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科举日常——小飞鸣【完结】
时间:2024-04-05 23:07:51

  “原是如此,”宋知意点头,对杭觅阳道:“杭县丞,劳烦你一会儿到了县衙取一份丹山县的县志给我,还有丹山县各村的基本情况,我也需要一份。”
  杭觅阳道:“是,知道您要来,下官前几日就准备好了。”
  宋知意夸赞道:“甚好。”
  杭觅阳受到鼓舞,又积极道:“还有一事,凉州府衙前日差人来送信,说是各县知县都已经陆续到达,沈知府要于本月廿八请各位知县去一趟府衙,也就是七日后。”
  “我知道了,”宋知意略略一算,道:“凉州府衙在丹山县以北百里,不知两日时间够不够赶到?”
  杭觅阳回答:“足够了,下官曾去过一次,若是骑马,一日半就能到。”
  县衙很快就到了,宋知意将告身和官照取出验明,便算正式上任了。有百姓来报官说自家牛被偷了,县尉柳志便先去处理了,由杭觅阳带着宋知意去了县衙后边的知县居所。他热情介绍道:“宋知县,这两进小院外院和内院的下官已经差人收拾好了,您和您友人二人住是足够宽敞的,若是还有仆役,也可住得下。”
  宋知意大致看了一下小院,虽是陈旧,但也还算是干净整洁。方才他从县衙一路走过,里面有不少衙差小吏正在办事,见新知县来了,都停下手中的活向他行礼。虽说经过丹山县的人都会忍不住感叹一句“苦瘠甲天下”,但这里的县衙看起来还能正常运转,就这点看来,还是比玉双县要强的。
  再看一眼,宋知意又觉得不对,问杭觅阳道:“这院里无井口打水吗?”
  杭觅阳摇头,道:“丹山县这一块取水都是依靠丹山上流下的丹河水,因为此地的井要么挖不出水,要么人喝了会得病,所以一般有井水也都是给牲畜喝。每日清晨都会有人运水到县衙来,您若要取水,可以用西北角那处的大缸里的水。”
  “靠丹河水,”宋知意想到方才县尉说的话,又问道:“若是到了冬季,丹河结冰该如何呢?”
  “百姓一般都会备下好几个这样的大水缸,在丹河断流前就把缸装满以备冬日饮用,除此之外,就是收集雪水了。”
  宋知意听了,心中感叹丹山县百姓生活不易。杭觅阳说到此,也是叹息道:“也是因此,每至冬季临近,就有不少百姓要偷偷向南迁,冬日难捱,所以先前的郭知县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时间长了,有些百姓一去不复返,生活在丹山县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
  宋知意心中叹气,这情况还真是棘手,不过他并未把这种情绪表现在面上,只拍了拍杭觅阳的肩,道:“行,我知道了,你先去忙你的,我先把东西收拾了便来县衙后堂看县志。”
  待杭觅阳走后,宋知意一下就卸了身上的劲,方才为了拿出新官上任的气派,可是铆足了劲,不敢在未来的两位同事面前露怯。现在人走了,总算能松快松快了。他把行囊往院中的石桌一放,坐下歇气道:“这儿的条件比我想的还要恶劣啊。段剑士,你要住哪间房,你先选吧。”
  “我都行,你安排吧,”段茫已走到方才杭觅阳所指的大水缸面前,用水瓢舀一了一瓢痛饮而下,喝完满足感叹道:“这儿的水还怪甜的。”
  “你悠着点喝吧,冬天就没得喝咯。”宋知意伸了个懒腰,活动活动筋骨便又拿起行囊往房里去了,一会儿还得去把丹山县的大致情况都过一遍,得赶紧收拾收拾了。他边拿钥匙开锁边对段茫道:“你住我隔壁那间吧,这样夜里有什么动静也好有个照应。还有,这水不是我们自己打的,还要劳尝尽天下草药的段剑士多费心了。”
  ……
  宋知意要看的东西杭觅阳很快就给送过来了,丹山县的县志倒是比玉双县厚多了,宋知意一直研究到深夜,才绘制出一副简略的地图来。又根据地图,圈定好了一个典型的丹山县村庄,打算明日处理完县衙的事后便去看看。
