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更加相信太子无德,跟在唐三身后的人也越来越多,如果继续让太子当储君,他们怕佛祖会降罪世人。
更有人说去年天贶节当天突然起了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房屋倒塌,树木横断,这一切肯定是上天的警示。
太子无德,天降惩罚。
而当时所有人都没当回事,太子去了沥江继续作恶,伤了那么多条人命,佛祖心慈,为沥江百姓流出血泪。
皇后等人听到这传言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然后迅速勒令众人不许胡言。
可越堵众人越是怀疑,最后传言越来越广,皇帝都听到,开始让人去云岭寺查看。
陆采盈有点担心啊,佛像会流泪她是不信的,她更愿意相信是有人故意为之,目的正是让太子再次陷入舆论之中。
可她也担心佛像褪色是颜料的问题,她怕会牵扯到谢子谦。
可明明那蓝靛是相当不错的,按理说不会出现这种失误。
她忧心的问了谢易安,她以为这是谢易安的后招,可谢易安道他没有,他的确有过这样的想法,但也怕会牵扯到谢子谦,所以并没有做。
不是谢易安,那到底是谁在背后推了一把?
他们暂且不知,但是能做出这件事的人一定也是看不惯太子,想要太子下马。
这个可考虑的人就多了起来。
皇帝听了皇后与温尚书的请求,本已经在考虑究竟要不要废太子。
可云岭寺又发生佛像流泪之事,他心烦意乱,众所周知,只有皇帝无德才会天降异象。
天贶节那天,雷鸣电闪入长龙怒吼,他心中已然慌乱,心生疑问,但是没人敢在他面前说什么,他也压一下自己心中的疑虑。
此时这件事突然被人翻出来,虽说有可能是有心人故意为之,可那这到底又让他想起当时的情形。
大晋人信佛,皇帝当然也不例外,佛像流泪,佛身褪色让他更加心慌,他即刻让人去调查此到底是怎么回事,最后果然查出了一些东西。
这佛像的绘色是一年前谢子谦完成的,褪色的那些佛像正是他负责的,他是在天贶节前几日才匆匆绘制成功。
至于为何如此,盖因国库颜料被淋湿,无法使用。
这是工部的失误,而工部侍郎是温济才,查到最后居然又查出颜料也是工部的人故意淋湿,目的就是不让谢子谦及时完成佛像绘色,让他会被皇帝斥责。
而这吩咐这件事的人就是太子。
太子胆敢在佛像上动手脚,触碰到皇帝的逆鳞。
他自认是个明君,当然不喜欢出现什么异象,这对一个在位的帝王来说可是极大的质疑与不利。
杭天志还没有拿下,如果被他利用这个传言,再集结更多的人马那就更加麻烦了。
皇帝对谢子谦大发雷霆,问他既然颜料不足当时为什么不说。
谢子谦直到以为是个意外,又不想让父皇觉得自己无能,便自己想办法解决。
后来他虽然大约猜到,可是没有证据,也不想说皇兄的不是。
皇帝在气头上,依然罚了谢子谦,说他办事不利,罚了三个月的月俸,谢子谦没有异议,受着了。
三天过了,太子从牢里出来十分自信,他再也不会回到这里。
詹事告诉他佛像之事,太子想了一会儿才有点印象,这么久的一件小事,现在就算谢子谦或者父皇知道了又能怎么样。
詹事却知道,也许之前这的确是一件小事,但现在情况不对,皇帝已然生气,而且谁知道在皇上心里会不会将佛像流泪这件事也跟这个联系在一处。
怕是这次形势不容乐观。
经詹事这么一分析,太子这才有些危机,但依然觉得没什么问题。
直到他听到‘废太子’一说,顿时又慌又怒:“是谁说要废太子的?”
“殿下,现在不是要纠结谁提出的,而是要看皇上怎么想,会不会同意?”
