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怪她,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她回娘家的次数屈指可数,还是前年李母四十五岁生日时回去拜过一次寿,那时候李守中因点了学差还在任上,因此她至今都没有见过自己那位名义上的父亲,哪里想的起这回事?
宝钗抿嘴一笑,道:“嫂子不过是关心则乱,才一时不曾想到此处。”
作者有话要说:原本想十点前更新的,又迟到了QAQ
我一定把更新时间调整过来,做不到的话就让我变秃头!
第60章 第六十回
李纨笑道:“若不是妹妹提醒, 我这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到这里。”
心里有了底,一时也轻松了不少,当即叫丫头预备纸笔。
宝钗见状便识趣的告辞, 笑道:“嫂子且忙,我出来有些时候了,也该回去了。”
李纨也不多留, 再次谢过,命人拿什锦盒子装了两盘新蒸的大芋头, 并几样果脯点心带回去给薛姨妈尝尝,笑道:“妹妹得了闲再来坐坐。”
宝钗答应着去了。
丫鬟已备下笔墨, 李纨坐在书案前, 心下思量一番,当即提笔修书一封, 检查了一遍见无遗漏, 方妥善封好,又收拾了几样细巧点心, 打发人送去了李家。
李家与荣国府相隔并不甚远, 不过一刻钟的路程而已, 彼时李守忠父子都上班去了,只李母并儿媳张氏在家, 正计议打点年事, 忽听二门上的婆子说姑奶奶打发人送了东西来,另有一封书信与太太。
婆媳俩闻言都有些疑惑,前两日才回了年礼过去, 并不曾听说有什么事,难道出了什么变故不曾?想到此处,李母忙道:“快将书信拿来我瞧瞧。”
身旁服侍的丫鬟闻言忙去取了书信过来。
李母接过,当即拆开细看,片刻后看完,眉间掠过一缕愁绪,长长的叹了口气。
张氏与李母虽是婆媳,但情分甚好,见婆婆看了信后神色郁郁,忙道:“太太怎么了?可是姑奶奶那里有什么事?”
李母也没有瞒她,叹道:“你妹妹想给兰哥儿寻一位名师教导,偏她对外头的事不清楚,他们府里又没过人出面,便想让老爷帮忙寻摸一二。”
张氏对年纪轻轻便守寡的小姑子颇为同情,且李纨这些年三节两寿送礼都甚为丰厚,每每送给她这个长嫂的东西也都极为用心,因此张氏与小姑的感情倒不错,闻言便道:“姑奶奶也是一片慈母之心,兰哥儿今年也六岁了,又生的聪明伶俐,孝顺知礼,我瞧着日后是有大出息的,很该请一位名师好生教导,可别耽误了。”
李母闻言叹气道:“我何尝不是这样想,贾家那些人素来是跟红顶白,捧高踩低,你妹妹孤儿寡母的,日子还不知怎样艰难呢,兰儿是他们二房正经的长孙
,如今竟连请个先生都不敢开口。”
李母素疼女儿,谁知贾珠早亡,女儿年纪轻轻便守了寡,要拉扯孩子,又要侍奉公婆,不知受了多少委屈,偏贾家近年行事越发不成体统,连家族私塾也是藏污纳垢,心下不免有些怨言。
张氏近来也风闻了贾家的一些荒唐事,听婆婆言语中对贾家有诸多不满,心下颇为赞同,只是这些话李母说得,她这个做儿媳妇的却不好说,便笑着安慰道:“太太别急,咱们常年在后宅,对外头的事也是两眼一抹黑,不如等老爷和大爷回来了再商议看看。”
李母也明白这个道理,点头道:“你说的也是,这一时半刻急也急不来,还是等老爷回来再说罢。”
晚间,李守中父子下班回府,李母便将李纨的书信递给他们,道:“你们爷俩瞧瞧,看看有没有什么法子。”
李守中与李衡先后看过,一时都沉吟不语。
李母见父子俩都不说话,不禁有些着急起来,道:”到底怎么样?你们好歹吭一声。”
李衡皱眉道:“只怕不大容易。”
这京城中有名的先生只那么两三个,早就被人抢破头了,哪里轮得到他们。而且妹妹的要求又高,信中再三说要找的不是普通先生,必须是愿意收兰儿为入室弟子,肯真心教导的,而且不止要学识好,还要性情开明,为人处世不迂腐,这样的人上哪找去?
