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觉得一阵头晕,恍惚想起小时候跟着哥子们去念书,其实哪里是在念书啊,分明找了借口溜出去玩。哥子们背书,她也背,只是哥子们背的大学中庸,她背的三字经。那时候头上顶着两个小小的揪儿,认真背起来,摇头晃脑的,一张稚嫩的脸还故意紧绷成一本正经的模样,引得哥子们好一阵发笑,最后连先生也掌不住,跟着笑起来。
后来让玛玛知道了,为了替她解气,好生训斥了哥子们一顿。玛玛教她背书,背《滕王阁序》、背《岳阳楼记》。玛玛说女孩儿家不比男人,一辈子也许就拘在四方院子里了。外头大好河山也许一辈子就见不着了,那多可惜啊。越性儿多背些前人的诗句,也就当是自己看过了。
那时她就在玛玛院子里念书。夏天的时候,院子里错落摆着几大缸荷花,硕大的荷叶因风摇动,稀稀疏疏地倾斜下天光来。缸里也养着几尾鱼,在水中漫无目的地游着。她背着背着,声音就低下去了,只顾着拿手去拨水,从掌缝里穿过去,凉丝丝的,可以消磨掉一整个夏天。
她望着池子里的鱼出神,也许是见了风,眼泪难以止抑,顺着脸颊留下来。先前在芳春姑姑跟前,怎样也不能哭。本就是死里逃出来的一条命,再成日家哭哭啼啼地,岂不是不识抬举,招人嫌恶?可是这里没有人,不会有人来理会她,她有一肚子的委屈,一肚子的后怕,一肚子的难受!
她茫然地看着自己的双手,白净的手掌上齐齐印着月牙似的红痕。作养得细嫩的皮肉一衬,更显得触目惊心。她觉得五脏六腑都搅动起来,整个人跟瞬间被抽空了一样,再也没有气力,顺着汉白玉的栏杆缓缓地滑下去,“嗬”地一声,终究哭了出来。
哭出来好,哭得眼泪鼻涕混在一处,哭得昏天黑地,哭得什么也顾不得了。就好像从前受了委屈,窝在玛玛怀里哭一样。玛玛一边轻轻拍着她的背脊,一边开解她,玛玛说不能哭,旗人家的姑奶奶最是要强,泪珠子是金贵玩意,轻易不能流下。再大的事情、再凶险的劫数,自己咬咬牙,总有挺过去的时候。
可是现在,玛玛、阿玛、额捏,他们都不要她了。
“别哭了。”
摇光从一片浑噩里回过神来,愣了一愣,只觉得背脊发凉。眼前不知什么时候站着一个人,一身佛头青的袍子上,密密匝匝的宝扇葫芦暗纹绵迭开去。袍角下露出一双石青色的皂靴,她泪眼迷蒙,看得并不分明。
他的声音很好听,又温和,又清朗,如曳金振玉。
她慌忙去擦眼泪,深深吸了口气,雪后冷冽的气息伴着草木之味,一股脑全进了她的鼻子里。她霎时清醒透了,知道方才是犯了大忌,宫里啼哭总是不吉。她心乱如麻,只觉得耳朵里嗡嗡地,整个人身上发虚,才恍然发现,后背已浸透了冷汗。
熟悉的声音再度响起,不矜不伐,还是那样从容的声线,如阳光穿透云翳。
一方帕子递到了她眼前。那人顿了顿,说:“接着吧。”
檀色的帕子,堪堪遮掩住了下头修长的手。帕子上头漫着落花流水纹,细细密密的铺展开来,在日光下熠熠流辉。
摇光并没有接,屈膝跪下,头压得低低的。因着才哭过一场,又久在病里,声音颤颤地卷着沙哑,像是日晚溪水边的细细流沙。
“奴才犯了错,请谙达责罚。”
第3章 绿云高绾
因摇光将头低得极低,他能看见的只有乌黑油亮的头发,拧成辫子整整齐齐盘在头顶上,另插了一支羊脂玉的小簪子,温润的白与深亮的黑撞在一起,平添了几分简单朗阔的美。
那人怔了一怔,“你在哪里当差?”
摇光勉强定下心神来,先头芳春说这里是太后太妃礼佛玩赏的地界儿,嘱咐她别进里头轩馆。她于是顺着回道:“奴才是慈宁宫花园里洒扫的宫女。”
那人手放在半空许久,见她不接,也不勉强,淡淡道:“入宫时没教过规矩么,哭哭啼啼,像什么话?”