太子也知皇帝才是能够最终决定这件事的人,他心里忐忑,等到了大理寺,居然也没有像之前那样飞扬跋扈,他一开始仍旧否认,太守也是将上次的事再说了一遍,将那些罪都推到了下属的身上。
可是等他们说完了莫文章却是笑了,他道:“太守,你的属下可不是这么说的。”
原来他们这次有了新的人证,几人全是在太守府做事,功曹和主簿,还有被当成戴罪羊的几个县令。
这些人正是谢易安着人从沥江接过来,一路上不停,马怕死了三匹。
他们的说辞又完全不同,将太子与太守等人勾结一处,贪墨赈灾银子,发放物资,以次充好的事原原本本地都说了一遍。
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拿出了证据,是他们分次贪墨银子的账册,以及太守府的银两。
他们居然把银票也带了过来,看到那么多银票,太子跟太守都傻了。
更让他们傻眼的还在后面,仲元魁和王黛也过来了,仲元魁指认当时要杀人灭口的就是太守,而王黛则回忆起自家爹娘的死全都跟其中一个县令脱不了关系。
不仅如此,唐三也来到大理寺,说自己前几天被人暗杀的事,至于凶手是谁,自然也是指向太子。
这事越来越大,整个京都的人都知道,太子触犯国法已然是事实,如果皇帝真的不采取任何措施,恐怕无法收场。
面对如此铁证,太子还要喊冤,可三司已经将最终的结果呈给皇帝,让皇帝定夺。
没过多久,齐公公带着圣旨到达大理寺,当众宣读圣旨,太子贪污受贿,沉迷玩乐,致使沥江百姓哀鸿遍野,今日起,废除其太子之位,迁出东宫。
沥江太守及其他一干贪污官官,行为恶劣,抄家斩立决,族人流放。
贪墨的官银重新投入到沥江,新修水利,造福百姓,另再让云岭寺的高僧给枉死的沥江人做一场盛大的法事,让他们可以去往生极乐世界。
这个结果一出,太子无法接受,当即怒骂官员,被侍卫们抬走了。
大理寺外等着的沥江百姓听到这个结果,虽然皇帝没有处死太子,但是废除他,已经让他们喜出望外。
许多人流下激动、辛酸、苦涩的泪水,他们总算能够为自己死去的家人讨回一个公道。
唐三身处其中,也松了口气。
他知道经此一事,他是没有办法再去考功名了,不过做生意也不错的。
之后几天云岭寺果然做了一场法事,当时几乎京都的外乡人都去了。
路上也能偶尔看到掉落的纸钱和香烛,陆采盈知道他们伤心过后也能开始新的生活了。
温济才也受了牵连,官降一级,罚俸一年。
陆采盈知道这件事真的办成了,太子被废,温皓月也不再是太子妃,她整个人都是懵的。
她自然是想让太子快点下线,可她记得这是在太子登基,女主生下嫡子之后才会发生的事。
现在女主好像还没有怀孕吧,她都还没有当上皇后,就连太子妃都不是了?
这剧情变化有点大。
她询问系统,系统跟休眠了一样,一声不吭,她只好继续按照有自己参与的剧情走,就剩了最后一个走完她就可以离开京都了。
太子一党没料到这结果居然来的如此迅猛啊,皇后日日去见皇帝,长跪不起来求情,可等来的是齐公公的一句话:“二皇子以后谨言慎行,严于律己,行为举止要检点,不要再犯,否则他皇子的身份恐怕也保不住。”
皇后听他这听这么一说,心中暗恨,嘴上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她心中将主理此事的莫云章、井文玉等人都记了下来,那些沥江的贱民也成为了她的心头之恨。
谢鸿玉搬离东宫,住进了以前的宫殿,宫人来来回回打扫,安置,他心烦意乱,已经摔了五个汝窑宽口瓶了。
温皓月劝他现在要静下心来,可是他太子之位都没了,又怎么能够静心。
心情烦躁,看什么都不顺眼,对着温皓月也没有半分温柔,还埋怨她祖父没本事,不出力,要不然他怎么会被废。
温皓月气得心塞,如果不是太子自己先贪墨银子,他又怎么会出这样的事?
谢鸿玉将满腔怒火倾注到温皓月身上,皇后来了一看,立刻让谢鸿玉住口,她则将温皓月拉到一边安慰。
无非就是告诉她,谢鸿玉被废,心里难受,口气不好,但这并非他的本意,让温皓月不要放在心上。
温皓月心里好受了一点,又听皇后继续道,她的皇儿被诬陷,皇上在气头上只能等以后再来图谋,他们静下心来等一段时间,如果温皓月能现在就怀一个孩子,抢先生下嫡孙那就再好不过了。
提起这事,温皓月心中苦涩,她也想要有喜,可这事又不是她一人就可以。
太子现在嫌她沉闷,床上没有花样,不爱到她宫中来。
而且她发现,即使是太子日日宠幸的侍女,她们没有喝过避子汤,也无有一人有孕。
刚开始她怀疑自己,可现在偶尔她会觉得自己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太子。
只不过,她从不敢说,更不敢往深处想。
说了会给太子招祸,而如果再想想,她怕自己会越来越后悔。
她嫁给太子,是太子妃,按照家人的期许,以后就是皇后。
可现在太子被废,她也不再是太子妃,以后怎么还不知道,她心中也是迷茫。
皇后安慰她之后,又去到谢鸿玉身边,谢鸿玉现在也是六神无主,甚至想破罐破摔,被皇后一巴掌打:“给本宫抬起头,你是皇后之子,哪里会那么容易输。放心,以前你是太子,那太子之位只能是你的。现在你就要给本宫老实呆着,不要拈花惹草,招惹事非。从今日起,你就跟随本宫一起礼佛。”
谢鸿玉不想礼佛,可皇后发话,他不得不听。
皇后让他分析此次事件到底都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谢鸿玉说:“母后,想当太子的人太多了,谁都有可能。”
“你觉得是谁?”
