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英儿……她看向英儿身上那些大大小小的疤痕,英儿的命,可以说是她救回来的。她却没想过,救回来的这条命,会变得这样伤痕累累。
她们的确可怜得很,可是宋嘉然不能就这么答应。
宋嘉然站了起来,给英儿将衣服一件件穿好,又唤来水芹拿来一道签牌,将之递给郑蓉。
“你拿着我这到签牌,带着英儿去宋家医馆,让大夫好好给她看看,药材费用都记在我账上。”
郑蓉眼里的光一点一点地暗了下去。
她紧紧地攥着那道签牌,再次伏下身子,任由眼泪掉到地毯上,“多谢三婶垂怜。”
第九十七章 (二更)
书房里, 郑立晏静静地喝着茶,等着面前的少年开口。反正只要少新不开口, 他也不开口。
少新在他对面默然伫立, 看着堆满了书房的书,眼里藏着隐秘的羡慕。
难怪三叔能够高中,这么多书卷,得看多久?
他听父亲说, 三叔幼时于读书一道并无慧根, 可不过短短两年时间, 他就能考中进士, 这期间,三叔付出了多少努力?这么多书, 只怕得日夜不休才能看完吧?
他以为自己已经够努力了,可现在看到三叔的书房,他觉得自己还不够努力。
少新心里隐约生出一股豪气,三叔可以,他为什么不可以?不过一次童生试未过罢了, 今次未过, 他再读三年便是!
坐在他对面的郑立晏略微挑眉, 这小子眉宇之间的郁色突然消失了不说, 整个人振作了起来是怎么回事?
就见少新突然拱手,“三叔, 侄儿此次前来是代父亲向您道歉的。”
开口了,却是意料之外的话。
“道歉?你父亲何须向我道歉?”难不成血霜花的事, 少新知道了?不应该啊, 郑立昀会将这样的丑事告诉自己的儿子?
“此前父亲因腿上的伤性情相左, 对三叔说了些不悌之话, 还望三叔不要放在心上。”他记得他们被程将军救了后,父亲在营帐中说的那些话,他心里一直过意不去。
原来是为那件事。
郑立晏笑道:“因腿伤性情相左,就想着将兄弟的腿也毁了吗?”
少新脸上发烫,“父亲只是一时糊涂。”
“一时糊涂?那为何你母亲要与他分居?难不成是她嫌郑家贫苦才出走?”
少新怔愣,母亲离开的确是因为受不了性情大变的父亲,他若是反驳三叔的话,不就是污蔑母亲品格吗?他做不出来这种事。
郑立晏还是那副笑着的模样,“少新,你也大了,你父亲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你当真看不出来吗?”
父亲是什么模样的人?
以前,在少新心中,郑立昀的身影一直是高大的,父亲是那么的温润、君子,无论遇到什么事,他总是胸有成竹,还会告诫他遇事不要慌张,男子汉大丈夫当顶天立地。
他从小,就以父亲为榜样,立志长大后要做一个和父亲一样的人,撑起国公府的家业。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父亲变了,他的脸色越来越沉郁,他再也看不出父亲在想什么。
父亲的腿受伤后,更是性格大变,和母亲说话也不再温声,稍有不顺心就发脾气。
但他很能理解,腿断了,心情不佳多正常啊,他能理解父亲的坏情绪,只是也会心疼被粗暴对待的母亲。所以,母亲要走的时候,他没有挽留。
母亲走后,伺候父亲成了他一人的事,但他毫无怨言。
思及此,少新抿唇道:“三叔,侄儿知您心中有怨,但父亲永远是少新的父亲。”
少年倔强的样子让人发笑。
郑立昀居然能生出这样的儿子。
郑立晏心里一动,他放下了茶杯,“少新,你是想读书?”他没错过刚刚少新看着这书房里的书的羡慕眼神。
“是。”他低下头,其实,他是想来借三叔用过的书卷观摩。
“有志读书是好事。少新,如果,我送你去静山书院读上三年书,你可愿意?”
静山书院?四大书院的名声少新自然听过,若是他去静山书院读书,只要三年后通过了静山书院的院试,他就可以直接获得秀才身份参加三年后的乡试了!
“三叔愿意送我去静山书院读书?”他从未有过这般妄想,他只是想求几本三叔用过的书,或者给他几句指导就好。
那可是静山书院,和国子监贵族子弟都能进不同,四大书院的收生标准非常严格,一般人想要进静山书院,要么自己考进去,要么就得有熟人引荐。
三叔竟然愿意送他去?
