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发家——清涴
时间:2020-08-27 08:33:02

  沈大柱等人对沈钰一直都有种迷之自信,这位打生下来就跟其他孩子不一样,这几年得了祖宗庇佑,愈发不一般,神童之名已经传遍了十里八乡。哪怕劁猪这事儿以前都没人干过,但沈钰说这事儿能成,那就能成。
  族里人有了上回做豆腐的经验,生怕自己今年会吃亏,比旁人家的猪少几十斤肉,一个个儿地都往沈大柱家跑,就等着他上门给自家刚出生的小猪崽来上一刀。
  沈大柱也是聪明人,如何不知道其中的好处?这一回登门拜谢,还带了厚礼,鱼肉鸡蛋样样都有,一眼就能看出他的谢意有多真诚。
  沈钰嘴上极为客气:“叔这几年没少关照我,您对我好,我自然不能忘了您。更何况,这回是祖宗所托,我哪敢当您这声谢?”
  “你们读书人说话就是文绉绉的,不得劲。”沈大柱摆摆手,将谢礼往桌上一放,无赖道,“行啦,你别客气了啦。要是今年咱们村里的猪都长壮实了,来年我还能缺了生意不成?有了这份活计,日后子孙不争气也不会缺口吃的。比起这事,这点谢礼算什么?你要是不肯收,我就当你是嫌少了啊!”
  那当然不是嫌少。
  沈钰这才收了谢礼,又托沈大柱帮忙把李青山家的猪也劁了。一时皆大欢喜。
  就连近来让娘家闹得没脸的李巧儿,听了沈钰这话也舒展了眉头,嘴角一翘,露了个笑脸来。
  沈钰又给他娘洗了回脑:“外祖家是您的娘家,将您养大嫁了阿爹,才有了我。这等血缘关系,打断骨头还连着筋,若不是他们实在做的太过分,我又何苦去当这个恶人惹您伤心?大舅靠得住,咱们有能耐多帮他一把也不是什么事,日后奉养外祖,同样也有大舅一份,您不必再为外祖担心。”
  李巧儿这才去了一桩心病,搂着沈钰狠狠点头。
  沈钰也理解李巧儿,说到底娘家也没坏到顶,好生将她养大了,哪能真狠下心不管亲娘?哪怕是思想开放的后世,甘愿被吸血的傻姑娘也一大把,这会儿孝字当头,李巧儿能扛住不犯蠢就行。
  对于真心爱自己的亲人,沈钰格外宽容。
  那头李青山得了好处,将被劁的两头猪领回家一天三顿供着。他也没瞒着李河一家,奈何对方不领情,还记着分家的仇骂李青山蠢,猪崽子可是要养了吃肉的,这么胡搞瞎搞养不活可别找他们打秋风!
  李青山:……
  算了,跟俩蠢货说不清楚,自个儿还是好好种地养猪多收点粮食,以后亲娘跟着老二过不下去了,好歹自己还能供养得起。
  沈钰还怕陈氏不死心,又来给他娘吹风提亲事,再次向他娘强调:“夫子曾说过,世间女子,教养全看母亲。平日里外祖母也向您哭诉过二舅母的泼辣无礼,您若是松了口,是想要这样一个儿媳妇吗?”
