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重骑,由纪胜的手下领着,最后一个前往郑庆边境。
那些比他们早出发的国家,只能眼睁睁看着骑兵快速掠过他们,然后他们吃了一嘴的土。
出发最慢,到的最快。
纪国的武力再次刷新大家认知。
五国联军浩浩汤汤到达指定地方。
不过这次跟三国攻纪不成,那会人人是主力,所以人人都不是主力。
这次郑国意图更强,他们出了主力,其他各国都是来打酱油的,郑国也没把信心放在他们身上。
这样一来主次分明,战力果然更强。
郑,卢,昌,祁,纪五国,郑的兵马占了九成,其他加起来了占了一成。
而且大家知道自己是来打酱油的,根本不去添乱,只当来这边旅游。
郑锡并不生气,反而好吃好喝招待。
毕竟他们要的不是这些人,而是这些国家的名义,只要不添乱,那就算成功。
话是这么说,可看到纪国五百骑兵的时候,还是眼馋半天。
如果五百骑兵能为他所用,打下庆国都不是事。
纪国到底怎么炼的恶金,他费尽全力督促郑国工匠,都没有做出来。
郑锡并未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甚至不在乎其他国家帮不帮忙,他的郑国军队已经足够勇猛。
对付庆国那些乱臣贼子足以。
庆国面积极大,是诸侯六国之最,外面连着狄戎,武力也可不小觑。
若不是内里出了问题,郑锡如何也不敢对庆国下手。
没想到时局变化,让他找到机会。
郑锡带着郑国军队直接朝庆国薄弱的地方发起进攻,短短半个月里,已经占领三座城池。
郑国面积,正在逐渐扩张。
什么?和平协议?什么和平协议。
我们是跟庆国签的协议,你们五家算什么东西。
这次的郑国,可是占了道义的。
从去年五家威逼庆国国君,到三月国君被嬖人所杀。
现在四月上旬郑国打着帮庆国国君复仇的名义,实际占领庆国土地。
天下变化之快,印证纪凌另一个想法。
太平的日子已经没有了。
现在还只是庆国一个地方乱,而且庆国距离他们最远,火烧不到他们这,可以后的事,谁又说得准。
算起来,热热闹闹的和平盟约,其实根本没约束到什么。
不打,是因为诸侯国不想打。
愿意打的时候,什么理由都能当借口。
现在不就是最好的证明。
纪国在这件事里,除了派出五百骑兵在那边散步之外,基本什么都没做。
他们无意插手任何事情。
就连派出的骑兵,也是为了更好给纪国传递前面的消息,好及时应对罢了。
郑国往北开始扩张。
纪国往南的部分也没停止。
这件事更给纪凌危机感。
想要更快造城池,更快修路。
另一样东西不得不出来。
水泥。
这东西确实是神器,对比现代各种标号的水泥来说,粗制的水泥或许显得有些脆。
但在现在,足够用了。
或者说,现在有个平坦的路面,就领先一大截。
再有纪国钢材的成就,水泥跟钢筋,还怕对方的青铜兵器吗?
趁着那边打仗,纪国把高端肥皂的价格又提了一提,贵族们已经离不开这样好的东西,别看郑国兵卒打得热火朝天,郑国贵族照样月月买香皂用。
高端香皂售卖极好。
低端皂荚园也长得不错,有堂哥公子钦在,根本不用纪凌担心。
白纸买卖正常,肥皂继续生产。
纪凌在这两者间腾出手,开始着手建水泥厂。
水泥需要的原料对别人来说或许不容易找,但作为纪国小公子,纪凌可以随意调动所有物资。
再加上纪国如今富裕,只要花钱能办的事,那都不是事。
不过水泥的烧制还找了纪叔公帮忙,火候这种事,他可是很擅长的。
说起来,纪叔公如今也有了正式的官职,那就是工部侍郎。
所有这些东西也归他管。
虽然纪叔公对这种东西没有兴趣,但头一批官员名单就有他,甚至是纪国官职最高的几人之一,还是让纪叔公很是感慨。
作为工部尚书,纪叔公更是快速帮纪凌找到他用的一切。
石灰石,黏土,铁粉。
有这样几样东西,再加上高温熔融,以及搅拌磨粉,得到就是水泥原料。
四月下旬,郑国跟庆国五家还在打仗。
纪国第一批水泥已经造好。
水泥作为黏合剂让都城石板路更加结实,而郊野的官道铺设速度更快。
为了加快各个城池的建设。
水泥厂还在其他城池建了分厂,否则各地运输都是问题。
估计白纸厂跟肥皂厂都没想到,水泥厂这个后来的,竟然是头一个建分厂的?而且建了不止一个。
每两个城之间都有一个水泥厂,每日产出的水泥用来周围建设。
纪伯跟纪胜都惊讶于水泥的实用。
甚至修房子都已经用上这个东西,城墙修补更是少不了。
用砖头,钢筋,水泥造成的城墙,直接让纪伯沉默。
这样结实的城墙,谁能攻开啊?
