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照寒山——五彩的白纸
时间:2022-04-15 07:52:35

  莫二爷见莫衡第一次出远门,也有些不舍,道:“你记得每隔几日,写封信回来……给家中报一份平安。”
  莫衡耐心地应了,道:“父亲保重。”
  莫二爷笑着点了点头。
  沈映月侧头,看向巧云,问:“东西都清点好了吗?”
  巧云答道:“夫人放心,奴婢已经全部清点好了。”
  莫衡的书童修文也道:“公子的东西也全部点过了,并无遗漏。”
  沈映月微微颔首。
  张楠看了看天色,温言对沈映月道:“莫夫人,时辰差不多了,不若我们早些出发罢?还能在入夜前赶到下一城。”
  沈映月笑了下:“张大人,还有人未到。”
  话音未落,一阵马蹄声,自街口传来。
  作者有话说: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引用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第113章 平城
  众人循声望去, 只见有两人策马而来。
  临近了,张楠才看清楚,前面的男子, 竟然是吴小刀。
  张楠眉头微拢……那个大字不识的兵鲁子怎么来了?
  吴小刀到了镇国将军府门口,一勒缰绳, 利索地下了马。
  吴小刀豪爽一笑:“见过诸位夫人!”
  张楠狐疑地看着吴小刀, 问:“吴副将怎么来了?”
  吴小刀瞥了他一眼,笑了两声, 道:“此去南疆,路途遥远,我京中事忙,无暇分身,家兄和你们一起出发,可以更好地保护嫂夫人和莫大人。”
  说罢, 吴小刀让开一步, 张楠目光放远, 落到吴小刀身后男子的身上, 那男子面色淡漠, 长相普通, 脸上还有一道刀疤, 看着有些骇人。
  张楠道:“城郊守备军在此,还有我兵部的同僚, 各个都是好手,何需劳动吴副将派人?”
  吴小刀淡定道:“谁知道路上会不会遇到什么别有用心的人?万一嫂夫人和莫大人出了什么意外, 我如何对得起将军的在天之灵?”
  张楠哑口无言。
  他看了这孟羽一眼, 孟羽也恰好在打量他, 四目相对, 不知为何,张楠居然感受到了一种威慑。
  沈映月笑着开口,道:“多谢吴副将,这一路上,要劳烦孟师父了。”
  孟羽压低声音,道:“夫人客气了。”
  府中武艺最高强的便是梁护卫,但沈映月担心京城有变,于是将梁护卫留在了府中。
  最终,她在侍卫之中,挑了松青、松柏随行。
  但南疆情势复杂,民风彪悍,沈映月还需要一位了解当地的人充当向导……她便去找了吴小刀。
  但此前,她也没想到,吴小刀居然会推荐孟羽。
  她记得孟羽说过,曾经从军之时,一直待在南疆。
  孟羽武艺高强,睿智可靠,有他一路相护,沈映月也放心了不少。
  老夫人立在台阶上,意味深长地看了莫寒一眼。
  徐徐开口:“孟师父,映月和衡儿便交给你了……你们三人,务必要平安回来。”
  莫寒心领神会,拱手一揖:“老夫人放心,在下定不辱命。”
  老夫人这才微微颔首。
  众人作别。
  张楠见沈映月和莫衡上了马车,自己便也坐上了前面的马车。
  孟羽骑马,守在沈映月的车驾旁,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队伍浩浩荡荡地离开镇国将军府门前大街,向南进发。
  -
  车队行进速度很快,不到半个时辰,便顺利出了城。
  沈映月今日起得早,并没有什么胃口,于是没有用早膳。
  巧云细心地备了干粮和茶水,道:“夫人,您多少吃一些罢?腹中空空,颠得难受呢!”
  沈映月接过干粮,忽然想起一事。
  她撩起车帘,莫寒下意识转头,看了她一眼。
  日光散落在沈映月面上,照得面颊莹润如玉。
  沈映月道:“孟师父未用早膳罢?”
  莫寒目视她:“未曾。”
  沈映月一笑:“我猜也是。”
  说罢,她将一袋干粮,通过车窗递出。
  “吴宅距离镇国将军府那么远,孟师父急着赶来,应该是没有时间用早膳的。”
  莫寒微微一怔,她竟心细至此。
  他伸手接过干粮,沉声:“多谢莫夫人。”
  沈映月笑着放下车帘。
  莫寒一手拉着缰绳,一手拿着干粮。
  他低头看了一眼,这干粮定是自己的母亲准备的——以前,每当他要出征,母亲便会亲手为他准备面饼,里面会放好些肉糜,烤得喷香。
  马车之中,沈映月掰下一块面饼,送入口中。
  莫衡坐在一旁,拿着一副大旻版图,看得正起劲。
  沈映月问:“等到了南疆,你准备从何处开始?”