  李巧儿接连被丈夫和儿子敲打,本就把这事儿画了把大叉,再听沈钰这鞭尸的话,想到她二弟媳平日里的奸猾无赖做派,竟是身子一抖,再也不敢胡乱点头。
  沈钰这才松了口气,接着去陈秀才那儿上学去了。
  翻了年,私塾里少了好几个熟面孔。沈瑾见怪不怪,这场景他见多了,见沈钰眼神中似有疑惑,沈瑾便解释了一番。原来那几位师兄也过了十岁,身量也壮实了不少,被家里拉去帮忙干活了。
  沈钰一默,十岁,放后世还是小学生的年纪,那几位师兄就已经成了失学儿童跑去干农活了,这世道,穷苦人家的日子委实不大好过。
  也更坚定了沈钰想要中秀才中举的决心。不是他看不起农民,而是有了一条平坦大道,谁都不甘心走另一条苦日子看不到头的荆棘路。
  陈秀才便发现,他这个得意门生,过完年后,更稳重了不少。
  以往他还会同沈瑾等人玩闹一番松快松快,如今却一门心思扑在功课上,真真儿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颇有先贤悬梁刺股之韧劲。
  沈钰很有自知之明,先前的蒙学能学得那么快,是因为他自己开了挂。现如今功课升级,换了四书五经,沈钰自然不敢托大。
  这些知识可是历经几千年依旧不朽,闪烁着先贤的智慧之光。搁后世,往里头拎出一句话就能写篇论文,这等瑰宝,沈钰还没开始学,内心已经多了几分敬畏。
  学霸和学渣的区别不仅在智商上,更多的体现在行动力上,懒癌晚期是绝对当不了学霸的。沈钰智商高出常人一截,毅力同样远超大多数人。意识到他未来的学习之路不会再像开蒙时那么轻松后,沈钰将给陈恪买的那本《阳川居士注集》交给陈恪后,转头就给自己做了份作息时间表。
  这份时间表参照了后世高三的作息时间,从早到晚就没个轻松的时候。只是结合小孩子的身体特点,沈钰也没把自己逼太狠,只安排了两刻钟的晚自习时间,免得睡眠不够长不高。鉴于这年头的医学水平不发达,沈钰还给抽出时间让自己上体育课。
  说是体育课,实际上沈钰也就记得大学老师教过的一套太极拳了。这套拳深受后世老头儿老太太的喜爱,走到哪儿都能看到他们打上一套,沈钰记性不错,动作基本还记得。再加上他每天上学来回都是走路,还要上山割猪草捡柴火,对小孩子来说,这运动量足够了。
  这份时间表非常有效果,不过三天,沈钰便将《论语》一字不差背了下来,还附带自己的理解。
  陈秀才目瞪口呆,陈恪羞愧掩面,似乎看到了自己被小师弟全方位吊打的悲惨未来。
  沈钰却很是淡定,《论语》字数本就不多,上辈子教材里也选了不少句子要求背诵并默写,自己这三天就光顾着背这一本书了,从早背到晚,每句至少读二十遍,背十遍,反复背诵查漏补缺。要是还背不下来,自己干脆去灶房拿块豆腐撞死得了。
  陈秀才就觉得,他这个学生身上,有种一往无前的狠劲儿。别看他身量不高,矮墩墩一团,人也和气,面上经常带笑。在陈秀才看来,这孩子若是碰上了拦路石,怕是能面不改色地劈碎踩裂这石头,继续坚定往前走。碰上这样一个人,你绝对会不知不觉地选择相信他。
  沈钰则彻底找到了当年埋头苦学大杀四方的感觉,恍惚记起来山里那座独木桥,那是村里孩子去学校的必经之路,桥身是一块圆木桩子,下头是湍急的河水,一不留神踩空了就没了性命。
  沈钰曾经亲眼看到一个隔壁村一个女童在雨天脚底打滑,转眼间就被翻滚的洪水吞噬,连尸体都找不到。
