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子——桃花白茶【完结】
时间:2023-04-13 14:42:36

  总感觉不仅因为纪国如今发展好,跟更因为这里的人不同。
  郑姬在郑国一向小心翼翼,嫁过来之前,还以为纪国人都是粗鲁汉子,没想到夫君公子胜虽然做事不爱多想,但大事上从不含糊。
  国君跟萱夫人待她们姐妹三个也很好。
  小叔公子凌年纪虽小,却也稳重。
  而且在纪国很轻松,不用那么拘礼,要是有机会都想让母亲来这里住住。
  但郑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郑国事多,远不如纪国这样好说话。
  公子卢则看着纪胜纪凌连两兄弟的感情羡慕。
  在他们卢国,别说同父异母兄弟之间的厮杀,便是同父同母,下手也是不留情的。
  哪像他们两兄弟,真正的信赖彼此。
  纪胜知道弟弟的本事,却丝毫不嫉妒。
  弟弟纪凌还专门给哥哥攒班底,从不张扬自己的名声,更不会故意压过哥哥。
  放在卢国,这样厉害的两兄弟肯定不会合作,绝对是对手。
  在纪国人高兴,外国人复杂的情况下,纪国宫宴持续了三天。
  不仅宴请国都的卿士,更把各行各业厉害的人都找了过来。
  还有下面城池的官员,十几个野人部落首领,现在叫族长,基本都宴请一遍。
  这个时候就体现年纪尚小的好处。
  纪凌过了年才十四,别说自己不想喝,萱夫人也是阻止的。
  别看其他人十三四开始大碗喝酒,她儿不行。
  纪凌自然也没这个瘾,当然是能不喝就不喝。
  宴会的时候,纪凌还问了问几个野人部落的情况。
  樊璇先点头,他们部落人少,又因为自己的缘故备受重视,故而过得都很好。
  开耕的田地已经收获,比之前在外面自己种田的时候好了不止百倍,现在虽然还姓樊,可都以纪国人自称。
  当纪国人真的太好了。
  吃饱穿暖,日子不比之前好多了。
  锦涌也是一样的想法。
  他之前虽然是十几万人的部落首领,但部落都被他带散了,最后靠着族老才让锦族安定下来。
  现在的锦族人分布在纪国十几个城池,出了名的织布手艺厉害。
  不少锦族人在当地开了织布的小作坊,农忙的时候干农活,农闲的时候卖布匹,日子不比樊氏部落差。
  甚至还有国外的商客看到他们锦族的湛蓝布料,都想多买点回去,可见锦族布料的潜力。
  这样安定的日子谁不喜欢呢。
  接下来套近乎的,就是官学的前十名们了。
  宴会自然也有他们,甚至年后都让他们几个去下面城池宫室“实习”,虽然没有正式授官,却能接收到政务。
  这个好处虽然没有跟肥皂一样大肆宣扬,但聪明的人已经意识到,这些成绩优异的学子,半只脚已经踏入官员行列。
  前十名肯定聪明,所以对纪凌的态度愈发恭敬。
  别看公子凌年纪小,但他厉害啊。
  不过纪凌现在站起来,个子已经不低。
  快十四岁的纪凌看起来长大不少,眉目愈发俊朗,既有纪家人的棱角,也有萱夫人的好看五官。
  纪凌笑着道:“等过了年,你们再谢吧。”
  去当实习官员哪是那么简单的啊。
  不管贵族子弟还是平民学生,直接扔到下面城池的村落里,好好体验体验生活再说!
  到时候要是还谢他,那他肯定接受!
  众人忽然对视一眼。
  不会吧。
  难道有比考试更难受的事?
  公子凌又有什么办法折腾他们啊。
  新的一年缓缓到来。
  周王朝六百二十四年,纪凌来到这里的第五个年头。
  不知不觉,竟然过了这样久?
  纪国终于从之前的一穷二白,变成今日的模样。
  而肥皂厂的高端产品也要开始生产。
  这个敛财机器正式开动!
  消息刚刚放出,各国前来购买肥皂的人立刻飞奔过来,甚至比当初买纸张的时候还要殷勤。
  “我们年前都已经预定了,肯定是我们庆国想买。”
  “卢国先预定的啊,我是卢国商人,钱多的是。”
  “笑话,郑国就没钱?”
  “看不起我们昌国?”
  “祁国也不差啊,我们定一千块,不,一万块!”
  过年的时候,纪国一直没卖什么东西。
  刚开始大家还没感觉,但各家贵族渐渐发现,肥皂已经是家里不可或缺的东西。
  少了肥皂,怎么觉得衣服没洗干净一样,怎么感觉头发那么难受,手怎么洗都洗不干净?
