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起居录(美食)——平地木【完结】
时间:2023-05-08 17:19:24

  又将荔枝递给阿罗,阿罗光想着那滋味,便津液横流了,吃了荔枝的阿罗幸福感直线飙升,竟突然打通了脑回路,许多画面突然串联起来,令她恍然大悟:“难不成那七夕节刘永昌来我们摊位之时,娘子反常没有热络招呼他,便是料到了一切?”
  沈熙薇咽下一颗荔枝,郑重答话:“也不全是,料到了他是来买货是为了回去仿制的,但没料到仿制的速度这样快。”
  阿罗听了这话,更狐疑:“娘子当日猜到了他没安好心,为何还要卖他?”
  “所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他当日急不可耐,即便我不卖给他本人,他左不过回家寻个丫鬟来买,一个不行,便寻十个,十个不行还能寻二十个,七夕节夜市那么多客人,我俩怎么能防得住?还不如趁他心急,卖给他本人,发生了事端他也抵赖不得,若是来买的是个下人,他推说不知情,日后的纷争才更麻烦。此次他速度之快是我始料未及,但麻烦发生了我们只需接受,面对,解决,事在人为,总是有办法的。”
  “接受,面对,解决...”阿罗喃喃自语了一遍,心中若有所思,想起她从大漠来到长安那事,心中隐隐泛出个想法:许是和娘子说说,她能解决呢?
  她这边琢磨着,沈熙薇那边却已经行去好远,眼见阿罗没有跟上,回眸唤她,阿罗便紧着步子跟了上去,又想道:再等等吧,等娘子把乱事儿都处理完再说吧。
  忙碌的一天终于过去,沈熙薇躺在崇仁坊邸舍的床榻上时,心中仍千回百转,饶是她这样经历过大风大浪的穿越者,紧锣密鼓的处理这许多事情,心内亦忐忑难安,现下她还没有十成的把握能拿捏住刘记,因为她想要的,并不是银子。
  她一开始想做的便是女装生意,口脂不过是个过度,可服装生意却和吃食不同,吃食类有秘方,只要好好攥住,别人亦难仿制,服饰可就不同,一个样子卖火了,总有跟着做的,虽说质量剪裁方面有所差别,可要牢牢抓住客户,还需要品牌认可度。
  与刘记的谈判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推出沈记,可显然不容易,且还有的磨,在那之前她得把该准备的一切先准备好了,她笃定了心思后便进入了梦乡。
第23章 再添一把柴
  翌日一早,沈熙薇与阿罗便回到了崇仁坊,朝食用的是鸭肉汤饼,用完以后,便与阿罗回到邸舍,开始埋首写写画画。
  阿罗在一旁看了半天忍不住开口道:“娘子这又是做什么?所画的是何物?”
  “阿罗看呢?”
  “嗯...像个沈字,又像个女郎,娘子到底画的什么?”
  沈熙薇眯眼一笑:“对咯!此物便是我们店的标识。”
  “标识?”阿罗不解。
  “日后我们的铺面牌匾上,所制产品上都得印上这个标识,以后人家看见这个标识,就知晓是我们沈记的货。”
  阿罗转了一圈眼睛,终于想通,拍手道:“娘子真是绝顶聪明,如此一来,即便被别人仿冒了货物,也没法仿冒招牌,老客户便都知晓此物是我沈记第一个做的,我们沈记才是行家!”
  沈熙薇点头:“不止如此,只要我们诚信经营,推陈出新,紧跟着风口,日后就算市面上有同样的产品,人们也只认可沈记的,因为沈记的产品质量有保证,款式最新潮,娘子们一想要买东西,便想着去沈记,这便是品牌效应。”
  “品牌效应?”阿罗虽然不懂,但隐隐觉得自己在参与着一件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因此,内心升腾出几分激荡的感情。
  “对。品牌效应。不过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仍需努力!”沈熙薇一边说着话,一边将画好的标识卷起收好,提着挎包,往东市努力去了。
  她今日先去的还是从前定做七夕节礼品包装盒的那家,今天的第一项任务是要定做“会员卡”。
  会员可以打折,会员可以积分换购,会员逢年过节有活动,会员储值增大礼,总之,办了会员好处颇多,用招纳会员的方式,确实可以最大程度增加客户粘性,这是后世实践得来的销售经验。
  因此,印制出使人耳目一新的会员卡势在必行。
  沈熙薇将会员卡的图样拿给掌柜的看,因着七夕节促销活动时在这里定制过礼盒,今日不过七月初九,沈熙薇就再来定货,掌柜觉得是个优质的回头客,便殷勤了许多,虽然店内十分忙碌,却依旧优先招呼起了沈熙薇,他拿着沈熙薇给的标识细看:“沈娘子画的图样某参详过了,要做成硬纸...”