谢鸿玉想想,他现在不是太子了,皇上如果考虑下一位太子人选,必然是要在其他三位皇子中间选出来。
目前看来大皇子最有可能,他去了榆中,如果在战场上如果能够打赢的话,他一定能够让父皇高看一眼。
他也没有忘记谢子谦,谢子谦人缘一向不错,不要说宫中,就是文武百官也有许多喜欢谢子谦的。
当然对他来说威胁最大的事谢易安,他一个,比三个皇子还要让他忌惮。
第73章 腻了 最好看的不就在你眼前了吗?
只不过这次谢易安并没有什么破绽, 除了知道谢子谦能够及时完成佛像绘色,是谢易安提供了帮助,让陆采盈开的铺子卖给谢子谦蓝靛。
皇后听他提了一嘴, 让他说详细一点。
他便告诉皇后,陆采盈是秦王府的表小姐,她开了一间叫“丹青”的铺子, 谢子谦最后用的蓝靛就来自这铺子。
也就是说是谢易安在帮助谢子谦,而且那个闹事的唐三就是丹青铺子里的掌柜。
皇后一听,这样似乎就串起来了,只不过仅仅只能说明这几人有关系。
即使他们这时候向皇帝提出唐三闹事是谢易安捣鬼, 可一这唐三他是的确是沥江人,沥江人愤怒情有可原,二皇上此时心情不佳,这事也只是猜测, 皇帝说不定还要反过来说他们一通, 得不偿失。
但是谢易安无疑疑点最大。
皇后大概知道了, 这些账一笔一笔她都会记在心里,这个位置是她儿子的, 谁也拿不走。
陆采盈很高兴,现在沥江的太守和其他的贪官污吏被杀, 只要皇帝派去清官,重新治理沥江便可。
皇帝将这事交给了文阁几大学士, 最后他们挑选出一人, 此人为官清廉,不媚上欺下,因此在朝中露脸的时候并不多,皇帝一开始都没想起来他是谁, 不过既然几个学士都推选他,他也就同意了。
这人启程去了沥江,听谢易安说过之后,她似乎对这个名字有一点印象,好像是谢易安后期治理朝政的时候,一个比较有才能的官员。
既然是他去,陆采盈就不担心沥江的百姓了。
此事告一段落,王妃趁这个机会给谢易安好好补补身子。
谢易安过得安逸,在榆中的时候,那里环境也不好,精神紧绷着,有时连洗澡也不能,从战场回来,身上的血都凝成一块一块的,每天都脏兮兮的,这真的让他几乎无法忍受,现在回到京都就不同了。
陆采盈听他说了之后,倒是也很同情他。
接连几天给他做美食,然后还陪着他去游玩,两人一道去了云岭寺,陆采盈带他去看那棵菩提树。
菩提树已经长高,而且十分的茂盛,比谢易安走得时候粗壮了不少,看出这寺里的人照顾的很好,陆采盈一定也是经常来,所以才能一路走来,与许多人熟稔地打招呼,有些人他都不认识。
过后几天,他们还去了未央湖,此时正值踏青季,男女老少衣着鲜亮,全家出动来到湖边赏玩。
陆采盈到的时候听到许多女子的笑声,孩童的玩闹声,还有青年男子聚在一处高谈阔论的声音、小贩的叫卖声,十分热闹。
再看未央湖湖水清澈,两岸开满了桃花,远望如朵朵彤云,鲜嫩的柳枝迎风飘拂,一派生机勃勃。
许多人家还拿了春食铺在未央湖边的桃花树下,有人荡秋千,投壶,折杨柳,看得人也想一起参与进去。
陆采盈吹着凉风,十分舒服。
她看到远处有在编花环的,样式与别个不同,便自顾去看。
谢易安本来骑着马了,这会儿也下马来,想与陆采盈一道同行。
他身上本来有些肃杀气,可今日穿了红黑相间的广袖长袍,外罩烟色薄纱,玉带金冠,剑眉星目,端的是眉目如画,英气勃发,是那只瞧一眼便会让人心动的介于少年与男子之间的模样。
许多女子看到他就脸红了,走不动路,有人认出来他是谢小王爷,谢小王爷以前是有恶名,可是大家都知道他近来上了战场,为国杀敌,此时他站在那里并不凶神恶煞,反而像一个翩翩如玉的俊俏儿郎。
大胆的姑娘开始朝谢易安扔桃花和杨柳,谢易安先是一愣,看看地上掉落的桃花,没有其他反应。
他这愣神被众人误解,大家更加疯狂地朝他扔来各种各样的花儿、手帕、荷包,只一会儿功夫,谢易安身上,脚下全都扔满了花、荷包。
陆采盈采了一枝桃花,回来一瞧谢易安站在那里,眉头皱着,人快被花儿给包围了。
恰好此时又有人朝他扔了一荷包,这次他用手微微一挡,荷包便打在了地上,那姑娘脸色微红,其他人则善意地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