他话语里有几分薄怒,想是没见过这样不识好歹的奴才。摇光感念他的好心,原本以为这宫里是极惊险的去处,重重规矩能吃了人的心,要了人的命。却不想她还算幸运,慈宁宫太皇太后跟前的人未曾为难她,今日犯了错被人撞上了,也还顾念着她的体面。
在绝境里的人久了,旁人只要给一点好,她都觉得是温暖。她心里暗暗记住了这一方落花流水纹的帕子,记住了这一身佛头青的袍子,记住了这声音。倘若有缘法,往后还能再遇着,只要她能搭把手、帮上忙,她绝不会皱眉头说一个不字。
那人不过一哂,将帕子撂了,越步倚在前头栏杆上,倾身看鱼去了。
摇光拾起帕子,仔细把眼泪擦拭干净。方砖上头冷,她没换衣裳出的门。先前屋子里生了炭盆,一身夹棉的袍子尽够了。可是外头不同,雪后初霁是最冷的时候,方才她哭得尽兴不觉得,如今兜了冷风,脸上泪痕迎着雪气,身上便有些寒浸浸的。
她将那方帕子叠好了,抚膝起身转过去,却只能看见他的一个背影。他负手探出身去瞧池鱼,身姿挺拔,穿着一件石青色暗花绸的坎肩,在天光下的一片琉璃世界里,愈发显得清贵端方。
她落下几步,又纳了个福,“多谢您的帕子。等我洗干净了,再给您送去。”
“很不必,自个留着吧。”那人掸了掸灰,淡漠的声调隐约透着不屑,“受了委屈,哭上一气,抵什么用?有上这儿嚎的心思,不如打起精神,办好你的差事。”
她是头一回被人这样训斥,明面上不咸不淡的,落在耳朵里,才慢慢理出奚落与轻蔑来。她只觉得喉头酸涩,眼前乱嗡嗡地绕着星子。打进宫以来,她谨小慎微地活着,可毕竟是自小金玉般养大的姑奶奶,从来都是旁人在她跟前称奴才。就连那几个比她大的侄儿侄女,见了她也得尊尊敬敬叫一声“姑爸”,只有低眉听训的份儿。
如今不同了,家里门头塌了,她仰仗恩典保了一条命来,有什么骄傲的资格?作成个谦恭温和的样儿,先得自己放低了姿态,旁人才会觉得你识好歹,不给你小鞋儿穿。
她垂下眼,“多谢谙达教导,我明白了,原来连哭也是一种罪过。”
这样一说,倒显得没有人情的是他。他也不恼,慢慢转着手头的扳指,那是极好的翠,落在手上,盛着天光,跟一汪沉潭似地。内壁划玉填金,镌着他的名字。
摇光话刚出口,就有了几分悔意,这话传出去是要被怪罪的。她知道自己又没把住脾气。其实仔细想想,谙达说得也没错。从前她是主子,过惯了顺畅日子,只知道瞎玩胡淘气,犯了错也有人周全,不知道这里头的难处。这位谙达怎么说也是她的恩人,刚刚才下决心往后要报答他,转背就那话堵人家心窝子里去了。
她盯着地上的方砖,迟疑好半晌,才低下声认了错:“谙达,对不住。您别往外头说,算我求您。”
知错能改,还算有救。他这才回身看了她一眼,是个眉目分明的宫女,生了双好眉毛,细长的,弯弯的,跟初二初三天幕上的月牙一样。耳畔空落落的,并没有挂着耳坠子,倒愈发显得一张莹白的脸庞沉静清素。估计是吓着了,唇上也没什么血色,浅浅淡淡的,倒像是初开的桃花。
到底有方才生气的缘故,她垂着眼没看他,嘴巴紧紧抿着,鸦睫扫出一片淡淡的乌影。耳根上还存着几分红,淡淡地晕染开来,令人想起微明时分的天边霞色。
他不是泥小节的人,犯不上因为一句没份量的顶撞就发落了她。长久听惯了奉承话的人,忽然被人给了个软钉子,也生出不一样的滋味来。他扬眉,照旧负着手,提醒她:“今儿是第二次了,你怎么报答我?”
