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未婚夫射杀之后——风储黛
时间:2019-08-29 08:29:14

  卫绾应许地点头,几人一同朝卫宅后门折回去。
  沿途高胪忽问道:“太子妃,符节令王大人在云中郡有什么亲么?”
  卫绾愕然,“云中郡?这我倒不知,表兄那边原本的王氏家族也曾显赫一时,说不定有。”
  高胪见主公目中余光嫌弃他多嘴,便识相了闭了口不再说话。
  等到了后门,卫绾与常百草入府,她朝夏殊则道了别,才阖上了门,卫不疑伴着太子殿下回转,疑惑道:“表兄前不久去了云中郡?难怪当日下了婚帖,却在家中见不着人。”
  见主公已负手走出了一射之远,高胪叹道:“卫三郎难道不知,符节令大人的心思么?太子妃出嫁,他岂肯甘心赴宴。”
  卫不疑道:“这我倒不是不知,只是表兄为人素来君子,我以为对阿绾他必定也虚怀若谷,若阿绾幸福,他说不准会来,到底是表亲,婚帖我岂能不与他送去。说到云中郡……”
  跟着夏殊则日久,卫不疑对太子殿下的势力范围不可能不清楚,那恰好是一块阴影,太子殿下伸手碰不到的地方。他心思微凛,但愿是自己多想。
  *
  逛了许久,卫绾走得脚背都疼痛了,安静地沐浴,活络筋骨之后,她换了干净的白裳,独自坐在寝屋里翻看起了医书。
  忽传来敲门声,她有几分惊讶,命常百草过去开门,只见卫皎袅袅婷婷地立在门槛之外,脸色微微发白,咬着嘴唇望着自己。
  卫绾起身相迎,“二姐,夜色已深,你来寻我是有事相告么?”
  卫皎入门来,常百草被递了眼色,便出去了,将寝屋门替二位姑娘阖上。
  卫皎咬唇望着卫绾,“阿绾,你今日同母亲说了,李翦回朝来求娶我,是殿下授意之事?”
  卫绾请她入座,替她奉了茶水,便挨着她朝紫檀木椅入座,眼波如雾流眄,“虽无直接授意,但与他亲自做的媒差不离了,不过二姐不必担忧,此事目前为止也只是私下谈论过,绝没有流传出去,只要你不点头,旁人连李翦朝父亲开过口都不会知道。”
  见卫皎垂着眸一言不发,卫绾也觉着尴尬起来,高胪曾说李翦两辈子对卫皎倾心,只是却没有机会开口,他这才言语相激。
  私心里卫绾并不觉得卫皎需要为一个始乱终弃的贱男人耽误一生幸福,但卫皎心中之结恐怕却远不止崔九。
  “阿绾以为,李翦其人如何?”
  卫绾没有想到二姐会拿此事来问自己,惊讶之后,她皱眉想了想,前世里似乎并无李翦这号人物,他这一世声名鹊起,太子殿下功不可没,真若论了解,殿下才能说得最公道,也不知殿下是如何慧眼识珠。卫绾道:“传闻里是不错的,耿直忠义,爱兵如子。”
  “传闻,你们都是如此说的。”卫皎心思愈来愈乱,嗓音愈来愈低。
  前几日,她忽然收到一封来自西北居延关的书信,信是陇头人捎来,上附有梅香,信上寥寥几句,说无意之中得了一张琴谱,听闻卫二擅琴,便命人为她送了来。琴谱是失传已久的古谱,且为真迹,珍稀异常,如连城之宝。
  自那之后,卫皎心事重重。
  窗外起了一阵风,芭蕉曳晃,发出窸窣的响动。
  卫绾尴尬得不知当说什么,心思莫名其妙地晃到了别处。
  卫家有一座阁楼,她年幼时惹了祸事,主母罚她到阁楼下跪抄写经书,往往一抄便是一整日,写得手背酸疼,第二日清早,她的侍女便会机灵地跑下阁楼去。那阁楼外临着西门,西门以外是一条深巷。
  春雨之后,能听到深巷之中传来的叫卖杏花的声音。侍女推门出去,铜锁上总扣着一把嫣粉的杏花。
  四时不同,花也不同。
  卫绾还道是哪个仰慕她二姐的送错了花来,可直至卫皎嫁去幽州后,那花还是风雨无阻地送来。
  她忽然想起了将胸口的伤弄得溃烂不能愈合的殿下……心神轻轻地晃了晃。
  “阿绾?”
