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寄新娘[七零]——溜溜猪
时间:2021-01-16 11:05:19

  说着指着地里的一筐子土,旁边也是一个跟他差不多大的孩子,那孩子脸上都是脏的,一双黑黝黝的大眼睛看着倍儿亮。
  地里的农工们、知青们干着地里的活,时不时有人磨洋工,就会有领头的过来督促人快点干活,不许偷懒云云。
  赵曼皱了皱眉,这幅场景似曾相识。
  “那你们都来干活了?”
  “干活管饭,而且都是大馒头,还有菜肉汤,还记工分,我妈说家里那么多人口,多去两口多匀几口饭给家里人,所以我跟我爸就一起来了。”田有利这孩子看着虎,但也只是一个十岁不到的孩子,这么小的孩子竟然要为了给家里省口粮,零下十几度的天气来这里抬土。
  这方和明还可以嘛,大白菜的菜汤里面加点肉片子,里面有少许肉香味,总比清汤寡水的菜汤好得多,再加上大白馒头,难怪那么多人跟丧尸一样,面无表情不带情感的在这里干活,但却丝毫没有怨言。
  赵曼抬眼看去,水渠已经有了些许雏形,只是现在的河水水位低,水面结冻,没有办法流过来。
  如果深度继续往下,河水就能从主流那边倒灌,在半道上打个弯,往农场方向走。
  “小赵阿姨,我要去干活了,不然等会儿小队长看见了要扣我工分的。”田有利看了旁边的小孩一眼,马上又跑回去抬土去了。
  “这是怎么回事,这么小的小孩子也跑来上工?”韩景瑜蹙眉说:“这个方和明是不打算给人留活路了吗,挖这么深这么宽的
  水渠,等到春汛来了以后,河水都会引到这边来的,夏天还好,到了秋冬天河水干涸的时候还要往这里引水,下游的地方怎么办?”
  “抢功劳呗,今年下半年牧区多了一成收益,加上我们要翻新几十年的旧体制,我找市里面批了十几万块钱的经费,方和明也想找市里面,但是资源有限,他没有拿到太多,不多也有好几万吧就是比我们少。”说道这个赵曼骄傲极了。
  她现在也是一个小富婆。
  以前朱秀英就以年产量几千吨粮食的八大农场为荣,但现在看来,能够每天给市里面提供几百斤奶片,能够一口气给市里面上交了几万头牲口的新区牧场才是今年最大的赢家。
  一头羊一百八十斤,纯肉大概一百二十斤,一斤肉就算七毛钱,一头羊算价钱就能卖到八十四。
  一头黄牛六百斤,纯肉大概是二百一十斤,一斤肉算七毛钱,一头牛大概能卖到一百五。
  五六万头牛羊,就是几百万的收入,市里面当然愿意给赵曼批大价钱引进新品种了。
  至于赵曼提出来的,让八大农场配合着给提供豆粕跟秸秆的事,市里面也下了批文要方和明给重点配合。
  这要是旁的单位也好,但方和明一贯看不起像赵曼这种没有文化的主,被她强压一头的事情,他迟早要找回来场子的。
  方和明恨恨的想,他一定不会落在赵曼这种人后头。
  “小赵同志,你来这里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刚好我们这里再赶工修渠,我也没有时间招待你了。”种田狂人方和明的眼里没有男女之分,能干活的人不分男女。
  好吧,现在赵曼明白自己为什么觉得眼前这些人觉得眼熟了,这不是古代服徭役的画面?
  一群群的徭役,一个个的监工,方和明就是那个监工头子。
  比古代好的就是,他至少还给人家提供了带油水的饭食,和工分。
  新时代的新监工也有新气象嘛。
  这位小赵同志嘛,在他眼里属于投机取巧那一类人,不是搞了个农场改革,又搞了个奶片,一下子就把市里面的目光吸引到了牧区去了,结果明年市里面的投资计划里面,牧区就占了头一号,市里面给批准的投入资金也最多。
  当然
  ,市里在评估利润的时候,牧区也是排在第一位的,谁叫人家占了最好的天然牧场,占据了最肥美的一块土地了。
  方和明一直想引进长绒棉,奈何没有资金,可是只要挖通了这条水渠,引流水到了盐碱地,到时候开荒更多的土地,他就有足够好的业绩,去跟市里面要资金,要土地,要人
  照他说嘛,食物才是万物之本,提供肉类跟蛋白质的牧区,应该要排在他八大农场后面嘛。
  如果有水渠,以后新区最好的地方到底是谁的,还很难说呢。
  “方场长,我有事情找你。”赵曼快步往前面走过来。
  “是不是问秸秆跟豆粕的事情,你找我的仓管就好了呀,你要多少我就给你批了多少,我可没有少你的东西。”种田达人方和明说道。
  是没有少东西,赵曼心说,农场今年出的豆子都在农场的加工厂给加工成了豆油,给市里面交出去的是成品,这豆粕就要找农场去拿,方和明虽然没有在豆粕跟秸秆上面做文章,可她发现,剩余不少豆粕,都让农场给扣下来了。
  豆粕能做什么用,当饲料给牲口吃是最好的,除了牛羊,还有猪能够吃,这方和明自己养猪干啥,还不是笼络人心呗。
  难道方和明还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没有说出来不成?
