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却学习方面的准备,食物被衾之类的也需用心备下。因为这春闱是在二月里头,正是倒春寒的时候,考生们却只能穿薄薄一件襕衫,在不能遮风避雨的号房里写作。且它不似乡试,需得在考场里足足待够九天九夜。夜见的保暖就更得注意。
周姨娘一早就为宋知意准备了这些物什,除却一张厚厚的被衾外,还新纳了一双棉鞋,里衣也用厚实的布料坐了。至于吃食,就不能像上回乡试那般精细了,春闱里,考生写作答题需花费大量时间,只能准备些能随吃随拿的食物。
好在京城二月里头的天虽冷,倒也干燥,不怎么下雨,吃食放上几天也不会坏。宋楚兰在南疆,知道宋知意要参加春闱,早早就寄了些可提气提神的药茶来,除了药茶,还有一大包灯盏花,这花能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是响水村的村民听说宋知意要参加考试,特意交给宋楚兰让她寄的。纪文清更是出手阔绰,从段家挑了些上好的人参给宋知意,以备不时之需。这些东西,周姨娘也都细细整理好,放在宋知意的行囊中了。
二月初九这日凌晨,宋知意便背着行囊赴贡院了。科举一路考过来,他也参加了大大小小好几场考试了,这次考试,他心态很轻松平和,唯一担心的,就是考场太冷可能会风寒。
天还未亮,贡院外已经有不少考生再排队验身了。衙差们举着火把,一个个将验身后的考生放进去。走至贡院正院唱名后,考生便可去寻自己的号房了。
宋知意还算幸运,因为前阵子的火灾,陛下命人将被烧毁的号房重建,其余的也重新修葺了一番,号房的比上回他来参加乡试的时要好上许多了,起码整洁干净,不用太多打扫。
宋知意将自己的物件整理拜访好后,裹着背衾闭目养神了一会儿。直至天亮,贡院内响起了锣鼓声,而举着第一场考试考牌的巡考官,也往考生们的号房这边走来。
--------------------
第116章 会试
==============
最先来的是三道四书题,其一为:君子不器,成己达人。其二为:絜矩之道。其三为: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这三道题在四书中均有出处,并不难,但每题限三百字,要在这短短几百字内得到考官青睐,就需得在文风和思想上面下功夫。在时文方面,考官会从大致五个方面来评判考生的文章,一是理趣,二是气格,三是词采,四是风度,五是音律。正所谓理趣欲其精深明旨,气格欲其官样昌大,考官喜欢的是淳朴典雅,浮华少,格局大的文章。[1]
第一道题“君子不器,成己达人”是有《论语》和《中庸》中的句子拼接而成。[2] “君子不器”是指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只专攻一技一艺不能被称之为君子,君子在上位能致民安居乐业,在下位能守道修身齐家。后半句“成己达人”的成己出自《中庸》,达人语出《论语》,这半句也应了《论语》中的那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一题描述的是君子品性,后半句的成己达人限定了君子不器的范围。宋知意略一思忖,心里头有了大概的想法。君子成己达人,以自身之能帮助身边之人立身立德,也让自己的周身环境变得更好,而国家治理也是一样的道理。
宋知意这么想着,在草稿上写下:欲立己先立人,欲兴国先友邻。以此句破题理论,符合考官官样昌大的判卷要求。国家与邻邦的交往也可以不止与战争,两两相侵,是损人不利己,睦邻友好,互惠互利,才能共同发展,这也与君子的品格相契合。宋知意按照这个思路,再辅以实例,很快就完成了这一篇文章的写作。
第二题“絜矩之道”,这一词出自《大学》,即指一言一行要有示范作用。“所谓平天下在治国者,上老老而民与孝;上长长而民与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大学》中絜矩之道的提出在平治天下方面具有着重要意义。[3] 而朱子在批絜矩一词时,多将它当做为“均平”的别称。 [4]能联想到此,答这道题便也简单了。
宋知意斟酌词句后,提笔写下:天之制器度之以矩,君子处物度之以心。 [5]君子在待人接物时,内心都要有一把衡量的尺度,不偏不倚,践行均平之道。这样破题,不仅文辞对仗,还能合精深明旨之标准。
第三题“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出自《孟子》。[6] 在原文中,孟子是听到了一首“‘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样的儿歌,故而发出感慨“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第三题的题目就是截取自这一段。大意是所谓水清可以洗帽缨,而水浊可以洗脚,孟子听了,认为国家一定先是有自己招来攻伐的原因,然后别人才攻伐它。这题与前两题相较更为简单,宋知意很快就想出了破题之法。
