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多娜在一旁哈哈笑。蔡小蕙骂张丹青,你怎么跟游俊宁一样嘴坏!
三个人吃到撑,闲聊,张丹青确认多娜,你毕业后真回老家发展?多娜舔着一个冰激凌球,是啊。张丹青说真舍不得你。蔡小蕙说我老家要是省会,我也回去发展!可我们老家是在一个县级市的穷乡里。
张丹青问多穷?
蔡小蕙说我们家条件相对还可以,至少我爷爷跟我爹肯供我读书。有些学习特别拉垮的,甚至会被老师劝退。女孩就跟着家里大人去纺织厂,男孩不是跟着下煤窑就是去砖厂。
张丹青说她们才多大呀?
蔡小蕙说最小有 12 岁。接着说像游俊宁那种人,她有钱到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她一年前发我的邮件我都不知道怎么回,她当买房跟添件衣服似的……
张丹青说游俊宁只是在咱们专业算有钱人,学校里很多深藏不露的!播音主持学院里那谁谁谁……人家里开上市公司!
蔡小蕙叽歪,哼,我以为她家钱多到天都装不下呢。
张丹青说池塘大鱼就小了嘛。
孔多娜问蔡小蕙,你攒多少钱了?
蔡小蕙嘻嘻笑着说快四万了。她的目标是攒够钱在老家市区给父母买套房,一来是报答他们的养育恩,二来买了房她在家里就有主导地位。从前在家她爷爷跟她爹对她大呼小叫,自从来北京念大学后家里人对她尊重多了。
开始说攒钱,说孔多娜跟蔡小蕙是怎么疯魔着掉钱眼里的。
去年一整年,除开报社实习那三个月,除开学校的必修课,其余时间俩人不是在跟妆就是在去跟妆的路上。就连暑期考驾照也是上午跟妆、下午练车。
去年从五一劳动节后,孔多娜找邵辉商量,她跟蔡小蕙想接外单。她们有多余的时间和心力接外单。也在这个阶段蔡小蕙可以独立跟妆了,她已经跟多娜学小半年了。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两人分开独立接单。除了跟婚礼也会接摄影棚的散活,大多是邵辉介绍给她们的化妆资源,给 MV 演员和广告模特化妆。
这么着急挣钱的原因——是孔多娜在饭局上往人摄影师身上吐口水后,人摄影师放出话要整孔多娜,这事是邵辉出面摆平的。孔多娜承情,之后俩人关系无形中也就更近了。加之游俊宁委托邵辉帮她看北京的房源,邵辉看房看到烦心会拉上孔多娜一块看。也在跟着他看了两套房源后,她才知道邵辉自己也在贷款买房。
她不理解,为什么没钱买房也要贷款买?邵辉考虑长远,他决意在北京长久发展就要有一套房。他自己对房价也看涨,买早不买晚。
孔多娜在跟着他一起看房源的时候,逐渐清晰地认识到了一些问题。她的父亲除了要赡养姥姥姥爷、爷爷奶奶、还有她和孔多莉!家里承包的枣园年收入也就赚几万块钱?她认识到这件事是在中介和邵辉的聊天中。
中介只要带他们看房,先介绍周边配套资源,什么教育医疗地铁大型商场等等。孔多娜就在一旁听着,他们聊的事情是她从没有接触和操心过的,更没有设想过家里老人生病可能会需要几十万甚至倾家荡产。
她深思了几天,不是想买房的事儿,是在跟着中介看房源的过程中、看见了些更实际层面的问题。家里别的事她承担不了,但至少能管理好自己。她大致形成了一个理念——多赚钱!趁能多赚钱的时候就多赚钱。钱越多越能抵御未知风险。
蔡小蕙的想法跟她不谋而合。她见多娜晚上频频出去看房源,无端有些着急地问她,你也要买房?多娜说我不买,我是去帮游俊宁看。蔡小蕙脱口而出,吓死我了!多娜问吓死你什么?蔡小蕙岔开话,给她打鸡血,说咱俩好好攒钱吧!
