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是青涩又甜蜜的,就是接吻也小心翼翼。
嘴唇碰着嘴唇,有点急躁,而毫无章法。
伊沃明显不太会接吻,从侧面证实了他在牛津大学还挺乖的,没有乱来;爱丽丝作为被动的接受的一方,觉得他笨得可爱。
伊沃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几乎什么都要跟她说,说大学里的事情,说姐姐们,说父母,说自己。总想碰她,时刻牵着她的手不想松开,很快就主动自觉的发展成只要没人看见,手臂就揽住她的腰。爱丽丝一开始觉得挺别扭的,总是推开他,他便一脸可怜兮兮,用湿漉漉的眼眸看着她。
爱丽丝对男孩子的puppy eyes没有抵抗力,顿时心软。
奥斯汀们于是都知道了,两个少年在恋爱。
妈妈对伊沃没有意见,他俩年龄相近,从小认识,伊沃又嘴甜,很讨人喜欢,奥斯汀全家都很喜欢他。妈妈虽然有时候觉得伊沃不如奥利弗沉稳,但伊沃毕竟还很年轻,没到20岁,再过几年,年纪稍长,自然也就沉稳了;家世又好,出身名门,年金丰厚,相貌即使没有奥利弗英俊,可也是帅气开朗,爱丽丝没选奥利弗而选择了伊沃,这还有什么好挑剔的呢?
伊沃临走前的一天,带爱丽丝去伦敦城区买东西。他手里有200镑,看到什么都想买给她,没买什么昂贵的物品,小零碎儿买了一堆,什么时新花色的布料啦,各种缎带花边啦,蕾丝扇子蕾丝手套珍珠发夹;一打亚麻手帕;好几顶帽子,用蕾丝花边或缎带或珍珠装饰;几双鞋子,材质各异;几只女式丝绸手提袋,绣着精致的绣花;还买了化妆品,眉笔香粉唇膏。
回家的马车里,伊沃急匆匆的就想为她涂唇膏,打开小瓷罐的盖子,用右手食指指肚沾了一点点唇膏,让她侧过脸,左手捏着她下巴,小心的为她涂唇膏——结果还没涂完,马车车轮碾过一颗小石子,微微颠簸一下,他手指一滑,唇膏便涂到她下巴上了。
他忍不住笑。
爱丽丝嗔怪的拍了他手臂一下,从手腕上的手提袋里拿出手帕。
伊沃忙说:“我帮你擦。”
他俩并排坐着,脸庞凑的越来越近……接着凯茜适时的咳嗽了一声,才没让他俩真的吻上。
伊沃有点脸红,忙转过脸,假装“我什么都没干”。
*
既然有了伊沃,妈妈对爱丽丝不爱出去参加舞会就没什么意见了,舞会么,最大目的是结识可能的丈夫人选,爱丽丝轻松跳过不断结识、试探、互相拜访的过程,从少年玩伴里选了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妈妈觉得她还挺省心的。
早先她发现小女儿十分有主见之后,一直担心爱丽丝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举止,名门淑女跟情郎私奔这种事也是时有发生,每一桩都会是各种社交圈里茶余饭后的八卦佐料,她可不愿意自己的女儿也做出这种会给家族带来坏名声的事情。现在看来,她的担心是多余的。
*
戈登太太在不久前终于知道儿子爱上了奥斯汀家的小女儿,对丈夫嘀咕,爱丽丝颇为野性,只是看着乖巧,怕自家的乖宝贝会被爱丽丝玩弄。戈登先生觉得太太想多了,但还是去了一趟牛津,找儿子谈了谈。
伊沃便跟父亲说了自己的未来计划,订婚结婚去欧洲游历,他满心喜悦,一心想跟家人分享他的喜悦。
戈登先生想的比较实际,问他:“奥斯汀小姐怎么想的?”
伊沃明显愣了一下,“我还没有跟她说过这些。”
“那你准备什么时候说呢?”
“年底。”
“你确定她也跟你一样的想法吗?我是说,她想过要跟你结婚吗?”
