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觉得,一个家族应该有男子汉去奋进才对。身为男儿,或者为官做宰,光耀门庭。科举不成,也能学医经商,兴家立业,上供养父母,下养活妻小。
珠儿以为,祖母说得可对?”
贾珠三岁启蒙,贾政自小以清贵文人自居,梦寐以求的就是金榜题名,名垂青史。从小就给儿子贾珠灌输,男子汉要读书科举,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怎么能靠着女儿家拉拔呢?
他是堂堂男子,顶天立地,靠妹妹拉拔,太丢人啦!
再则,贾珠也觉得母亲太看不起他与父亲了。
父亲堂堂男子,他是长兄,难道还不如妹妹一个奶娃娃?
贾珠掷地有声的说道:“祖母,孙儿觉得祖母说得对,父亲说了,男子生于天地间,要上敬父母,忠君爱民,封妻荫子。
建功立业是男子的责任,怎么能让女子出头露面替家族挣前程呢?”
石梅颔首:“真是个好孩子。可是,你母亲不相信,她觉得你妹妹应该替家族的男子们去挣前程,祖母因此责罚她,她这才哭了。
珠儿去安慰安慰你母亲,就说珠儿会努力读书习武,将来给家族争光,给母亲挣诰命,让你母亲千万相信你,不要苛责妹妹,让你妹妹做个快乐的小姑娘吧!”
贾珠颔首:“孙儿遵命!”
贾珠走到王氏面前,躬身行礼,说道:“请母亲安心,珠儿会努力练功习武,将来长大了建功立业,光宗耀祖,替您挣诰命,妹妹还小呢,又是女孩子,您就不要再苛责妹妹了,天天让妹妹背诵诗词,学做淑女,等妹妹大一些再学吧,您放心,我会教导妹妹,保护妹妹,绝对不会让人欺负妹妹。请您也相信父亲,父亲说了,明年一定要金榜题名,替您,替祖母挣诰命呢!“
王氏气得嘴唇哆嗦,她的儿子已经能够一本正经的教导她了?
然后,贾珠学完了祖母的话,觉得还不尽兴 ,又自行发挥起来:“母亲,今日当着祖母说说也罢了,明儿去了外头,您千万记住了,不要再对别人说什么妹妹贵不可言,替我替父亲挣前程,会被人笑话死!
儿子丢不起那人,父亲也不会高兴!”
王氏愤怒的眸子死盯着石梅,这个老虔婆,竟然让她这样丢人?
王氏很想打滚撒泼,跟贾母闹上一场,却是怕给儿子留下更加恶劣的印象,也只有忍气吞声,浑身颤栗的点头:“珠儿,我儿真有志向……”
王氏踉踉跄跄的告辞了。
石梅看着王氏倔眉倔脸的,知道王氏并未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贾珠尚好,已经有了正确的世界观。
元春还小,不能让王氏带歪了。
好好的正房原配不做,硬要削减脑袋去给人做妾!
母子分离,真不是什么好办法。
但是,石梅决不能让荣府走上卖女求荣,让人耻笑的老路!
贾敏一边瞧着石梅面色铁青,心里有些慌张,她很少看见母亲这个模样。
贾敏带了没茶递给石梅:“母亲,您别太着急,元春还小,时间还长,您慢慢教导二嫂吧……”
石梅结果茶盏吮吸一口,叹息道:“教导?我只怕没那个本事……”
这话没落地,赖嬷嬷进来通报:“太太,大奶奶带着两位小少爷来了?”
石梅看着贾敏一笑:“你搬来的救火队员还不少?”
贾敏道:“这回不是我,肯定是琏儿,他方才要跟着,我把他指回去瞧琮儿,肯定这小子说漏嘴,大嫂猜着了!”
石梅拍拍贾敏:“你的好心,王氏未必能理解!”
张氏这时来了。
竟然是贾琏抱着贾琮。
张氏手里提着包袱。
贾敏帮着接手贾琮,嗔怪张氏:“大嫂,您可真是心宽,也不怕琏儿手滑。”
张氏笑道:“在门口再干让他接手呢!”
贾琮即将满岁,跟石梅已经混得很熟了,见了石梅就小手招招,口水泛滥:“奶、奶、奶……”
贾琏伸手替他擦拭口水:“真是没办法,见谁都是奶奶奶,这是祖母……”
贾琮跟贾琏不同,贾琏说话早,两岁才能离手走路。
这个贾琮却相反,十个月就能摇摇晃晃走几步,但是,口齿不如贾琏与元春清晰。
因为正在长牙齿,喜欢流口水。
说得最明朗的话就是奶。也不知道是想吃奶,还是叫她奶娘!
贾琏十分嫌弃,觉得他又笨又贪吃!
