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祭无忘告乃翁——芒鞋女
时间:2020-05-15 09:45:31

  惠明学堂在安乐镇小有名气,他挨家挨户劝说,好些人家答应把孩子送到学堂读书,谭盛礼托谭生隐送回来的笔墨纸砚送给孩子了,个个宝贝非常,扬言要做谭盛礼那样的人,出人头地,为惠明村争光。
  “绵薄之力而已,不值一提,真要谢,该感谢赵兄。”谭盛礼邀请谭辰风坐。
  “你们都是惠明村的恩人。”谭家出了四个举人,风光无限,里长都对他极为客气,更不说十里八村的村民了,谭辰风道,“学堂孩子多,他走不开,否则也是要来看看你的,听说你回了桐梓县,他很是遗憾没来和你见上一面呢。”
  赵铁生做夫子后性情更为开朗,不止教孩子们识字,如有童生上门请教学问,他亦不藏私,很是受人尊敬,旁人问他,他只说和谭盛礼学的。
  “赵兄怎么样了?”
  谭辰风说起赵家的情况,赵铁生是廪生,每月有银钱粮食,去年给他长子挑了门亲事,对方家境普通,胜在女儿心地善良,过门后极为孝顺赵铁生夫妇,待小叔子也不错,以赵家的门槛,其子完全能找个家境富裕的,赵铁生两口子不是势利眼,儿媳妇只看人品。
  “赵家家事和睦,过得挺好的。”以前那些瞧不起赵铁生的人纷纷转了态度,不理解他的人也明白他为什么坚持考科举,成亲不在早晚,意在家人相处融洽,能互相体谅。
  谭辰风与谭盛礼说起这些事都觉得不可思议,女子十六不嫁,其父母兄弟像养仇人似的养着,男子十八不娶,外人都觉得他有隐疾亦或者穷得拿不出聘礼,赵家的事儿传开,人们有了新的认知。
  “赵兄有今日是他努力换来的。”
  谭辰风点头,“是啊,我和他生隐娘起先还商量着等生隐回来就给他定门亲事,有那刘明章攀高枝的事儿在前,我是万万不敢让生隐娶个门第高的小姐回来,想学赵铁生那般,给生隐挑个知冷知热的人,想来想去还是问问你比较好。”
  生津说生隐日后要做官,妻子光知冷知热不行,还得有能耐,不能拖生隐后腿,否则行错半步,官场就是掉脑袋的事儿,比他做村长危险多了。
  谭盛礼蹙眉,“生隐这孩子不是还小吗?”谭生隐和谭振业同年,今年十七吧。
  “说小不小,他不是要随你去京城科举吗,此去不知要几年才有结果,他娘去年生了场大病,担心没人替他操持,想把婚事定下,等他将来出息了再说……”说实话,谭辰风也想给谭生隐定门亲事,他年纪大了,指不定哪天说没就没了,小儿子出息,届时为他们守孝,守孝出来不知是何光景了,他觉得妻子的话有道理。
  谭盛礼看向旁边和谭振业说话的谭生隐,有些时日不见,谭生隐瘦了点,个子比谭振业矮些,穿着身长衫,要不是谭辰风说起,他都忘记谭生隐到说亲的年纪了,他思索道,“生隐这孩子稳重,遇事有主见,你不若问问他的想法,他以后要走仕途,想娶什么样的妻子心里该是明白的。”
  谭辰风叹气,“我如何没和他说啊,他说年纪还小,只想专心读书走科举,成亲的事儿暂时不考虑。”
  儿子不在身边,只怕他心底有事藏着不和自己说,谭辰风道,“他素来敬重你,还望你探探他的口风,我和他娘没别的心思,就盼着他过得好而已。”以谭家在安乐镇的地位,谭生隐想找个什么样的姑娘没有啊,包括县里老爷都有差人来问,他全部打发了。
  “成,我问问他吧。”
  那边,谭生隐和谭振业在聊近日的功课,两人旁若无人,谭生津和乞儿插不进去话,识趣的下楼闲逛去了。
  吃过晚饭,谭盛礼让谭生隐进屋,专程问他对亲事的想法,谭生隐脸热,“我爹托辰清叔问的?”