  所以纪国刚松口,这些贵族家仆以及看到商机的商人直接奔过来。
  目的只有一个!
  给纪国送钱!
  不对,是买肥皂!
  作者有话说:
第43章
  刚开始的时候, 纪凌还怕油脂做成的肥皂太贵。
  现在已经完全没有这个想法。
  看着肥皂厂大门都要被踏破,只能啧啧两声,怪不得郑国郑锡不许下面贵族奢靡, 毕竟他们纪国收到的大笔财富不能作伪。
  自家财富多了, 他们财富就少, 这种加减法还是会做的。
  从这些肥皂买卖就能看出来,哪国在约束,哪国不在乎这些。
  反正郑国国君为了跟郑锡对着干,一点也不约束下面人。
  郑国距离纪国又近,贵族里谁要是没有用肥皂, 那是会被嘲笑的。
  纪伯跟纪凌讲起缘故,事情还要从现在国君父亲在世的时候说起。
  之前说过,郑国的传统是父死子继。
  所以郑锡的父亲当过国君,他的大哥当过国君, 接着是大哥的儿子当。
  他一直都是辅佐。
  但郑锡能力出众,在大哥去世的时候, 有人提议让他接任。
  当然, 郑锡拒绝了此事, 一直辅佐大哥的儿子, 也就是自己的侄子。
  最早的时候还好, 国君侄子很是感激, 这几年国君势力渐渐强大, 便觉得郑锡管的事太多。
  很多事积攒下来,造成如今的局面。
  郑国国君还有些小心眼跟多疑,一直怀疑郑锡跟纪国有什么联系, 即使没什么证据, 他也是看叔叔郑锡不爽的。
  再想到叔叔差点登上国君位置, 这点不爽更多了。
  纪伯开口:“郑锡的能力不用说,其实郑伯未必不知道郑锡说的是对的,但为了削弱郑锡的能力,只能反着来。”
  肥皂的事跟更让郑锡在贵族中拉了波仇恨。
  郑伯借此收揽不少势力。
  所以别以为人家蠢,人家精着呢,只是看屁股坐在哪而已。
  为的就是把郑锡架空,郑锡有能力有人脉,在朝中时间甚至比郑伯时间还长。
  估计郑伯有了危机感?
  纪凌笑:“既然这样,倒跟我们没什么关系。”
  郑伯拿着肥皂借机生事,跟他们自然无关。
  纪伯也是这个意思。
  经过这几年,纪伯心里越来越明了,只有举国团结一致,才能应付外来的祸事。
  说到这,纪胜从外面回来,他们父子三人今日要讨论的,正是官学优秀学子实习的事。
  还有以后这些官员的晋升制度,都要一一确立。
  不过纪胜过来,面色古怪道:“庆国出事了。”
  纪胜一向管军事,各处探子也归他管,他能第一时间知道的各国情况并不意外。
  庆国?
  那个被外姓联合威逼的国家?
  庆国国君去年被外姓联合逼迫,有纪凌外祖缪成志帮忙,这才稳住局面。
  这会又闹什么幺蛾子?
  “庆国国君杀了大部分外姓卿士,庆国只怕要乱。”
  纪伯跟纪凌倒吸口凉气。
  去年被威逼,今年清算很正常。
  但清算也该是把权力一点点分割,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杀人完事。
  死了一部分人,更会激起后面人的怒火。
  而且诸侯国的领土可不是全归诸侯自己管。
  下面很多城池是分给卿士们的。
  也就是纪国以武治国,一直例外而已。
  像庆国那样的,外姓卿士分到不少土地,完全可以自立门户,自立为国。
  比如郑国的郑锡,他原本的名字不是这个,后来为何叫郑锡?
