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来了——鹤千流
时间:2022-02-08 08:00:52

  画面不太美好,顾巧巧转过身揽着姜学君,低头小声说:“我给你钱,你悄悄去给阿娘买两个东西,你一份,大哥一份,明早送给阿娘庆贺生辰”。
  姜学君点头一笑:“嗯嗯”。
  顾巧巧偷偷塞给他一两银子,对杨晓兰说:“阿娘,我让弟弟去买点东西”。
  “成”,杨晓兰盯着老板杀鸭子,没空管姐弟俩。
  姜学君捏着银子钻入人群,不一会儿就回来了,藏藏掖掖的,也没告诉顾巧巧他买的什么。
  等鸭子杀好,杨晓兰提着鸭肉娘仨儿回家,正巧碰到姜益和姜学成,一大家子忙活了整个下午,才把明日迎中秋的吃食准备好,晚饭草草吃过,鼾甜睡去。
  ……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中秋已至。
  这一天中最重要的是晚饭。
  吃饭前,顾巧巧提前把上次准备的生辰礼送给杨晓兰,坐到饭桌上等姜学君献礼。
  桌上大菜是一盘桂花鸭,一大钵子田螺,外加甜酒汤和大葱饼。
  姜学君盯着鸭子,馋道:“今晚我要把阿娘做这些都吃完!”
  杨晓兰笑笑:“可别把你的肚皮撑破”。
  顾巧巧踢踢姜学君的脚,示意他把买的生辰礼拿出来。
  姜学君从袖子里掏掏,把东西放到桌面上:“阿娘,这是我和大哥送你的,生辰快乐”。
  顾巧巧顺眼瞟过去,两个红绳子编的手链,中间是木雕的大雁,一个两边翅膀雕有“延年”二字,另一个“益寿”。
  她的一两银子就这?
  “我们学君长大了”,杨晓兰笑呵呵地把手链试拿起来比划一番,爱不释手。
  姜学成扫到杨晓兰手上的玉镯,没记错的话,是上次在白马寺买的,到底是钱识货,玉泽通透,很是养眼。
  “就不用你替我操心了”,姜学成笑了笑,从怀里也摸出个盒子递给杨晓兰:“阿娘瞧瞧,喜不喜欢”。
  “喜欢喜欢”,杨晓兰连声应着,轻慢打开雕花盒子。
  是一盒香膏。
  杨晓兰低头轻嗅一下,抬头笑看姜学成:“是兰花香”。
  “阿娘喜欢就好”。
  五人大快朵颐后,夫妻俩在院子里赏月,剩下他们青年人去大街上热闹热闹。
  三兄妹穿梭在集市上,彩楼前各家摆了新酿的酒,大多是石榴酒、梨酒和葡萄酒。
  顾巧巧一一品尝过,整条街各色各样的酒势必都要雨露均沾。
  街边角落处有的地方在斗酒,闹哄哄的。她端着一壶清酒穿梭在其中,偶尔驻足观看,但多数都不凑热闹,因为她不懂古代的玩法,
  有的地方在斗酒,闹哄哄的,趁姜学成去方便,她走到一桌旁边观看别人斗酒。
  男人们喊的老带劲了,她却只听懂了“我喊六个六呀!”仅限于听懂,自然没有乐趣,只得又继续往下走,边走边饮酒,没一会儿壶里快见底了。
  见一群漂亮的女子们聚在桥边,都在香案上拜什么,摆着苹果、红枣、李子、葡萄,没见个佛像神仙雕塑什么的。
  “她们在做什么?”顾巧巧回头问啃桃子的姜学君。
  姜学君也不知道,胡诌道:“在祈祷嫁个如意郎君吧”。
  “混说!”顾巧巧反手敲姜学君脑门,又指指那群女子:“里面还有牵着奶娃娃的”。
  姜学君缩缩脑袋,不说了,觉得他阿姐有点儿醉了,吐气间酒味甚浓。
  这时姜学成走回来,见她盯着桥边的香案,解释道:“他们在拜嫦娥,一般都是祈愿明年变漂亮”。
  “无趣无趣”,顾巧巧摇摇脑袋,继续向前走,顺手扔掉酒壶,抓起酒摊上另一壶羊桃酒:“这个我好像没喝过”。
  “不是说好上一壶是最后一壶么”。
  姜学成拦住她的酒杯放回桌上,侧头看着已经喝得双颊微红的顾巧巧。
  “一年难得喝的痛快,就让我喝吧”,顾巧巧扯着姜学成的衣袖撒娇。
  今年都在喝药,平日姜益和杨晓兰不准她饮酒,也就是中秋节的时候,借机多喝几杯。
  “明日在喝,今天喝够了”。
  姜学拉着顾巧巧往前走,要是喝出问题来,回家如何交差。
  顾巧巧抓着街边的柱子往地上坐,耍赖道:“就是穷苦人家到了今日,也会典当衣物去买酒吃,更何况咱们这种小康之家呢!”