  “你长年累月不在身边,他们关心你罢了。”谭盛礼不藏着捂着,直截了当地说,“你有什么想法和你爹娘直说,老人家爱胡思乱想,你不说,他们便怀疑你是不是不满意,又或者有喜欢的姑娘了,又或者有别的隐情拖着不想说亲……”
  谭生隐叹气,“辰清叔,不是我不说,是我压根说不出来。”他日日跟着谭振兴他们读书,以会试为目标,根本没心思想其他事,因为谭振学比他们年长,他以为怎么也会等到谭振学成亲后再轮到自己,从来没想到,谭辰风问他喜欢什么样的姑娘,他哪儿说得上来。
  他把实情和谭盛礼说,“真要说亲我也想等我高中后再说,他贸贸然问我,我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许是那几日应酬多,他的语气或表情让谭辰风有所误解,谭生隐道,“我找我爹说说罢。”
  谭盛礼想想,“我去说罢。”
  谭生隐几岁就入私塾读书,后来跟着谭盛礼,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从未想过儿女情长的事,谭盛礼和谭辰风解释清楚,谭辰风松了口气,“那便算了罢,他满心系在科举上,我做爹的怎好拖他后腿,辰清堂弟,我能否拜托你件事。”
  这么去了绵州,再去京城,许是几年后才能回来了,谭辰风道,“他日若有生隐心仪的姑娘,还望你做叔的为他做主。”他把谭生隐的亲事交给谭盛礼了。
  谭盛礼点头应下。
  村里还有农事,翌日谭辰风和谭生津就走了,依依惜别时,谭生隐站在城门口等远行的马车消失看不见了才收回视线,“我爹都有白头发了,还有我大哥,多亏他我才有今天。”父母在不远游,这两年,他能跟在谭盛礼身边读书,多亏兄嫂帮他侍奉父母,兄弟友恭,家和万事兴,原来起源于此。
  闻言,谭振业歪头看向谭盛礼,许是这两年操劳,谭盛礼眼角起了褶子,不细看看不出来,但笑起来时掩饰不住了,算算年纪,他的父亲也老了,他低眉沉吟,宽慰他,“无事,等你高中就好了。”
  谭振业是今年案首,但因谭盛礼他们在,学政大人也给两人下了帖子,顺便提前告诉那些秀才,若想请谭盛礼看文章诗词的记得带上,除此,还让谭盛礼和秀才们说说乡试的情况,因谭家出了四个举人,学政大人重拾教书信心,鼓励众秀才两年后都去绵州下场乡试,为舒乐府锦上添花。
  在绵州众郡,巴西郡最为读书人瞧不起,认为巴西郡偏僻落后,穷山恶水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殊不知巴西郡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养出的人博爱无疆,上至知府大人,下至地痞无赖,都为其正直的人品所折服,受谭盛礼影响,知府大人下令,巴西郡各府各县需派衙役日日出街巡逻,维护城内治安。
  离开郡城这日,知府大人亲自送谭盛礼出城,感谢他为巴西郡做的贡献。
  谭盛礼不敢居功,“谭某人微言轻,哪有做什么,是大人治理有方罢了。”
  “谭老爷还是那么谦虚。”换作以往,知府大人会认为功劳在自己,他不是没见过能力卓越受人景仰敬重的人,他们比谭盛礼位高权重得多,然而,他们维护治安,靠的是酷刑,不像谭盛礼,仅凭言语行事就能影响众多人争相效仿。