“是啊,就当是我这个做叔叔的,送给侄儿你的礼了。”郑立晏似笑非笑。
他愿意送少新去静山书院,自然不是因为看出少新对读书的志向而感动。少新不是非常信任郑立昀这个父亲吗?那就离这个父亲远一点吧,去多读点书,多认识一些人,看看真正的君子应该是什么模样。
若是“一不小心”又发现了一点郑立昀的往事,就更好了。
“你若是想好了,只管来找我。”
郑立昀,你现在唯一的指望就是这个儿子了吧?若是你的儿子如你所望一般飞黄腾达,却再也不信任甚至厌恶你这个父亲,你会是什么感受呢?
少新转过身后,郑立晏眼里的笑渐渐冰冷,“杀身之仇”,他可一直记着呢。
北街郑家,郑鹏等人心如热锅般地等待着。
“也不知那几个孩子会不会说话,有没有把话说到位!”郑立勤焦急道。
郑鹏微笑着,“少新那孩子最聪明了,一定会把话带到的。”
小吴氏捂嘴笑,“也不知三哥会被封个什么官?咱们家又可以过上好日子了!”
吴氏有些忧心,“老三不会心里还怨着我们吧?”
郑鹏收敛了一点笑意,“都是一家人,什么怨不怨的。”
“就是,这一家人哪有隔夜仇的呀!我听夫君说,三哥性子最宽厚,平日里也最孝顺的,只怕在外几年,常常惦记家里呢!”说话的是郑立全新娶的媳妇茴绛,她一开口,便是娇滴滴的语气,激得人起一身鸡皮疙瘩。
郑立昆不自觉看了她好几眼,被小吴氏掐住腰间的肉。
“回来了。”钱氏木着脸看着门外。
少新领着几个弟妹踏进了家门。
郑鹏立刻迎了上去,脸上是期待的笑容。
“哎哟还带了好多东西呢!”小吴氏抢着接过少新手里提着的东西。
结果翻了个遍,“怎么都是药材啊?”哪有把药送人当礼物的?
“是三叔三婶给曾祖母的药材,说是老人家补身体用的。”
小吴氏的手顿住了,只给老太太送了东西,这里面的意思就很明显了。
“你们三叔没说别的?”郑立勤急忙问道。
少新摇头。
郑鹏还不罢休,“我让你带的话,你都和你三叔说了?”
少新沉默了一瞬,“我没有说。”
郑鹏让他带的话,他一句也没有说。
薇薇几个都诧异地看向他。
“你说什么?”郑鹏大怒,“你为何不说?我让你去就是为了让你带话,你却把我的话都当耳旁风了?”
少新不想撒谎,“我……说不出口。祖父,三叔既然已经和我们分了家,那他是贵是富,都与我们没有关系。三叔若是想回来,他自会来找我们的。可三叔只给曾祖母送药材,态度已经很明显了,我们何必上赶着?”
郑鹏怒发冲冠,气得拿起墙角的扫把就要打他,“我让你忤逆,我既然吩咐了,你照着做就是!”
郑立勤几人连忙去拉,但实际上也没用力。
眼看着扫把就要打到少新身上,他也站着没动。
“父亲。”郑立昀推动着轮椅挡在了少新面前。
郑鹏的动作生生停在半空中。
郑立昀的脸色也说不上好,但他不允许郑鹏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打儿子,“父亲,少新年纪还小,也怪我没将其中的利害关系和他讲清楚。还是让我回屋里教训他吧。”
“嘭!”郑鹏摔了扫把,冷哼道:“罚他三天不许吃饭!”气冲冲地离开了堂屋,吴氏连忙跟了上去。
“这可真是,也不知道还有没有见到三哥了。”小吴氏阴阳怪气地看了少新一眼,拉着郑立昆也走了。
“可惜可惜啊!”郑立勤也抬脚离开,还冲着脸色灰败的郑蓉郑英道:“还愣在那干嘛,还不赶紧回屋!”
茴绛牵了两个女儿的手,“怎么样?他们家的宅子大不大?东西精不精致?”
郑立全跟在她后头也走了。
“父亲,哥哥他……”薇薇想替少新求情,却被郑立昀的眼神吓得噤声。
“你回屋里去。”
薇薇看了一眼少新,收到他安抚的眼神,“是。”
堂屋里只剩下了父子两人。
“为什么?”郑立昀只问了这一句。
可以说,他是这个家最不想郑立晏回来的人,可他也清楚,此时的郑鹏是他无法阻止的。
得知少新也不想郑立晏回来,他的内心其实很高兴,他以为儿子和他一样厌恶郑立晏!
