母就已经初步认可他了。
  没等唐颖回答,唐嘉木就笑道:“爹,你们也太保守了吧,多加两头呗。”
  唐庆国反驳:“你不是说一个月么,这才几天啊,先加一头再说。”
  李秀英也附和道:“就是,稳重一点,慢慢来吧,总共就这么几头猪,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咋办?”
  唐嘉木心想也对,步子不能迈得太大,万一哪头不争气的猪吃生食不适应闹了肚子什么的,到头来一夜回到解放前就更不好了,心急吃不得热豆腐。
  他嘿嘿一笑,退了一步:“那还是按一个月期限算吧,从现在开始每隔几天增加一头。妈,一个月后您就不用再这么辛苦煮猪草了,我爹也不用再砍那么多柴了,到时候您就偷着乐吧。”
  唐庆国道:“好,那我们就等着看你的革命成果。”
  ……
  吃完饭唐嘉木把白天烤蘑菇做记录的本子递给唐庆国,唐庆国接过去打开一看,跟他以前当会计时做的账本差不多,哪种蘑菇新鲜时多少斤烤干后多少斤一目了然。
  他频频点头:“嗯…这个办法好…”
  唐嘉木问他:“爹,您说一公斤干蘑菇卖多少钱合适?”
  唐庆国掰着手指头算:“一公斤干蘑菇,就是差不多六公斤鲜蘑菇,一公斤鲜的就算四块钱吧,六公斤就是二十四,加上工钱,一公斤怎么也得三十多块的,不然你就亏了。”
  李秀英吓一跳:“三十块?比春茶还贵,谁跟你买?你以为镇上那些人都是万元户啊?你们还在这里算账,按你们这个算法哪一样不是亏的,茶叶,松脂哪个不亏?要都这么算的话连工钱都不够的。”
  唐嘉木表情淡定,认真道:“妈,按我爹说的30块,我们还真就亏大了,我说了您肯定不信,我到时候一公斤少了80块不卖。”
  “哈哈哈哈……”李秀英和唐庆国登时就笑了起来,李秀英只当他在吹牛皮:“我看你也是想钱想疯了,要我说你这个蘑菇到时候能卖几个钱就卖几个钱吧,实在卖不了就拿回家来我们自己吃,也不枉你辛苦一场,你不要整天把挣钱想得那么容易。”
  唐嘉木也不跟她争辩:“到时候您就知道喽。”
  说再多也没用,毕竟他现在所说的,父母怎么听都会觉得太荒唐,唐嘉木只能用事实来证明自己。
  ……
  这几天天空作美,每天都是半夜开始下小雨,天亮就放晴,山林里的蘑菇每天都争先恐后地往泥土外钻。
  蘑菇的美味人人都爱,山村里的老人和小孩子们每天早晨都陆陆续续往山里跑,巴不得每顿饭都把蘑菇当主食,想多省下个几斤米来。
  有的人家还因为怀有侥幸心理不慎把毒蘑菇掺进食用蘑菇里一起吃了,导致全家人上吐下泻甚至神志不清还产生奇奇怪怪的幻觉。
  好在守着几座山,人多蘑菇也多,没形成太激烈的竞争,加上爷爷奶奶也跟唐嘉木一起加入了采蘑菇大军,每天都有不少收获。唐嘉木每天都要烤不少蘑菇,每天从早忙到晚,他只挑品相好的蘑菇来烤,剩下的每天还可以吃一顿。
  新鲜蘑菇或煮或炒,还可以穿成串撒上作料在炭火上烤,有了唐嘉木的厨艺担当,他们家做的蘑菇自然比别人家做的都好吃。
  一家人再次惊讶于他的厨艺,怎么上了一年初中就这么会做菜了。
  “阿木你现在做菜越来越好吃了,还会那么多花样,你在哪学的这些手艺啊?”李秀英忍不住好奇道。
  唐嘉木解释道:“我有个同学家开馆子的,我去过他们家,看过几次他妈做菜,就学会了一些做菜的方法,感觉很多方法都是相通的,所以就在蘑菇上试试看,没想到结果还不错,嘿嘿…”
  他心里思索着,这个说法应该说得通吧,接着又朝唐庆国补充道:“就是上次赶集帮我端面来的那个李睿他们家,爹您知道的。”
  “嗯,他们家馆子开了好几年了,只是那天才知道他们家孩子跟你还是同学。”唐庆国点点头,又若有所思道:“你就随便看了几眼就学会了,还能…那个词怎么说来着…举…举一反三?对,举一反三,比你妈这个大厨师厉害多了。”
  李秀英是山村里出了名的的会做菜的,村里人家每逢摆酒席请客都会请她去主厨掌勺,村里人心目中的那几道上得了台面的菜会做的人很多,但别人做出来的跟李秀英做的比起来始终差那么一点点,总感觉不是那个味儿。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山里人做菜没有太多的理论支撑,也缺少创意与创新,对于在大城市上学吃过不少其他菜系的美食、并且自己厨艺还不错的唐嘉木来说,山村大厨,总是缺了点意思。
  唐嘉木有点心虚,父亲莫非不太相信自己所说的?心想以后可不能太过于炫技了,但有些事情越解释就越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他转而夸起母亲来:“我这也是继承了我妈做菜的天赋嘛,看看别人做,自己再动脑筋思考思考,再回家尝试一下,也算是运气好,结果还不错。”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