李守中叹道:“再不容易也要想法子,你也看到你妹妹信上说的了,贾家私塾乱成那样,去了那里再好的孩子也要叫人教坏了,哪里是读书的地方。
你妹妹只兰儿这一个指望了,咱们李家的外孙可不能让那些人给毁了。”
他也知道这事难办,只是李纨是他唯一的女儿,连带着对唯一的外孙亦是十分疼爱,女儿没了丈夫,外孙贾兰便是女儿下半辈子的唯一依靠,他这个做父亲的自然不能坐视不管,只是他将自己认识的所有同僚朋友在脑海中过了一遍,依旧没有合适的,不禁有些犯愁,这一时半会儿的,想找个符合女儿要求的先生实在不容易。
李母也愁眉紧锁,皱眉道:“难道这满京城就找不出一个来?你们再好好想想,以前认识的那些同窗故旧中有
没有合适的?”
李衡正茫无头绪,闻言忽然灵光一闪,忙道:“我今日在衙门里倒听说了一件事,说是顾老先生前几日回京了!”
李守中闻言一怔,刚想问哪位顾老先生,话未出口忽然反应过来,顿时瞪大了眼睛,愕然道:“你说的可是顾岩顾先生?”
李衡急忙点头,道:“正是顾岩先生!”
李守中目光一亮,随即黯淡下来,苦笑道:“顾先生确实是最好的人选,只是人家是何等人物?哪里是我们可以高攀的上的。这些年来不知多少王公贵族家的公子想拜入他门下,都不得其门而入,连当年周家那位有神童之称的三公子都被拒了,又怎会看得上兰儿这么个小娃娃。”
原来这顾岩乃是当朝有名的大儒,此人说来颇有些传奇色彩,其父顾燔出身于有南顾北孔之称的江南顾氏,其母却是与先帝一母同胞的永安长公主,因此说来顾岩其实有一半的天家血脉,与当今圣上是嫡亲的表兄弟。
只是当年顾家卷入皇位之争,先帝虽看在妹妹永安长公主的面上网开一面,但也只放过了顾岩一家,其他几房依旧是该杀的杀该抄的抄,百年世家自此风流云散。
当年顾燔虽因妻子之故逃过一劫,但家族的灭亡始终让他耿耿于怀,不到一年便郁郁而终,随后永安长公主也相继病逝。
顾岩那时才二十岁,乃是当时有名的才子,书画双绝,当年连中解元会元,不料家中生此变故,心灰意冷之下便放弃了科举,携了家眷回南,并立誓终身都不再入朝参政,先帝对这个外甥颇有愧疚,便也只得随他去了。
自此之后顾岩游历四方,二十八岁那年编写了一册《人间杂记》,记叙了自己历年来所看到的民间百姓的疾苦,冤假错案,以及贪官污吏的招权纳贿,欺压百姓等等,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先帝更是震怒,严令吏部清查,处置了好些官员。
经此一事,顾岩之名无人不知。
三十四岁那年顾岩应友人之邀回江南书院教书,此后数年陆陆续续收了几名弟子,每逢科考无一落榜,且都名列前茅,便是他偶然指点过的几名外门弟子也都榜上有名。
顾岩自此声名大噪,拜师的人几乎挤破
了门槛。
只是顾岩并不轻易收徒,二十年来入室弟子也只有五人而已,其中一人已升任一方巡抚,一人在河道任职,一人为翰林院侍讲,另外两人考中进士后却不曾入朝,而是依旧跟随老师编纂书籍。
李母听两人一说也想起了这位顾岩先生的来历,不禁有些丧气,虽然在她看来自己的外孙聪明伶俐,千好万好,然而心下也知道以顾岩的眼光多半是看不上贾兰的。
只是这样好的机会,错过实在太可惜了,想到此处,李母道:“我听人说顾先生为人豁达,有魏晋之风,最是好相处不过,老爷你以前不是说过曾与顾先生一道论过诗词么,总有些交情在,不如上门去打听打听?”