  “方场长,我来这里不是专门问你要豆粕来的,听说你们在挖水渠,我就过来看一下。”
  赵曼从来不会因为别人憋屈自己,方和明现在做的事情别人看不明白,可她和韩景瑜能清清楚楚看明白,北方的河流水就那么多,这一条河流滋润着上千里的土地,一直要流淌到北冰洋,这是一个完整的生态链和生态系统,如果因为认为要种植,要灌溉,影响到了下游的生态链,造成的影响,谁能够负责。
  谁敢干这种事,就是历史的罪人。
  “赵场长来这里不仅仅是为了看个热闹吧?”方和明的笑容里面带着冷漠和疏离。
  他此刻要干的事情是一件大事情。
  新区这一带只有少量的绿洲,然后再远一点才是草原,一片草原绵延上百里,可惜最远的地方不通路,即便是赵曼上班,也很少开车深入到草原的腹地。
  这样一来,连机械化都很
  难去到的地方,是很难进行大面积的种植工作。
  方和明在研究过这一带的土壤和交通环境以后,放弃了要在草原上种田的想法,只能找别处了。
  那么现在新区能够种植的,只有在现在仅有的这一小片绿洲上,以及绿洲附近改良过的盐碱地。
  但当时部队改造的盐碱地也有限,现在基本上都已经让几个农场给瓜分完了,沿着河流这一端,大大小小有四五个农场,只是其他的农场没有八大农场这么大的规模。
  现在方和明想要再开发土地,就必须改良盐碱地,使盐碱地能够达到种植的标准。
  而他来到新区以后,发现这一带很少下雨,要想改造盐碱地没有雨水冲刷怎么行,最后他只能想一个办法,引河水浇灌盐碱地,再修排碱沟把土壤中的地下碱水给排出去,从而减少土壤中的含碱量。
  想种地增产的初衷是好的,他来到新区以后,吃了不少苦,最后还没落下什么好,今年粮食是增产了,最后新区冠军的头衔还落在了牧区头上,他因此越发愿意督促自己奋发图强,跟农工们同吃同住,增加成本提高农民们的伙食,以达到提高农工们积极性的目的,开始修起来这条前人没有修建过的水渠。
  在方和明的认知里,种地就少不了水,等到春汛水大了起来,到时候就可以浇灌盐碱地,他立志在自己的任上,要让新区多一万亩的耕地。
  但是他毕竟是从东北过来的,并不熟悉新区的地形地貌,不知道新区以外的地形地貌,一下子就犯了冒进主义的错误。
  所以赵曼就笑了笑,指着河水下游的地方,跟他说道:“你知道下游有多少土地吗?”、
  方和明:
  他还真不知道。
  但是赵曼知道,这个世界跟她生活的世界相差无几,她曾经在飞机上见过这条河流,自东向西流淌,经过的地方都是一片片的绿洲、草原,直到河水减少,流成暗河,在更北端的卡斯附近的湿地一带,渐渐有暗河跟湖泊里面的水涌入到河里,形成一股强大的水流,从最北端灌入俄罗斯,又形成暗河,灌入到北冰洋。
  如果这条暗河在这里就截了流,后面的土壤因为没有水份就会逐渐沙化,而沙化起来
  是一个愈演愈烈的过程,就会影响到北冰洋的水含量。
  一旦北冰洋的水含量减少,将会影响到整个蒙古高原的水汽含量,会导致大面积的沙化。
  要是蒙古高原沙化了
  当然这些是种田小能手方和明想不到的,以他优秀的种田头脑,满脑子都是如何让粮食增产,如何生长出来纤维度更长棉花。
  当然这确实是好事。
  就是这人吧,应该换一个思维模式种种田了。
  赵曼指着远方,对方和明说:“你看,看看远处是什么?”
 
 
第70章 
  赵曼指着不远处的天空, 对方和明说:“你看看远处是什么?”
  方和明不解,但还是配合着她看着远处,然后摇摇头:“云?”