写完这三道题的草稿后已是午时了,饶是正午时分,贡院里还是寒风瑟瑟。阳光看着是晴好,可洒下来的那么一点温暖都被这穿堂的北风尽数刮走。这小小号房也不是封闭的,更是让考生叫苦不迭。宋知意也不例外,他放下笔时,已觉得双手僵硬不可屈伸,在小烤炉子上方放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可他也不敢多休息,毕竟现在虽是开春了,但每日白昼的时间到底到底也比不得夏日那么长,可答题的时间也有限。夜里虽然可以点烛火书写,但宋知意听江守徽说夜里头风更大,烛火明明灭灭看不清,有时甚至会熄灭,反倒是容易写出错处来。倒不如早点歇息,养足精神,第二日天一亮再开始写。
宋知意考篮里掏出两个羊肉包子,放在烤炉上热了,咬上两三口便下肚。说实话,这包子味道并不好,放了一天后包子的表皮本就有些干了,再在火炉上这么一烤,就更硬了。不过他本就是来考试的,这些口腹之欲,忍忍也就过去了。
接着便是四道五经题了。宋知意将这四道题通读完后,发现除了第三题“楚子执徐子”要多加注意外,其他题都不难。他写完了另外三题后,才来看这剩下的最后一题。
“楚子执徐子”出自《春秋》中昭公四年春的故事,记载了了鲁昭公即位的第四年间,楚灵王想学齐桓公九合诸侯的办法,想请天下诸侯在楚国申地会盟的事情。[7]
这一题难就难在涉及纵横之道和多国之间的交往。虽说能参加春闱的考生,基本功肯定是扎实,这个故事的大概也时了解的。
可科举时文,不能只论古而不谈今。正所谓经世致用,能对古文夸夸其谈不算什么本事,能把在圣贤书中学到的本领用到治世救事之中才算能耐。而科举的最终目的,也是挑选这样的人才。然在边事方面,许多闷头苦读的考生是鲜少有经验的。好在宋知意曾去往南疆游学历事,回来后在李祯的提醒下,也对大周其他的边事进行了解读学习。
想通了这些,宋知意不得不佩服他的这位老师对时政的敏感度了,他虽说常年闲居于国子监内,可时文流行什么,却一点也没落下。想想今天第一场考试碰到的科举题,已经是有那么两三道考察边境事宜了。宋知意虽未见到其他本经考生的题目,但想来也是如此。这大概是考官们出题时有意为之吧。
宋知意静下心来思考,该如何入手破题,才能即合乎题目本意,又不离当下时局。
这一篇故事中,其实有两点可以写,其一是故事中体现的筑城固疆的观念。
在《左传》中,楚康王的儿子申无宇对叔父楚灵王的做法进行质疑:“楚国的祸殃将在这里了,召集诸侯前来,攻打别的国家而攻克,城邑竟不能对抗,大王的心意不违背,百姓能安居吗?”其实在这里,申无宇所表达的虽然是对楚君兴役劳民的隐忧,然筑城固疆的重要性,同样也体现在了这里。[8]
其二便是申地会盟本身所体现的道理了。在最后楚灵王选择了以齐桓公召陵之师的为模版,在申地进行会盟,向天下诸侯彰显楚国国力。这与筑城固疆是两种不同的对待异邦的态度。
宋知意将这两点写下,本正斟酌这哪一种更契合大周当下的形势,忽而他灵光一现,为什么不能将这二者结合起来写呢?先有筑城固疆护家国安宁,方有天下会盟彰大国气度。当下大周早已是大一统,被许多周边小国围绕,虽有小冲突,但无碍大局。在筑城固疆后,将周边的小国联合起来,才是维续长久的办法。
宋知意想到此,很快就成功破题。待写完这题落笔后,已是暮色四合了,果然如江守徽所说,傍晚的风更是大了。有不少考生在手忙脚乱地点灯,可屡屡被风吹灭。宋知意则是赶忙将今日写的草稿都收拾好,用热水应下晚饭后,才裹紧被衾歇下了。北风呼啸,但厚厚的被衾和暖炉给宋知意围出了一方尚且算温暖的小天地。他听着风声,沉沉地睡去了。
第二日醒来后,宋知意简单地用了个早饭,便开始润色昨日的草稿上的答案,将其誊抄在考卷上。这也是项大工程,考生在誊抄时,需得避讳御名庙讳,不许自叙辛苦门第。凡事遇到御名,庙讳,下一子都要减写笔画。若试卷违规,誊录时被发现,便不在誊录,提前黜落。因此这些需得格外注意。字数也需严格符合规定,超字即为违式,若朱卷誊抄时没有注意,提调官也是要受到处分罚俸的。因而考官也会仔细注意这一点,有的考生想着写多一字能浑水摸鱼过去,也是很难的。[9]
这一日,宋知意将四书题誊抄完毕,其余考生也皆是在埋头苦写,三更半夜时,宋知意还能隐约看见他这一排号房有烛光闪烁。
第三日,宋知意醒来时觉得身子有些不爽利,久久蜷缩于号房之中身子不得施展,难免会如此。上回秋闱时他本觉得还算好,可这回考试,他人长高了些,愈发伸展不开了。然这九天九夜才方到第三天,又不像秋闱没结束一场能回家歇息一晚,只能暂且忍耐了。
宋知意提起精神写完第一场考试的最后几题,到傍晚时候,受卷官便将考生的试卷都一一收走了。他们将试卷盖上戳印后,会将试卷送至弥封所,弥封官将试卷折叠、弥封、糊名、编号后在转交交誊录所,誊录官将考卷用朱笔誊录后,交对读所校对,对读后,最后交收掌所收藏。经过这一系列繁琐的程序后,考官才能接触到试卷开始改卷。[10]