石梅猜测,贾琮走路早,估计是因为身子瘦弱,分量轻。毕竟张氏怀孕的时候正赶上孝期,不敢吃的太好。
贾琏那小子当时胖的球球似的,体重眼中超标,肯定走路慢。
石梅抱着贾琮替他抱不平:“咱们说话慢,但是,咱们有长处啊,琮儿行动快啊,不像某些人,两岁了才走路呢!”
贾琏知道在说他,噘嘴不高兴:“祖母,人家一岁八个月就会走路了,不是两岁啊?”
石梅颔首:“哦哦,祖母说错了,是两岁差一点走的路!”
贾琏便抱着石梅的胳膊,身子扭来扭曲的抗议:“祖母啊,差的多呢,四个月呢?”
石梅看他要哭了,这才一笑:“嗯嗯,琮儿长大要向哥哥学习,哥哥现在认识很多字了。”
张氏把贾琏从石梅身上撕下来:“祖母逗你玩儿呢,去那边跟弟弟玩儿,母亲有话跟祖母说。”
张氏不光是来献宝,也不是特特来劝架,却是驿馆有书信送来。
贾赦除了给媳妇写信,也给石梅这个母亲单写了一封。
石梅这里拆信:“他们可说了什么时候回家?”
张氏笑道:“说是会赶回家过年,记着明年三月公公大祥祭祀呢!”
张氏说着话,把手里的小包裹放在炕桌上:“婆婆,大爷还有稀罕礼物给您呢。”
东省地什么礼物,左不过是人参鹿茸。
贾赦在信中嘚瑟,他受聘做了守备府教头。
石梅觉得很不错。
不经意间,石梅看清了所谓的礼物,顿时被吸住眼球:“这是哪里来的?”
第41章 番薯
张氏正在絮絮叨叨介绍, 闻听婆婆询问, 忙道:“这东西叫番薯,我父亲说,这东西就跟我们这里的山药蛋一样,是一种可果腹的农作物。”
石梅期初以为是土豆, 又发现颜色不对,这东西因为干枯, 外皮打皱, 颜色发沉。
分明就是红薯。
石梅抓起来仔细观瞧,并掰掉把子,嗅了嗅, 一股甜腻的清香扑鼻而来。
却是红薯不错。
只是,这红薯的个头也太小了!
小到石梅一只手,抓住了三个?
石梅的手可不大!
张氏说这是贾赦给她的礼物?
贾赦竟然用红薯这种廉价的食物作为礼物?
石梅心里突突乱跳, 她想到一个可能:难道红楼时代红薯还没有推广种植?
石梅膜的抓紧手里的红薯,平复了声音询问张氏:“你吃过这个东西吗?”
张氏一笑:“没有呢,儿媳也是第一次知道这个东西。”
石梅一拍额头, 顿时明白自己问错人了, 张家言情书网, 张氏幼承庭训,哪里知道什么农桑经济呢?
石梅甚是兴奋, 吩咐说:“赖嬷嬷,叫赖大去寻贾玫,叫他火速来一趟。”
贾玫正巧回家参加祭祖, 得了传召,以为石梅有什么吩咐,赶紧来了。结果却是石梅问他认不得认得番薯。
贾玫掰掉一节,又闻又尝后方道:“看着似乎是木薯,比木薯细腻,侄儿可以肯定,目前,江南地区没有人种植这种作物,未知婶娘这东西是哪里来了?是属于山药蛋一样的藤蔓作物,还是木薯一样灌木?只要有产地,侄儿可以负责打探。”
石梅心里的喜悦绷不住:“你能保证,这种作物我们大月朝没有推广种植?”
贾玫颔首:“侄儿可以保证!”
石梅兴奋极了:“你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问题吧?”
贾玫颔首:“没有问题,婶娘有事请吩咐。”
石梅说道:“大奶奶,你刚才说这东西是你父亲的学生进贡,可知你父亲的学生在何处做官?“
张氏说道:“这个儿媳还真知道,那人是我父亲十年前的学生,因为没有人脉,放到穷山恶水的福建做知县去了。那边不仅烟瘴厉害,还有倭寇抢掠,许多官员因此丢命,故而无人愿意去那边做官,他因此才得了个知县实缺。”
石梅盯着贾玫:“我若说让你去福建考察这种叫番薯的作物的耕种方法,耕种面积,然后,化整为零购买千余斤番薯回来试种,你可愿意?”
贾玫立马躬身应答:“侄儿这就回去收拾行李。”
石梅却道:“别急,这事儿可不简单,不仅要询问清楚番薯的耕种方法,还要了解一下耕种的气候土壤,不同耕地产量有何不同,事无巨细,只有跟番薯种植有关,都要细细打探清楚。
记住了,是秘密访问,最好悄无声息,不要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贾玫这下终于明白,婶娘非常重视这次南行考察,再次躬身应了:“婶娘安心,侄儿一定谨言慎行,绝不会耽搁这次考察之行。”
石梅颔首,又问:“你准备如何去海疆?”