  掌柜思虑了片刻:“卡片?某记得方才娘子是这样叫的吧?”
  沈熙薇颔首。
  掌柜便带她来到了店铺的纸张柜面前:“此处便是纸柜,沈娘子可慢慢挑选适合的材质,选中以后某再给娘子算价格。”
  “您先忙,儿自便。”
  掌柜含笑点头,去招呼旁的客人了。
  沈熙薇一人在纸柜附近转悠起来,本朝的纸主要是麻、藤、楮(chu三声)三种原材料制成的,著名的产地有益州、扬州、剡溪等①。
  沈熙薇都一一拿起,细细摩挲,看了颇多纸张,硬度皆不够,因此便寻掌柜推荐些更硬的。
  “那便是硬黄纸了。”掌柜说着将一张制造精良的黄纸,递给了沈熙薇。
  “普通的纸1文钱一张,硬黄纸需要3文钱一张。”掌柜介绍道。
  沈熙薇一蹙眉,私心想道:一张硬黄纸3文钱,首印200分,光是买纸就要600文,可真不便宜,怪不得本朝盛行“街头”文豪。
  可不便宜却并非她当下最紧要的顾虑,会员卡需要客户长期持有保存,容易褶皱,硬黄纸还是金贵些,不够耐腐抗造,不能完全符合沈熙薇心里的预期。
  她蹙着眉,举目四望,环顾了一遭,终于玉手一指:“儿要那个。”
  掌柜顺着沈熙薇指的方向望去,惊诧道:“可那是褾。”
  因着本朝的书都是“卷书”,便衍生出了很多周边,比如装书的布袋,叫做“帙”,成语“卷帙浩繁”在后世也常用,而帙外面通常还有层抗腐坏的硬纸壳,这便叫做褾,属于后世用的书皮②。
  但对于沈熙薇来说,却是性价比极高的完美材质。
  掌柜取过褾,拿给沈熙薇看:“沈娘子确定要用此物?”
  沈熙薇触到之后,婆娑了一下,又道:“掌柜可否帮儿做个入潢?”
  所谓入潢便是把纸浸泡在黄檗汁液里,再晾干,可以有效的防止虫蛀腐朽。后世敦煌的唐代纸卷能经历一千多年不坏,便是得意于此种工艺,后世常用的一个词“装潢”便是因此得来③。
  用入潢过的纸贴在表面,再印些雅致的纹样,写上店铺名称以及地址,这会员卡便算成了。
  “那沈娘子的预算便要高些了。”
  “无妨,掌柜记下便是。”
  黄纸在本朝是很上档次的东西,本朝虽然繁盛,但仍旧是以农业为主要生产力的封建社会,普通平民消费能力有限,并不能随便的买衣裳,即便买了也是拿布回去自己做,即便条件好的小康人家,也不过换季做两件衣裳,沈熙薇要做的是品牌女装,日后的客户群体自然要定位在长安城中的贵族女郎层面,既然做的是高端客户市场,各样选品必须要挑好的,沈熙薇虽然肉疼,但却不能吝惜本钱。
  掌柜在纸上记下入潢后,又问:“至于铺面名称之类上书的文字,沈娘子是要请佣书人抄写,还是买笔墨回去自写?”