  翌日,宋知意起了个大早,想着将县衙内堆积的事务简单处理后赶紧去村庄看看。根据他先前跟黄筠做事的经验,一般要到午后才能腾出空闲时间来去县衙外头。可这丹山县县衙的事情却比他想象中的少,一来是百姓都在忙着放牧,无大事便很少上县衙来,二来是丹山县县衙的人手实在是要比玉双县的完备太多,很多事他只需给个大概方向,就能交由衙中的差吏办了,不用事无巨细地亲力亲为。
  且因为有之前历事的经验,宋知意所交待之事都是差役们力所能及能办好的,这一下处理事务的效率又高了许多。差役们昨日见这位新知县是个年轻小伙,又是京城来的,还以为他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少爷,估计需要不少时间磨合适应,可没想到新知县对县衙的办事流程很是熟悉,上手也很快,他们心中不仅暗暗叹服。
  宋知意并不知他们心中所想,在处理完今日事务后,便把还在床上的段茫挖起,道:“段剑士,起床了,该出门了。”
  段茫这段日子都在赶路,昨晚终于能好好睡上一个安稳觉,朦胧间见宋知意竟然已经穿戴整齐站在床边,感叹道:“你精神也太好了吧。”
  今日宋知意要去的村庄叫元古村,待他托着段茫赶到时,已经是辰时半了,村民们已经干完了一轮的活。各家各户的院子里晾了一地的牛粪,丹山县树木少,也无柴可砍,当地人都是用牛粪来代替柴木生活做饭的,亦或是用牛粪糊墙,用来抵挡冬天的大风。
  宋知意走了一圈,发现这儿的百姓都很是忙碌,要么是在晾牛粪,要么是在赶着家中的牛羊去放牧,他和段茫正想找地坐坐休息下,等百姓闲下来后去找他们搭话,身后却传来一声呼唤,宋知意回头,只见一个腿上绑着木板的大爷,正坐在自家院子中的小板凳上,朝自己和段茫挥手。
  --------------------
第132章 蓄水
  ==============
  “大爷,您是在叫我们俩吗?”宋知意指了下自己。
  大爷朝宋知意做了个过来的动作,道:“是叫你们,你们是从哪里来的?以前没见过你们两个啊。”
  宋知意走过去,笑答道:“我们是新来丹山县衙做工的,您没见过是正常的。”宋知意想跟这里的百姓拉进距离,所以并没有透露自己的知县身份。
  宋知意出县衙时便换上了一身常服,所以大爷也没有怀疑,只是嘟囔道:“现在还有人来这小山沟里,也真是奇了怪了……”
  宋知意俯下身,对坐着的大爷道:“大爷,您叫我们俩来什么事?是有要帮忙的地方吗?”
  “腿断啦,干不了活,”大爷便说着便拍了下自己绑着木板的那条腿,道:“闲得慌,看到你们俩个小伙子也在这儿晃悠,就喊你们陪我说说话。”
  宋知意看着他那条腿,道:“大爷,您这腿是怎么变成这样的?”
  大爷用手指了下牛棚,道:“年纪大了,跑不动这些东西,被这小黑玩意儿撞了。”
  宋知意和段茫顺着大爷手指的方向看去,之间那里站着一只黑色的小牛犊,头上长着一对新生的小角。段茫惊讶,口直心快道:“它就这么一点大,还能撞得了人?”
  大爷道:“哦呦,你可别小看它,家里的牛犊就属它劲儿大,气性也大,说不得骂不得,鞭子打还用角撞你,我这条腿就是赶它的时候被撞坏的。”
  段茫显然不相信大爷的话,道:“这小牛犊子我也不是没有见过,都是温顺的,再说了,这小牛角顶人能有多疼……”段茫话还没说完,那黑色小牛就仿佛听懂了段茫话中的轻视,抬起蹄子就往这儿撞来。段茫余光瞥到,赶紧将身子一扭,叫那小牛犊扑了个空。小牛犊哪能甘心,说着又立马掉头往段茫这边撞。段茫这回闪躲不及,肚子被牛肚结结实实撞了一下,一屁股摔到了地上。黑色小牛见了,这才满意地在地上蹭蹭蹄子,跑开了。
  “你,你……”段茫一手捂着肚子,一手指着小牛犊,想骂却又骂不出来。宋知意赶忙上前去扶起他,道:“你没事吧,还能站起来吗?”