就连他们的铁器遇上,那都要遭殃。
更别说其他各国还在使用青铜器。
到了五月,又有两个南边的新城池拔地而起。
算起来,这两个城池的建设速度,比之前十几个城池都要快。
不仅是纪国建城有了经验,更因为水泥跟工具的提升。
还有纪国越来越多的人口。
而这些人口则来自两方面。
一边是野人部落陆陆续续投奔,另一边还跟庆国有关。
庆国一打仗,不少奴隶借机逃走。
庆国千万人口,有至少百万奴隶,随便跑跑都有十几万人,分散在天下各国。
在天下各国里,这些奴隶的首选都是纪国。
被战乱扰乱生活的平民也是这样想的。
庆国国君没了,五家在打仗,没事就要抓兵卒,他们可不想去打仗,肯定能跑就跑。
因为到了其他国家,可能还会被抓走当奴隶。
除了纪国。
去纪国投奔的野人一直被当作平民对待。
这件事天下皆知,对比下来,纪国当然是最好的国家,也是他们最好的去处。
纪国什么态度?
那当然是有多少人收多少人!
他们南边的地还有那么多,真的很需要人口!
来多少人他们收多少人!
都是华夏儿女!
他们很欢迎!
其他各国纷纷扰扰,只有纪国继续闷声发大财。
什么战争,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有这个时间不如基建种田啊!
作者有话说:
第45章
纪国今年的粮食跟往年不同。
在纪凌跟公子钦的引导下, 许多地方的稻子变成两年三熟的种植。
南方气候适宜,这种情况更多。
原本已经学过耕种的纪国百姓们,操持起来也是轻车熟路。
今年的水泥路铺设全国, 很多乡间小道也有了水泥路, 这样的建设让运送粮食方便快捷, 非常节省力气。
放在之前,纪国就算有水泥的技术,也不可能这么快铺设,更不可能建四五个水泥分厂。
还要得益于白纸厂跟肥皂厂的盈利,积攒不少财富。
这两个厂的收益基本都由萱夫人计算, 到底赚了多少钱,一直是个谜。
可纪国现在越来越富强,都不是假的。
先赚其他国家的钱,再用钱来买各个国家的原料, 最后给纪国搞基建。
可以说纪国把循环这件事搞得明明白白。
在纪国努力赚钱建设的时候,郑国跟庆国的消息不断传来。
郑国跟占领庆国的五家打的有来有回, 郑锡带领的郑军拿下五个城池, 开始稳固实力, 那五家内里也有矛盾, 打起来也不团结, 还真让郑国占了城池。
郑锡又让带着的公子庆承认, 这些土地送给郑国。
即使大家都知道, 这是郑锡的阴谋,可拿到手的就是自己的。
但郑锡想更进一步,就有些困难。
先不说其他诸侯国不可能看着郑国吃下整个庆国, 便是庆国那五家也不是吃素的。
而庆国国都也被缪成志收回, 带着两万人守城。
可想而知, 当初的庆国国君不走,其实庆国并非不可挽回。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庆国那边,庆国五家,缪成志,再有进攻的郑国。
还有派了兵士在那边的其他诸侯国,可以说一团乱麻。
纪胜甚至让几股骑兵轮换过去,虽然不去打仗,但也能积攒点实战经验。
刚开始郑锡还反对,因为纪国派骑兵过去,要横穿整个郑国,这样来来回回的太危险。
事实上谁也管不住骑兵,人家来去如风,只听纪国的话。
郑锡跟郑伯谁都没办法,本来想着让骑兵离开算了,可这骑兵还帮忙他们打探消息,虽然打探消息全看心情,但每次消息都很准确。
郑锡,郑伯只得默默接受纪国把这里当练兵的地方。
甚至连纪国偷偷送给缪成志几把上好宝刀,以及整套铁质盔甲,都没人敢说什么。
缪成志是纪伯的老丈人,送东西合情合理。
要不是老丈人不会骑术,送战马,送马具都没问题。
实力强就是好。
纪国实力强一个档次,根本不怕任何人。
而且身边很多兵士都慕强,能凑近看看纪国的兵甲,他们都有种膜拜的心理。
纪国骑兵,成了这个战场上最奇怪,最来去自如的存在。
军事的事,父亲跟大哥比他熟,纪凌看着都觉得厉害。
他跟户部礼部尚书杜邗,工部尚书纪叔公全力推进水泥厂,将纪国现在十六个城池全都连接起来,特别是几条通往国都的道路,修的又宽又阔。
这样的目的,既是加强郡县之间的联系,更是加强跟国都的联系。
不管是运送物资,还是来往商贸,道路都很通畅。
不少其他国家来买东西的货商都能发现。
一进纪国境内,道路好走的不得了,往常三天的路程,在纪国的道路上一天就能走完,什么天气都不怕。
出了纪国,那又是坑坑洼洼。
怪不得庆国那么多奴隶跟平民想要过来。
接下来恐怕不止他们了。
现在各国百姓基本随便跑,没什么太大的融合问题。
不管是奴隶还是平民,想来就来。
也有人问:“不怕他们来了之后再跑吗?”