  很好嘛大小伙子你没瞎, 可你这个大学生的脑子不好使嘛。
  诚然,方和明作为共和国的接班人, 积极向上的这股子劲头是值得肯定的嘛, 但怎么就看不长远呢。
  见方和明上当, 赵曼露出很慈爱的表情出来。
  对嘛,就是慈爱, 不仔细看还不觉得, 赵曼看他的眼神竟然像看个熊孩子。
  方和明是彻底怀疑人生了, 摸了摸脑袋,怀疑人生的想着, 这赵曼好像也才十几岁啊,怎么露出来这种老气横秋的眼神。
  殊不知,赵曼是觉得他老傻老容易上当, 然后可能初中地理没有学好甚至都没有学。
  当然嘛, 现在的初中地里估计也不讲全球气候问题。
  “小赵同志, 我怎么觉得你这眼神不对劲儿。”方和明说。
  “怎么说?”赵曼笑着说。
  方和明沉思:“我总觉得还有什么等着我呢,你等等我,别在外面说, 咱们进棚子里面坐会儿。”
  说完就带着赵曼, 跟韩景瑜一起,走到了地边上的一个草棚子里,
  咱们的方场长可真是人民的劳模,连睡觉他都能睡在地里。
  赵曼自忖脾气不是很好,对待极品从来不心慈手软, 但她对待极品也要分品种,比如说方曼丽朱秀英赵自立这样自私的人,她可是不问对方来自何处,脾气上来了就是干。
  可对方和明这样勤勤恳恳的种地小达人呢,她还是愿意先感化,先讲道理的。
  三个人在凉风嗖嗖往里面灌的草棚里面坐下,敬爱的方场长不知道从哪里变出来一个热水瓶,找来了两个杯子,倒了两杯开水。
  但就他这个最值钱的财产,唯一的一个暖水瓶跟着他从沪市到了东北,又跟着他从东北到了西北,到现在已经不保温了,里面的水虽说是早上灌的,到现在已经冒不出来热气了。
  赵曼看着他那个塑料外壳,上面印着“xx大学优秀毕业生”的暖水瓶,幽幽的又看了方和明一眼。
  这小伙年纪不大,不知道怎的对种田种地这么大的执念,这一副要把大西北
  都开垦出来的干劲,真是让人自叹弗如。
  清官,还是个酷吏,就指挥人在大冬天挖冻土的行为,也只有方和明这个二愣子能干出来。
  “说吧,赵场长,我虽然对你有点成见,但是基本上还是尊重你的,就拿你们牧区来说转型如果成功了,肯定会成为新区一个活招牌。”方和明说。
  这人讲话有点意思,转型成功,敢情你就赌我转型不能成功?
  好坏啊!
  韩景瑜在旁边不说话,可眼睛也在不断打量起这个方场长,三十岁不到的年纪,清廉的不得了,也很能吃苦,这时间能吃苦的人总是能引起人的好感的,但他现在对方场长的心情很复杂。
  有时候觉得这人太执拗,不是很好打交道,在市领导面前也不是很讨喜。
  但就是这个场长来了以后,八大农场的农工跟知青们能拧成一股绳,这要是以前大冬天的你叫人过来挖地,人家都懒得搭理你,所以这水渠啊,在朱秀英手里就没有挖起来。
  韩景瑜问道:“方场长,咱们要改良土壤,这事儿就不能缓缓,一步步的来?”
  “一步步的来?”方和明急了:“人民吃饱饭的事情怎么能一步步的来,你知道偏远山区有多少人吃不饱饭吗,你们在部队待遇好这人人都知道,可你知道这里的农工为什么会背井离乡的来这里吗?”
  韩景瑜一怔,脸上的颜色也不好看了起来。
  方和明这话说的太偏激了,部队的待遇好,农民吃不饱,这话也就这种一根筋的人敢说。
  且不说打起仗来军人要冲在最前方,就拿工兵们来说,贯穿天山南北的路最难修,全都是蜿蜒的山路,还得防止山上砸下来落石,这种任务就不能让普通的建筑工人来干,冲到最前面的都是工兵。
  要让牛儿产奶,就得给牛儿吃草,这个道理方和明放在他自己的农场他清楚,放在别人身上他就弄不明白了。
  好在看见韩景瑜脸色变差,方和明的语气放缓了下来,慢慢解释说:“我不是那个意思,虽然大家都是共和国的建设者,不分高低,可你知道有多少人,根本就吃不饱饭,我老家那个地方五几年的时候都饿死过人”
  气氛一下子就凝重了起来。
  方和明
  对于种田的执念,也是来自于那几年身边发生的那些事,那些曾经饿到瘦骨嶙峋的人,后来虽说条件也改善了,可全国的粮食和一切供给都是依靠国内自产,而当下生产力有限,人人还是吃不饱饭,吃不好饭。
  说起五几年,当时韩景瑜也还小,印象中家里好像还有个大姐,大姐那会儿也是因为营养不良,早夭折了。
  虽说在这会儿死个孩子家里人都没怎么当回事,可当时他妈哭的撕心裂肺,要求给孩子弄个小匣子,把孩子埋高一点这事儿,他到现在还有一点印象。
  姐姐比他就大了一岁,身子骨也不好,他是男孩子身体底子好,就熬过来了,可姐姐没有过完那年冬天。
  这件事情离现在太过于久远,如果不是方和明提起来,他根本不会将这件事跟他疯狂种田的行为联系起来。
  可时代变了,当下的国情也不一样,不能因为暂时需要增加农业产量,做出来危害后人的事情。
  这个时候应该适时跟他科普一下地理知识。
  赵曼:“你也要转型,我也要转型,可是咱们得跟看那朵云一样,看远一点。”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