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看什么?”
他修长的手指示意她看标价牌:“五千分。”
“嗯?”
“我才卖了二十两。”
沈玉如不明所以,仰头去看标价牌上那幅字。
这字迹虽然与平日所见不太相同,但沈玉如还是从那些凌厉的笔锋认了出来,捂住嘴小声道:“这是你……”卖给那个冤大头的?
萧景昭点头。
她眼珠一转,明白过来了,他们把人当冤大头,实则人家是二道贩子,买了后又转手卖进了这文会阁!
萧景昭一幅字,在文会阁里竟能卖到五千积分!
即使那人卖到文会阁时没有这么多,但肯定也比二十两多。
发现这件事后,他们的思路打开了:“我们去问问能不能卖东西给他们。”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们不约而同地放松了。
卖字画要经过专门的书画先生鉴定,足够好的才会收,但萧景昭的字已经挂在那儿了,甚至这还不是他最好的字,他们的经济问题一下子有了解决办法。
沈玉如有了信心,当即赊账买下了齐修师兄推荐的古琴。
不就是十万分!萧景昭卖二十幅字就够了!
他写字又快,都用不了一下午!
而且她自己还能写呢。
虽然她现在还一贫如洗,却像自己是个大富豪一般,干脆利落地付账。不对,是赊账。
他们的牙牌上还没有刻名字,赊账手续有些繁琐。掌柜对着她的录取文书核对了好几遍,确保是她本人,不会被逃账后,才仔细地记录下来。
掌柜的写到一半,还进来了一个人,要买她这把琴。
沈玉如紧紧抱在怀里:“这是我的,我已经买了!”她指着掌柜写到一半的那张赊账文书道,“你看,整整十万积分呢!”
等掌柜的一写完,她赶紧画了押,按上手印。
那人见状,只好遗憾地走了。
沈玉如抱着古琴回去,欠下了十分积分的巨款,感觉债多不压身,干脆其他用具也都买了比预想更好些的,全在书院铺子里买,最后欠了十万两千分。
当作为助教的沈清淮,帮忙整理书院的积分单子时,看到自己的爱女开学才半旬就欠下了这么多积分……
这个不肖女!
欠下这么多,她还想不想毕业了!
他加速工作,准备今天结束后,找她教训一顿。可是等他仔细看了欠分原因,又顿住了。
古琴,弓箭,骑射服……都是正经要用的。
以前在秀水县,没条件让她学这些,现在她考进书院,总不能还拘着她,不让她用好些的工具。
沈清淮便又打消了念头,继续干活。
他还是想办法早些转为正式先生,多领些月俸,帮她填上就是。
沈玉如不知道她欠下的分,会被她爹看到,她一点没急,趁着旬休,和叶无过萧景昭等人又一起去了一趟文会阁。
他们今天准备去擂台看看。
韩诩听说后略作纠结,还是跟他们一起去了。
第31章 莲湘书院4
卖字画物以稀为贵, 要是一下子拿出好多幅,再好的字也显得不值钱。
因此他们准备今天先卖一幅字,然后就去研究擂台比试。
萧景昭一手书法练得出神入化, 他又略改了改字体,显得跟先前那幅不同相同,卖到文会阁就卖了三十两。
掌柜的还告诉他们,可惜写这字的人不是名家, 否则单这一幅字,卖上什么价都有可能。
他是隐晦提点, 能把字练成这样,大可以专攻书法, 当个书法大家。
可惜萧景昭志不在此, 他在字上连署名都没落一个, 甚至有意要别人认不出这是他写的字。
沈玉如忽然懂了, 他应该并不喜欢抄书卖字, 只是迫于生计或种种原因,不得不这么做。比如现在,他是为了给自己买琴。
而前一幅字, 是为了给自己买步摇。
想到这一点, 她的心猛然一颤, 好像被过于温暖的湖水包裹住,让她喘不过气来。
萧景昭待她, 一直是极好的。
“我们以后还是别卖字了,才三十两,去黄台赢一场就有一百两了。”她对萧景昭说。
旁边的叶无过正在震惊萧景昭一幅字能卖这么多钱, 闻言忍不住道:“三十两你都看不上了不成?黄台一听就没那么好赢啊。”
韩诩道:“我们还是先去看看情况再说吧。”
萧景昭却落后他们一步,走到沈玉如身边, 摸了摸她的小揪揪。
好像在无声地安抚她。
今日书院统一休假,擂台比上一回来时更热闹。
赤台和橙台依然空着,黄台上倒有两位师兄在吟诗作对。
沈玉如经过两个月的抄书打磨,对自己如今的书法水平很有信心,当下表示她可以第一个上去试试。
然后,她就很有信心地走上了……紫台。
不就是一个积分!她负债十万两千积分的人输得起!