  莫衡指了指版图上的一个突出的点:“宛城。”
  沈映月定睛看去,道:“这宛城北通云城,东临巫城,又在河流山川的交界处,确实是一处要地。”
  怪不得当年西夷废了老大劲将宛城攻了下来,霸占了十年之久。
  莫衡点点头,道:“我之前看过兵部的堪舆图,只大约绘制了山川河流,但期间的险阻和距离,却并不明晰……我也问过吴副将,大多数将领,都是凭着自身对当地的了解,来排兵布阵的……万一遇上个新将领,那岂不是糟了?”
  沈映月表示赞同,道:“你说得不错……但这堪舆图绘制之前,你可以去军营走一走。”
  莫衡好奇问道:“为何还要去军营?”
  沈映月提醒道:“你这堪舆图最终既然是为了给将士们用的,最好提前问问他们在堪舆图一事上,有哪些难处,你在绘图之时,也可以着重考虑。”
  在沈映月眼中,开启一个新项目,自然是要提前确认需求的。
  莫衡若有所思道:“二嫂说得有理!待到了南疆,我便去当地驻扎的军营里转转,问问他们的情况。”
  沈映月颔首。
  众人为了赶路,中午只在途中匆匆吃了些干粮。
  巧云给沈映月和莫衡沏了茶,沈映月便叮嘱巧云:“记得给孟师父也送些水去。”
  巧云乖顺应声。
  莫衡道:“二嫂,你怎么对孟羽这般好?”
  沈映月看他一眼,道:“人家救过我们的性命,难道不该么?”
  莫衡喃喃:“话虽这么说……但他毕竟无官无职,与吴副将是不一样的……我见二嫂对那张楠,都未见这般客气。”
  沈映月徐徐道来:“吴副将和白副将帮衬我们,多少是看着将军的面子……但孟师父与将军并无直接关联,他能对立行倾囊相授,又屡次对我们伸出援手,已经十分难得。”
  “莫衡,一个人的地位、财富,都不应该成为交朋友的首要条件……最重要的,不过人品。”
  莫衡认真点头,道:“我明白了,二嫂。”
  -
  众人奔波了一日,终于入了平城。
  平城是一座小城,算不得繁华,到了夜晚,街上不过寥寥数人,完全比不上京城。
  到了驿馆,沈映月与莫衡,一前一后下了车。
  此行负责安全的,是郊守备军的队长,冯虎。
  张楠走了过来,对冯虎道:“冯队长,我们今夜便在这里休息了。”
  冯虎领命去了,便让一部分开始搬运随行物品,另一部分人,去排查周围的情况。
  巧云和松青松柏一起,将沈映月和莫衡的东西搬入驿站。
  莫衡忍不住动了动脖子,坐了一天的车,他早就累了。
  沈映月问:“饿了么?”
  莫衡点点头,他低声道:“二嫂,听说这平城的面食,做得很是有名……不若我们等会出去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莫衡说罢,张楠也走到了他们面前,道:“我来过平城,知道有一家店,味道尚可……若莫夫人和莫大人不嫌弃,我愿做东,请各位品尝。”
  莫衡一脸兴致勃勃,吗,满口答应下来:“好啊!”
  沈映月转向一旁的莫寒,问:“孟师父一同去罢?”
  莫寒低头,看了沈映月一眼,出声:“好。”
  张楠盯着莫寒看了一瞬,莫寒注意到了他的目光,却置若罔闻。
  众人稍事休息,一刻钟后,四人便一起出了门。
  大旻没有宵禁一说,京城每每到了这个时候,总是张灯结彩,街边铺面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但这平城的主街之上,却又几分冷清,开着的食肆和酒楼,也屈指可数。
  “这平城虽然离京城不远,却穷得很。”
  张楠一边引路,一面低声道。
  莫衡问道:“为何?”