  春风轻轻拂过面庞,知府大人眺目望向最高的山头,道,“都说读书人为天下人表率,见过谭老爷,便知此话为何意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人常挂在嘴边的话,而天下人以为那是读书人心之所向,实则不然,读书人真正为天下表率的该是品行操守,许是风气浮躁,读书人自己都忘了,看到谭盛礼,遗忘的品质又慢慢回来了,知府大人拱手,“高山流水,来日方长,望谭老爷保重。”
  “大人保重。”
  后边还站着诸多读书人,他们拱手,齐声道,“谭老爷保重。”
  谭盛礼给他们还礼,慢慢爬上马车,挥手道别,其中,老夫子也在其中,他已经不能下地了,执拗的要人搀扶着过来送谭盛礼,他说再不多看眼,这辈子就没机会了,他教了几十年书,许多道理心里明白却说不出做不到,世间能有谭盛礼这样的人,是多少人的希望啊。
  悲天悯人的古人有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老夫子知道,谭盛礼会为天下寒士找到栖息地的,他拼尽全力的抬起手挥了挥,苍老的唇间慢慢吐出两个字:走好。
  “谭老爷,老夫子快死了。”乞儿将头探出窗户,伸长脖子的回望,哪怕远处的人影化为黑色的小点,他仍舍不得缩回身,“老夫子不说,但我看得出来,他想做你那样的人。”
  “他做到了。”谭盛礼道。
  乞儿回眸,“是吗?”
  “嗯。”谭盛礼拍拍身边的坐垫,示意乞儿坐回来,“老夫子心怀仁慈,暗地给你吃食,又教你认字,他做到了。”
  乞儿垂目沉吟,随即重重地点头,“是的,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他的,谭老爷,你能教我画画吗,我想把老夫子画下来,永永远远的记住他。”老夫子说年纪大了记性会变差,以前许多事都不记得了,乞儿担心自己老了会忘记这么重要的人,不仅仅是老夫子,还有他爹娘,还有谭老爷,他都想记住。
  “好。”谭盛礼捧起他的手搓了搓,“昨日教的《千字文》背住没?”
  乞儿点头,“背住了。”说着,他缓缓张口,一字一字的背给谭盛礼听,背完又重头讲了遍释义,混着自己以前的所见所闻阐述释义,“谭老爷,你说奇怪不奇怪,明明我还很小,可是回想从前的事,仿佛觉得自己很老了。”
  谭盛礼失笑,“人生百态,你日子还长着,许多事没有经历呢。”
  稀松平常的话,谭生隐莫名红了脸,问起谭佩玉和徐冬山成亲的事,得知谭佩玉有了身孕,谭生隐开心不已,乞儿又和他说平安街的事,两人说说笑笑,冲淡了不少离别的愁绪。
  因谭振兴多次写信问归期,谭盛礼就在信里提了几句,到绵州这日,远远的就看到城门外站着兄弟两人,旁边还站着两个花团锦簇的小姑娘,灰色帐顶的马车,平平无奇,大丫头眼力好认出马车,拍手欢呼,“祖父回来了,祖父回来了……”
  旁边欣喜若狂落后半拍的谭振兴垮了脸,气冲冲道,“我早看到了。”
  然而不等他说完,大丫头已经迈着腿跑了出去,谭振兴:“……”就那粗胳膊短腿的还想和他比,不是自取其辱吗?