  姜学成用胳膊肘拐拐姜学君:“扶着点你阿姐,别摔了”。
  “唔,好”,姜学君把最后一口滚肉酥饼吞下去,用膀子抵住顾巧巧。
  顾巧巧坐也坐不下去,指着对面摊上的陶罐儿道:“我最后把羊桃酒尝一口,就不喝了”。
  “阿姐,你快起来,我带你去买一点红”。
  顾巧巧眼睛清明了几分,看向姜学君:“一点红”?
  “是羊皮的小水灯,可漂亮了,等到了夜半,咱们去招凤台点。”
  光是听一听,她都能想象出月光浮动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布满数千只灯的河面。
  见她抓着东西的手泄了力,姜学成顺势扶她站正。
  姜学君在她耳旁扇风:“走走走,咱们这就去买”。
  兄弟俩把她架到最近的卖灯摊上,顾巧巧被满桌的灯亮花了眼,形状各异,色彩明亮,好漂亮。
  “哇”,她感叹着想挣开姜学成和姜学君,凑近点选小水灯。
  各色水灯中间有个鱼形的,红色鱼鳞画的栩栩如生,一颗眼珠子仿佛在眨一般。
  “这个好……”。她向鱼形水灯伸去手,指尖刚碰到鱼头,姜学成就率先把灯提起来塞到她怀里,向老板结账。
  付完钱,姜学成架着顾巧巧往回走,一边对姜学君说:“回家”。
  这才哪到哪,姜家岩的中秋灯会才开始,后面还有各种杂耍比拼,彩灯会友。
  姜学君回头看了眼大街,街灯如昼,好不热闹,他又看看傻笑兮兮的顾巧巧,垂头无奈道:“走吧。”
  他们把顾巧巧搞到马车上,迅速往家赶。
  现在这个时辰,村子里的人大多都在集市上逛,路上特别冷清,马蹄声踏在石板路上,嘀嗒作响。
  姜学君坐在车里扶着顾巧巧,马车停下来了。
  他在里面悻了一下,半天不见姜学成进来接阿姐下车,刚要掀帘子,马车又动起来。
  算着时间也该到家了。
  姜学君奇怪地掀开窗帘一角,正路过他们家大门。
  他满脸问号:“大哥,咱们这是………”。
  姜学君突然收了声,因为他看见自家门口摆着一排排大红篮子,外面都贴了红色的喜纸。
  “门口放的都是啥?”
  姜学成没答,默默驾车。
  姜学君放下窗帘,探身扒开马车的门帘,喊姜学成:“……大哥?”
  姜学成淡淡道:“不该问的别问”。
  “那咱们现在去哪儿?”
  姜学成扯着马绳转弯,绕进一条黑漆漆的小巷子。
  “先在外面等一会儿”。
 
 
第23章 闲散娘(2)
  顾巧巧在一阵头痛中宿醉醒来,撑起身子,口干舌燥地下床倒水喝。
  水壶只倒出来半杯水,根本不够解渴,她放下空掉的瓷杯,眼角忽然扫到床头柜子上的鱼形水灯,昨夜零星的记忆涌现出来。
  昨夜他们在街上闲逛,喝了好多美酒,好像姜学成和姜学君还答应要带她去个地方点水灯。
  “……嘶”。
  顾巧巧抠抠后脑勺,好像叫……招凤台。
  去招凤台点灯。
  她摇晃着昏沉的脑袋,推门出去。
  斜对面的厨房里传来姜学成的声音。
  “爹,我想了一宿,早上已经叫同窗帮我告假,今日我去退彩礼“。
  谁上门说亲了???
  顾巧巧疑惑着,顺势扫看院子,并没发现什么彩礼。
  不对,给姜学成说亲不会带彩礼上门。
  她被心中大胆的猜想吓了一跳。
  谁会上门来向她提亲?
  思来想去,只有在同年大会遇见的那两位,林延行和金学书。
  带着怀疑,她继续朝厨房靠近两步,观察里面的情况。
  杨晓兰正在往锅里下面,长筷子搅拌两下,侧头对姜学成道:“先吃早饭,去看看你弟弟妹妹起来没”。
  姜学成绕开灶台,走到坐在桌边正倒酒的姜益面前:“我没想到金学书竟然另有所图,汇英书院的事是他从中牵线,我要是知道,绝不会卖妹妹去读书”。
  原来是金学书,顾巧巧拧眉回忆,肯定是那天给他吃如意卷误会了。
  “金家咱们惹不起,”姜益倒满酒杯,抬眼看着姜学成:“彩礼的事你别管了,下午我去说”。
  “爹,您这么大岁数,要是……”。
  “哎呀,你快去叫你学君和巧巧起来”,杨晓兰两筷子把面条挑起来,绕出灶台用筷子敲敲姜学成:“这事还得先问巧巧,要是郎情妾意,你们就是在这里瞎操心!”
