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镇守川蜀,将领忠心,士卒用命,竟因李铎之故,多年未能出蜀,惜乎哀哉!然黔安一战,君之韬略勇武,如锥处囊中,终声振四海、名扬于世……吾主慕将军勇武,吐哺握发、求贤若渴,必扫榻相迎、虚左以待。”
“……日前侥获程文山等部,吾念公情义,愿请程为上宾,盼来日与君重逢之时,三人把酒言欢,共谋大业!”
写信之人,好生毒辣!
王川听的冷汗涔涔。这封信并不深奥,半文半白,属于佘崇明这种读过点书的大老粗也能看得懂的。
当然要佘崇明听得懂,因为这封信根本不是给赵识看的,是给佘崇明看的!
前半段,先是客客气气的褒奖了赵识一通,然而话里话外都在说赵识深受士卒爱戴。
紧接着说自己跟赵识一样,都是流民出身。看上去仅仅是为了唤起赵识的共情心理。说赵识蒙受佘崇明一饭之恩,为他出生入死也是正常的。却又提及自己的恩主沈游,说自己承蒙沈游的关怀教育之恩,必要用性命相偿。
正着看毫无恶意,可倒过来看就截然不同了。
刘三俊要替沈游出生入死,是因为沈游让他吃饱穿暖,教他学文习武。而赵识要为佘崇明出生入死,仅仅只是因为佘崇明给了他小半块干粮。
佘崇明脸色格外难看,半块干粮而已,真的能够买到赵识的忠心吗?
此刻再看那些夸赞赵识的话,什么“解衣推食”、“爱兵如子”,只觉格外刺眼。
最为毒辣的是那句“闻君镇守川蜀,将领忠心,士卒用命,竟因李铎之故,多年未能出蜀,惜乎哀哉”
明面上是说他与李铎对耗,才没能打出川蜀。可看在佘崇明眼里,这摆明了是说赵识有私心,没替他卖力打仗。
最后又提到程文山被捕,看在赵识的面子上,被皂衣军奉为上宾。只等着赵识前去投靠皂衣军,兄弟二人,双双团聚。
程文山作为赵识的心腹,他若投降皂衣军,赵识还远吗?
一字一句,字字见血,句句如刀,刀刀都想要赵识的命!
这哪里是劝降信,分明是催命符!
第178章
“诸位爱卿怎么看?”
佘崇明脸色倒还好,就算心里真有猜疑也不能表现出来。
“启禀陛下,这摆明了是离间计,万望陛下莫要上当啊!”
王川一马当先站出来说道,“赵将军劳苦功高,又刚刚连克两城,可见其并无私通外敌之意。况且他还将此信交予陛下,称得上一句心思坦荡”。
“启禀陛下,臣有一惑,望赵将军解答”,霍安下定决心要破釜沉舟。要是今日赵识不倒,佘崇明为了安抚赵识,倒得就是他了!
“据我所知,皂衣军中许多降将是由最先投降的吴绶带来的。现如今,皂衣军手捏程文山,赵将军要如何保证不会因为程文山被捕,而投降皂衣军?”
此言一出,众臣皆哗然。
这倒是说在了点子上。就像吴继纲会因为吴绶的劝说而投降,一旦程文山投降,难保赵识不会因为程的劝说而投降。
王川面无表情的看了眼霍安。心里盘算着,此人倒也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样,仅仅是个莽撞热血的年轻人。乍然听完这封信,迅速能够找到切入点,倒也还算有脑子。
看来李立之的这个学生还过得去。就是不知道李立之给了什么筹码,竟然能够让这个有点脑子的霍安,心甘情愿的冲锋陷阵。
赵识面色铁青,他一口牙快要咬碎了。
这就是不结党的坏处。满朝堂,只有一个王川出自于公义或是为国考虑,帮赵识说了几句话。其余的,不是装傻充愣就是沉默寡言,只恨不能蹲在角落里装隐形的蘑菇。
霍安冷笑着又重复了一遍问话,“赵大人想好了吗?”
赵识的脸阴的跟梅雨季一样,这是要逼他当众跟程文山恩断义绝啊!
可一旦他真的表示自己放弃营救程文山,那他在军中势必会人望尽失。
没有谁愿意为一个随便抛弃下属的上峰卖命!