纪国各个郡县官员疑惑:“为什么跑?”
他们好像还没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毕竟来了之后,大家都不想走啊。
不过频繁的过来人也有问题,肥皂厂跟水泥厂还好,这两个配方比较保密。
白纸厂的问题便大一些。
毕竟那么多竹子的砍伐是不能隐藏的,不少人已经猜到,白纸是用竹子做的。
可惜跟恶金一样。
人人都知道用铁矿来做,但怎么做才能成功,怎么做才会有效率,全部没有答案。
竹子造纸,怎么造?
两者根本不相关吧。
所以纪国根本不怕这个,纪凌也知道,这些东西早晚会公之于众。
在这些东西被人发现配方之前,他们纪国肯定已经上了个新台阶。
到了七月份,郑国跟庆国的战争稍微缓和。
马上要秋收,郑国兵士们必须回去收粮,卢国五家也是如此。
这跟之前各国征战的时候差不多,区别可能就是,纪国不再当排头兵,也不再当武器。
秋收之后,两国继续开战,或者说庆国五家,缪成志,郑国,七方势力继续混战。
从庆国出逃的平民越来越多,在距离庆国最远的纪国,都能感受到战争的苦难。
上到国君,下到奴隶,没有一个不受苦的。
故而纪国上下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对纪国来说,最近的忙碌远超从前。
纪国现在的十六座城池,几个工厂买卖,以及应付郑国跟庆国五家想要买兵器。
都让纪国官员焦头烂额。
城池一多,事情一多,另一个大问题凸显出来。
人不够用。
准确说人才不够。
六部尚书,十六个城池的郡守,都把目光看向即将“毕业”的都城官学学生。
要说以前还嫌弃有平民,现在完全没这个想法。
公务就在那放着,人家可不管什么平民贵族的,能干活就行!
年初有二十个好学生已经下来历练过,不少官员都发现,官学的学生其实很厉害的,不管知识还是能力,比举荐的那些贵族子弟厉害得多。
今年事情又增多许多,人人想的都是怎么找帮手,身份什么的,已经不重要的。
或者说,科举制度,以及那么多官学建设起来之后,贵族身份就没那么值钱。
官学第一批学生,人还没毕业,各部门都在预定。
特别是成绩突出的几个人。
平民吉新,野人部落樊璇,都是郡守们重点“抢夺”对象。
这会很多人看出来,公子凌费力气建起的官学有多明智。
以后都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
但对于纪凌来说,官学输送人才只是一部分。
他现在的目光,瞄准了另一个地方。
庆国。
庆国大量平民跟奴隶都迁往纪国,这是好事。
可他没记错的话,庆国还有很多雕刻工匠,皮货工匠,更有一个名士,名士下面十几个学生。
庆国盛产雕刻跟皮货,没打仗的时候,这些东西占据大部分市场。
纪国马具上的皮具,有一部分也是从庆国购买。
现在他们都打了大半年的仗,买皮具越来越难。
要不是外祖在庆国,还能帮他们买点,这东西迟早要断。
虽说自家也会处理,可最好的技术依旧在庆国。
不趁这个时候抢点人才回来,便宜岂不是都被郑国占了?
郑国离得近可以抢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