之后俩人紧抓时机趁着毕业前努力攒钱。毕业后入职报社或杂志社……记者的薪资有限且不高。在她们觉醒的这一年暑假,孔多娜的新娘妆和模特妆连续跟了五六十单,且同时考取了驾照。也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赚钱越多瘾就越大,她们俩晚上只要在寝室碰头,暗号就是你今天赚了多少?然后相互打气相互激励!
张丹青担心她们俩走火入魔,多次乞求她们一块去哪哪哪儿吃大餐,被她们俩一口驳回,鄙夷她永远体会不到赚钱的快乐!
张丹青说花钱更快乐呀!!!
——被她们俩按在床上暴捶。
也就过完暑假,升入大四去报社实习后,孔多娜才从赚钱的疯魔状态中出来。也在她抽离出来的那一刻,内心才缓缓平静。后来依然兼职赚钱,只是没有那么疯魔、那么本末倒置了。最丧心病狂的时候灰姑娘(许生辉)坐火车来见她,上午陪她化妆,下午俩人才真正约会……
她感觉自从灰姑娘回去后,整个一年间她都过得跌宕起伏,情绪上大起大落。曾有一回下课后她惯性地回来地下室,摸兜找半天钥匙才反应过来早已经不住这里了。她也会在某一刻跟灰姑娘打电话,说我好想你呀,说着淌着泪。
一直到 2008 年的开年,邵辉在兜兜转转看了小一年的房源后,最终敲定了套算不上特别如意的两居室。他肯定很难如意呀,预算有限嘛。加之帮游俊宁看的都是大三居,有落差。那天孔多娜在车上认可他,二十五六岁靠自己在北京立足,非常了不起了!这话她是发自肺腑的,父母没怎么支援,靠自己真很了不起了。
她自己都至少帮邵辉看过四五次房。中介频频约他看房约不上,都是孔多娜帮他看的。她跟他一块房源看得多了,也涨了不少知识,自然也清楚他的需求。
邵辉约她一块看房她只要有空都会去。通常中介约他们看房是晚上,也通常晚上她最得空。有时候邵辉忙去不了,她就自己去。她很少拒绝,哪怕累点她也会去。
她多少人情世故上也开窍了。不说她跟邵辉之间的利益纠葛,单他们作为朋友日常相处也是很愉快的。朋友忙,她帮朋友去看个房什么的,没什么所谓的。就像她帮室友打水,拎一个暖水瓶也是打,拎四个无非重了点。
另一方面她愿意接触这一块,想要接触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自从她写的地下室那篇稿子见报后,后面无论再做什么她都有积累素材的意识。比如她去跟新娘妆,比如她去摄影棚跟模特化妆,她都会主动找话题同他们聊。她也跟房产中介打火热,问他们整天带客户看房累不累?中介说最累的一天能带八九波客户看房,其中七波都是老房子没电梯,下班的时候腿直打晃。
那个阶段她对人怀有巨大的好奇心,迫切地想要了解每一个行业里的人,有空了她甚至会逛农贸市场,观察菜农,观察每一个来买菜的人。并且她精力充沛到不可思议,她开始叛逆,不愿上课室,不愿坐在课椅上听讲师在上面叨叨。她已经大致能分辨出老师哪些话假大空,哪些建议更实用;哪些老师是真正地在传授知识、真正地在为应届生着想;哪些老师是尸位素餐、蝇营狗苟。
她感到乏味,有时候举手反驳,有时候直接离开课室。不想听,不愿听,不知道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坐这儿听?
尽管对那个阶段的她来说,时间是最不值钱的。她凌晨四五点起床跟妆,中午收工回来学校,要么阅览室泡一下午,埋头查资料写毕业论文;要么就拿着相机满街找素材。等天黑了要么跟邵辉出去玩儿;要么跟她刚结交的特立独行的朋友玩儿。一玩儿玩到深夜十二点,凌晨四五点照样精神抖擞地去跟妆。
进入大四的下学期,她持续有二个月都是这么过来的。每天顶多睡三四个钟头,她不困,一点都不困!但她脾气隐隐有些躁,别的人感受不到,只要跟孔志愿和许生辉打电话她就有些不耐烦。偶尔语气也很冲。
辅导员找她谈心,问你想干什么呀?本来就没什么课,你不想上就不上,但你不能反驳授课老师和扰乱课堂秩序。你要觉得自己厉害你上去教?你人生道路是光明坦阔的,少跟那谁谁谁混一块儿,会害了你!