此刻,满朝文武都在看着他,人人都在等他赵识表态。
就连刚才帮他说话的王川都沉默下去。
赵识嘲讽的笑笑,王川只忠于佘崇明。他帮赵识是因为觉得赵识并无反心,但他一样忧惧赵识兵多将广,所占兵权过高,生怕赵识威胁到佘崇明的地位。
从某种意义上讲,王川与李立之是同一种人。
唯一的区别是王川并不想扳倒赵识,仅仅只是希望限制他的兵权,而李立之却想彻底的搞死赵识,自己派人上位。
一时间,仿佛所有人都在逼迫赵识,赵识轻轻的抬头看了眼佘崇明。佘崇明高高的端坐在龙椅上,仿佛不理解赵识的处境,又像是没看到众人对赵识严词相逼的样子。
杂乱的胡子掩盖了赵识脸上的失落。
他终于意识到,他的恩主佘崇明似乎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信任他。
半晌,赵识彻底死心了。
“臣赵识在此起誓”,赵识顿了顿,掷地有声道,“若程文山投降皂衣军,我赵识必与他恩断义绝!如违此誓,神鬼共弃!”
“赵将军,子不语怪力乱神”,霍安冷冷的瞥了眼赵识,“赵将军若是要拿誓言糊弄过去,未免也太小觑了满朝文武”。
这意思是要他拿出实际行动?
赵识干脆反问道:“你要如何?”
“陛下,赵将军起于微末,不通官场规矩”,霍安笑道,“古往今来,兵权之重,无需多言。如今赵将军一人统领川蜀全军,位高权重之下难免生出些别的心思来。若能有人节制一二……”
终于图穷匕见了!
若只靠一封信就能扳倒赵识,李立之早就去伪造了。
所以今日的目标根本不是扳倒赵识,而是节制他的兵权。
霍安图穷匕见,满朝廷却无人发言,就连王川都静默了,他的目标就是节制赵识的兵权。只是没料到,今日李立之居然也选择了钝刀子割肉的法子。
既然今日两人的目标相同,那就是友非敌。
王川当机立断道,“臣附议”。
李立之迅速跟上,“臣附议”。
眼看着两位素来不和的重臣都齐齐附和霍安的提议。
此前装死看地砖的一众大臣们纷纷跪地,齐声连呼,“陛下,臣附议”。
一时间,还站着的只剩下一众武官。
“陛下,文臣不懂打仗,怎能用文臣来制辖武将?!”
“启禀陛下,大齐就是亡于以文领武,我等怎能重蹈覆辙?”
“将军劳苦功高,你们怎么能卸磨杀驴!”
……
一时间,武官的队伍里传来了各式各样的反抗激辩之声。
仿佛整个武将队伍都是赵识的心腹!
佘崇明脸色比赵识还难看。若不是今日这一出,他都不知道赵识如此得人心,泰半的武将都在替赵识说话。
没说话的武将只有稀稀拉拉的小猫两三只,还尽是些杂牌将军。
赵识长叹了一口气,这些帮他说话的武将们有多少是真心实意,又有多少是捧杀?
一封劝降信,不过半个时辰,就挑动了那些潜藏在深海里的猜疑、痛恨,让赵识处于这样孤立无援的境地。
或许幕僚李可之说的是对的。人心叵测易变,他们这些粗人莽夫,能用的时候是佘崇明手里的刀,不能用的时候就是佘崇明脚下的蝼蚁。
他自问从无有半分对不住佘崇明的地方,文臣们攻击他,赵识认了。武将们攻击他,是有利益之争,倒也无可厚非。可佘崇明端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竟令赵识倍感寒心。
他们连荆州都没拿下,就已经要上演杯酒释兵权的戏码了吗?
赵识心灰意冷,原本就乱糟糟的胡子更是耷拉下来,“诸位,兵权原就该分制,对此我并无异议”。
一众朝臣皆愕然,宛如被掐了脖子的鸡崽,争吵声戛然而止。
见状,佘崇明即刻大笑道,“诸位爱卿言重了。赵将军忠心耿耿,自然会认同分制兵权一事”。
赵识朗声称是。
他心性坚韧,一旦确定事无可转圜的余地,即刻就要为自己以及手下的将士们做打算。
只要由他主动提出来,至少还能卖个好。
“不知霍大人可有章程?”