李衡与李守中对视一眼,都有些哭笑不得,这也想的太简单了些。
李守中无奈道:“我与顾先生不过数面之缘,并无深交,人家说不定都不记得我这号人物,上门去岂不是自讨没趣?”
一面说一面对儿子使了个眼色,李衡会意,寻了个由头退下。
李母冷声道:“我不管,当初我便说贾家不妥,你偏不听,害的女儿如今青年守寡,你这个做爹的素日不闻不问就罢了,如今女儿好容易开口求你,又有这么好的机会,你难道还要袖手旁观不成?”
原来当初相看时李母原本为女儿看好了自己娘家的一个侄子,虽不甚富贵,但也是读书人家,家底殷实,门风清正,偏李守中不同意,硬是驳了她的意思,做主将女儿许配给了贾家。
李守忠虽然性情有些迂腐,但也不是冷酷无情之人,这几年他心中也一直有些愧疚,暗悔当初不该与贾家结亲,以致害的女儿年轻守寡,此时见老妻发怒,李守中无奈苦笑,长叹一口气道:“罢罢罢,大不了舍了我这老脸不要了,待月中休沐,我便厚颜去走一遭罢。”
李母闻言才欢喜起来,道:“这样才是,横竖问一问又没有妨碍。”
次日,李守中便给女儿回了信,并不曾提及顾先生之事,只说还没有眉目,还要去各处打听一二,等有了消息再告诉她,让她好生教导贾兰,不可荒疏学业等等。
李纨收到信后也松了口气,静静等待消息。
没过两日便是十
二月初八,正是李纨的生日。
这日,李纨一早起来,梳洗了一番,换了件秋香色绣折枝梅花哆罗呢面白狐皮里的对襟长袄,白底绣花银鼠皮裙。
黛玉宝钗迎春等人先后来贺寿,送了各自的寿礼,吃了寿面,众人便回去了,李纨才回房歇息了一会儿,便见淡菊笑盈盈进来回话道:“梅香姐姐来给奶奶拜寿了。”
李纨昨日便接了帖子,闻言也不惊讶,笑道:“还不快请进来。”
淡菊夏竹等人笑嘻嘻地出去迎了。
不多时便见夏竹等人簇拥着梅香进来,李纨抬眼打量,见她穿着银红织金妆缎撒花长褙子,葱黄彩绣棉绫裙,挽着白鹤髻,耳畔一对硬红镶金坠子轻轻打着秋千,端的鲜艳妩媚,不禁笑道:“好些日子没见,家中近来可好?”