  卫绾如梦初醒,握住了卫皎之手,“其实二姐尚且年轻,总要为日后做打算,如李翦心诚,二姐不妨试着再赌一回,上天对你不至于苛待至如此地步。我虽未曾见过李将军,但我信殿下的眼光,他绝不会看错人。”
  作者有话要说:
  绾绾:结婚之后,才知道某人闷骚地对我表示过爱意,托腮,他能不能光明正大地说一句爱我?
 
 
第34章 
  卫皎翌日大早又收到了两张琴谱,被函于密封之中,经由卫不器之手送来的。
  看不出李翦武将出身,却粗中有细,知晓让驿使先将信送给卫不器,再辗转相赠于她。只是这样,敦厚仁善的兄长没有放过询问,“阿皎,信我可以给你,只是你要同我说,这信是何人送来的。”
  李翦未在信笺上署名,仅仅写在里头附有冷梅香气的信纸上,卫不器是君子,既是送予卫皎的,他便没有启封过。
  只是如今卫皎到底尚在家中,始终与男子私相授受,一旦败露,于她名声有碍。
  卫皎垂下了螓首,“阿兄勿怪,想必只是琴谱而已,张掖李翦所赠。”
  “李翦?”
  卫不器思及卫绾昨日于家宴上所说,蹙起了眉。事关卫皎,李翦曾向父亲提过娶亲之意,此事父母私下合计,却未曾告知他,若不是卫绾道出,卫不器至今仍被蒙在鼓中。
  他还不知卫皎心意,但当初为她上幽州退婚,亲眼见了那崔氏嘴脸,对二妹妹的再婚之事也放在心中着紧了不少时日。
  卫不器直言相询:“李翦赠来琴谱,也不是一次了,阿皎你收下了,可是因着心中也偏爱李翦?”
  “我……”卫皎既困惑,又无奈,不知当如何说。
  卫不器道:“抛开旁事不谈,你和离在家,当初上门求亲的如今个个对咱们避之不及,唯李翦上赶着献殷勤,阿兄直言,他若不是存了别的心思,那便是真心喜爱你。阿皎若是想考察李翦心意,阿兄愿意在中间为你二人传信,只道是我在居延关的一位故交,有些书信往来,依着母亲对我的信任,必不会仔细询问。”
  阿兄一向孝顺母亲,未曾想这一次竟肯为自己隐瞒,卫皎咬住了红嫩的唇,“此事,容后再说,我亦没想好是否该接受李翦的好意。阿绾要出门了,咱们送送她去。”
  卫不器微微地顿了顿,点头说道:“也好。”
  卫府几人送卫绾上了出门走上宫车,临去之时,卫绾从车中回眸,瞥了眼立在台阶上未曾走下来的卫氏家眷,忽然牵起了唇,发出无声的笑来。
  嫁出这门始,除了这个始终与她站在一处的亲兄长,卫家一干人等,还真是与她不再有甚么干系了。
  她这古怪一笑,倒让薛淑慎心头发毛,故也阴阳怪气地回了一笑,卫绾却不再看,弓腰打起了竹帘,矮身入里。
  华美的宫车,随着铜铃声动,扬尘而去,消失在远处僻静而广阔的深巷之中。
  薛淑慎趁着人一走,张望了一眼,这便拉着卫皎之手,大喜过望地入门,卫邕与卫不器均不知其心意。
  待入了内堂,薛氏命婢妇都下去,不必来堂上伺候,这才携了卫皎之手,引她上座。
  她喜不自胜,直眉开眼笑地说道:“昨日里卫绾显摆来,我心中极为不适,夜里也道你父亲憨傻,被人炫耀了一通浑然不知,与他起了些争执,未曾想前不久我送到蜀郡的信,今日已有人回了!”
