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异乡安好——沈立研
时间:2022-08-11 06:48:26

  《你在异乡安好》中的“你”是双关语,“你”既是流落海外的文物,又指流失国外的人才。主人公的名字源自清华大学校歌,她毕业于北京大学,是我国最好的两所高等学府,也可能是我国向海外输送高端人才数量最多的学府。在小说里,主人公的转变是小说最重要的情节,情节需要给她安排了一个悲惨的童年,目睹父亲为保护文物而死,国仇家恨使她由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转变成一个爱国者。现实中,没有悲惨的身世,她会不会变成卢芹斋呢?答案几乎是肯定的。这引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才流失这么严重?是因为爱国教育缺失?一味苛责留学生崇洋媚外对他们并不公平。科技工作者也是普通人,有生活上、经济上的压力,科学家也要还房贷。上海市科委每年资助的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额是1.6亿,平均分给800多个课题组为期3年,还不及一个流量影星拍一部烂剧的收入高。还有被高校滥用的“非升即走”制度,难以根治的学术不端、学术霸权顽疾,都严重玷污了中国的科研土壤,让从事科研的年轻人不能安心搞研究。人生短短数十载,出走人才也是和你我一样想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科研抱负又能过上体面生活的普通人。我们不能强迫每个搞科研的人都是钱学森、赵九章,但是我们可以改善科研环境,提升科研人员待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毕竟大国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希望不久的将来,优秀人才在去留问题上,也会做出与小说主人公一样的选择“回到(留在)中国,我可以做的更多。”
  喜爱文博和考古的读者可能发现了隐藏在小说里的小心思。小说里的人名不是随便起的。沈立言的华裔导师李教授,叫李思永,原型梁思永,梁启超次子,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年轻时赴美留学,进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毕业后回国,参加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工作,对中国田野考古走上科学轨道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沈立言在北大的考古学老师夏鼐文,原型是夏鼐,考古学泰斗,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人称“七国院士。留学英国,获伦敦大学埃及考古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职于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上海博物馆馆长许承源,在小说中帮沈立言出庭,助她胜诉,他的原型是前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中国驻英大使顾维晋,原型是第一个向西方列强说“不”,在巴黎和会上舌战群儒的外交官顾维钧。他年少时赴美留学,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他活跃于近代外交界半个世纪,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沈立言的继父申国豪,原型是李国豪,著名土木工程家,桥梁工程与力学专家,两院院士。李国豪获德国洪堡奖学金资助,毕业于德国达姆施塔德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二战结束后,辗转回到中国。无论武汉长江大桥、上海南浦大桥、浙江钱塘江大桥,还是虎门珠江大桥,几乎中国所有的重点桥梁都与李国豪三个字紧密相联。在第六章借书中提到的“六十三年前在博德利图书馆借书的中国人”就是留学牛津的钱钟书。
  小说最后一章中收购亨廷顿拍卖行的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还有古董商人杰米斯,在现实中确有其人。他们是盗掘、走私、倒卖中国文物的背后大boss。亨廷顿拍卖行,灵感来自萨缪尔·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美国当代政治学家,因主张“文明冲突论”而闻名于世。他的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的10个预言里已有9个成为现实,第10个预言就是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激烈冲突,需要我们引起重视,有所准备。
  说了这么多,总结成两句话,要爱国但不要沙文主义,希望中国越来越好。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