摇光闻言抬起头来,这才看见那位谙达的全貌。暖帽下是一张清俊的脸,带着几分矜贵的气象。眉头裁出磊落的轮廓,底下有一双深邃的眼睛。他离她几步远,负手而立,神色清华。
摇光想了想,歪着头问他:“您在哪处当差?”
她抬起头来的时候,眼睛周围还泛着红肿,衬得那里头乌墨色的眼珠子格外灵动,她的目光清澈,没头没尾地令他心里一慌。他有一瞬间的失神,转身轻嗽了一声,遮掩过去,只说:“养心殿。”
养心殿?摇光越想越不对劲,脑子里“轰”地一声,悚然道:“那是皇上的住处啊?”
他饶有兴致地看着池里的鱼,池子里的碎冰浮着他颀长的影子,随口应了一声,“你害怕?”
她眼里的光彩瞬间黯淡下去,仿佛他的话给她兜头泼了一盆冷水,什么东西瞬间熄灭了,只留下一片灰败的死寂。
“我不是怕。”摇光惨然笑了笑,“我还是离他老人家远一点儿吧,越远越好。”
旁人都想法子往万岁爷身边挤,偏她是个异类。他心下不豫,脸色便沉了沉。
两下里一阵沉默,谁也没说话。午后的时分,四下里都懒怠得安静。天空瓦蓝瓦蓝的,跟被水擦洗过一样,蓝得令人心旷神怡,神思通畅。偶然间看见一群鸽子振起翅膀掠过蓝天,追逐着晴丝,远远地去了。
摇光觉得该回去了,临走前还是得谢谢人家,虽然那位谙达看起来不大高兴的样子。她朝那位谙达纳了个福,叫一声谙达,“您是个好人。您非但大人不记小人过,还不倚仗着身份拿乔,您是位品德高尚的谙达。您对我的教导,我都记着了。咱们山水有相逢,倘若下回再遇着了,我一定报答您!”
原本还存着几分稚气的脸庞一脸严肃,倒像是下什么保证似的。他觉得新鲜又有趣,再听了这一顿夸,虽然哪里都透露着奇怪,心下还是很受用的,矜然点了点头,算是准了,偏着身子,远远望见那道身影出了揽胜右门,向前头去了。
冬日里天黑得早。才交过戌时,外头又下起雪籽来。今夜北风刮得狠,卷着雪籽扑簌簌滚落在阶下,沙沙地作响。
东暖阁里却安静,四周都是鸦雀无声。地心置着三足的掐丝珐琅火盆,烘得一室暖洋如春。阔大的御案上陈了一个花式双柄香炉,暗纹繁复,青烟逶迤升起四散。皇帝只穿着一身宝蓝色暗花绸团龙纹羊皮便袍,立在那一片青烟后头习字。
他素来推崇董其昌,落笔高秀圆润,独具风神。此时却换了支九紫一羊,上好的御墨触上梅花粉蜡笺,光亮如漆。蝇头小楷工整秀丽,风骨俱现,别有一番横斜清逸的滋味。
蓝底的笺纸上,冰裂梅花纹随意铺陈,遇着墨开出一朵朵金色的花来。皇帝此时临的是张子澄的《江城子》,小小巧巧的一阙词,娇俏可爱,委婉有风致。
――浣花溪上见卿卿,眼波明,黛眉轻。绿云高绾,金簇小蜻蜓。好是问他:“来得么?”和笑道:“莫多情。”
为人君者,居于庙堂,素来端重自持。这样绮丽的小词,到底与他的威仪相拂。今日却不知怎么想起来了,提顿间恍惚想起那双如漆般灵动的眼睛,乌黑而澄澈,将一片琉璃世界也照得亮堂生色。
李长顺是皇帝跟前的老人了,察言观色功夫了得。他见皇帝眉梢眼角皆蕴着极淡的笑意,便知道万岁爷今儿心情不错。
主子心情好,他们做奴才的日子便容易过。眼见皇帝慢慢匀出一横,这算是收住了,忙殷勤地接过笔,小心翼翼搁在月白釉笔山上。
皇帝沉眉略思索了会子,从描金彩绘龙纹印匣里拣出方芙蓉石印章,那是皇帝的私印,底面阳钤着“寄所托”三个字。那芙蓉石脂腻如冻,煞是好看,在青花描金云龙纹印泥盒里匀上朱砂,稳稳地覆在纸面上,便留下一个磊落的轮廓。
许是暖阁里炭火烧得旺,皇帝搁下笔,觉得唇齿干燥,随手去取御案上的茶盏。恰巧奉茶的宫女端茶上来,准备替皇帝换一盏。两下里一错,只听见“哐啷”一声响,霎时茶汤飞溅,大半盏尽数泼在了皇帝的袍角上,褐色的茶汤无声洇展开去,一片斑驳淋漓,如秋日寒风中的枯枝青影.那奉茶宫女骇极了,匍匐跪在皇帝身畔瑟瑟发抖,嘴里不住喊着“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第4章 桥上春波
依照惯例,御前失仪是大罪。李长顺心里暗暗骂了声晦气,这几日西北机务紧急,方将舒宜里氏拾掇了一番,老端亲王又办着丧,前朝诸事冗杂,万岁爷心情不好,跟带着他们这些御前伺候的都胆颤心惊。今儿好容易眉头舒展了些,却被一个新来的宫女泼了一身的茶。
飞起的水珠有好些溅落在皇帝的手背上,那是新烧的热滚滚的茶水,皇帝也不顾自己烫着,先去拾那方梅花笺。别说那宫女,就连李长顺也吓得面色惨白,小心翼翼地问:“主子爷,您烫着没有?”
