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老家——文字之家
时间:2022-01-24 09:14:32

  “没忙什么。”
  “那就是有时间噻。”
  “主要是路太远了,还容易堵车,麻烦得很。”
  “哦,你在哪里?”
  “来龙。”
  “离璧山远吗?”
  “没到璧山,要转车。”
  “要不我去找你玩,你有空吗?”
  “可以呀。”
  “那说好了哈。”
  “今天吗?估计等你坐车过来可能都要下午了。”
  “啊,这么远啊。”
  “是要这么长时间的呀,你要等车、转车的嘛。”
  “那我明天一早就出发。”
  “你坐到福弯下车,转坐到来龙或八塘的车,到来龙下,我到来龙车站接你。”
  “好。”
  小虎下了线后,去找区队长请假,说明天他要去璧山看一个高中同学。
  区队长问,你高中同学怎么会在重庆璧山呢?
  小虎说,他在温州皮鞋厂打工认识了一个女孩子是璧山的,后来两个人结婚了,现在一起到璧山皮鞋厂里打工。区队长同意了。
  第二天一大早,小虎就起床了,到校门口坐上红旗河沟到璧山车时天还没有亮透。
  尽管很早,但车上的乘客还是很多,一个个坐在位置上头或向后仰着或向前趴着或侧歪着,都不言语。
  车上有很多装得满满的黑色塑料袋,大的堆放在过道里,稍小点的被抱在身上。
  小虎上车时,只有最后一排还有一个靠窗位置,售票员让他去坐。
  坐在最后一排靠过道位置的是一个抱着一个黑色的大塑料袋中年妇女,应该是因为塑料袋太大了,坐在靠窗的位置无法抱,所以才把靠窗的位置空了出来。
  小虎越过过道里的塑料袋来到最后一排,中年妇女仰着头闭着眼正在打瞌睡,没有注意到小虎,小虎不好意思叫醒她,就靠着前一排的座椅站着。
  小虎来通院1年多了,很少出校门,去年寒假里有两次请假外出,一次是和阿伟去打望、一次是去动物园见芷若,这两次都是往山下走,从没往车子行驶的歌乐山方向来过。
  小虎出于好奇,靠椅子稍微低点头认真地看着窗外。车子快速地依次从1号桥、2号桥、3号桥的桥底下开过,过了这三座桥后,再往前开一小段,学校的围墙就开始往两侧的山上延伸了,车子也似乎走完了平直路,不停地上坡下坡、左拐右拐。
  售票员拉着扶手喊道:“坐好了哈,唉,那个老师,你不要站起,进去坐倒噻。”
  小虎知道售票员在说他,但他还是不愿意去惊动那个还在打瞌睡中年妇女,所以没有理会售票员。
  车子经过一段急弯急坡后,稍稍缓和了一点,进入了歌乐山镇,天也亮开了。
  镇子呈一字长条形,一条街道贯穿于镇的两端,两边的建筑全部装饰成民国风格,车子降了速,从街道上开过,几停几起,下了两名乘客,其中有一个从过道里提了一个大袋子下去,还在行李箱里取出了两个大袋子。
  小虎从他与售票员的对话中得知,大袋子里面装的是从朝天门批发市场进来的服装。
  上来了几个乘客,有一位中年男子,走到后面问小虎:“你不坐吗?”
  “啊?”小虎回答,“不坐。”
  “那麻烦你让下。”中年男子说。
  小虎侧开身位,那个打瞌睡的中年妇女也醒来睁开眼,抱着大袋子站起来,让中年男子进去坐。
  车子刚一出歌乐山镇就又开始进入弯道和坡道,比之前过了通院那段还急还陡,尽管如此司机还是把车速加了上去。
  售票员一会儿提醒注意「坐好拉紧哟」、一会儿提醒「有要袋子的不」「要吐的稍微忍到一下哈,我这里有袋子」。
 
 
第145章 相见不易
  小虎坐在车上,自过了学校围墙就感觉不舒服,头又晕又闷,胸口时不时地有点泛呕,还好他走得急,上车前没有吃任何东西,泛上来的是一点酸水,抿着嘴撑一会儿又把它吞了回去。
  出了歌乐山镇,他一听到售票员提醒,就要了一个袋子过来,往里吐了一口,然后放在地上,用脚踩着袋口。
  过了歌乐山后顺次经过金刚坡、石板坡、赖家桥、团结村、陈家桥、石碾桥、青木关、福弯,一路上车子只有进入场镇才会平缓下来,一出场镇不管弯多急、坡多陡,都不会有一脚长刹车、也没有一脚长油门,「吱」地一脚刹车,紧接着就「轰」一脚油门。