  他大喊了声父亲,迈腿往前狂奔,经过大丫头身边时,得意的挑了挑眉,却看大丫头抬袖遮脸,他志得意满的往前看,哪晓得马车卷起的沙尘扑了自己一脸,谭振兴:“……”
  马车停稳,车里的乞儿先跳下马车给谭振兴和谭振学见礼,谭振兴拨开他,要和谭盛礼说话,哪晓得大丫头牵着谭盛礼的手,红色的唇张张合合,在告他的黑状,“祖父,你不在父亲不听话,旁人邀请他出门喝花酒他也不拒绝,还和母亲商量要纳妾,哄母亲和你说呢……”
  谭振兴:“……”他丫的,大丫头竟然听墙角,那是他喝多了与汪氏随口提提罢了,什么纳妾,他没那个心思。
  可不等他解释,还有个重复的话唠子跟着附和,“对,父亲不听话,喝花酒,祖父打他。”
  真真是亲闺女,没一个性子随自己的,他恶狠狠瞪了眼谭振学,他就说不带两个丫头出门罢,谭振学非要带,现在好了,谭振兴哆嗦着腿,讪讪解释,“父亲,冤枉啊,真的冤枉,我喝花酒那是被人算计,纳妾更是无稽之谈,不信你回家问汪氏,我提都没提问。”
  清晨醒来,他隐隐想起自己半夜说错了话,有心解释两句,谁知汪氏为人识趣,主动给他找台阶下,既然这样,他何须把话说开,他举手发誓,“父亲,我真的没有乱想。”
  谭盛礼睨他眼,问他功课如何,谭振兴暗暗松了口气,尽管谭盛礼不在,功课方面他们不曾松懈,勤奋得很,谭盛礼又问谭振学,谭振学据实回答,大丫头嘟着嘴,有点不高兴,“祖父,不打父亲吗?”
  谭振兴:“……”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是不是,他怎么就生了这种闺女,真是他的种?
  “大丫头想不想去城里逛,祖父带你们去。”
  “好啊。”大丫头眨着眼,眼神清明澄澈,“大丫头想祖父了。”
  旁边的二丫头附和,“二丫头也想祖父了。”
  谭盛礼让他们先回,自己带着两个丫头在城里逛逛,大丫头喜欢小姑娘的玩意,谭盛礼给她买了许多,二丫头喜欢吃,谭盛礼给她买了几样吃食,路上,他问大丫头,“大丫头喜欢父亲吗?”
  大丫头点头,随即又摇头,老实道,“有时候喜欢,有时候不喜欢。”
  父亲陪她们玩的时候她喜欢他,欺负母亲的时候她不喜欢,小姑说纳妾就是抛弃她母亲,父亲想抛弃母亲是不对的。
  二丫头跟着附和,“有时候喜欢,有时候不喜欢。”
  “父亲有些时候不对,祖父会慢慢教他的……”谭盛礼也教她们要孝顺父母,人前要给父母体面,不能幸灾乐祸……
  “好。”姐妹两重重地点头。
  夜幕低垂,巷子里亮满了灯笼,像过节似的,大丫头指着墙上悬挂的灯笼道,“大姑有宝宝了,大姑父挂的,担心宝宝摔着。”
  谭佩玉嫁给徐冬山后,偶尔会守书铺,半夜关门晚,徐冬山担心她摔着,就亮了许多灯笼。
  说起这个,谭振兴是有抱怨的,“长姐怀着身孕,徐冬山……姐夫还让她守书铺,回家遇到歹人怎么办,父亲,你得说说徐冬山……”为这事,谭振兴上门找过徐冬山,徐冬山的解释是谭佩玉喜欢,长姐喜欢什么事他会不知?定是徐冬山担心他们追究,求长姐故意说自己心甘情愿的,不是他瞧不起商人,最近他看徐冬山是越来越不顺眼了。
  “振兴……”谭盛礼低低唤道,“多久没挨打了?”
  谭振兴认真算了算,好几个月了,他心虚的跪下,“父亲。”
  “纳妾是怎么回事?”谭盛礼没有生气,语气很是平和,但谭振兴浑身颤抖,连声音都跟着颤抖起来,“父亲,没有的事,儿子以前想过纳妾的事儿,但后来就没想过了,或许是喝多了说胡话,儿子真不是故意的。”人喝醉了哪儿控制得住啊,你看诗人李太白,他不也喝醉拿自己没辙吗,要不然也会冲宫里贵人念出那句云想衣裳花想容,会向瑶台月下逢了,多冒犯啊。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