  堂上的男人面面相觑,卫不器更是大惑不解地问道:“母亲朝蜀郡送了何信?”
  “益州刺史,年方二十又七,正当年华,他母亲苦于儿子守鳏,无门当户对之贵女可堪相配,三年来无法议亲,我正是听了这话,得知林老夫人有意朝洛阳寻访……”
  “母亲!”卫皎面孔煞白,念及怀袖之间揣着李翦千里迢迢送来的琴谱,愈发羞惭无颜,脸白地朝薛淑慎道,“母亲,女儿不是同您说过了么,女儿不便议婚,请母亲切莫自作主张,你怎么还……”
  薛淑慎早已知晓她这态度,也不曾意外,只冷哼着说道:“你不争气,为母的岂能不为你争一口,那萧家世代居于益州,巴中之地,犹如天险,据守难攻,水旱从人,粮多物盛,这一代的刺史更是励精图治,谁人不羡慕这块好地方,当初先帝平定天下之时,大赦益州,从中提拔了多少英才!如今各个都是朝廷的脊梁骨,难说下一个不是这位刺史大人。”
  说至此处,薛淑慎的口气停了一停,一指头戳在茫然地睁着眼眸的卫皎脑门。
  她又气又笑,“你个没出息的,母亲早不指望你能攀上什么皇亲贵戚了,只是林老夫人那独生儿子,我怎么瞧怎么都觉着顺眼。你若不信我的眼光,卫邕,你来与女儿说!”
  薛氏瞒着自己朝蜀中林老夫人抱有求好之意,虽有些伤他颜面,但卫邕冷静之下细想起来,那萧家如今的长子,确实是个风骨佳绝、政绩斐然的青年人,何况他恰是鳏居之身,必也不会低看了卫皎。
  卫皎的手不自知地捏紧了衣袖口,信纸慢慢地发出低微的折叠响动,她怀着一缕微弱的希望,望向父亲大人,渴盼他能开口,为自己做一回主张。
  卫邕却道:“不失为大好青年。夫人此事瞒着我,做得虽不地道,可见心却是为着阿皎的,她为你的婚事奔波日久,实是劳苦,阿皎,不如你……”
  卫皎的心冰冷地沉了下去。
  卫不器蹙眉,堂上唯有他,若有所觉卫皎弄出的声音,知晓那是前不久李翦命人送来的琴谱,今日才到府上。
  他立了许久,才下了这么一个决定,他走了出来,同父亲慨然道:“父亲,昨日阿绾归家,席上所说,可是真的?那张掖抚西将军李翦,对我二妹妹怀有求娶之心?当时父亲为何不应?”
  未曾想这常孝顺不知违逆二字如何写的长子,竟也来质问于己,卫邕一时面色复杂地盯了眼薛氏,岂是他不应,当初他便想立即应了,是薛氏与卫皎都不肯,李翦又仓促离开洛阳,再无音讯。
  卫邕露出难色,“当初非老父不愿,而是你母亲觉着李翦年岁长了阿皎快一轮了,又是武将,朝不能保夕,不愿她一嫁,为父思及此也觉得不是无理。何况那李翦去后,至今也没有回音,可见是就此放下了,心意也不够纯,放过了他也没甚么。”
  卫不器道:“可,那李翦如今……”
  “阿兄。”卫皎打断了他,朝他摇了摇头。
  卫不器闭了口,蹙眉不再言语。
  卫皎在家中之时,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女儿,当初如何被发落出家门的,如今也将怎样被发落出去,抗争过,但因为自身的软弱,无法脱离家门,如今除死心认命,别无他法。
  “凭母亲做主。”
  卫皎敛衽施礼。
  见她终于想通了,薛淑慎心中一块巨石落下,笑吟吟地攀住了卫皎两肩,“好,这才是我的好女儿,你可算转过了这道弯儿,母亲能保证,日后你的日子必不再难过!”