  唐朝的书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手抄本,因此市面上有一大批的“佣书人”专门从事这个行业,书坊中都会雇佣着一批全职的“佣书人”④。
  沈熙薇在悲田院之时,也干过这差事,但没有佣金,是朝廷组织的,既能让他们识字练字亦可以让悲田院增加收入,很是个一举两得的办法。
  至于说为何不印刷,虽然印刷术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但在唐朝近三百年的时间里,这并没有得到上层社会的认可,那些官员的惯性思维是“如何让手抄书更精确、更美观”,而雕版印刷出的文字在他们看来是没有灵魂的,只能印个日历,登不得大雅之堂⑤。
  穿越者不能改变历史进程,认可雕版印刷是宋朝人要做的事儿,沈熙薇没有要改变唐人意识形态的想法,而且目前还没赁到合适的铺面,地址一栏也得再斟酌,因此道:“儿拿回去自抄便可。”
  其实字并不多,虽有两百份,也不过是在小卡片上写好铺名、地址,比不上前世写过的家庭作业字多,亦比不上今生在悲田院抄的那些书字多。
  “既不请佣书人,沈娘子可要再购些笔墨?”
  沈熙薇暗道:这老板是懂做生意的!
  面上却道:“还请掌柜费心介绍。”
  会员卡是店铺的招牌,字写的漂亮,才能给人眼前一亮之感,第一印象很重要,需得配着好笔好墨。
  掌柜含笑一指:“笔筒在这边,请沈娘子过目。”
  本朝真实的笔筒样式和沈熙薇前世在电视剧中看的相差颇多,那种专门用来容纳大量毛笔竖插进去的笔筒,要到明清才能出现,唐朝的笔筒,还更类似于笔套,是一截竹子做成细长的圆筒,里面只放一支笔,然后再置于上下三层的笔格之中⑥。
  掌柜拿出一支毛笔,递给沈熙薇细看:“此乃正宗的宣笔。”
  后世的“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在本朝还不流行,大唐流行的是宣笔,白居易为此曾赋诗:“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⑦。”
  此笔虽贵,但却好用,沈熙薇玉手一挥,买了!
  既然有了好笔,也得配上好墨,漆烟、松煤制成的“墨丸”,砚出的墨丰肌腻理,沈熙薇也一并买了。
  末了,又嘱咐掌柜:“千万莫漏印了标识。”
  掌柜又拿起来那标识图样看了看,是个宛如女郎的“沈”字,底色选的是桃花粉,倒是赏心悦目:“放心吧沈娘子,某绝不忘。”
  沈熙薇颔首。
  掌柜又满脸堆笑道:“那沈娘子便结款子吧,一共八两银子,可先付四两,明日入潢之后,娘子来取卡片,再付另外四两。”
  “嘶!真贵!”沈熙薇一边肉疼一边掏钱。
  虽说赚了八十两银子,但这几日连着送礼打赏,住店吃喝,又定了笔墨会员卡,已经用去了十五两银子,想到日后赁房子,开铺子少不得一大笔花销,沈熙薇不禁蹙起了眉头,她眸色一转:与刘记的拉扯得添把柴火才是。
  因此,她定完了会员卡,便马不停蹄的赶回了平康坊,想添上这把柴还得求赵五娘助力一把。
第24章 最后一局上
  宴请赵五娘是在七月初九的下午。
  赵五娘素日里做的是邸舍的买卖,晚间坊门一关,被困在平康坊的人就得住店,那个时辰赵五娘少不得一番忙碌,没有办法出门,反倒是每日下午的时候,来住店的人少,五娘可以把店铺暂时交给仆人看护,随着沈熙薇出门透透气去。
  同样的原因,五娘晚间繁忙,所以她的暮食一直都是提早用的,正因如此,她身材苗条,一直苦恼无法赶上潮流,做上一名丰腴的美人儿。