  小虎在金刚坡、陈家桥和青木关三个地方扔出去三个小塑料袋,第四个小塑料袋是到福弯下车时拎下车的。
  福弯处于璧山方向、青木关方向、来龙方向山间公路的三岔交汇点,一条山间河流由向来龙方向那边流过来,在交汇点旁拐了个弯,流向青木关方向,几户人家零散地分布于路沿,房子有的一层、有的两层,尽都「灰头土脸」的,有的屋顶上还长出几尺高的杂草来。
  在三岔交汇点边沿的几户人家朝路开了门面。最显眼的是一家肉铺,迎面放一张血肉模糊的屠案,屠案上挂了几刀猪肉。
  与肉铺共墙的是一家杂货铺,摆了个饮料柜和一摆零食小吃柜,空余的地方支了张桌子,几个人围坐着打扑克牌,看不出是当地的村人还是过路等车的人。
  对面路沿也有两家铺子,铺面稍大一点,两家卖的东西相近,除了零食、饮料、水果外,还有纸钱、香火、鞭炮、花圈等,铺子里还摆了麻将桌,几个人坐着打麻将,几个人围着观看。
  几家铺面门口的长凳上三三两两地靠坐着穿得臃肿、戴着绒帽的老人,有的在抽旱烟、有的在吐痰、有的在打瞌睡、有的在呆坐。
  璧山方向村头有个停车场,不过所有的车都不进停车场,而是准准地停在三岔交汇点上,车子还没停稳当售票员就喊:“福弯到啦,要下车的快点哈,快点哈!”紧接着车门「咔哧」地一声打开了。
  小虎拎着小塑料袋,急急地挤下车,丢了塑料袋,赶紧到肉铺旁边的杂货铺里买了一瓶冰红茶,拧开盖子仰头往嘴里倒。
  大巴车刚一离开那个交汇点,就有一辆中巴车急急地驶到交汇点上,「哧嗙」地一声打开门,从车里传出清脆响亮的声音,“接龙、来龙、八塘!”
  小虎刚喝一口冰红茶,胸口稍平息一点,还没来急看瓶盖里有没有写着「再来一瓶」,就又拧上盖子赶紧上了中巴车。
  车上已经坐满了,过道里、引擎盖上放了一些竹背篓,小虎被后面上车的人推着往里挤。
  很快「哧嗙」地一声车门关上了,车子「轰轰」地跑了起来,售票员喊道:“买票哈,接龙一元、来龙两元、八塘四元哈!后面的递一下哈!”
  由福弯到来龙先后经过庙儿坡、接龙、狮子桥,弯多路窄,还有很多大货车和工程车,路面损坏很大,中巴车开得很快,扭来扭去、蹦着跳着地往前窜,一路上随停随启。
  路边有人招手就停下来「哧嗙」地一声打开车门,上车的人多半背着背篓。
  车上有人喊「刹一脚」,如果是平路,马上就停;
  如果是上坡或下坡,售票员就答一声:“要得,等把这个坡过了来哈。”坡一过,车子就「哧嗙」地一声打开车门。
  相较于之前的大巴车,小虎更愿意坐从福弯到来龙的中巴车。
  中巴车破破烂烂的,车门车窗都关不严密,车子飞窜着,空气对流好,不像坐大巴车那样闷得透不过气。
  车子还没进来龙镇,售票员提醒道:“来龙的,来龙的,提前换出来哈,来龙到了!”
  车内很多人开始背起背篓朝车门处拱。小虎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背篓,一下子看到这么多背篓有点怵,他也想往外走,但又怕被背篓刮到,所以小心地让过背篓。
  小虎坐的是到八塘的车,车子停在来龙车站门口不进站,随着车门「哧嗙」地一声,背篓们争先恐后地往外涌。
  背篓们下完后,小虎长呼一气从车上跳下来,终于结束了3个多小时的车程。
  他拧开冰红茶的盖子来,大大地喝了一口,发现盖里写着「再来一瓶」,心想还有这种好事得找个店铺把它兑换了。
  他一转过头来搜寻店铺,刚好看到阿玲正站在一个店铺门口朝他微笑。
  小虎笑着朝她走过去,边走边问:“你怎么知道我到了?”
  “我只是刚好在这里买东西。”阿玲说。
  “你买什么?”小虎走到店铺门口,把冰红茶盖子递给老板问道:“这个能兑换吗?”
  “可以。”老板接过去看了一眼后,取过一瓶冰红茶来递给小虎。小虎接过来递给阿玲说:“给,我已经有一瓶了。”
  “谢谢!”阿玲接过来问,“路上还好吧?”
  “还好,就是时间太长了,走了3个多小时。”小虎不好意思说自己晕车。
  “3个多小时间,是要那么长时间的。”阿玲转过身来对店铺老板说,“我走喽,谢谢!”
  “要得,又来耍哈。”店铺老板回道。
  “我们往这边走。”阿玲对小虎说。
  “你跟老板熟吗?”