  段茫在宋知意的搀扶下歪歪扭扭站起来,道:“我没事……”
  大爷摇头啧啧道:“我说了吧,这小牛犊凶得很,栓也栓不住……”
  段茫心服口服道:“我信,我信了,你们这的小动物脾气比我们那里大多了。”
  宋知意把段茫扶到一边的椅子上坐下,又问大爷道:“您家里的其他人呢?出去放牛去了吗?”
  “我家就剩我一个了,老婆子是走了好久了,女儿前几年跟着她夫家迁走了,往南边去了。丹山这地方啊,太破,太穷,留不住人的。”大爷这话说得很平静,似乎并不为孤身一人而感到悲痛。
  宋知意听了怔了片刻,不过很快又道:“那您家里的这些牛就靠您一个人照顾吗?”
  “我一个人哪里管得动,家里还有条狗呢。狗每天跟着我放放牛,这阵子我走不了路,放牛也全靠它了。不过也是条老狗了,它要是走在我前头,那我可是真管不了这些牛羊了。这地方又种不了地,也不知道那之后该怎么活。”大爷说完,又长叹一声,道:“活一天是一天吧。”
  宋知意听完,就已经蹲下身,抓了一把地上的土,用力一抓,只见黄色的土壤化成细碎的粉末从他的指尖流下。他先前在南疆经常跟村民们一起种地,所以对各类土壤的类型还算了解,摸一摸,看一看,也能把这种土地适合种什么作物说个大概。
  其实现在他脚下的土地比之玉双县的土地是要肥沃些的,但这里却种地难,原因大概只有一个。
  宋知意抬头问道:“大爷,这里不能种地,是因为没有水灌溉吧?”
  大爷一愣,本半躺在椅子的身子坐直了,道:“这你都能看出来?”
  宋知意笑笑,悄悄指了下段茫,道:“不瞒您说,我的那位朋友极擅种地,看不出来吧?我就是跟他学的。”
  “这确实看不出来啊,看着就是个莽撞小伙,”大爷瞥一眼段茫,摸了下下巴,又道:“不过这缺水也是没办法的事,丹河就那么一条,都是靠着丹河那点水才能长些草,养养牛羊就差不多了,种田是想都别想了。任他是什么种田大家来都没法,连军队士兵屯田都不来我们这。”
  宋知意点点头,又道:“这样的话,还需赶在丹河冻住前,就准备好过冬的水,是吗?”
  “唉,你不说我差点还忘了这回事了,”大爷又倒下了,道:“被那小黑玩意一撞,也是走不动了,还不知道今年该怎么抬水回来了。”
  宋知意安慰道:“您别担心,先安心把腿养好,走不动路,我到时候来帮您挑。”
  大爷听了又是一愣,这陌生小伙竟然这么好心?他疑惑道:“你们不是来县衙做工的吗?能待那么久?”
