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七做人生赢家——零七二二
时间:2019-06-29 10:21:14

  她刚刚还夸唐嘉木懂事,现在被他这么一问,立马变得尖酸起来:“哟,你可别在这里挑拨我们一家人,我那都是为她好,读书能走出去咋不见走出去几个,那么些读书的最后还不是一个个回来种地了,与其在学校浪费时间还不如早点回来,以后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嫁人都没人要,我们家罗玉萍读完小学我也不准备再让她读了。”
  有一个这样的母亲,唐嘉木对罗玉萍深表同情,不过话说罗玉萍那样的,即使让她上学也没用,记忆中这个罗玉萍就是老师怎么教都教不会自己也不爱学习的类型,亏了苏红梅还拿她来跟苏小芹划等号。
  唐嘉木又笑了笑道:“苏阿姨,你们家罗玉萍可能真的不适合读书,你要让她回家干活我们也没什么可说的,但小芹学习好,又聪明,小芹以后不光要上初中,还要上高中考大学呢,到时候就有出息了。”
  苏红梅一听唐嘉木说自己女儿学习差,脸上就有点挂不住,开始急了:“什么学习好不好的,考100分还不是没用,又不能当饭吃,我们家小萍现在什么都会做,有些人以后嫁不出去了可别怪我没提醒。”
  她这么一气急把苏小芹一顿贬,一直在旁边默默听着的苏永胜也不大乐意了 ,眉头拧成了一团,心里琢磨着他这个妹妹可别真是自己闺女读书不争气就嫉妒小芹学习好吧,自己可得多留一份心,万一自己闺女的前途被她给耽误了就不好了。
  关键唐嘉木说的上高中考大学也着实有不小的诱惑,自己闺女要是真的成了大学生,那自己脸上还不得跟镶了金一样闪闪发光,这自己可是从来也没想过的。
  苏永胜想着就有点亢奋,但转念一想又觉得太虚,考大学可不是说考就能考上的,别说是唐家村,这大山里头他就从来没听说过哪一村哪一寨出过一个大学生。
  他干咳两声:“行了行了都别争了!读不读书的,我心里有数。”
  苏红梅这才惊觉自己刚才说得好像过了火,看着苏永胜咬了咬嘴唇没再说什么。
  唐嘉木向外看去,太阳已经完全落山了,他得赶在天黑前回去,天黑了没月亮路太黑。
  目前看起来苏永胜也没决定不让苏小芹上学,他之所以决定不下来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经济困难,再一个就是对孩子上学到底有没有出路存疑。
  还得趁现在有时间想办法解决症结所在才行。
  他站起来对苏永胜说:“苏叔叔,您可得好好想想,以后小芹读书出息了,沾光享福的是您,您要是不让她上学,一辈子受苦受穷,以后后悔的可也是您啊。”
  苏永胜没想到唐嘉木一个孩子说出的话也挺有道理,不由得露出深思的表情。
  唐嘉木说完就告辞回家,苏小芹送到大门口来:“嘉木哥,谢谢你帮我劝我爹,希望他能听进去。”
  “放心吧,小芹。”唐嘉木安慰道:“改天我们再跟你爹说说,只要我们不放弃,他会同意你继续上学的。”
  苏小芹眼睛里闪着光,她重重点了点头:“嗯!”