少新看着郑立昀身后的烛光,那烛光一亮一暗,照得两人的影子也一会亮一会暗。
他居高临上地看着坐在轮椅上的父亲,能清楚地看见他眼里怪异兴奋的光。
不知为何,他突然想起了三叔的那句“你父亲到底是怎样的人?”
这样的场景有点熟悉,只是上一次出现的时候,两人的位置是调换的。
那次已是深夜,他正在睡觉,莫名地就感觉身边有人,一睁开,就发现郑立昀坐在他的床头,定定地看着他,眼里闪着同样的光。
他被吓了一跳,出声问他在干什么。
郑立昀却像是缓过神一样,摸着他的头说想来看看他有没有踢被子。
那时他只觉得莫名其妙,没有多想。
可现在,他却明白了为何那时会觉得莫名其妙。
因为那时,正值盛夏,屋子里热得和蒸笼一般,他根本没有盖被子。
所以那时父亲到底要干什么?少新的背上渗出了一些汗。
“少新?”郑立昀的语气重了一点。
少新回过神,低头看着面容不清的郑立昀。
他突然想离开了。
“三叔说,要送我去静山书院读书。”他开口了,“父亲,你愿意让我去吗?”
第九十八章
在等待皇上以及吏部对这批贡生的安排下来之前, 郑立晏也并非就能闲着了。
各种宴会必须得参加不说,因着与卫老的关系, 他这个勉强算得上是卫老弟子的人, 也得去拜见卫老曾经的门生,既是去表达卫老没有忘记他们,也是给自己积攒一些人脉。
这就是背后有人的好处了。
郑立晏有要忙的事儿,宋嘉然自然也有的。
排在头一个儿的就是皎皎的婚事。
因着时日有些赶, 就得紧张锣鼓地筹办起来。
她是想把皎皎的嫁妆给得足足的, 就派人到处去搜罗好东西。
做这些事的时候也不忘把皎皎带在身边, 将各种管家理事的道理教给她。
其实之前在云州的时候, 宋嘉然也时不时放权让皎皎自己学着点,但事到临头, 仍觉得不够,总是担心,她嫁到了方家后因为这些知识的不足被人蒙骗受了委屈。
时间过得很快,八月份的时候,吏部的公告就下来了, 新科贡士们各有去处, 差些的被派到了穷乡僻壤做个芝麻小官, 这辈子能不能回来得看运气。中不溜秋地就被丢到了六部历练——也就是打杂, 运气好也能混出个头。
而最前面的,自然都是好去处了。
殿试靠前的, 以榜眼为首,好几个进了翰林院, 在里头带上几年就是皇帝近臣。其余的, 不是被派到了重要的地方, 就是外放了出去。
和前头说的外放不同, 这一批的外放,去的都是好地方,做的也都是实事,基本上去了之后三五年的功夫政绩没什么大问题,就会被调回都城,然后做朝臣。
方逾和郑立晏都在外放之列。
方逾直接被派去了泉州州府陵广城做知府,官居从五品①。
郑立晏自然是比不上状元的,他只是个正七品知县,而要去的地方倒是挺有缘分的,云州池定县。
池定县管辖下有个小河村,郑立晏之前还去那找过小河村的村长呢,没想到兜兜转转,如今他要去池定县做知县了。
吏部给的启程日期就在八月底,郑立晏上书陈情家中唯一的亲妹妹九月出嫁,希望能晚行一月,吏部那边也没卡他,很快就同意了。
“我估摸着,还是看在卫老的面子上。”郑立晏想了一圈,吏部对他一个新人的告假这么爽快,肯定是有缘由的。宋父作为太医令,虽然与人为善,交际甚广,但到底官职不高,他又只是女婿不是亲儿子,人不一定给这个面子。
程巨鼎也有可能帮他,可他建树都在军中,手也伸不到吏部去。
郑立晏便想到了之前卫老来信,让他带着他的贴子去那些故交门生家中拜访一二。而吏部,曾经正是卫老掌控。
“咱们去池定县肯定还是要经过云州城的,到时候备上一份厚礼,给卫老送去。”他何德何能,得卫老相助良多。
“你与卫老之间,也就差个拜师礼了。”宋嘉然笑道。
郑立晏笑着摇头,“我曾也提出过正式拜卫老为师,可他推脱年岁已高,没有精力再教导弟子。”但是,卫老对他的教导,和真正的老师也没差了。
古代的师生关系是仅次于君臣、父子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话也不是说说而已。他明白卫老为何不收他为弟子,他在大夏的名声虽大,但也有不少政敌,尤其是皇权忌惮。
郑立晏若真的成为了他的弟子,的确会得到很多好处,但同时,也会面临很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