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小美人——三春景
时间:2021-04-19 09:23:09

  “一毛五一斤。”农民吧嗒吧嗒抽了两口烟,不怎么热情。
  那妇女还想讲价,然而抽烟的卖瓜农民根本不搭理他,而是盯着其他挑瓜的人。
  毛思嘉手脚麻利,从口袋里拿出了玻璃丝网兜,然后就开始挑瓜。这两天进城卖瓜的农民多了一些,但想要遇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即使是只有二环的首都,也足够大了,稍微多一点儿的供应根本连一个水花都激不起来。
  整个玻璃网兜都被撑开了,就像一个中等大小的面口袋。毛思嘉这才觉得差不多,请人来过秤:“大爷,您给称称!”
  瓜农不说挂,只拿起一杆秤,一头的钩子钩住了网兜,另一边是秤砣,扒拉了好一会儿:“闺女你自己看,十一斤三,零头给你抹了,一块六毛五!”
  毛思嘉一句多话也不说,数了几张钞票给人家。然后把网兜固定在自行车后座上,蹬着车就回家了——那妇女还想讲价,然而人根本不理她!按照道理来说,做生意讲价是没问题的,但现在是供不应求呢!
  这个时候讲价就显得有些傻了。
  “小嘉买的瓜不错!”毛妈晚上就吃上毛思嘉买的小香瓜了。
  这个时候的水果就没有不贵的,所以即使是首都居民,也多的是半辈子没吃过水果的人。几十年后的年轻人会吐槽水果价格要上天了,连一点儿水果都吃不起了,他们可能很难想到,几十年前水果吃不起是真实存在的常态,而不只是一种夸张的抱怨。
  这个时候的水果在中国人民心中倒是有点儿像日本民众心中的概念,日本的水果是众所周知的贵!有些人觉得这是他们的成本高、噱头足,应该的,有些人则是觉得日本民众交了智商税!那些进口水果,即使加上税也比本土的便宜。
  它不香吗?为什么非得买贵的?
  事实就是,很多人根本没搞清楚水果在日本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它不是生活必需品,甚至不是日常用品,而是真正的奢侈品!在古代,时令水果就是有钱人之间做礼物的好选择。
  而时间拨到几十年前,水果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同样不是什么日常消耗品!
  不过毛思嘉家的经济情况不错,所以时令水果还能尝尝,每年都不会错过趟。不过就算是这样,受限于栽培技术、运输条件等原因,这个时候一地百姓想要吃到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水果也是不可能的,只能紧着有限的数样水果品尝。
  比如说整个夏天,毛思嘉能吃到的水果也就两样,一个是西瓜,另一个就是这种小香瓜了。当然,在西瓜之前或者之后,挨的很近,甚至上市时间有重叠的水果也有,但那同样数量有限,加上那些,水果食谱也不会丰富多少。
  说起来有些让毛思嘉不解的是,毛妈喜欢吃这种小香瓜多过西瓜...明明绝大多数的人都更喜欢吃西瓜来着。不过毛思嘉也没有为此纠结过,这种事情就是一个口味问题而已,根本没有道理可讲。
  “这瓜有什么可吃的啊!”毛爸在这件事上就是另一个极端了,坚决认为夏天就该吃西瓜,吃别的瓜的都是异端!其实毛思嘉也更喜欢吃西瓜,只是没有毛爸那么极端。
  毛爸在晚上胡同外乘凉散步的时候就证明了自己的‘极端’。
  合作社永远是那么繁忙,不过这也是要分柜台的。摆着切开西瓜的拦柜旁虽然有很多人咽口水,但真的去问价的人却不多。
  这个时候西瓜才刚刚上市,什么水果都是这样的,刚刚上市的时候很贵。等到大规模上市,价格会迅速回落,甚至出现滞销的现象——当然了,水果滞销这在现在的首都是不太可能的。
  因为价格相对较贵,买一个西瓜就成了得再三斟酌的事情。面对这种情况,合作社也有招,就是把西瓜切开了卖。毛思嘉看了一眼写价的纸板——五毛钱一牙,确实不便宜了!