  “她是我们学校一个老师的老婆,不熟,只是认得到。”
  阿玲带小虎沿着街道走过一个上坡和一个下坡,拐个弯到了另一条街道。
  这条街道比那条街道要窄一些,但繁华得多,车多人多摊位多,街道不长,嘈杂喧闹、拥挤不堪,昨天夜里下了雨,地面上的积水被车碾人踩得乌黑,摩托车特别多「滴滴」地嚣叫着从人群和车缝里穿过。
  街道中间有一个农贸市场入口,不过阿玲没有进农贸市场,而是在街边的摊位上买了几把青菜,再买了条猪肉。
 
 
第146章 如此不易
  小虎跟着阿玲走到街道尽头转过弯,看见很多摩托车停在那里,每辆摩托车都旁边一个戴着头盔、穿着高筒雨靴的司机。
  阿玲朝其中一个喊道:“表叔,你再喊一个。”
  “要得。”那个司机对旁边的一个说,“走,龙溪。”
  两个司机跨上摩托车,给车子掉过头。阿玲坐上表叔的摩托车,对小虎说:“你坐那辆跟着我们。”
  表叔递过头盔来对阿玲说,“你不要的哈。”
  “是的,我不要。”阿玲回答道。
  小虎也对司机说不要头盔。
  两辆摩托车「嘀嘀」地叫着出了场镇,经过一小段水泥路后,就进入了泥巴路。
  两个司机应该都是高手,尽量地避开水洼和泥泞的车痕,寻着硬的地方开,有的地方实在避不开,也只好从泥浆里「哗哗」地碾过,把泥浆溅向两边。
  路沿有一些人家的房子,朝路的墙面上满是泥浆疤,低处密密麻麻,高处斑斑点点,湿的是新溅的,干的是以前溅的,还有经年累月、已经浸进了墙面成褐色。
  路边的树干上也是一样,根部朝路一面被泥浆包得严严实实的。
  路还是一如继往的崎岖不平,两边在零散的树和人家之外,是起伏的山梁和一些孤耸的山包。
  山梁上以浅树丛和茅草为,几乎看不到像样的树林,山包之上更没有大树,一块块不规则的菜地杂乱地嵌于浅树丛和茅草之间,有的种上了菜,泛着青色、绿色;
  有的荒着,敞露着黑褐色或红褐色的土,就像黄头发间的瘌疮疤。
  在山梁和山包间的土台上、坡道上、沟壑里,散落着小块小块的田和突兀的坟包。
  一些人家胡乱地点缀于其间,完全不像小虎老家那边的村庄。
  从「群居」的村庄里长大的小虎,对于这种「散居」的生活感到很不理解,他坐在摩托车上好奇地想着,那些单单的一户人家住在山包上互相之间要不要串门呢?就是一家人在那里不孤单无聊吗?特别是孩子和谁玩呢?
  两辆摩托车开了10分钟左右,在路右边的一个水泥斜坡上停了下来。
  斜坡不长,四米多五米的样子,坡顶是一扇对开的铁门,铁门两边连着围墙,左边的围墙对直延伸,右边的围墙与路同向,挨门一段贴了一方瓷板画,瓷板画的主题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阿玲下了车,拿了10块钱给她表叔,表叔接过钱从口袋里取出两块来找给阿玲,阿玲客气了一下,还是接了钱,两辆摩托车掉过头走了。
  阿玲对小虎说:“走吧。”
  小虎跟在阿玲后面,看到她外套的后背被摩托车溅了很多泥浆点。
  进了学校是一个近方形的土操场,红色的泥土间夹杂着一些小石子。
  操场前端中央设有一个旗台、旗杆,旗台之后是另一层土台,整体比操场高近两米。
  穿过操场,左手边依次是食堂和教学楼,食堂是一个小平房,教学楼是一栋两层的「L」型灰砖楼房。过了教学楼经过几级台阶,上到那个高一层土台。
  土台中间是一畦畦的菜地,菜地里种子卷心菜、黄洋白、大蒜、白萝卜等,都长势很好。
  土台四周是高大的黄桷树和白杨树,这些杨树与小虎老家红庙社中操场上的杨树差不多大。
  这层土台之上还有一层土台,比这一层要高1米左右,上面有两栋2层的楼房,楼外面刷了石灰。
  菜地左边、在教学楼之后,是一栋三层的灰砖楼,一看就知道是老式的教师宿舍楼,一间间紧挨着的门房,门房前面是贯通的走廊,走廊外侧是半高水泥墙,水泥墙外面刻画着典型的相互嵌套着的大菱形图案。
  阿玲领着小虎,从灰砖楼靠教学楼一端的楼梯上了二楼,对小虎说:“我住在二楼哈。”
  小虎说,二楼好。
  阿玲问,是吗?
  小虎回答,不会太潮湿,也不会太热。
  两人说着来到二楼的第四间房,阿玲准备拿钥匙开门,小虎把她手里的菜接过来,好让她开门。
  进了门,迎面就看见一张靠墙摆的木架床,上面有收拾整洁的被褥,床上方的墙上挂了把吉它。
  床前放了一张矮方桌,方桌边上摆了几把小竹椅。矮小方桌前面,挨着窗户摆了一张教师办公桌子,桌子上放了一台电视机、一个小电饭锅和一个插板,闭路电视线从窗户门缝里穿进来接到电视后面。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