  “自然,我们还得带上几年呢,”宋知意微微一笑,道:“我先帮您把牛棚里的牛粪挑出来晒到院里吧,之后我再去别处逛逛。”
  大爷就眼睁睁地看着宋知意推动了小推车,毫不嫌弃地捡起牛粪装了进去。大爷揉揉眼睛,捡牛粪这活就连他们本地稍微讲究些的人都是不愿意干的。他瞧这个外边来的帮工小伙看着干干净净,许是在县衙做些文书算术一类的工作,没想到干起这脏活来竟是眉头也不皱一下。
  宋知意手脚利索,很快就推出一车一车的牛粪来。直到他全部做完打算拉着段茫走时,大爷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宋知意下午又去元古堆村的其他地方走了走,同村民交谈时,宋知意发现他们的生活与方才那位大爷比也好不了多少,苦于没有水的匮乏,当地的百姓几乎都是靠养牛养羊生活。还有像大爷那样行动不便的,更是基本生活都成问题。
  宋知意这日回到县衙后便去了县衙的藏书阁内。现在丹山县的村民面临主要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生活用水取用不便,二是有村民想要种地,却没有灌溉用水,也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加之周边地区的战乱,丹山县的百姓越来越少。宋知意来藏书阁,就是为了找到有没有记载蓄水,引水之法的书籍。只是这丹山县本就人少,书籍上关于此地的记录就更少了。关于治水的书籍中,多是写防水之法,而蓄水之法甚少。
  宋知意一直找到半夜都未寻到合适的方法,只能先回房休息。今日忙了一天,他很快就沉沉睡去。
  第二日,宋知意也是早早就将县衙事务处理完毕,正打算去第二个村庄看看时,一名衙差来报:“宋知县,外头来了一年轻男子,说是您二哥,从北关军器局来,小人方才已经查验,他所带确为北关军器局的牌子。”
  宋知意听完一喜,这是宋知远来了?他忙道:“快快将人请进来,不,我亲自去接他。”
  宋知意走到县衙门口,果然见到正在门旁等候的宋知远。在北关军器局历练了大半年,宋知远肉眼可见地黑了不少,行至之间也成熟了许多。兄弟相见,两人皆是激动。宋知意将宋知远带到后院的屋子中,又沏了热茶给宋知远。
  宋知意坐在他对面,笑道:“二哥来得正好,今日县衙的事务都处理完了,咱们正好能说说话,一起吃个饭。”
  宋知远将茶一口喝完,似乎很是口渴,将茶杯放到桌上后又摆摆手道:“饭就不吃了,我本就是有事要办,恰好路过此处,顺路来看看你。不过方才我观这衙内人员整齐有序,你又不到半日便将事情都做完,可知是适应得还不错。”
  “二哥火眼金睛,”宋知意毫不吝啬地称赞,又道:“不知二哥此行是要办什么事,如此匆忙?”
  “军器局最近在研制新武器,需要夯实城墙为基。你也知道北关这天气,城墙需得耐雪水,耐寒耐热,要用一种名为‘三合土’的材料,分层夯实才行。我就是个跑腿的,是去采购三合土的材料。”
  “三合土?”宋知意重复了这三字,似乎想到什么,问道:“这土能防水吗?”
  “自然是可以的。怎么了,你也对这个感兴趣?”
  “我知道了。”宋知意拍了一下桌子,突然起身。
  宋知远奇怪地看宋知意一眼,道:“你知道什么了?”
  “既是能防水,那便也能蓄水,我想到该怎么做雨水窖了。” 宋知意长舒一口气,从昨晚想到现在的问题突然有解了。昨夜翻阅书籍时,他想起前世见过许多生活在干旱地区的居民会修建雨水窖来蓄水。这确实是个蓄水好办法,但如果修建雨水窖的话就需得在建成后进行防渗漏。丹山县多是黄土,雨水一落便会轻易顺着土流入低下,更别提蓄水了,但这个时代又好像没有何时的防渗材料。不过方才宋知远一提这三合土,宋知意突然想到了一个好法子。
  --------------------
第133章 夜宴
  ==============
  宋知意兴奋道:“二哥,这三合土的做法方便说说吗?不是军器局的机要吧?”
  “倒也不是,不过这东西除了砌墙也干不了什么,”宋知远本想问宋知意要做什么,可见宋知意已经动作迅速地把纸笔拿了过来,只好道:“这三合土即灰土,是石灰与黄土之混合。灰土按四六掺合,石灰四成,黄土六成,用糯米、羊桃藤汁和匀,就可制成三合土。[1] 不过羊桃藤多长与南方,用北关常见的酸果代替亦是可行。”
  宋知意唰唰几下写完,问道:“就这些吗?”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