回来寝室她最常做的动作,就是像以前的游俊宁一样窝坐在学习椅里来回转。转啊转转啊转,转得人脑仁疼!有时候把张丹青惹急了,连人带椅子地把她推出寝室。蔡小蕙是出去兼职了,她那股热血劲儿还在持续,满心满眼想着攒买房钱。
这个阶段寝室里的三个人,每个人有每个人要面对的难题。蔡小蕙是目标明确也最容易实现,趁入职前多攒钱;张丹青的研究生考试成绩出来了,目前进入复试阶段,整天焦头烂额。因为是跨专业,怕复试被刷;最后是孔多娜,她的难题难就难在她也说不清楚。她感觉脑袋里浑浑的、没头绪。原本她思路清晰辽阔,毕业后回老家报社入职,且她实习时的指导老师已经把她推荐给了她老家报社里的一位主编,她回去就能入职。
可她现在整个人烦烦的。说不了。
第25章 Donna (十二)
既然她自己浑浑的、没头绪,咱们就强行帮她捋。看她茫然个什么。
从她实习期结束,从她地下室那篇稿子见报后捋起。
稿子见报后、稿费都没下来她请大家一顿胡吃海喝。先请张丹青蔡小蕙,后请邵辉。也没别的朋友可请,她来北京读了四年大学,能坐一块儿深深浅浅聊天的只有他们三个。游俊宁也没问题,但她在鞭长莫及的英国。
她也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她在学校人缘不差,但能深入交流的只有寝室里的人。这个问题也并没有对她造成太大困恼,转头忙个事就忘了。
她之所以能跟邵辉坐一块儿,俩人交情渐深,一来是认识二三年了,二来今年事儿多,都没少给彼此添麻烦。
暑假她驾照到手后,没少开邵辉的车练手。邵辉应酬喝酒了,一个电话孔多娜就打车来接他。这个过程很愉快,孔多娜也练车了,邵辉也安全到家了。
有时候邵辉坐在副驾驶座,望着倒车镜里试图超车的后车,指挥她:不让他超。
孔多娜熟练地提速,不让后车超。她喜欢掌控方向盘和踩油门的感觉。偶尔邵辉也会让她上高速,让她由着性子飙会儿。只要看她油门踩到 180 迈就提醒,差不多了。
慢慢开他车多了,她的驾驶风格也有点似他。驾校教练教她,看见绿灯倒数三秒就缓慢滑行过去,对车对车上的乘客都负责。跟邵辉开了两回车,绿灯倒数三秒照开不误,因为绿灯后还有三秒黄灯。
俩人也常意见不合,比如有后车强势超车,多娜不肯,你想超车你还那么牛掰。邵辉朝后车看一眼,见是京 A,说让他一下也无妨。多娜说你这是看人下菜呀。她说话一贯这风格,她是用“指出事实”的语气,而非阴阳怪气。
邵辉面上也不表现出来,但他能因为这句话十天八天不搭理她。孔多娜则不管在工作室还是摄影棚看见他,照常同他打招呼,问他房子看怎么样了?
邵辉也不好再计较,回她,我这几天忙没空看,回头你帮我看?
多娜说行啊,你让中介联系我吧。我晚上有空。
邵辉看她这么干脆,又起贱心,周六出来吃饭?
多娜说可以,我晚上都有空。
反正她也没事儿。平日她也没少跟邵辉一块吃饭。有时候邵辉结账,有时候她结账,时间对她来说是最不值钱的,她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挥霍。报社实习期是没有工资的,偶尔部门聚餐,会客气地喊上实习生,问要不要跟大家一块吃饭?大部分的实习生都拒绝,他们摸不清结账方式。孔多娜会积极地参加,餐后跟着前辈们 AA 就行了。
她愿意参加这种场合呀,她渴望接触到不同的人。集体也行,个人也行,她愿意跟他们坐一块吃饭聊天。聊不来下回不约就行了。
她的指导老师说:多去听、多去观察、多去了解、多去记录、多打开自己去感受。往人群中去、往人群中去。
想要当一名好记者,以上全是基本功。
她认为非常在理,回寝室就分享给张丹青,同样也很适用于写作者。张丹青说不行,我跟人聚多聊开心了就不想写了。外面世界那么精彩,我为什么还要回来写?