宋知意实在是疲惫至极,用过晚饭后刚想钻进被衾中休息时,他隔壁的号房突然传来重重一声巨响。
--------------------
[1]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81,p1540,《科试考一》
[2]《论语·为政》《中庸》
[3]《大学》
[4]《絜矩——一个已消亡的文化概念》李振宏
[5]本句化用自清《日讲四书解义》
[6]《孟子》
[7]《春秋》
[8]《春秋“疆防”二题》韩虎泰史华鑫
[9]《明代乡试、会试评卷研究》张连银
[10]同上
感觉科举文还是更适合有文化的人来写,我这种不学无术的人在出题解题的时候就像一只上蹿下跳的猴子,会觉得自己有些滑稽(
第117章 风寒
==============
宋知意旁边的号房突然传来重重一声巨响,好像是写字的桌板榻了。那个号房的考生似乎是有些慌张,手忙脚乱地把桌板放稳后又开始连连咳嗽起来。这一阵响动引来了巡考官。宋知意听巡考官问他隔壁的这个考生有没有事,那考生用有些沙哑的嗓音答他无事。这声音听起来是已经患上严重的风寒了,但这名考生并没有要放弃的意思。想来也是正常,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今朝考场一搏,若是错过了这次机会,又需得再等几年。
第四日清晨,第二场考试开始了。隔壁号房的考生似乎咳嗽地愈发频繁了,其他号房处也能听到隐隐有咳嗽声传来,看来昨夜的北风把不少人都吹病了。
宋知意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自己不要生病,能全身心专注于当下的考试。第二场的考题很快就来了,分别是试论一道,判语五条,诏、诰、表内选答一道,总共是七道题。题目数量与上一场差不多,但内容则更为简单一些。
论可被理解为后世的议论文,题目同首场一样出自四书五经,但写作的格式要求并不要求按照八股文来写,自由发挥即可。当然格式不做规定,但内容还是很重要的。
这一题对写八股文都手到擒来的举子们并不难,所以宋知意较快地写完了这一题的草稿。
接下来的是判语五条,宋知意在南疆这一趟,每日除了在农田里帮助农民种田,更多时候还是跟在黄筠身边看着他判案。日积月累,耳濡目染,宋知意对判案也有了许多心得体会感悟,与上回参加秋闱时已经是大有不同了。所以这次他对自己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其实写判词并不要求考生真的能像判官一样能明察秋毫,只要求考生能够记诵《大周律》的各项律条与对应的判语范文便足够应对考试了,其文学性是大于法理性的。[1] 宋知意对自己的文笔是自信的,毕竟能够写出《临文》两本的李桢对他这方面都一向是夸赞的,律条他也熟记清楚,但上回考试他还是与解元失之交臂。
直到宋知意听从伍成的建议去往南疆历事后,看黄筠判案时发现他自己写的判词虽是严合律条,但是还缺一些情理道德上的温和。这也是他看完黄筠处理兄弟田产案后才悟出来的道理,那次案件结束后,宋知意睡前回想,若是自己遇到这桩案子,大概会严格按照律条来判,做不到像黄筠那般温和化解,这也正是他的欠缺之处。
正如朱子所言那般“法者,天下之理,礼字、法字实理字,日月寒暑往来屈伸之常理,事物当然之理”,法律是天下事物生出的自然之理,而判词当然也应该合乎情理,合乎人道。[2] 这不仅是大周有,也是承继了历朝历代的规律。
判词题一共五道,分别为“仪礼司失仪”“官员赴任违限”“出纳官物有违”“讲读律令”和“失占天象”。[3]
宋知意略略看了一遍这无题,能让他有发挥的余地,体现法律是自然之理,有温情的,只有那道“讲读律令”。
讲读律令,是说有个人自诩读了万卷书,就夸夸漫谈约法三章。然律令,应当是为民的律令,有律令,能使民不称冤,而不是炫耀才干的资本。
宋知意想到此,提笔写下:有律令以治之,则民不称冤,而生杀允当。惟讲读以求之,则官无滞牍,而出入咸宜。今某自谓读书万卷,漫言约法三章……应速警官箴,以慎民命。[4] 宋知意先点名律令对百姓的重要性,再写漫谈律令的坏处,最后写道这种行为应当略施小惩制止,以维护律令的权威,审慎地对待民众的性命。
宋知意对自己的回答还算满意,现在他只剩诏、诰、表内选答一道了,但天此时天色渐暗,听着隔壁考生愈发急促的咳嗽声,宋知意决定还是早点入睡休息。
虽然人要休息了,但这考场的北风也没有要消停的意思,入夜后还越发大了。平常只能在屋里头听到的风声,现在格外清楚地从耳边挂过。宋知意缩在被衾里,昏昏沉沉之间听到了鼓楼的敲钟声,已经是深夜了,但隔壁号房还有隐隐的烛光传来。这考生下午病成那样子,现在还熬油夜战,宋知意不禁替他感到有些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