因搁得远,那笺纸并未沾水。皇帝就着灯仔细看了一番,遂折了搁在一旁的书上,这才举起手背,水渍过处皆红了一片,有些刺剌剌地疼。皇帝面色如常,道不碍事,“不必传太医,免得惊动太皇太后,平白教她老人家忧心一场。”
李长顺愁得心里直叹气,应了个“”。皇帝瞥了一眼跪在身畔的宫女。那宫女生得瘦瘦的,想必是怕极了,肩头扑簌簌地作颤。
不知怎的,皇帝又想起临溪亭畔那一个纤瘦的身影来,那人仿佛是受了极大的委屈,整个人蜷成一团,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令他也无端生出几分恻隐之心。
其实哭有罪么?爱恨嗔痴本无罪,只是无用。皇帝是个务实的人,人前的风光,必应着在旁人看不见的去处,受过多少苦楚。与其有哭的空当,还不如去做些实事。
皇帝叫了起,宫人进了新茶上来,李长顺亲自接了奉给皇帝。皇帝接过了,托着茶盏垂眼抿了口,才不紧不慢地问:“往常茶水上伺候的是毓景,你是新来的?”
李长顺忙回道:“回万岁爷的话,毓景到了年纪,再过几月便该放出去了。锦屏是她带着的徒弟,本该往后当着茶水上的班。想是头回上御前,一时乱了分寸。”
皇帝淡淡地“嗯”了声,沉吟道:“既还未到时候,照旧让毓景当着,寻着合适的再替也无妨。”他略微顿了顿,却是对锦屏说的:“念你初犯,不必重责。御前伺候之人,稳妥最为要紧。既是手脚不麻利,便换个差事吧。”
李长顺有些惊讶,忙递了个眼色给锦屏,嘴上道:“万岁爷宽仁,赏你了好大的恩典,还不快谢恩!”
锦屏向皇帝叩首谢恩,只听皇帝又说:“宫中规矩虽严,却也要体察人情,不可一味苛责。如今贵妃主六宫事,明儿早晨你亲去一趟钟粹宫,将这话传与贵妃知道。”
李长顺忙应了,这才悟出些眉头来,按理说御前规矩极严,锦屏这丫头犯了这么大的过错,是要传板子撵出宫去的,如今万岁爷不仅不怪罪,还只让换个差事。这是拿赦免锦屏作了个由头,给后宫里的主子们敲敲钟,紧紧绳。
也不知是哪个没眼色的主子,逼得底下的奴才将状告到了御前,今儿才又多出这样一回事。
尚衣的宫人已捧着干净衣裳在一旁伺候更衣,这样一套章程下来,并无多余的声响。皇帝没再言语,举步往随安室去了。
李长顺双指一屈,自有人上来,悄无声息将碎了的盏沫子清理干净。他盯着他们收拾完了,领着退了出去。外头还在落雪,兜头的冷气乍然扑上来,倒教他醒了醒神,才发觉背上不知什么时候涔涔出了一身冷汗。一片灯影下站着个人,眼睛肿得跟核桃一样,他最恨这样矫揉造作的人,不由气上心头,拉下脸斥道:“没眼色的,还挺在那里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