梅香笑道:“托奶奶的福,一切还好。”
说罢先拜了寿,又献上寿礼,除了三节两寿成定例的绸缎、点心、摆设等外,另有亲手做的一套衣裳鞋袜。
李纨见那衣裳十分精致,针脚细密,颜色花样也是自己素日所喜欢的,一看便知是费了不少功夫,命夏竹收下,对梅香笑道:“你如今都是当家太太了,还做这些干什么,不拘叫哪个丫头做一两件也就罢了。”
梅香闻言笑道:“奶奶这话可让我臊的没地儿躲了,若不是奶奶恩典,哪有我今天的好日子,不过是一套衣裳罢了,我便是当了祖母,在奶奶跟前也还是小丫头。”
李纨闻言失笑道:“半年不见,口齿竟越发伶俐了。”
说笑了两句,梅香又叫人抬上来一个箱子,却是帮茯苓带来的寿礼,也是绫罗绸缎古董摆设和一套衣裳鞋袜。
李纨便问道:“茯苓最近怎样?好些日子没见她了。”
梅香笑道:“正要告诉奶奶这个好消息呢,茯苓姐姐又有了身孕,如今刚刚满三个月,坐胎还不稳,不能出门,家中又忙乱,便让我带了寿礼来,也跟奶奶告一声罪。”
李纨听了也为她欢喜,忙道:“这是好事,养身子要紧。”又问茯苓情况如何。
梅香叹道:“前些日子忽然见红,卧床了好几日,这两日才好些,已经可以下地走动两步了。“
原来梅香丈夫和公公都是郎中
,她婆婆也跟着学了些医术,专为一些妇道人家看诊,前些日子茯苓身子不适,因与梅香要好,两家平日走的也近,颇为亲密,这次茯苓坐胎不稳,也是梅香婆婆帮忙上门诊治的。
李纨闻言蹙眉道:“这见红可不是小事,万万不可疏忽,茯苓又没有婆婆,家中祖母又上了年纪,还是要有个人在身边照看才是。”
怀孕的女人本就辛苦,何况茯苓还有照看孩子和丈夫,又要操持家务,怎么顾得过来。
梅香闻言忙道:“奶奶别担心,茯苓姐姐身边有人照顾,上回他们家南边不是来了亲戚么,就是周举人的远房姨母,也是那年回江南应考时无意间遇上的。”
这位夫人娘家姓封,据说原先也是一位乡绅家的当家主母,只是后来女儿被拐,家业败落,丈夫又走了,只剩了她一个人,那回茯苓姐姐见她孤苦无依便资助了些银两与她。
这位封夫人一直在扬州找女儿,打听到消息说有可能被卖来了京城,便上京来投奔了茯苓姐姐一家,谁知查访了许久也没有消息,刚好茯苓姐姐没有婆母,祖母年纪大了,照顾不过来,这位夫人性情温柔,又有生育经验,便留在了茯苓姐姐身边照顾。”
李纨听完觉得有些熟悉,但一时又想不起来,便没有多想,只点头道:“有人照顾便好,你回去跟她说,让她好生调养身子,不可操劳,有什么事便打发人来府里说一声。”
作者有话要说:头快秃了,明天争取再早点……
第61章 第六十一回
梅香满口答应着, 笑道:“奶奶只管放心,我们家太太会定期去给茯苓姐姐把脉,我得了空也会去探望, 又有那位封夫人悉心照料,不会有什么事的。”
淡菊正捧了一盘切好的香橙过来,闻言也笑道:“梅香姐姐说的是, 茯苓姐姐身子素来强健,又有丫头婆子们看着, 定会平安诞下麟儿,奶奶不必担心。”
李纨听罢点了点头, 笑道:“你们说的也是, 倒是我糊涂了。”
众人都笑道:“奶奶这是关心则乱了。”
说笑了一回,李纨又问梅香道:“这些时日家中可还好, 药铺的生意怎么样?”
梅香笑道:“药铺里还是那么着, 只是有几味药材比往年缺了不少,全亏了茯苓姐姐家那位贩卖药材的叔父帮忙, 才凑齐全了。
倒是今年风调雨顺, 去年添置的那几亩地出息比往年多了好些, 米面梁炭尽够我们一家子的嚼用了,一年下来还有些盈余。”
因她婆婆时常要出去给各家女眷看诊, 回了家里也只管含饴弄孙, 因此家里的事都是她在料理,对家里的账十分清楚,家里每年药铺田庄一年下来的进项也差不多有一千多两银子, 他们家人口又少,又时常有病人酬谢送来各种吃食衣料,平日里除了人情往来外根本没什么额外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