她们寝室这几个,性格全都偏内向。包括游俊宁,看似雷声大,但出了这个寝室都很难跟他人建立深度关系。
说回邵辉约她饭。她喜欢跟邵辉一块吃饭。邵辉会带她去尝试各种新鲜的,日料韩料法餐意大利餐泰国菜印度菜……对不住,印度菜巨难吃,她唯一能吃的就是印度飞饼。泰国菜也不合她胃口。就都一般,她还是认为中餐最好吃。
但她还是愿意尝试不同的,且她在品尝的时候会在心里打分,会记住这家店地址,等灰姑娘来了带他一块儿来吃。如果这些菜让她自己来吃,她是绝不会吃的,因为她不懂怎么吃。跟着邵辉来吃,邵辉会教她怎么吃。
她的认识里,不懂怎么吃就不要主动吃,浪费钱不说,用餐体验也大大折扣。她跟张丹青蔡小蕙第一次去吃刺身,学别人那样弄了芥末和酱油,日常没吃过芥末也不懂控制量,要疯了,那个味道从鼻孔里窜出来……差点没叫救护车!
她不知道调味料的攻击性这么强,会让人终生难忘!
后来邵辉带她去吃,给她调蘸酱,教她怎么吃。她尝试吃了片三文鱼,诶……有点怪怪的,但口感很好!之后她带灰姑娘来,给他调蘸酱,教他怎么吃,然后问他,味道怎么样?许生辉说有点怪怪的。她嘿嘿笑,说我刚开始吃也觉得怪怪的。
她也带张丹青和蔡小蕙来吃,给她们调蘸酱,教她们怎么吃。张丹青虽也家境宽绰,但她们老家是在一个地级市,反正没有正规的韩日料啦。
大四后她们仨几乎每周都出来搓一顿,八大菜系吃个遍!北京那些知名的饭店挨个去。一顿饭少则三两百,多则六七百,吃到肚子里不心疼,三个人 AA 也划算。
过年的时候多娜回老家,市里新开了间自助餐厅,一位 138。她喊上爷爷奶奶去吃,他们俩死活不去,最后是她和孔志愿多莉毓真毓凡去的。过年回来她还带了一盒进口马卡龙,还是她和多莉毓真毓凡吃。孔志愿不掺合,让这群小孩吃去。多娜非要他吃,我都大老远带回来了。除了吃的,她还特意带了两份报纸回来,嘿嘿嘿,自然是有她独立署名的那一期。
孔志愿就坐那儿翻啊翻,当翻到地下室那一版块,看见署名记者的时候,他诶一声,笑着问娜娜这是你写的呀?孔多娜风轻云淡地应一声。
在那吃马卡龙的孔多莉不乐意了,还装,你就是特意带回来炫耀的!孔多娜回她,对呀,我就是炫耀的呀,然后在她跟前跳火柴舞。
大概因为她马上要毕业了,过年时候大伯大伯母同她聊天,很郑重地聊天,问她毕业后有什么想法?大伯母建议她毕业后留在北京,或去上海广州都可以。将来想去美国找她堂哥也是可以的。总之就是鼓励她出去看看。
孔玲也在饭桌上撺掇,没这个能力就算了,有这个能力就留在大城市。
爷爷奶奶不说话,孔志愿回了乡下姥姥家,家里饭桌上这个一句那个一句,把她心弄得很乱。大伯母有条不紊地、缓缓跟她分析,先在大城市工作两年,适应了就留下,不适应就回来家里。家里工作好安排,你大伯就能帮你落实。
大伯在旁附和,不着急,你慢慢考虑。
那个年孔多娜过得心不在焉,有时候晃去楼上找许生辉,许爷爷问她,马上毕业了吧?她说是啊。许爷爷问你不去美国找你堂哥?孔多娜摇头。许爷爷说没出息,人要往上,你堂哥拉着你你怕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