  那时候,年纪尚小的沈钰突然就想起了沈爷爷曾经说过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他不想被挤下去淹死,就只能拼命往前走,每一步都必须走稳当了。
  当年他成功了,这辈子从头再来,也一定能成功。
  作者有话要说:  沈钰当年,也是吃过不少苦的孩子啊
 
 
第18章 进步
  沈钰心性之坚定,即便在天才一大把的华国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莲池镇人口基数少,读书人更少,愈发突显出沈钰的不寻常之处来。
  便是陈秀才,在从沈瑾那儿问来了沈钰的时间表后,亦是倒抽一口冷气。
  沈钰觉得很正常的事,比如按照上辈子的课表把自己一天的时间切割成无数份,每天严谨地按着时间表上规定的内容来做相应的事情,这本是后世的学生都习惯的事儿,这会儿沈钰拿出来修修改改再用,也就是强迫和自觉的关系。
  落在陈秀才这等识货的人眼里就不是那么回事——任谁碰上一个小孩子,不用别人管,每天按照时间表,在同样的时间做同样的事,精密的宛如一台机器,都得吓上好大一跳。
  没哪家孩子这么干的!就算是人到中年的陈秀才,偶尔还会偷个懒,喝盅小酒赏会儿花啥的,沈钰这里,一切行为严格按照时间表上来。
  早上醒来先晨读一刻钟,然后去山上割猪草,路上顺便把刚才读的内容背熟了,回来再复习巩固一下。接着去村口等沈瑾,一同去陈秀才那儿上课。
  回家路上同样不得安宁,一路上继续回顾陈秀才讲的内容,先背熟了,回去理解再默写。先背个五十遍,背到再也忘不了为止。晚上还给自己加餐,把后头的内容预习一回,划出有疑问的地方,第二天去请教陈秀才,效率特别高。
  不仅如此,沈钰还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给自己制订了复习计划,反复背诵默写,背得特别牢,底子也算扎实。
  就这,沈钰还有点不满意。盖因自己看的书太少,日后做文章,须得用典。沈钰现在手上只有四书五经,其他经史子集一本都没有,家底薄就是这点不好,世家子家中藏书一大堆,又有大儒长辈教导,还能私下打听一下主考官的偏好,起点就不知比沈钰这等农家子高了多少。
  沈钰自认还算个聪明人,碰上这等犹如天堑般的师资差别,内心也不由犯嘀咕。自己聪明,别人也不是蠢货,智商差不多的情况下,这等师资差距足以让双方拉开巨大的鸿沟。沈钰当然不能祈祷对手比自己笨一截,天底下没这个道理,不如人就是不如人,因此生怨便落了下乘。
  唯有更努力,方能追上这等差距。
  陈秀才观察了沈钰半年,发现这家伙当真没偏差半分,忍不住在心里写了个大大的服字。
  不管沈钰年纪多大,他做的事情,陈秀才自己都不曾做到,这才是他的本事。
  自此,陈秀才看沈钰,便有了几分待成年人的味道,不再拿他当小孩子看待。
  陈恪还躺了回枪,没办法,谁让他命太苦,碰上沈钰这个变态了呢?短短半年,变态就赶上了他的学习进度,功课还比他扎实,气得陈秀才连着好几天都没给他好脸色。
  要说沈钰当真是个狠人,就在这半年里,他竟然硬生生地将四书全都背了下来,不说倒背如流,也相差不远。陈秀才随便抽一句话,沈钰都能接上下一句。不仅如此,沈钰还充分向陈秀才父子展示了他的变态之处,他不仅能流利地背诵上下文,还能顺便告诉陈秀才,这句话在书本的第几页第几行,简直不能更优秀!
  陈秀才眼看自己的儿子被完虐,更是恨铁不成钢:你比他多读几年书,怎么败得这么快?白吃这几年饭了!