  告别了苏小芹,唐嘉木快步往唐家村走,要回去开始他的“养猪大计”。
 
 
第15章 
  待唐嘉木回到家时已近黄昏,唐庆国和李秀英也已经从地里收工回来,因为有爷爷奶奶在,家里喂猪喂鸡烧水做饭这些事情都已做好,所以不一会儿功夫他们就可以开饭了,要是在平时,他们还得再忙上一阵子的。
  晚饭后,唐嘉木就要给自己那头不爱吃食的猪准备第二天的料了,他要在晚上提前准备好,免得第二天起来还要跟李秀英抢地方剁猪草。
  他把各种猪草切碎,撒上一些米糠和玉米面拌匀,装进一只篮子里,十分钟不到就准备好了。
  唐庆国和李秀英看着他弄得这么简单,都觉得这孩子是异想天开,养猪哪能这么敷衍的。唐嘉木也不解释啥,他就是要自然喂养,解放劳动力——至于效果如何,明天看看就知道了。
  ……
  第二天喂猪时,一家人都来了兴致,想看看唐嘉木的这个法子行不行得通。
  唐嘉木把准备好的猪草倒进食槽里,加入一点淘米水后再次搅拌均匀,放出那头不爱吃食的猪。
  这头猪个头短小,身型略圆,唐嘉木给它取了名字叫团子。团子走过来闻了闻猪草,大概也是觉得今天的吃食有些奇怪,不知如何下口,唐嘉木拍拍它,心道团子你可是肩负着历史重任的,我的养猪大业成不成全靠你了。
  团子拱了拱猪草,适应了一下,然后就慢慢吃了起来,它越吃越香,最后居然全部吃完了,吃完了还想吃,把猪槽舔了个精光。
  开端不错,唐嘉木很高兴,连唐颖在旁边都拍手叫好:“哇,团子真乖,终于好好吃饭了!哥,再弄点猪草来,我也要喂团子!”
  一顿的量已经吃完了,无限制地喂只会适得其反,唐嘉木见唐颖这么稀奇,要是把团子交给她来喂倒也不错,他可以腾出手来干别的事情,便跟唐颖说:“团子吃饱了,下顿开始都给你喂吧,我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你了,你可要按我的要求好好喂它,我们团子的目标是一个月后比别的猪长得好,能不能解放爹妈的双手就靠你了。”
  小孩子好奇心重,唐颖拍着胸膛表示保证完成任务,唐嘉木此时则又开始在心里默默规划起他的致富蓝图来。
  规划蓝图很容易,想做的事情也很多,可是每一件事都需要一个突破口不说,最重要的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同时还得取得父母的信任和支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时下庄稼正处于疯长的状态,很多事情得等秋天收了庄稼之后才能进行,现阶段只能尽量想办法创造一些经济收入,以后做事免不了还得请人干活,虽然村里互相帮忙干活不需要给工钱,但烟酒油水伙食开销还是免不了要花钱的。
  第二天就是镇上的赶集日了,唐嘉木决定去集市看看,找一找赚钱的突破口。
  ……
  第二天早上不到六点唐嘉木就起了床,天才蒙蒙亮,刷牙洗脸后,唐庆国已经煮好了挂面,父子俩快速吃完面条,就要准备出发去镇上赶集。
  从唐家村到镇上有十六公里远的山路要走,走得再快也得花三个多小时,所以山上人赶集都得赶早,尤其要去摆摊卖山货的话,更得早上加早,去晚了就没有好摊位了,并且到下午三点以后,赶集的人就逐渐散去,自己也得收摊回家,回晚了路上就要摸黑。
  为了这次赶集,唐庆国早先就已经收装好了两大木桶松脂,用结实的棕索拴到扁担两头,足足有八十公斤重。
  唐嘉木的扁担两头则是塞得满满的两大麻袋干茶叶,干茶叶轻,两大麻袋总共也不过十几公斤,但是体积大,麻袋很高,加上绳索的长度就快到唐嘉木胸口那么高了,唐嘉木挑上之后觉得行动有点不便,在坑洼不平的山路上行走,一不小心就会撞到地上,要是把麻袋横过来倒是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可是山路很多地方比较狭窄,即便稍微宽点的路段,去赶集的人多了也错不开路,真真的横也不是竖也不是,他这一身行头整个人看上去严重不协调。