“她会不愿意吗?”伊沃吃惊的疑问。
“按说应该不会。我的儿子这么好,这么优秀,她一定也会爱你。”
伊沃害羞的笑了。
*
到了4月底,爱丽丝写完了新小说,凯茜便带她去牛津郡探望安娜表姐。
这些年,爱丽丝也见过几次安娜表姐,安娜表姐还是那样,整天一身黑,神情严肃,面相日趋苍老。
安娜表姐还住在10年前那间小别墅,仆人不多,生活悠闲。
不过,跟10年前不一样的是,她似乎收养了一个小女孩。不算正式办了手续的收养,但女孩跟着安娜表姐住,穿戴打扮和教育,都像一个小淑女。
“克莱尔,来见过奥斯汀家的阿姨,这是卡桑德拉,这是爱丽丝。这是克莱尔。”
克莱尔规规矩矩的称她们“阿姨”,行了屈膝礼,年龄大概10岁左右。
见过面后,安娜打发走克莱尔。
“这是附近村庄里一个农夫的孩子,他家养活不起,要把她卖掉。”安娜说的很简短。
爱丽丝想,这就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普遍现象。在农村因为要做农活,没有男丁可不行,所以生了一个男孩还不够,还得不停的生,最好家里能有3、4个男孩,这样等到孩子长到8、9岁,就可以做一些轻活,14岁就能顶一个壮劳力;女孩也是要的,得有人在家做饭喂鸡喂猪洗衣服,妻子忙着生孩子,是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做家务的,但女孩太多了也不行,毕竟张嘴就要吃饭,结婚要给嫁妆,投入产出比太低。
雅各布一家算是幸运,遇到了爱丽丝。雅各布父亲怎么也能算是手艺人,技术工种,只要给他一份稳定的工作就能养活家人;雅各布自己也很争气,成了爱丽丝身边最不能少的忠仆。他家原本就在这附近的村庄,爱丽丝给他和席德妮放了一天假,让他们兄妹回去看望亲戚,对他俩来说,这也就算是衣锦还乡了。兄妹俩在奥斯汀家吃的好穿的好,又都接受了教育,已经不是以前的村童村姑。
安娜不爱跟人说自己的事情,于是奥斯汀家也是直到现在才知道克莱尔,凯茜很快写信回家,对父母说安娜表姐收养了一个小女孩,这对她还挺好的,对克莱尔也很好。安娜能有点具体的事情做,不至于整天闷在家里。
爱丽丝在牛津郡住了一个月,期间雅各布带她去田间地头转悠。春耕刚过,就得忙着锄草,这时候哪有什么灭草灵之类的农药,全都是手工。锄草不是什么重体力活,女孩也能做,于是都是天刚亮就去田里锄草,干完活回家吃早餐。这附近多是种小麦,也种玉米、马铃薯这种高产易饱腹作物,花生榨油,花生渣可以喂猪,花生也种的多,不过这时候花生刚冒头,还没开花。
至于菜地里种的种类就多了,大部分市场上可以看到的蔬菜都有种,还有人种了不少番茄,现在英格兰人也已经越来越多的食用番茄了,多是做汤,孩子们拿它当水果吃,炖肉放一些番茄,酸酸甜甜别有风味。
菜价十分便宜,几个先令能买一大堆蔬菜。
附近几个村庄都溜达遍了,爱丽丝也增长了对这个时代英格兰乡村最底层劳动人民现状的见闻。
农夫也是趋利的,这是人之本性,也想着能让子孙后代跳出困在土地上穷困现状,但由于教育程度跟不上,有些人是因为没钱,有些人纯是因为太笨,而“笨”也多数因为没有接受过基础教育,没法去学一些技术活,比如你要是做木匠,总得能看懂图纸吧?木匠师傅也不愿收没有基础的学徒,你总得学会拼写才行。
受教育程度严重局限农村人口提高收入,他们只能在土地上找生活,努力耕种,获得极为微薄的收入:要交田租,要自家吃,能用作物资交换的地产所剩无几。
当地教堂倒是开了小学校,教授孩子们拼写,但往往孩子们一来没有定性,总想着玩;二来,学不了几年,10岁到12岁,就得给家里干活,或是出去做学徒,很少有人能一直学到15岁,教育成果不显著。
爱丽丝分别给设立小学校的教堂捐赠了各30镑,这就足够小学校运转一年了。
席德妮便觉得小主人十分善良,试探着问,家里是不是还需要仆人,她舅舅家的次子该到了出来工作赚钱的年纪。
“他不能再去我家,我家只能有你家的兄妹。”爱丽丝拒绝了,“但他可以到安娜表姐家试着做工,厨房帮佣总是要人做的。他多大了?”
“13岁。”
“会拼写吗?”
“学了一点。”
“你看,雅各布做我的玩伴的时候才10岁,就已经学会很多单词了,你得知道,肯用功学习的人才会有更好的出路。雅各布以后肯定是我的总管,他的子女都能去上正规的学校,只要他的孩子够努力,几十年后,谁也不会记得你们家是从牛津郡的小村庄里出来的。”
“爱丽丝小姐。”席德妮很激动。
“你也一样。你以后也是跟着我的,你会是我的女管家,你要是结婚了,以后有了孩子,我也送他们去正规的学校,不过你最好不要生太多孩子,你父母就生了太多孩子,本来要是只有你和雅各布,你们家不用离开坎博恩也能过得很好。”
席德妮平时经常被小主人洗脑,对“女人不要生太多孩子”接受良好,家里子女多的坏处她体会很深,小时候总是吃不饱,半夜饿哭是常事,这可不是什么很好的童年记忆,直到哥哥开始送钱回家,家里的情况才算好了一点。
爱丽丝认为生6个孩子是上限,毕竟这个时代婴幼儿夭折率太高,很难保证孩子们都能活到成年;像奥斯汀家9个孩子都活下来了(乔治哥哥的病是意外,而且毕竟没死),算是很幸运了;雅各布家因为没钱看病,先后夭折了3个孩子。
她当然不可能限制仆人们生几个孩子,你管天管地,还能管人家夫妻上床造人?所以才要机会教育,随时给雅各布兄妹洗脑:孩子要有,但多了就不好了,4个孩子是理想状态,6个孩子也勉强,8个孩子,天哪!想想养大一个孩子你得花多少钱!