  薛淑慎还待说几句萧刺史大人的好,好教他愈发了解未来夫君,存有憧憬,卫皎告知父母身体不适,便提早从堂上退了下去。
  莲步迈出门槛的那一霎,卫皎紧绷的挺立的双肩犹如负重,被千钧之石压垮了一般,无力地拖着步子朝闺阁行去。
  畅行无阻,婢妇要上前来宽慰,问询发生了何事,卫皎一言不发,眼眶猩红,待回屋之后,她阖上了门,对屋外老妇说道:“您不必跟来了,我要清静会儿。”
  老妇应声,满面愁容地捧着午膳走下阁楼去。
  卫皎靠着门框,无声地抽气、哽咽着,好一会儿,她才略微平复,哽着口气走到书桌前,取了一纸素宣,以笔蘸墨,写道:居延李翦。
  她不能为自己做主婚姻,正如上一次,因自以为失身于崔适,心中也认命了,又受他言语蛊惑,以为这定是温润良人,不必出面,父母便为她安顿好了一切,送她出门。如今在家中,她有诸多不便,父母盼着她早日另嫁,身为子女,不能致使家门蒙羞,她必须从命。
  她写道:盼李君相知,卫皎此身污浊,李君仁义之辈,卫皎无心辱没于你,琴谱函于信封其内,原物奉还,请李君另寻知琴知音。此信勿回。
  落笔之后,卫皎幽幽地盯了那墨痕未干的信半晌,自知这信送出之后,回头无路,不知是释然,还是更凝重了,她自嘲地微笑起来,将信封好,前去寻卫不器代为发出。
  卫不器皱眉,“阿皎当真想好了?”
  卫皎泪痕未干,怕卫不器瞧见端倪,始终垂着面目,“想好了,请兄长代为发信,若李翦还有信来,也请兄长代为回绝,道我不欲与他再有纠葛,请他务必自重,不必于卫皎身上浪费心力。”
  卫不器捏着掌中那封有数张琴谱的厚厚一把信,犹豫再三,道:“也好,阿皎既觉着那益州刺史尚可,阿兄自然不会阻挠你的婚事。”
  说罢,他又道:“李翦此回发信来,你看了不曾?”
  卫皎摇摇头,“未曾,我想不必看了。”
  她转过了身,偷偷地用食指抹了泪痕朝东院那满树油绿的藤蔓架走去。
  直至她纤瘦的清影消失于藤萝深深之处,卫不疑原地驻足了许久。他面容复杂地捏着厚重的信,穿庭过院,入后门,嘱咐小厮将信发出。
  回来之后,他望了眼书房之内影影绰绰的纱橱,绣着荷生并蒂的屏风,顿觉刺眼无比。
  不知不觉,阿皎已二嫁了,阿绾也已嫁了人,过不久,或许轮到卫不疑与卫织了,而那个早早地夺走了他魂魄的女子,却已永远不能再回来!
  他从未有一刻如此时般,憎恶匈奴人,憎恶到后悔从父之命习文,不能如西北的武将,如李翦一般,不吝用血肉之躯,用仇恨,用杀戮,去搏一个公道。
  倘若他还有这个幸运的话。
  卫不器念及此,恍惚回神,他走到了书桌前,笔走龙蛇,极快地写完了一封信,又疾步冲出了庭院,将信交出,并嘱那小厮,务必使信一并送到张掖李翦之手。
  作者有话要说:
  皎皎是李将军的人儿,跑不了。
  卫家大哥年纪二十二了,这个年纪,还没有娶妻是有点奇怪,因为他自己还意难平。
 
 
第35章 
  黄昏,卫绾身为太子妃,承包了东宫的庖厨,忙活了一个时辰,于天色未暮时分,做了整案珍馐。月娘去传唤殿下身旁的小公公,未过多时,卫绾撑着下巴等着,撞见提灯而来的殿下的身影。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