  张楠笑道:“这几年,年年征兵,京城里能征的不多,便大多从周边的城池招揽……这平城本就没有多少田地,壮丁又大多从了军,余下的老弱妇孺,可不就得过苦日子么。”
  沈映月看了张楠一眼。
  他语气平静,似乎早就见怪不怪了。
  过了一会儿,张楠带着他们来到一间装潢考究的面馆前,道:“若我没记错的话,这里便是平城最好的面馆了。”
  莫衡笑了下:“看起来还不错。”
  说罢,便跟着张楠,迈步走入大堂。
  莫寒跟在沈映月后面,他回头环顾四周,确认没有人跟踪他们,才进了面馆。
  张楠熟门熟路地为众人点了吃食,便道:“这平城的面食之所以做得好,是因为先帝南巡,曾经来过这里……传说,当年先帝夸了一句,这平城的面做得好,于是有不少百姓,就都开起了面馆来……还有人将面馆开去别处,美其名曰,这是‘御膳’。”
  沈映月听了,笑而不语。
  看来这名人效应,自古便十分有效。
  过了一会儿,吃食便被呈了上来。
  除了每人有一碗面,张楠还点了不少油果子、撒子等食物,都是京城中少见的。
  莫衡饶有兴趣地拿起一条撒子,送入口中,嚼得嘎吱响。
  莫寒端起茶杯,静静饮了一口。
  这大堂虽然宽敞,却只有寥寥几桌客人。
  众人开始吃面。
  他们的位置离门口不远,门外伫立着几个衣衫褴褛的孩子,都眼巴巴地往里看。
  过了一会儿,一个年过五十的老婆子,徐徐走了进来。
  她来到桌前,低声道:“各位大人!夫人!能不能行行好,赏民妇一点儿吃的?民妇的孩子们都饿了好几日了,实在是熬不下去了!”
  说罢,她便回头,指了指门口的孩子们。
  就在此时,孩子们也鱼贯而入,纷纷挤到桌前——
  “大人!夫人!行行好罢!”
  “求求你们了,我好饿啊!”
  “赏点儿什么都行啊!”
  孩子们看上去可怜兮兮,小脸也是黑乎乎的,身上的衣衫满是破洞、黄泥,看起来狼狈极了。
  沈映月不禁动了恻隐之心,可她抬眸,看了一眼那婆子,却面色微变。
  作者有话说:
 
 
第114章 风波
  桌上的吃食热气腾腾, 引得几个孩子口水直流。
  那婆子满脸愁苦,语气里透着讨好:“夫人心善,求您看在孩子的份儿上, 赏点儿吧!”
  说罢,她作势要跪。
  孩子们一看婆子跪了, 也连忙跟着跪下, 甚至还磕起了头。
  沈映月秀眉微蹙。
  背后的松青见状,连忙拉起婆子:“你这是做什么?”
  松青语气不善, 但婆子却并不害怕,她哭诉道:“这世道难熬,谁不想做个体面人呢!还请贵人们发发慈悲罢!”
  沈映月沉默地看着她,没有开口。
  张楠面露不悦,扬声道:“掌柜的!”
  掌柜的心急火燎地赶了过来,一见那婆子, 急忙道:“你这老太婆, 怎么又来了!?快走快走!别妨碍我做生意!”
  可这婆子却没有要走的意思, 反而哭喊得更大声了。
  “民妇不敢倒了贵人们的胃口, 但孩子们没有吃的, 没有银子, 实在活不下去了!求各位行行好罢!”
  她这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模样, 引得其他桌的客人,纷纷侧目。
  莫衡也皱起了眉, 莫寒则一言不发地坐着,静静看着她。
  沈映月开口:“松青。”
  松青也被缠得无奈, 只得掏出了一锭银子, 递给那婆子, 道:“拿好, 去给孩子们买点儿吃的罢!”
  那婆子一见到银子,立即眼前一亮,连忙接过,千恩万谢地拜了拜,便利索地站起身来,领着孩子们走了。
  掌柜的忙道:“几位客官,实在对不住!这婆子也是平城的老人了,时不时带着孩子们来街上乞讨,见谅!见谅啊!”
  张楠摆了摆手,掌柜的这才退下。
  莫衡忍不住道:“这婆子虽然可怜,但她这乞讨的法子,实在让人生厌。”
  张楠笑道:“别被不相干的人,扰了兴致,来!要趁热才好吃。”
  莫衡点了点头。
  沈映月也微微一笑,算是回应。
  这小小的插曲算是过去了,众人继续进食。
  待酒足饭饱,一齐出了面馆。
  明月高悬,凉风习习。
  月光将这静谧的平城照得有些清冷,长街上的人不多,却依旧能看到有衣衫褴褛的乞丐,在街上挨家挨户地乞讨。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