  现在可是五毛钱能当大用的时候,如果会算计,一天在外面吃的伙食费都绰绰有余呢!
  不过这一牙也够大的,一只西瓜只能分出四牙来!
  这也算是时代特色了,这个年代的东西不论价格贵贱,至少分量上是不让人失望的。
  五毛钱不算少了,但特别嘴馋的时候想要解解馋,也不是拿不出...这也不是天天吃,就是尝个鲜么。
  毛爸上前去,看也不看一边切过的瓜,指了指柜台里放的瓜:“同志,给挑三个瓜!可不能是生的!”
  惊讶于毛爸一下买三个瓜,售货员转头仔细给挑了三个瓜——认为这个时候售货员的服务态度都特别差的,是一种偏见,事实上,如果不是特别忙的时候,大多数的服务员是很有服务精神的。
  三个瓜放在柜台上,毛爸自己也拍拍听声儿。觉得不错,这才让上台秤。
  花了五块八买了三个瓜,半个合作社的顾客都用羡慕的目光看毛爸毛妈毛思嘉一家人。当然,也有人觉得他是脑子坏了,钱多的没地方花了!别看西瓜现在贵,只要再稍微等几天就会迎来大规模上市!
  那个时候也就是四五分钱一斤,一个瓜不过四五毛钱而已!
  现在买这么多瓜,可不是吃饱了撑的么!
  毛爸却不知道这些人的想法,只是可惜地嘟囔:“这是‘黑绷筋’啊!可惜、可惜!黄瓤的哪有红瓤的好!”
  毛爸在南方的时候就没见过黄瓤的西瓜,等到来了首都才吃上这种。虽然味道上没有明显差别,但感觉就是不一样!只是首都最常见的西瓜品种‘黑绷筋’偏偏就是黄瓤的...这个时候购物也没有太多可选择的余地,经常只能是遇到什么是什么。
  杨雪燕一眼就看到了抱着瓜回家的毛思嘉一家人,咽了一口口水...在夏天的傍晚,口干舌燥的时候还有什么比一个西瓜更有诱惑力的存在呢?
  然而看到毛思嘉那张脸,她就什么想法都没有了,只哼了一声。
  杨雪燕的大嫂也看到了这一幕,同时注意到小姑子的神色——说实在的,嫁到这个家以后,知道了这个小姑子十分看不顺眼一个院儿里的另一个小姑娘,一开始她是不了解的。这才多大啊,能有那么大的仇那么大的怨?真的生活久了,她倒是有些理解这个小姑子。
  讲真话,有的时候她这个成年人都会觉得嫉妒!
  日子过的苦一点儿不算什么,反正周围的人都苦,也就不觉得怎么样了。但是大家都这样的时候有一个人过的不一样,就像是泡在蜜罐子里一样,这就很难受了。心里就像是有一万只蚂蚁在爬,总是让人觉得烦、觉得不得安生!
  “这要是旧社会,毛司机家闺女就是阔小姐的样儿了吧?”杨雪燕嫂子笑了笑。
  杨雪燕的表情更加难看,过了好一会儿才嘟囔道:“不过就是家里孩子少,钱花在她一个人身上了而已!等着看吧,将来且有苦日子过!”
  别看姑娘们都才十五六,一中学生而已!实际上,有些事她们已经懂了——在不知道怎么怀孕、怎么保护自己的时候,她们却很懂得分配工作、结婚这种事!这也只能说是特殊时代造就特殊情况了。
  在杨雪燕看来,毛思嘉就是小时候吃蜜,长大了吃苦的典型!人生先头过的日子太好了,今后过日子就是一团糟。她可是听她妈说过的,结婚之后的生活一般都会变差...小时候只管自己,结婚之后得顾着家庭呢!
