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风云——曹丕和郭女王的相伴人生路——金笔帛书
时间:2022-02-11 08:44:22

  袁绍平日里事多,也管不了这许多。偶然抬眼看到这个儿子,与那两个一屋子金奴玉婢比起来,身边寥落,窘迫不少,也没个像样的人伺候,也是有些不忍——毕竟自己也是庶子出身,自是知道他的难处——便有心寻一房好的姬妾与他,便着身边亲信好好打听着,出身倒不重要,难得的是模样性格品行要好。

  甄达得了这个消息,起初也没在意,回家时候当府里的谈资闲磨牙。倒是他媳妇灵机一动想起来,便撺掇甄达去说这事。甄达心想不错,这也是好事,若成了两头讨好。便与妻子如此这般商议了一番,第二天去找与他相熟的管家提及了此事,说自己这个族侄女怎么怎么好,乡邻怎么怎么称赞,“算算也到该出阁的年纪了,就只不知可否定了人家——我这几年不常回去,也不太知道。若您觉得合适,我就跑趟腿,回去问问。”管家答道:“若果真如你所说,倒是一桩美事。你可说的是真的?”“句句属实,乡里都知道,您尽可差人去打听。”“嗯。你且稍安勿躁,待我请大将军示下。”

  讲到这里,插一句题外话。就是这个“大将军”头衔。这个大将军就是指的袁绍。这可不是恭维的称呼,而是朝廷正式的封号。大将军在两汉是什么样的存在呢?他比丞相或者三公都高。一个军职为何比文官体系的最高长官还高?这就说来话长了,得从前汉孝武皇帝那儿说起。

  汉武时候,大将军卫青得武帝一手提拔,军功卓著,却又低调内敛,并不居功自傲,对帝忠心耿耿,深得武帝信任。武帝时候还是有丞相之职的。丞相作为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从制度上说朝廷大小事宜皆要经过他,上听下达,很容易造成一种局面,即相权与君权之争,对皇帝形成掣肘。而汉武帝由于北击匈奴威望很高大权在握,很容易驾驭了整个朝廷,因此,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建立内朝,由身边亲信组成,直接听命于皇帝,而以丞相为首的朝廷文官体系相对地就被称为外朝。所有政事,皆由內朝先商议了,方在外朝公布执行,实际上就架空了外朝,皇帝大权独揽。

  內朝制度要想确立,內朝的势力必然要大到外朝的文武百官不敢反对。而大将军卫青,外于文官体系,建功无数,在军中威望颇高,又对皇帝忠心耿耿,必然是內朝最佳人选。因此,武帝给予卫青无上尊荣,甚至希望文武百官皆要向大将军下跪行礼,实际上因为,此时的大将军是天子的拳头,尊崇大将军,就是尊崇內朝,就是尊崇天子。一时间,大将军比丞相还尊贵。

  到了武帝儿子昭帝时的大将军霍光,更是不得了。昭帝即位时年幼,霍光大权独揽,把持朝政,势力大到后来影响废立之事。说白了,此时的大将军,站在文官体系之外,其实在代行君权。所以,大将军这个头衔从那个时候起,就再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军职概念了,他代表了皇权的延伸。

  不过一般人分不清这些,只是大将军的尊贵身份深入人心。但不是每个皇帝都像汉武帝那般有威望能驾驭如此高官,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像霍光那样大权独揽,而大将军这个头衔又是外于朝廷文官架构体系的,没有大将军也不影响朝廷日常运作。因此丞相常有而大将军不常有。大部分时间里,丞相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君权与相权的拉锯才是常态。后来,为了避免这种争夺,丞相这一职位被取消,朝廷官员体系的最高长官为三人,称为三公,各人执掌一个领域,分化了相权。虽然“三公” 这个词汇很早就有,但各朝代有不同的含义,到汉时取消了丞相,“三公”才成为地位相仿、互相牵制的三个最高官员的制度。袁绍家族就是四世三公的豪门世家。

  曹操迎奉天子之后,本意是借天子之名封自己为大将军,封袁绍做三公之一的太尉。袁绍势大,耻于居曹操之下,上表回绝。曹操知道如今对袁绍要先以安抚为主,不就是一个虚面子而已,让他三分也无妨,反正天子在自己这边,还不是由着自己发号施令。于是曹操自己做了司空,着孔融持天子符节去邺城,封袁绍为大将军。世人不知道什么虚的实的,只知道袁绍兵强马壮,又是大将军,尊贵无比。

  书归正传,且说管家听甄达说他们家的族侄女有多好以后,禀告了大将军袁绍。

  袁绍道:“果如他所说,倒是个难得的。你可得打听好了,别有夸大之词。”

  “大将军请放心,小的自会仔细打探。”

  袁绍点头,这事就交给管家去办。

  管家出来就找甄达商量回乡之事。并派了两房心腹夫妻随甄达一同前去——男的可以在外面打听打听风评,女的得去看看甄姬本人不是?