  二人选择的食肆,是沈熙薇相熟的卢记食肆,因着不是饭口,卢小郎君此时并不忙碌,只有零星的两桌客人,他便给沈熙薇推荐了今日的店铺招牌:水盆羊肉。
  沈煕薇颔首,又另外叫了两张芝麻胡饼。
  唐人喜食羊肉,水盆羊肉,这道菜便一直流传到了后世,亦称“六月鲜”,多在夏令六月开始问世,主要食材是羊腩肉,羊腩肉相比羊肉的其它部位,少了几分温补之效,与各类调味品相融合后,又添了益气的功效,因此成了夏日趋之若鹜的羊肉佳品——羊肉清补凉。
  而卢郎君制作水盆羊肉亦颇有妙方,他有个秘制的配料,老五样——花椒、良姜、小香、桂皮、八角①。
  要说起来却也不是多难得的东西,可其中的绝妙之处便在于比例。华国美食便是如此,因着火候不同,对调味品比例掌握的不同,那些“适量”、“少许”,便可汇就出一道道匠心独运的菜品,一个厨子一种味道。卢兆安要做到对每种调料的性味心中有数,比如花椒的麻度,桂皮的香度,便要亲自去咬,才能尝出其中的不同,掌握住最佳的配比②。
  另外的秘诀便是高汤,头天晚上将羊骨精挑细选,冷水浸泡一夜。今日午后便开始入锅煮沸,大火开锅,去腥瓢杂,再转小火慢炖一个时辰,这样熬出来的汤,才能清亮不浑浊,而羊骨中的胶质则会让汤底更加稠香,这时再下入羊腩肉,盖上老槐木制成的腰板,将羊肉封锅。因着汤底表层的油脂会将汁水锁住,等到羊肉煮的如凝脂般丰腴、每一部分都吸入了汤底的醇香之时,便可出锅了③。
  此时还有最后一步,便是要破汤!水盆羊肉美在吃肉喝汤的畅快,因此,汤头势必要讲究,将方才煮肉的原汤加少许盐和清水,慢火煮沸,因着原汤过浓,稀释调味之后不浓不腻,口感刚好。而呈汤的碗也颇有讲究,要用沸水一直浸泡着保持温热,取用之时再放些提味的芫荽便可上桌供给食客了④。
  卢兆安将水盆羊肉上桌,扑面而来香味立刻钻入沈熙薇鼻中,还没开动便惹得人津液横流,她赶忙提箸夹起一片羊肉送入口中,卢兆安将火候控制的极好,羊腩肉鲜美软烂之中依旧带有微微的韧性,瘦肉处糯香,肥肉处则很好的保存了羊肉的油脂,只香不腻,肥瘦相间之下,两种不同的口感在齿颊反复碰撞,爆炸,沈熙薇不能自控,赶忙又夹起了一片儿。
  可赵五娘的吃法却和她不一样,她是配着胡饼吃的,清香鲜醇的水盆羊肉,放在双面金黄泛着芝麻焦香的胡饼上,除了原本的肉香又融合芝麻的醇香,再加上胡饼焦脆的口感,使口中的味道更加丰富,这些丰富的味道反复碰撞中刺激着味蕾,赵五娘被香的幸福感爆棚,脸颊微红。
  沈熙薇见状也学着她的吃法咬下一口,不禁在心中暗自悔恨方才吃的太急,竟未曾体会到如此美味的吃法,实在令人惋惜。
  而把这顿暮食推向高潮的,则是那一口醇厚的羊肉汤,汤清味浓,鲜香之感相得益彰,沈熙薇恨不能化身成饕餮,只管朵颐,不问前路。
  一餐饭二人吃的热热闹闹,觥筹交错之间,感情也跟着生了温,五娘揉着略微隆起的小腹满意道:“要是日日都能有这样的腰身便好了,我啊,每日发愁,吃吃喝喝的也没有个肚子,穿上绫罗也撑不起来,没有丰腴的身材。”
  沈熙薇想起后世那些减肥节食苦不堪言的名模,不知该同情面前的五娘还是后世的她们,只出主意道:“五娘若是嫌弃体瘦不美,可在裁制新衣之时在腰身处添加些褶皱,增加些膨胀感,就像这样。”
  她说着话,便让五娘起身,在她的罗裙之间,做了些堆叠,五娘在卢记的铜镜前转了一圈儿,果然显得丰腴了不少,因此心情愉悦道:“要说沈娘子真有办法,开起了绮罗店我第一个便要去捧场。”
  沈熙薇见时机成熟,佯装叹息道:“实不相瞒,儿今日遇上点麻烦,还得请五娘出手相助。”
  五娘心情大好:“只要五娘能帮得上忙的,沈娘子但说无妨。”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