  而且毛思嘉现在过的好,不过就是因为家里众多孩子分割的钱花在了她一个身上,等到将来就没有这样的好事了!
  这样的想法显然让杨雪燕心情好了很多,脸色都没有那么阴沉了。
  “小嘉,打盆水来!”毛家一家人却是一点儿不知道这些事,回到家就商量着吃西瓜的事。
  这个时候又没有冰箱,想要吃足够凉爽的西瓜就只能靠冷水拔凉!最浪费,但效果最好的做法是把瓜放在水泥池子里,自来水一直冲就是!这个办法挺好的,唯一的问题是浪费水。
  如果是单位补贴水费的职工居住的院子,大抵不太在意有人这么做...事实上,最后家家户户都会这么做,也就不用怪罪谁了。但毛思嘉家住的这个院儿,大家的工作情况不一,单位福利也不一,事情就不能这么做了。
  最后的水费可是要平摊的!
  没办法,只能用盆子接水了拔凉,效果不怎么好,还费时,但也没有办法了——毛思嘉打定主意,等以后有机会了,首先要做的就是买冰箱!电视机都在冰箱之后,毕竟这个时候的电视节目在毛思嘉看了并不比广播节目更好,也就不着急立刻升级了。
  毛思嘉真的很喜欢吃凉的,对这方面的怨念可不小!
  西瓜泡着了,还得十来分钟换一盆水,大约两三个小时后,一家人才算是吃上了西瓜。
  “今年气候好,瓜甜!”毛爸先做出了美食家一样的点评。
  “剩下两个明儿我带走,好久没去看老首长了,过几天就老首长生日,趁这个机会去一次。”
  毛思嘉慢慢啃了一片西瓜,表情有点儿微妙。
  又过了几天,毛思嘉下午从水库钓鱼回来,远远的看到孙继东朝她招了招手。
  没说什么,和一起的几个胡同孩子回家去了。把钓起来的鱼交给了毛妈,转头也不说什么,就跑了出去。
  “你怎么来了?”毛思嘉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眼睛里全是笑意。
  一点儿不担心毛思嘉一去不复返,一直等在胡同外的孙继东带着毛思嘉去附近的一个公园——其实说是公园罢了,实际上就是一片有几棵树,有一片小空地,能让有需求的老人晨练的地方而已。
  这个时候这里是没人的,边上有水泥砌的桌椅,上面贴了瓷砖。
  孙继东手上提着一个网兜,里头是个西瓜。稀奇的是,这个西瓜不知道在哪里冰镇过,表面上沁出了一层细细的水珠。
  一把小小的这叠水果刀将西瓜一分为二,毛思嘉一半,孙继东一半。最后孙继东找出两只金属汤匙,递给毛思嘉一只:“毛叔叔说你最喜欢这么挖着吃。”
  虽然觉得爸爸在别人家提起自己很奇怪,但毛思嘉也没有深想,快快乐乐接过了汤匙,他们之间已经不需要那种生疏的客气了。
  她不会知道,孙继东知道这件事才不是因为毛爸...这是很久很久以前,他亲眼见过的。那个时候首都有冰箱的人家很少,她家却是当时就买了,毛思嘉最喜欢的就是放半个西瓜进冰箱,到时候用不锈钢汤匙挖着吃。
  毛思嘉掂量着汤匙,觉得不太对,又仔细摸了摸汤匙把手上的花纹,有些惊奇:“这不是外头买的吧,应该是老东西了!”