  气归气,陈秀才对沈钰更是又看重了三分,恨不得将一身才学尽数相传,倒比陈恪更像陈秀才的亲儿子了。
  沈钰这人,别人待他一分好,他便想还别人五分。如今陈秀才一心为他,他便投桃报李,按照陈恪的学习进度和学习习惯,帮陈恪也做了一份作息时间表出来。
  想着还有一个每天一道儿上学的沈瑾,沈钰也没藏着掖着,忽悠着沈瑾也上了贼船。
  坚持了一两个月,效果极佳,就连陈秀才也发现了这两人的记忆力明显比往常提高了不少,心下又念了沈钰一回好。
  眼瞅着沈钰已经啃下了四书,陈秀才想了想,决定让沈钰开始练练手,试着写文章。
  科举考试,题目也分几类,一类是填空题,从四书五经里头截一段话,去头掐尾,只出中间,让考生填前后句。县试府试院试都会出这种题。这类题目对沈钰这等记忆力开挂的家伙来说就是送分题,问题不大。
  其他题目就得看悟性,都是理解题和小作文。更可怕的是,小作文占分比例还特别高,要是文章写得差了那么一点点,甭管你能背多少书,都没戏!朝廷选的是能学以致用的人才,不是复读机。
  沈钰比较庆幸的是,这会儿没有八股文,文章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不然的话,难度系数太大,语言体系还未完全转换过来的沈钰怕是真的想撞墙。
  这时候又看出天才和普通人之间的差别了。
  沈钰和陈恪都是头一回做文章,陈恪埋头苦写,偶尔住笔深思。沈钰的表现格外不同,想着但凡是文章,甭管古文还是现代文,一般都有套路。
  这么一想,沈钰也不急着动笔,先问陈秀才要了他以往做过的文章,仔细拆分了一下每篇文章的大体框架,竟然还真被他总结了那么一丢丢套路出来。
  目睹了这一切的陈秀才:……
  我真傻,还想趁此机会锉一锉他的锐气,故意没教他们该怎么写文章,就想看他犯傻好逞逞夫子的威风。结果人家根本没在意,随便看几篇文章还真就让他看出了其中关窍!
  陈秀才苦逼,沈钰同样苦逼。文章结构确实能分析出来,问题是理论和实际之间也差着不浅的鸿沟。
  拿策论来说,既然占了一个论字,就得有论点论据论证吧?论点好办,论据就麻烦了。文人墨客都爱装逼,写诗作赋都爱用典,做文章就更不用说,还讲究个信手捏来,花团锦簇,看着特别高大上。
  目前只背完了四书的沈钰可不就坐蜡了么。虽然他也磕磕巴巴地照着格式写出了一篇文章,但那水平,真称不上什么有文采,句式稀松平常,顶多算个及格。
  在陈秀才眼里,这已经是难得的优秀。然而在沈钰眼里,这就是不及格。
  沈钰抿了抿唇,也不气馁,仰头看着陈秀才,郑重一揖:“还请夫子教我。”
  陈秀才肃容,借着沈钰这篇文章,仔细地同他分析该怎么破题承题起讲。沈钰有后世十多年的写作基础打底,理解得飞快,还能举一反三,自此迈入做文章这个领域中,往科举考试的路上又前进了一小步。
 
 
第19章 县令亲至
  沈钰这边渐入佳境,族里同样出了大事。
  如今一年已过大半,眼瞅着又要到年底了,沈大柱先前劁的猪,也显出不同来。
  大伙儿都是年年养猪的人家,一看就知道今年这两头猪要比往年壮实许多,粗粗一看怕是多出了大几十斤肉,全村人欢欣鼓舞,人人脸上带着笑,将沈钰和沈大柱夸了一通。
  又有不远处的李青山一家,年前听了沈钰的话,将刚抓的小猪崽送去给沈大柱劁了,如今李青山家这两头猪的分量可是村里头一份,人人都上门来瞧这两头猪,平白多了几十斤肉,哪有不眼红的?全都问李青山养猪妙法。
  李青山也是个聪明人,知道沈钰没打算将这法子藏着掖着,便顺手做了个人情,将沈大柱劁猪之事说了出来。
  众人目瞪口呆,想说不信,然而李青山家两头肥壮的猪在猪圈摆着,由不得他们不信。
  其中最后悔的便是李河与陈氏夫妻,年前他们还嘲笑李青山不长脑子,结果现在被扇了好大一巴掌,脸都肿了。不长脑子的是他们啊!这可是几十斤近百斤肉啊!都是钱啊!
  谁家还没个邻村的亲戚呢,劁猪能让猪崽多长肉之事,就这么长了翅膀飞进了莲池镇所有乡民们的耳朵里。
  百姓们的想法特朴实,想吃饱,想穿暖。碰上这么个能多吃上几口肉的机会,可不就得求上沈大柱一求么?
  谁家会跟肉过不去呢?
  消息太惊人,里正坐不住了,亲自前往沈家村看猪。查明情况属实后,里正也不敢自专,上报了这等好消息。一层一层,消息就传到了县令耳中。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