  但他看着走在前面的唐庆国,知道自己完全没有理由叫苦。父亲挑着重物,厚厚的竹扁担压得弯弯的,他发达的小腿在重压之下青筋暴露,双脚踏着防滑的草鞋,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随着扁担颤悠颤悠的节奏高一脚低一脚地往前迈。
  八十公斤的重担,近二十公里的山路,有多艰难不言而喻。这些松脂虽说是主要经济来源,但也不过能换回几十块钱,镇上松香站的收购价还不到一块钱一公斤,这还不算之前上山割松脂下的功夫,这八十公斤的松脂得在天气好的情况下唐庆国上山劳作两三天才能产出。
  扁担每弯曲一下,唐嘉木的心里就跟着紧一下,他在心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让这一对可恶的木桶成为家里的古董。
  每走一段路就有各村各寨的山上人陆续汇拢到主路上,匆忙往镇上赶。大约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来到一段相对平坦的大路上,路要好走许多,但太阳已经出来,唐庆国身上担子重,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他不得不把上衣脱了系在腰间,光着膀子继续赶路。
  唐嘉木很希望这时候来一辆拖拉机,正好车上还有空位可以把父亲的两只木桶搁下,他边走边盼着,巴不得马上听到哒哒哒哒咆哮的拖拉机声响。
  他这么竖着耳朵听,好像远处真有拖拉机驶来,可停下脚步再认真听时这声音却又消失了,他拍拍耳朵,不知道是产生了幻听,还是因为山路在山间穿梭,即便是拖拉机响声这样的分贝量级,也时隐时现。
  又走了差不多三四公里,终于还是让他给盼到了。身后真的赶上来一辆拖拉机,唐嘉木想都没想就迎上去拦下,得知搁下两只木桶完全没有问题后,他立即掏出五块钱递给司机,对方还给他找了三块。
  拖拉机开到唐庆国身边停了下来时,埋头赶路的唐庆国还以为司机来揽活,他摆摆手继续走,得知唐嘉木已经把钱给了才有点无奈地把木桶搬上拖拉机。
  跟司机约好了在集市入口处等,父子俩继续步行,别看拖拉机比人走得快,却要比他们步行晚到镇上,因为步行走的山路都是近道,而拖拉机走的盘山路则要绕远路,加上路况差,速度快不起来。
  本来司机说让他们也上车,正好有位置能够挤上去,但唐嘉木直摇头,他可不想再受这个罪。
  曾经周末放假,唐嘉木从镇上回家,搭乘了一次拖拉机,站在后面的车兜里,一路颠簸摇晃,双手紧抓住车兜的栏杆才没被甩下山崖,等到了家之后两手都已麻木,差点张不开,还磨起了好几个水泡,自那以后再累他也宁愿走路。
  帮父亲卸下了重担,唐嘉木心里终于轻松了许多,虽然唐庆国略带责备他说很快就要到了还花两块钱不值当,但唐嘉木知道父亲只是心疼钱宁愿自己吃苦,他再次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家里富裕起来。
  唐庆国接过唐嘉木肩上的茶叶,走起路来别提有多轻松,没干过重活的唐嘉木觉得肩膀有些生疼,他边走边揉,唐庆国看着他有点心疼,但他不懂得如何表达感情,反倒开玩笑嘲笑儿子:“阿木你这可不行啊,我跟你一般大的时候都要挑几十公斤的担子了。”
  唐嘉木也不示弱:“爹,我可不是吃这碗饭的料,我是脑力劳动者。”
  唐庆国笑道:“好,以后念大学,做个知识分子!”