  “是”,姜学叹了叹气,垂头转身离开厨房。
  听着脚步声,柱子后的顾巧巧连忙躲回房间,这几日其它的没学到,就学会身姿矫捷地听墙脚了。
  “巧巧,起来了吗?”
  顾巧巧刚关门坐下来,姜学成就敲响门扉。
  “起了起了,我洗漱一下就来”。
  “好”,姜学成收回手,接着又去隔壁淇澳姜学君的房门。
  收拾完毕,惶恐不安地前往厨房吃饭,只怕待会儿杨晓兰要问自己彩礼的事,躲也躲不过去。
  “阿爹、阿娘、大哥早”。
  她走进厨房,直接往桌边坐下,喊人的时候尽量不看姜益和杨晓兰的眼睛。
  她虚。毕竟确实给人家东西吃了,自己又没那个意思。
  杨晓兰端给她一碗面:“巧巧,快吃吧”。
  “嗯”。
  顾巧巧端起瓷碗喝了口面汤,味道醇厚鲜美。
  “吃完娘有事要问你”。
  顾巧巧一口面哽在喉咙处:“………”。
  “啥事?我的灯还没点呢,大哥昨天答应带我去招凤台点灯”。
  “哪有中秋过后去招凤台点灯的,阿娘不占用你太长时间”,杨晓兰把剥好的鸡蛋放到她碗里,见她埋头咕噜咕噜喝面汤,道:“别光喝汤,吃口面”。
  顾巧巧将面汤喝了个干净,擦擦嘴,点头站起来:“好”。
  说着,她往灶台上走,杨晓兰放下筷子跟着站起来:“加啥,巧巧?”
  “我加点面汤”。
  顾巧巧把碗放到灶台沿边,伸手揭开锅盖。
  “我来,你坐着”,杨晓兰接过她手里的盖子,掌勺搅动浓郁的面汤,舀了一勺淋到面条上。
  她把碗端回顾巧巧面前:“昨夜和你哥哥在街上贪杯,头疼不疼?待会儿我熬锅酸笋汤,喝一碗就好了”。
  “不疼不疼”,顾巧巧摆摆手,不好意思地干笑两声。
  这时,姜学君打着哈欠姗姗来迟,绕到桌边,在每个人面前转悠,打量他们碗里的食物。
  “有包子吗,阿娘?”
  姜学成一把扯他坐下:“坐好,只有面条,不吃就去书房念书”。
  姜学君拿了一个鸡蛋,滑溜地剥皮:“我不去,昨晚答应带阿姐去点水灯还没去呢,上午准备带阿姐去招凤台”。
  说着,他和顾巧巧非常默契地对视一眼。
  “你等我一会儿,阿娘找我说个事就去”。
  姜学君一口塞下整个鸡蛋,腮帮子吃得鼓鼓囊囊的,唔唔两声表示知道了。
  杨晓兰和顾巧巧两人在房里一聊就聊了小半时辰。
  “巧巧,那日在同年大会你是不是遇到金公子了?”
  顾巧巧点头:“嗯”。
  杨晓兰盯着顾巧巧,时刻注意她脸上表情的细微变化:“你……喜欢他吗?”
  顾巧巧摇头:“我们只见过一面,谈不上喜不喜欢,那日他问我要如意卷吃,我吃了他的凉汤,本意礼尚往来,绝无他想”。
  听罢,杨晓兰说:“你别着急,昨个夜里刘婶儿过来,带着十几箱子的见面礼,要把你说给金公子,说是你们在同年大会互许心意,交换了东西,还说见面礼只是他一点心意,好的还在后头,若我们答应了就带你回祥安城见父母”。
  顾巧巧立即否认道:“金家是富贵大户,金公子自己一头热,回去长辈也不会看上我这样的乡野丫头”。
  “咱们也不要自卑什么”,杨晓兰伸手握住顾巧巧:“我只问你心意,若是还想和金公子再接触接触,我和你爹爹竭力促成你们”。
  对于杨晓兰如此自信,顾巧巧很是不解,他们就是姜家岩一户在普通不过的人家。
  “如意卷是金公子自己要吃的,阿娘,我真后悔,那天应该坚持,不该给他吃”。
  杨晓兰想了会儿,半晌道:“放心,我和你爹也没应承刘婶儿什么,只说舍不得你,考虑一段时间再看”。
  她没把话说死,像金姓和林姓这样的人家,能在姜家岩看中哪家姑娘,算是哪家祖坟烧高香。万一有天顾巧巧改变心意了,都还来得及。
  “谢谢阿娘”,顾巧巧回握住杨晓兰的手,心口一阵发暖。
  杨晓兰一笑,拍拍她的手背:“若是找不到合心意的郎君,咱们养你一辈子,将来就是我们走了,也有学成和学君照顾你后半辈子,不怕的”。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