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味记——寒轻
时间:2022-05-08 07:32:46

  “不然呢?!”丁九儿心道作为厨师,有人上门求食焉能置之不理,只不过这些话就不必对沈越说了。

  苏泽回到自己的宅子里,激动的拉着苏瀚问道:“你说那位沈公子他是不是,是不是?!”天潢贵胄四个字苏泽没说出来,但他知道苏瀚一定能明白他的意思。

  苏瀚点点头:“十有八九!”他家少爷或许没注意,但他却看的分明,那位沈公子身边的亲随分明是个小太监。

  苏泽还处于震惊未消的阶段:“你说丁小姐真的会来余杭,真的会邀请我吗?!”

  “应该会的,不过少爷,您切莫对那位丁小姐生出不该有的心思!”苏瀚想了想还是提醒道。

  苏泽被戳中心思顿时有些羞恼:“我当然有分寸!”

  丁九儿与沈越果真隔日便去了戎州,临走前还让紫月送了几张开胃的食方给苏公子门下。她们离开江州府已经两月有余,需得抓紧行程,沈越亦想早日将桑园之事落成,因此到达戎州后两人便分头行事,丁九儿带着徐文去看辣椒和香料,沈越则带着刘远,小福子去考察桑园和蚕种。

  五日后,丁九儿和沈越从戎州直接返回江州府,带着满载而归的辣椒,花椒和其他香料,沈越也看了不少桑园,这次回去就想着抓紧把地方定下来。

  沈越在回去的路上给丁九儿讲他的计划:“等我回去定好地方就让刘远来前买树,我已经问过了,成树若运输得当运过去缓几个月就能服土,从小养起来好好几年,时间太长,还是买成树。”

  丁九儿笑笑:“万事开头难,一旦运营起来后面就顺利了。”

  “嗯。”沈越点点头,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证明自己了:“你说我也直接把抽丝厂直接建在桑园里好不好?”

  “可以啊,这样很方便!”

  沈越又道:“那我要自己开工坊织造绸缎吗,还是直接卖生丝给苏家?”

  丁九儿思量道:“苏家会来蜀地看货想来也是直接从这里进成品,也就是说他们自己没有织造工坊。王爷若是建了工坊以后拿下苏家这单大生意问题不大,不过毕竟还是生手,前期投入也不小,王爷若是愿意可试试与苏家合作。他们若是财力雄厚又懂行倒也不失为一个好伙伴,不过也不必急于一时,待我们去了余杭好好了解一下再决定不迟!”

  “你说的是,不过你真打算去余杭吗?!”沈越私心还是不希望丁九儿与其他人多接触,尤其是某些小白脸。

  “自然要去,我要把江州府先行的这些体系都搬到余杭去。”

  沈越:“待我的桑园做起来你便不用辛苦了!”

  丁九儿笑笑:“做生意其乐无穷一点都不辛苦,况且,王爷,我做生意是为了赚钱,你却不是!”

  “嗯?”沈越一时之间没明白。

  丁九儿正色道:“王爷,把桑树引到江南就等于带动了长江流域的纺织业,是功在千秋的大事,绝不是钱财可以比量的,你是皇嗣,此等业绩远胜于你所能赚取的银子!”

  沈越听了心潮澎湃,握住丁九儿的手道:“九儿,你的智慧见识绝非寻常女子可比,我能遇到你真是前世积了福!”若将此事办好,父皇必然圣心大悦,说不定就能同意他跟九儿的事了!

  一行人从蜀地回到江州府已是入秋时节,一路车马劳顿倒也还好,只是一到家中放松下来反而觉得浑身疲累不堪,见识了蜀州的潮热再回江州府,丁九儿和沈越都只觉得好一番秋高气爽。

  离家三月有余,虽有得力下属打点也免不了堆积了不少事情要处理,丁九儿隔天便开始忙碌起来,叫了宋大宝来询问各分号推进事宜,又抽查账面。沈越则又休息了一天,第三天才觉得恢复过来,开始着手落实桑园的事情。

  丁九儿让徐文将从蜀地采买来的辣椒运到工坊妥善存放,再去寻新铺子用来开冒菜店,除此之外丁九儿还让徐文再寻一处可以用来开酒楼的铺面,她觉得是时候可以开酒楼了,丁记的生意已经做大,需要拔高层次了。

  另一方面丁九儿又让宋大宝去余杭也寻一处大些的铺面,准备再开一间火焰鱼庄:“前期准备就交给你了,等开业的时候我跟少爷也会过去!”

  尽管沈越的身份算不上秘密,但对着家里以外的人,丁九儿还是称沈越为少爷,工作和生活她一贯分的很清。

  余杭是重地,也是重点扩张地域,丁九儿自然要亲自过去看看那些分号到底开的怎么样,不仅是余杭,扬州,湖州她也会去看。

  宋大宝连连点头:“放心吧,小姐!一定办好!”

  沈越在江州府郊外汉江沿岸购置了一万亩良田,丁九儿也跟着购置了三千亩地,她准备临着桑园建个酒坊,酿造桑葚酒及其他酒类。当然仅是酒坊用不了多少土地,剩余的便都用作耕地,种植各类食铺,饭庄所需的原材料。

  置好地后,沈越便派刘远带人前去蜀地采买桑树,另在江州府请人收拾土地。

  丁九儿跟着沈越去看,沿着汉江的万亩良田被修整出来,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态。

  “要将桑蚕引到这边,还需的请几位有经验的农人照顾桑树,培植幼蚕,后续若要抽丝织缎也少不了这方面的专家!”

  沈越点头道:“你说得对,这事若是成了,周边的农人便又多了许多机会!”

  丁九儿笑道:“若是成了,收益的不仅仅是江州府的百姓,整个江南的百姓都会收益!”

  “可若是如此,江南桑蚕丝织发展起来,蜀州岂不是就要没落了?!”沈越还是问出了心中的疑问,能造福江南百姓固然好,可蜀州的百姓也是百姓,焉有厚此薄彼之道。

  丁九儿倒是觉得沈越能想到此处实在不容易,赞赏道:“这个王爷不必担心,打个比方,如果蜀地每年只能出一万匹锦缎,但想要购买锦缎的人却有十万之多,那有九万人就是买不到的,这九万便是空缺,犹如人拿着钱买不到吃的。”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