既然辖制兵权一事是由霍安提出的,自然也该由他来起头。
霍安一愣,顿时冷汗涔涔。
能够分赵识兵权的,无非是三类人,文臣武将太监。
按理,是该说文臣的,可他提谁都不好。提了李立之,王川铁定反对,而且这结党营私未免太过赤/裸裸了。提了王川,他在李立之那里便讨不了好。
至于太监和武将,霍安宁那是宁死也不肯选的。
“陛下乾纲独断,一切交由陛下圣裁”,霍安思来想去,还是这个回答最好。
佘崇明也挺满意,没想到霍安平日里闷声不吭的,竟还是个忠君的。
一时间,原想着将霍安杀了,好安抚赵识的心思也淡了。既然霍安如此忠心,那便贬官吧。
等到日后再起复霍安。
佘崇明几个呼吸之间就决定了霍安未来的命运。
“既然如此,擢一文官一内监,前去督军”,佘崇明朗声说道,“此外,擢萧志毅、赵乾为勇毅将军、奋威将军,各领兵三万”。
整个川蜀之地,共计十万大军,眨眼之间,赵识手上就只剩四万了。
若是再扣去需要拱卫锦州,镇守川蜀各地的驻军,能够动用的兵马人数最多也不过三万有余。此刻,赵识能够动用的人马也就一万了。
赵识闭了闭眼,果然如此。今日闹腾的这一出,不过是为了分割节制他的兵权罢了。
只是这样一来,头顶上有了两个祖宗,又多了两个品级相当的同袍,日后行事不仅需要谨慎,只怕还得畏手畏脚。
他低声叹了口气,一时间也不知前路在何方。
这个巨变隐匿在众多消息之间,眼上去毫不起眼,却宛如无声处的惊雷,炸的那些看得懂的人头昏眼花。
“这么管用?”
沈游简直不可思议。从送信到赵识兵权被分润,拢共不超过十天,简直快的超乎她的想像。她还以为离间计的起效很慢呢!
“那不过是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罢了”,周恪主理荆州事宜,那封劝降信是他以刘三俊的名义亲手写的。
“等着吧,分兵权不过是第一步,接下来佘崇明势必要大肆慰问赵识”,周恪不屑道,“打一棍子再给颗甜枣罢了!”
这种套路,周恪十二岁惩戒家奴就会用了。
“那之后呢?”
沈游搁下了笔,她负责的是鄂州,相较于受阻的荆州,皂衣军在鄂州的推进相当快速,原定计划是中秋之前拿下荆州和鄂州。
如今不过堪堪七月底,整个鄂州都被打下来了。
赈灾、抚恤、整治民生……这些都是成惯例了,沈游固然还有大量公文要批复,但工作量可比主理荆州的周恪少多了。
早早完成了工作的沈游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又从周恪的案几上拿了些未批复的公文。
周恪眉目温和,笑着将公文递给沈游,轻声嘱咐道,“批完了这些早些去睡,我再要一会儿便好了”。
“算了吧”,沈游嗤笑一声,“你日日督促我早睡,自己却点灯熬油。熬夜此等快活事,怎能让给你?!”
周恪又好气又好笑,心头却格外的熨帖。
“待你我致仕,我们便买座小宅子,再不受此案牍劳形之苦,也过一过闲云野鹤的舒坦日子”。
周恪眉目含笑,他两辈子操劳,竟难能空闲片刻。
思索及未来,周恪更是眉开眼笑,“到时候你可以睡到自然醒,然后晒晒太阳,尝尝各地的美食。闲暇之时,你我还可以携手同游,饱览各地山河盛景”。
沈游忍不住笑出声来,“未来倒是挺美好的,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还是先把手上这些公文处理完吧!”
周恪一哽,幽幽的扫了沈游一眼,“论起煞风景,你沈平章若屈居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
沈游大笑不已,她拱手抱拳,“多谢夸奖,我必定再接再厉”。
第179章
两人一通调笑过后,又说回了正题。
“此次赵识兵权被分,萧志毅、赵乾原是赵识部下,也不知道这两人对赵识是否依然忠心?”
面对沈游的疑惑,周恪坦然一笑,“人心本就难测,我们用一封信撬动了佘崇明和赵识,已经是一本万利的好事了”。
“接下来可就没有这么好的事情了”,周恪笑道,“要打佘崇明,无非是两条路,要么诱使他出蜀,要么直接在川蜀打”。
“前者,意味着我们需要先战败,将地盘让给他。后者,意味着我们要直接入蜀或者策反赵识”。
周恪笑着否决了直接入蜀这条路,“入蜀之难,难于上青天,直接入蜀怕是不行了”
“那就只剩下两条路了。主动战败,诱使佘崇明出蜀是难度低风险高,策反赵识是难度高风险低”,沈游一面批阅公文,一面接话。
“所以要……”
“大人,先生,佘崇明回信了,还送了……礼物”。
沈游正分析前路,忽听到外头传来情搜科禀报的声音,顿时一阵惊愕。
两人面面相觑。
“走,去看看”,沈游搁下笔,饶有兴致的起身。
两人现在正在临川府衙署二堂内办公,已经是夜里,按理府衙内的官吏们多数都已经下衙回家歇着了,可还是有几个白日事务繁重,尚未处置完毕的官吏在加班。
宣传司邓年、户科黄宏化、吏科陈和光以及姚爽、史量这些人都在。
这会子临川府府衙大堂内气氛格外古怪,人人寂寂无声,却又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