叶无过:“……”
上来和她比试书法的,是个玄字班的师姐。她显然也是初来乍到,过来试水。
紫台的评判先生也很随意,她们要比书法,就让她们各写“一叶知秋”四个字。
只见紫纱点缀的擂台上,左右各站了两个少女。
她们身穿统一样式的书院服装,一个淡黄清新,一个嫩粉可爱,一起沉静地提笔写字。
沈玉如写字惯来投入,但这是她第一次站在那么多人面前写字。
众目睽睽,跟平时自己练习乃至考试,都不太一样。
她努力忽视旁人的目光,和略显嘈杂的声音,拿稳手中的羊毫,四个大字一气呵成。写好一抬眼,旁边的师姐也刚刚放下笔。
沈玉如虽然对自己的字有点信心,但对方毕竟是师姐,而且书院里既然有萧景昭这样把书法练得绝尘的,保不准其他人也是藏龙卧虎。
因此她写完一手行楷后,还有些紧张地把手背在身后,手指绞来绞去。
绿青蓝三台,都有三位先生坐镇评判,紫台这里却只有一位。
不过他也很公正,把两人的字都朝台下展示了,许多学子喊道:“左边的,左边赢!”
他颔首,点评两句,把字还给她们:“我也判左边赢。”
沈玉如正是站在左边的那个。
刚才大家这么喊的时候,她就很兴奋,听到先生真的宣布是自己赢了,内心涌上一阵雀跃。
她竟赢了高一级的师姐!
文会阁以文会友名不虚传,那位师姐虽然输了,却也并无不满,跟她互相行了礼,很爽快地给了她一张印有一分的积分券。
原来在这里,只要拿得出积分券,或者银子作为筹码,交易都很容易,直接就完成了。只有当学生倒欠积分时,才像她昨日那么繁琐。
沈玉如赢了一分巨款,宝贝地把积分券拿在手里。
这可是她来书院赚的第一个积分!
叶无过一边啃着点心,一边等她比赛,眼见她真的赢了,连点心也顾不上吃:“快给我看看!这券长什么样?”
沈玉如给他们看了,虽然只是一分,但是这券却用罕见的染料印了,想来是为了防止他人仿制假券。
看了积分券后,叶无过把点心一装,放进怀里:“我也要去比试!”
黄台上的两位师兄刚好比完下来,沈玉如看着她直接走上了黄台。
小叶子对自己的算学,果然是十分有信心。
她也想看看算学厉害的人,究竟能厉害到什么程度。
叶无过身材敦厚,站在台上,颇有点气势。然而,她在台上站了良久,始终没人上去跟她比试。
她不信邪,还要再等,被其中一位评判先生请下来了:“算学敢上黄台的学生太少了,你先下去吧。”
叶无过:“……”
她觉得自己错失的不是一万积分,而是无数个一万分!
“果然,无敌总是那么寂寞。”她没办法,只好又拿出点心来啃,忧伤地看其他人比赛。
小叶子没能成功比上,他们又看向萧景昭和韩诩。
现在空着的只有最高的三个台,还有绿台上有位师兄在等人上去比明经,后三个台几乎接连不断地有人上去比。
韩诩道:“我堪堪考上书院,这绿台还些不敢上,等有机会,再上蓝台或紫台一试。”
萧景昭颔首,从容走上了绿台。
明经是除了时务,书生们最爱侃侃而谈的东西,沈玉如常在酒楼茶馆,看到三五成群的学子在一起高谈阔论这些。
可惜萧景昭不知为什么,不爱与那些书生相处,与先生探讨时,他又总是谦卑恭敬,并不像其他有本事的书生那般张扬。
现在有了这擂台,不论输赢,至少多了让他与其他学子交流相识的机会。
沈玉如还挺期待的。
只是,这个交流的过程,比她想象中短了不止一星半点。
他才上去没多久,就拿着一千分下来了。
相识倒是有,那位师兄下了台,第一件事就是气势汹汹地跑过来找他:“不知你是哪个班的,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
沈玉如下意识往他前面一挡:“师兄,你想干什么?”