  就这样,甄达一家,连带着袁府人等一同回到了家乡。甄达两口子商量好了。先由甄达媳妇去问问愿不愿意,若愿意倒好。若不愿意,干脆就回说已经定了人家,二话不说带着袁家下人打道回府。于是刚回来,这三嫂子赶忙从族人那儿探听了探听,就直奔了甄姬家里。

  三嫂子坐下,也没直接就提这事,先是问了问家里情况,互相诉了诉家长里短,就说起来邺城里的各色轶事,袁府里又是个什么情况、有几个公子、娶得都是什么妻子等等一大堆闲话。因说道:“现如今这袁大将军要寻个妥当人与二公子收在房中,特提了,不拘谁家女孩儿,品行是第一要紧的。要说这袁大将军家,不是我说,天下人都知道,现如今,除了有造化的进了宫廷的,就只这袁家最是尊贵,别说是嫁进袁府了,就是袁府管家,有多少人上杆子巴结不上呢。也不知道这回,是谁家女孩有这造化得袁大将军看中。我说,就咱这乡野人家,进了袁府,那可就算一步登天了。”

  甄母知其意,自是心动,但仍有顾虑:“确实是好事,就是不知这二公子及夫人性情如何?”

  “嗨,二公子为人踏实稳重,二小君也是世宦之家的女公子,知书达理。两人平日里待下人也是言语温和,恩多于威。就是目下,二公子身边也有个伺候的人,二小君待她不错,并没有容不下。只是现如今,大将军想给二公子挑个好的。你想,既是大将军亲自挑的,那自是比一般姬妾更有体面,公子与小君还能慢待了?更是不用担心了。若今后生下个一男半女,就更不用提了!”

  甄母觉得有理,点点头,暗自沉思。三嫂留意她神情,觉得有戏,便挑明了说:“早先里就有相士说咱五丫头是贵人相,在这无极县里能有什么出头之日?不想如今就有这飞上枝头的机会,你可愿意为她谋划谋划?”

  甄母道:“这真是个好机会。只是女儿的终身大事,鲁莽不得,再说我们与袁府差太多,也不知道五丫头有没有这个福气高攀得起。三嫂子,你的好意我感激不尽,请容我与女儿商议商议。”

  “这也是。终身大事,还是慎重些好。你有顾虑也是人之常情。跟孩子们商议商议吧。不过要快。有多少人家巴不得有这个机会呢。我们当家的也是听了消息立马回禀了来问的,就怕晚了被别人抢了先。咱们的女孩儿这么出息,就该进这高门大户。难道你甘心让五丫头嫁个左邻右舍这些个庸常男子?还有一件不妨说破了:你看看如今这世道,兵荒马乱的,到哪里是个好去处?还得是袁家这样的显赫之家,又有势力兵马,天下谁不以他家为尊?这样的才能保孩子不吃苦,平安度日。你一家子也有靠。我跟你说,这样的机会可不是天天有的,错过了这一遭,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这等好事了。”

  甄母点点头:“三嫂子说的有理,容我跟她们商量商量。这二公子确实稳妥吗?”

  “这你放心。咱们自家女儿,我还能害她不成?要是进去了有个什么不好我怎有脸回来?必然是个妥当人我才帮你谋划。人家袁家是什么门第?四世三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规矩有教养的人家。教出来的公子哪个不是斯文有礼?你当是咱县里这些人呢?你尽管把心放在肚子里。我不多说了,先走,留空与你赶紧去商量。要快啊!想好了赶紧和我说一声!”说着便起身。

  “三嫂不再坐一坐了?”

  “不坐了,我在这里你没法自在商量。这事紧急得很,我还是留空与你斟酌去。你思量好了派他们来说一声就行。”边说边往门口走,临了又说:“不说富贵不富贵的,只说给孩子寻个平安去处,这也是个难得的。这事就算你愿意了,也还不一定成呢,人家府里还要相看挑选的。千万要快啊!我先走了。”说着便回去了。

  甄母知道五丫头自小就是个有主意的,便谁也不问,径直去到甄姬房里找她,当面告诉她这事,问她愿不愿意。

  甄姬问道:“阿母怎么看呢?”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