  她不太懂这些,但这把勺子和时下工业产品的天然差异她还是感觉的出来的。而且毛思嘉分明看到了一个类似商标的东西,既艺术又洋气,就算她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也会觉得这是个名牌货。
  现在的中国是不可能进口这些东西的,只能是以前的旧东西了!所以毛思嘉才觉得是古董一类。
  孙继东点了点头:“是个意大利的餐具牌子...镀银货,就和老莫的一样。”
  老莫的餐具也是镀银的。
  毛思嘉虽然惊讶自己说中了,却没有多想——管它是什么古董呢,事实就是现在拿出去换东西,还换不来这一半的西瓜!不是这时候的人不知道古董,而是大家不认为这种外国餐具也算古董!
  “...我拜了个师傅,弄了点儿...古玩生意。”说到最后两个字的时候,他似乎有点儿不知道该怎么说。
  毛思嘉咬住勺子,有些惊讶地看了孙继东一眼,但没有说什么,只是一切如常一样低下头继续吃瓜。
  说实在的,这可有点儿意外啊...但真要说毛思嘉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会改变她对孙继东的看法,那却是没有的。她本就不是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孩子,不可能如这个时代的人一样,或好或坏,有着很强烈的反应。
  孙继东曾经当过兵,后来意识到自己的梦想并不在绿色军营,就复员了。之后他又在警局做过刑警,但那也是一个糊口的职业,和他个人的理想或爱好没什么关系。直到79年年初的时候,他才算是最终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事。
  最开始是78年的时候捣毁了一起文物走私案,初步了解到古玩行当...一开始就入迷了。
  很多人觉得他和这一行不搭,从小到大他并没有展现出对历史之类的东西有太多热爱。那种搞收藏的人的文人气质他是没有的,可要说是古玩商人的市侩精明,他也没有啊...总之就是让人想不通。
  但这种事本身也没什么可说的,反正孙继东照旧入行了,并且很快辞掉了刑警的工作,投身进入这一行。
  而现在,回到六十年代,这种生意更加低调了,但也不是不能做。而且他还发现这个时候有一个好处,竞争者少,好东西更多...也更不容易打眼。他本身不是科班出身,更没什么家学渊源,底子是很差的,纯靠着小心谨慎才没有交太多学费。
  那还是七十年代末呢,他估计随着经济发展,古玩行业更繁荣,造假只会越来越多,对眼力的要求也会更高——这些只要对古玩行当有些了解,就能够推测出来。
  毛思嘉没有傻乎乎地问,这门生意能不能做。
  事实上,就她知道的,旁边胡同就有一个寡妇,她死去的老公就是一个收藏品颇多的富商。这几年有人想要图谋她家的好东西,只是她老公都死了,自己的出身则比较‘根红苗正’,一般人根本没法下手。
  据说她一个带七个孩子,经济上却一点儿不窘迫,靠的就是丈夫给她留下的那些藏品——反正她就偷偷卖,一个宝贝也能买几十块呢!这一方面说明这个时候有私下的古玩市场活跃,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她其实也懂行。
  这可是这个时候的几十块!考虑到此时的经济发展水平,这绝对是一笔巨款!
  很多人手里也有好东西,但自己不懂,又或者找不到好买家,最终只能几块钱、十几块钱地贱卖了。
  知道这个时候也有古玩交易,毛思嘉才真正感叹不愧是首都,不愧是古都——在这块地界上,倒腾古玩对于大家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不然换一个一般的城市试试看,说不定人家都没有这个意识!
  所谓‘乱世黄金,盛世古董’,此时不是乱世,但也够不上倒腾古董的‘盛世’吧。
  “你以前送我那支钢笔也是这么倒腾来的?”毛思嘉忽然想了起来。
  孙继东‘嗯’了一声,他没对毛思嘉说谎,那支笔没花多少钱,算是他捡的一个小漏——也只能说是小漏了,那支笔在如今的古玩市场中本来就很难说有太高的价值。
  今天用的两个汤匙是他收的整套餐具中拆出来的...其实这个餐具没有太多搞头,至少十年内涨价的幅度不会太大,偏偏价钱也不算低——大家就是不把这个当古董,当成是日用工业品,这样整套的餐具也不便宜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