  那是因为他父亲在的时候,给他分到一块领土,那块城池上盛产锡矿,至今还收获颇丰,所以改名郑锡。
  以此可见,各国卿士可不是只有名头好听,更意味着封地,意味着封地上的税收全归他们所有。
  他们封地过多,自然吞噬诸侯的收益。
  庆国那些外姓卿士,很有可能借此独立称侯。
  虽说不合礼数,但都能做造反的事,礼数还算什么。
  庆国距离纪国最远,火烧不到他们头上,但毕竟有亲戚在那。
  而且这也预示着,各国的太平持续不了太久。
  或者说,在三家联合侵纪的时候,就预示和平盟会约等于无效。
  纪伯道:“回头我给你们外祖写信,看他要不要带着家人来纪国。”
  这就是要避难了。
  远水解不了近渴,纪伯轻轻摇头:“还是先把咱们纪国的事弄清楚,仲凌,你说说你的看法。”
  “我认为,朝中官职要大改。”
  “而且不再有分封制。”
  纪凌两句话,让纪伯纪胜侧目。
  其实最早的时候,纪国也有分封领土,可他们常年打仗,地方又小,分来分去就那么回事。
  等打到最后只有五个城池,加上国都算是六个。
  所以下面卿士也不好说什么,现在各国国君的态度都很微妙,反正能不分封就不分封。
  按理说杜上卿等人,应该就要有封地的,只是和平盟约到现在,纪伯迟迟没有说话。
  而最应该有封地的纪凌更不提这事,下面卿士更不能提。
  诸侯不断分封,一定会削减自己的实力,看庆国就知道了。
  纪凌甚至觉得,他父亲应该是看到这方面的原因,所以迟迟不开口。
  这会纪凌所说,算是正中纪伯下怀。
  其实不止纪伯在这么考虑,其他各国也都有变动。
  旁边的昌国十几年都没有分封,考虑的也是这点。
  纪胜确实头一个反对:“没有封地?这怎么行。”
  纪胜皱眉:“今年你已十四,今年生辰时就能分封,这个时候提起,你怎么办?”
  不再分封,对国君跟储君来说最好。
  但对臣弟纪凌百害而无一利。
  他不提,那等他长大,封地自然而然给他,父亲哥哥都不会拒绝。
  他提起,意味着属于他的半自治领土全都没了。
  虽然这话不会明摆着对外人说出来,但他们之间讲,就是定为规矩,再不分封。
  纪胜的反对,自然为弟弟考虑。
  纪凌微微摇头:“哥,我接受封地,那下面的卿士也要分封,纪国一共十二个城,即使今年加盖,也不过十五。全分出去了,纪国就又回到原点了。”
  当然,这样直接触动卿士的利益。
  可不进行集团统一,有些事永远做不成。
  本就弱小的纪国再进行分封,只会更加弱小。
  纪胜看着弟弟,久久没有说话。
  其实不少小人让他提防弟弟,因为他弟太过聪明。
  这会纪胜只想让这些人看看,提防?这还用提防?
  他弟恨不得把所有好东西都给他!
  他也是!
  接下来四五天里,纪伯一家皆在宫室讨论。
  拿出来的国策让纪国上下都在研究。
  一个从未见过的崭新制度从此诞生。
  杜上卿一字一句看着,时而紧皱眉头,时而恍然大悟。
  他的心情很是复杂。
  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确实很好。
  首先文武分家。
  大致分为文官跟武官,武官不管政务,只管各地驻守,不再参与政务。
  一座城池设一司军,五座城池设一司马,司马直达诸国,只用向国君汇报,这样等于全国的军事大权都在国君手中。
  文官以中央六位尚书为首,监察另设。
  六位尚书,主管,刑,礼,户,工,吏,兵。
  地方官员则是一城设一郡守,下面各镇设县,从此推为郡县制。
  昌国跟卢国如今已经有郡县制,这个对大多数人来说还能接受。
  但各地官员任命则跟之前不同。
  现在所有官员选拔主要有五个途径,世袭,举荐,自荐,军功,养士。
  其他还好理解,养士就是俗称的门下,食客。
  纪国的官学也是养士的一种。
  只不过纪国官学直接面向平民,甚至鼓励平民加入,这跟其他地方有些不同。
  现在的纪国依旧保留这些选拔方式,又多了一样,考试。
  从今年起,纪国十二座城池每处至少建四处官学,任派夫子过去教学,每年的三月份城池考核,考过之后,每年九月再到国都考核。
  通过九月考核的,便能去纪国各部“实习”。
  这个考试不看出生,不看年纪,只有是纪国人都能参加考试。
  也就是说,之前的官学选拔直接扩大范围,要从天下选拔良才。
  而天下人的潜力有多大,这根本不用说。
  杜上卿对其他都还好,但对郡县制跟考试制看了许久。
  说白了,很多职位改革都还好,全都为了划分职责,好做事。
  而这后面两点,确定的两件事,一个是分封不要想了,都郡县制直接向国君汇报,那分封名存实亡。
  考试,或者说科举,更是大范围选拔人才,那些滥竽充数的世袭子弟,基本歇菜。
  杜上卿叹口气。
  不过他对此早有预料。
  在签了和平盟约之后,其实诸国六国,包括周天子,全都没有再分封过土地,到现在也有四年多的时间。
  而在签盟约之前,昌国国君在位二三十年,只有最初几年分封过几次,后面零零散散只给最有功劳的卿士,再往后十几年更是不提这件事。
  祁国那边倒是有分封,给卿士们的权利越来越小。
  卢国跟祁国差不多。
  庆国倒是大方,为了打压同姓,给外姓分了很多封地,现在外姓反而来“造反”。
  这些事无一说明,分封要结束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