该不会要问了班级姓名,准备秋后算账吧。
那位师兄看到拦在面前的小师妹,一愣,连连行书生礼:“怎会,不才只是惊叹这位同窗的高才,想认识一二!”
他说完,看到与萧景昭站在一起的两个女学生,穿的都是新生的嫩粉裙子,有点不敢相信地问:“这位兄台,该不会也是刚刚入学的吧?”
他们在擂台区比赛,刚才收了他们书法的掌柜,却已经到了书院先生的处所。
“齐先生,那把琴已经卖出去了。”
一个身穿宽袖白袍、盘坐于古琴前的男人,淡淡点头:“卖给谁了?”
掌柜的立刻恭敬道:“是个新入学的小姑娘,二少爷带过来的。”
“哦?”
不消他多问,掌柜的就把事情仔仔细细地说了:“不过看着不太熟,二少爷给他们奏了一曲,就先走了。那小姑娘为此欠下不少分,大抵是为了这个,他们今天来卖了一幅字。”
男人只瞥了那字一眼:“字不错,正常收下便是。你回去吧。”
沈玉如见这师兄像是真心实意的,这才让开,让萧景昭和他交谈。
他们互通了信息,原来这是位天字班的师兄,得知他们竟然真的都是刚入学的黄字班学生,不由大感意外:“如此高才,怎么考到我们书院来了?难道是其余科目出了问题?”
现在最好的学生,都去了万岳书院,次之的也去了白柳湖书院和云鹿书院,这位新入学师弟的水平,显然远超正常进莲湘书院的学生。
萧景昭没多解释,只敷衍道家在附近,就此别过,和沈玉如等人先离开了文会阁。
今天他们收获颇丰,卖字和擂台,加起来有四十两,折合四千积分,刚出文会阁,沈玉如就被他赚的银子和券塞了满怀:“拿去先还上一部分。”
“我想自己赚积分还。”沈玉如弱弱地举起她自己赢的那一分,“你看,我自己也能赢,还有四年,慢慢还就是了。”
她怕萧景昭不同意,又说:“要是等毕业还没还够,你再帮我就是,现在我想先靠自己。”
萧景昭收回东西,深深看了她一眼。却什么也没多说,只应了一声:“好。”
休假总是过得那么快,沈玉如又开始上课。
这回她最期待的是琴艺课,毕竟耗费巨资,欠下巨款,买回来这样一把琴,她很想带出去让别人看看。
到了琴艺课这天,她早早地醒了,一骨碌翻身起床,好生把自己打扮一番,连书院随衣服一起发的披帛都用上了,然后施施然……是不存在的,她并不轻松地抱着琴,到了琴室。
她到得很早,其他人还远远没来,便先放下琴,先去食堂吃了个早餐。
用她昨天赚的那一个积分,兑换了两个汁鲜味美的大包子,再配上一碗清粥,吃得心满意足,这才又回了琴室。
果然要在这书院过得好,还得勤加用功,多赚积分才是!
再次回到琴室,终于有其他人来了。
琴艺班众人都带了琴。
果然古琴的价格,对大多数人而言都不便宜。
一早上,趁先生没来,大家都在交流各自琴的价格,有一半人买了书院铺子一百两的琴,也有人买了更贵些的,还有人去书院外面,买了略有瑕疵的便宜古琴。
他们这个班都是没有琴艺基础的学生,已经到了这个年纪,也没指望学得跟自小学起的人一样,许多人觉得够用就行,便是这样,还有人是连夜去书家里,又问相熟的同窗借了钱,才先买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