  ……
  父子俩到达镇上时已是上午十点多,他们在集市入口处等了二十来分钟,等到了那辆拖拉机。
  唐庆国要去松香站给松脂称重算钱,每个赶集天那里都会排上长长的队伍,要把几十块钱拿到手至少还要在那里等上一两个小时。
  于是卖茶叶的任务就交给了唐嘉木。
  这倒不难,由于长期卖茶叶,每一位山上的农民都有那么几个信得过的茶叶贩子,只要直接把茶叶给人家过一下秤,根据行情价格算好钱就行,茶叶贩子也别想在秤杆子上做文章,因为每个人都是称好了重才出门的。
  唐嘉木十分钟之内就把茶叶卖完了,他把空麻袋卷起来用绳子捆在扁担一端,在街边找了一家小商店寄存起来,这些小商店不会在意大家往里面堆东西,说不定大家一存一取之间就在他们家买点东西呢,他们管这个叫做会做生意。
  终于可以轻轻松松赶集了,唐嘉木曾经对这个又挤又乱的集市倒也算得上喜欢,毕竟这是镇上最热闹“繁华”的地方。
  不过他今天是带着任务来的,顾不得喜不喜欢,朝着集市中间走去。
 
 
第16章 
  整个集市并不大,总共三排房子,房子之间两条街,纵向长不过三百米,宽十几米。
  第一排房子是一排门面房,售卖各种五金杂货和零食烟酒等副食品,走到这一排快尽头的地方是几家肉铺子,一般只有这里才能常年买到刚宰杀的新鲜肉。
  第二排前半部分由原来的供销社改成了商场,墙上的“供销社”三个大字改成了四个字:“供销商场”,共两层楼,一楼柜台分成几个区,主要经营大小家电,服装和油盐酱醋米等生活所需,二层分隔成宿舍,专门租给街上的店主住。
  第二排后半部份也是一排门面房,都盖了两层,下层卖货上层住人,这里卖的以服装和华强北生产的小电器为主。
  前两排房子都是有点陈旧的砖瓦房,比起来,第三排就要高大上得多,都是三四层高小楼房,样子也比较新,这里有相对高档一点的餐馆,宾馆,银行、游戏厅,麻将馆,发廊等等。
  第一第二排房子之间的街道是主街道,即使是农忙季节,还是很多人要抽时间来赶集,毕竟每六天才赶一回集,生活所需和农药农具免不了要上街来买,还有很多人家产了山货水果茶叶等得趁着暑假来卖了给孩子攒学杂费,所以平时没什么人,一到赶集天就很拥挤。
  二三排房子之间是副街道,因为第三排房后面是镇上各机关单位,所以那里的消费人群相对固定,即使是赶集天,街上人也比较少,摆摊卖的都是一些比较珍贵的山货,一般农民也买不起。
  唐嘉木觉得一二排商店和主街道没有必要再去跟别人挤,他横穿过去直接来到副街道。
  今天这里零零散散的摆了几个摊子,唐嘉木走了一圈,卖的是些野兔、山鸡、石蛙、江鱼水库鱼,野生菌、蜂蜜等价格比较贵的山货,数量不多,品质也良莠不齐。
  这些东西除了蜂蜜外都是野生的,数量非常稀少,有的农民偶尔能弄到一些,自己舍不得吃趁着赶集天拿下山来卖,赚点钱好给家里多买几斤米几斤盐,要是能多卖几个钱还可以咬咬牙到肉铺切上一块肉回去给家里人打打牙祭。
  时至中午最热的时候,阳光很烈,唐嘉木浑身冒汗,他找了一个阴凉的台阶坐下,琢磨着自己要不要也来卖这些东西呢?是包山头仿野生养野兔山鸡和石蛙水库鱼?还是成为规模化养蜂人?或者做个巡山卖菌人?
  好像都不错。
  他当初大学毕业本就打算回乡创业,不曾想都快到家了却连车带人一起翻下了悬崖。现在不正是给他了一个提前创业的机会吗?虽然现在提前了十几年,条件非常艰苦,但他却有别人不具备的优势——知晓未来。
  他现在年龄还小,条件也极其有限,只能先从小处着手,争取早日赚取人生小小的第一桶金。
  ……
  唐嘉木站起身,决定再四处看看。他走出街道,拐过一个弯,又绕过一个小山丘,来到了牲畜交易市场。市场建在一片斜坡上,大门处于最高点,站在大门口,可以俯瞰整个市场,市场分成了几个区域,牛羊马驴猪分区交易。
  他就站在门口,看着热闹的市场,心里琢磨着要不劝劝父母多养点牲畜定期赶来卖,山上更适合养什么呢,羊好像不错,天天吃草,不需要太多成本……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