贾玫言道:“侄儿预备装作丝绸贩卖商人,回程再买一些海疆的舶来品,顺便带些土仪回家。”
石梅说道:“如此甚好。不过,做事做全套,既然是贩卖丝绸,索性带上我们家绸缎铺子的二掌柜。
你懂得春耕秋收,只怕买卖丝绸不及他内行。你做掌柜只怕要露馅,索性扮成出门考察生意的东家更为稳妥。”
贾玫闻言十分心折:“婶娘思虑的周到,侄儿领命。”
石梅又吩咐赖嬷嬷:“去叫金大来!”
一时金大前来。
石梅吩咐道:“玫大爷要出远门,你派遣两个好手给他。”
金大应道:“奴婢这就去安排。”
贾玫推辞道:“侄儿带个二掌柜帮衬即可。”
石梅却道:“贩卖贩卖肯定要带护院,且这次出远门责任重大,不容闪失。至于人选,你自己去挑吧。”
石梅这是告诉贾玫,安排人手不是为了监督,真正是为了他的人身安全。
贾玫原本怕靡费。这时却不好再辞。
贾赦贾政要留在金陵参加秋闱,原本石梅还在考虑是提前进京,还是等贾赦贾政一起走。
这下不用为难了。
红薯八月收割,这个时间刚好跟贾赦兄弟的时间相吻合。
石梅决定留在金陵试种番薯,等他兄弟秋闱之后在一起回京。
张氏只是疑惑,再没想到,几个小小的番薯,竟然引起婆婆如此大的反响,竟还特特安排贾玫去福建考察。
张氏因为震惊,就那么傻呆呆的看着石梅发号施令,等那贾玫出门,她才想起来:“哎哟。瞧媳妇这个脑子,竟然忘记给我师兄写信函,这样,玫大爷去了也有个照顾。”
石梅说道:“直说家人贩卖洋货,请他照应,别的莫提。”
石梅倒不怕人争功,只怕画虎不成反类犬。
张氏愣了下却是应了,心里疑窦丛生,小小番薯而已,又不是金银,至于吗?
却是应了。
媳妇跟婆婆再是和蔼也不是母女,说话不能放肆。
石梅看了张氏一眼又道:“这件事情,谁也不要提起!”
张氏心里咯噔一下,难道自己父亲也不能提起吗?
她可不是王氏,不明白也不会啰嗦犟嘴。
再者,也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再不会违拗,徒惹婆婆生气。
张氏去后,贾敏轻盈的走了进来,挨着石梅坐下,两只眼睛满是好奇:“母亲,那番薯有什么蹊跷不成?”
石梅一笑:“现在还说不好,等贾玫回来才能知道,安心,到时候我会告诉你。”
贾敏脸蛋磨蹭石梅的胳膊撒娇:“透露一点点吗,不然,我今日可是睡不成了!”
石梅被漂亮标致的女儿摇得心里美滋滋的,笑道:“好啦,真是的,多大了,还学琏儿撒娇?
就告诉你吧,可别出去乱说,我有预感,咱们家今后要靠着这番薯吃饭了。”
贾敏眼睛冒着小星星:“娘亲,什么意思啊?”
“就如神农尝百草,从此人们有了治病活命的草药,人们发现棉花,从此无需再忍受寒冷,这个番薯若是广泛推广种植,从此天下无饥民。”
贾敏惊讶极了:“天下无饥民?不是吧,这是多大的功劳啊?”
石梅一笑:“我不说吧,你偏要问,说了又不信了吧?”
贾敏皱鼻子:“您逗我的吧?”
石梅刮刮她的俏鼻子:“可别对人说哟!”
贾敏说道:“我有那么傻吗?肯定不会说呀,若是真的呢,泄露了机密。若是假的呢,人家还不会笑话我们家呢。”
石梅会心一笑,跟聪明人说话一点都不累。
翌日,贾玫带着十两大车的丝绸出发了。
贾玫去了海疆,石梅这边便让赖大金大各自担任下去农庄巡查,顺便解决农庄冬藏还有明年春耕的准备的一些事情。
赖大金大并不知道贾玫为何回家一趟就被派去了海疆,难道是贾玫差事办的不合太太心意,被发配了?
海疆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又是倭寇又是烟瘴。
两人觉得太太能派遣他们视察农庄,就是对他们的信任,可不敢丝毫马虎,免得落得个发配的下场。
故而越发尽心。
自从贾玫离开,石梅也没闲着,她开始在族田里走动,跟田间地头的佃户交谈,询问有关山药蛋的栽培情况。
再有询问农作的栽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