算一下经济账,雅各布兄妹就被这笔费用吓到了,纷纷表示还是少而精比较好。
*
既然到了牛津郡,自然要顺便去牛津大学看望男朋友。
先派了雅各布过去,在牛津大学附近的旅馆租了房间。雅各布看了一圈旅馆,觉得都挺乱的,旅馆的长租住客多是学生,包养着长期或是短期的情妇,还有那种短租几天的,用处自然是你懂的,这种旅馆当然不适合好人家的年轻淑女。
于是在稍远一点的地方租了某家乡绅的小别墅,说是给奥斯汀家的小姐居住,就是奥斯汀打字机公司家的小姐,很顺利的租到了,先付了一周的租金。
到了5月的第一周,凯茜又带着爱丽丝去了牛津大学。
*
牛津大学数百年前就成立了,几百年来,周边建筑围绕着学校的教学楼和宿舍楼不断增加,整个校区没有围墙,教学楼、宿舍、图书馆穿插着住宅楼、教堂,城区地处泰晤士河河区,泰晤士河的支流查维尔河穿过城区,河面上时有小舟悠然而过。
教堂、各学院鼓楼等较高的建筑多在中世纪就建造完成,当时流行哥特式建筑风格,校区里也就随处可见哥特式的尖顶,又奇异的跟后代的建筑风格微妙统一,独具韵味。
学生们的家长、兄妹来探望也是常事,但只在交往阶段、还没有订婚,出身良好的女孩前来看望男朋友并不多见。凯茜和安娜是都不太懂这期间的分别,爱丽丝则认为男女朋友分隔两地,互相探望是应该的,没有多想。
伊沃兴高采烈的带她在校区里闲逛,指给她看他上课的教学楼,带她去他的宿舍小楼。爱丽丝跟凯茜一起参观了他的卧室,很满意的发现她给他画的肖像就放在床头柜上。
伊沃很乖巧的表示,再也不会弄丢她送的东西。
*
爱丽丝在牛津大学又待了10天,这才返回伦敦。
途中经过斯蒂文顿,在大哥詹姆斯家住了两天,带侄女安娜一起回伦敦,安娜也到了该去学习淑女教育的年纪了。
回到伦敦后,爱丽丝开始修订新书。
新书书名《绑架恶龙的公主》,讲了一个古怪又有趣的中世纪公主与骑士与恶龙的故事,仍然以脆弱而逐渐坚强的女孩子为主角,本质仍然是成长故事加冒险故事,故事的结尾神转折,令人意想不到。
修订完毕后,仍然是先拿给亨利哥哥过目,再送去给贝克福德先生过目。
苏珊·贝克福德莫名疯狂喜欢这本书,迫不及待的看完了,又迫不及待的写信给她,说喜欢得不得了。
等到俩人下次见面,苏珊滔滔不绝的赞美了她好一通,说她的小脑袋里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故事,简直要等不及新书上市,她会让她认识的人都去预订的。
“你的上一本书写的太沉重了,我不喜欢,我喜欢这本。露易丝公主真是太棒了!我可喜欢她了!”
“结尾你也喜欢吗?”爱丽丝纳闷的问。
“喜欢!超级喜欢!我心目中的露易丝公主就该是这样的!干脆!利落!不废话!”
“贝克福德先生也喜欢吗?”
“噢,他可喜欢了。他认为你写的很好,写作技巧也趋于完美,不过他还是认为你得写一些现实题材,你可能得再过几年才能写好,毕竟你还没有出去游历过。你想出去游历吗?或许我们俩可以一起去?”苏珊突发奇想。
“只要贝克福德先生同意的话。”爱丽丝一想,觉得这也不错,没准是跟贝克福德先生一道。跟聪明人一道出门游历的好处可能在于,他总是有不同的见解,那样会很有趣。
“我倒是担心奥斯汀太太会不同意。”关于奥斯汀家到底说说了算的问题,早年是乔治牧师,自从乔治牧师退休后,大事都是奥斯汀太太做主,小事是爱丽丝做主。
“要是跟贝克福德先生一起去的话,母亲应该不会反对。”
“父亲准备带我走遍英格兰,拜访一些亲戚。”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才发现编辑把我文案改了,删掉了平行对照时间线的两条。这是为了让读者对奥斯汀时代有个更直观的概念特地列出来的。
本文的时间线开端1795年,是中国清高宗乾隆年号的最后一年,之后乾隆传位给儿子嘉庆。
1789年,法国开始了长达41年的法国大革命。
1804年,拿破仑称帝。
1804年,美国探险家开始横穿北美大陆,此时美国从密西西比河往西都还是印第安人的地盘,白人极少。
1790年,第一批英国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亚,此前20年,澳大利亚都是英国的罪犯流放地。
1775年到1783年,是美国独立战争,格兰特邓波儿出生在独立战争结束之后。
1861年到1865年,是美国内战,又称南北战争,是《飘》、《小妇人》的背景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