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来的相公是皇帝——程十七【完结】
时间:2024-04-25 23:02:17

  薛灵栀暗自惊奇,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转变态度。是因为自己那番话说得他哑口无言?还是自己哭得厉害他良心发现?
  不管怎样,肯商量就有希望。
  定了定心神,薛灵栀道:“你先提要求。”
  赵晏哂笑,他能提什么要求?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不是明摆着他妥协么?不对,要求该提还是要提的,否则真变成他对她唯命是从了。
  “入赘一事,要我同意也可以。”赵晏缓缓说道,“不过,你必须答应我三件事。”
  薛灵栀眼睛一亮:“别说三件,四件都行。”
  “第一,以后不许在我面前哭。”
  薛灵栀忙不迭点头保证:“可以。”
  她本就不是爱哭之人。
  “第二,以后遇事不许擅自行动,要先和我商量。”
  “行。”薛灵栀答应得爽快,心想,以后应该也没什么事了吧?“第三呢?”
  赵晏略一思忖:“第三以后再说。”
  “也行。”薛灵栀想了想,小心翼翼而又满怀期待,“那,张公子,咱们这就算说定了?”
  “算吧。”赵晏的语气颇为勉强。
  这哪是说定?分明是他的退让。
  罢了,反正是假的,娶妻还是入赘有什么区别?
  薛灵栀粲然一笑:“来,张公子,咱们击掌为誓,不许反悔。”
  月光下,少女秋水盈盈的眸子里盛满了笑意。
  见张公子迟迟不动,她伸出了右手,轻声催促:“来嘛来嘛。”
  “幼稚。”赵晏不胜其烦,轻嗤一声,抬手在她白嫩的掌心轻轻拍了三下。
  三击掌毕,薛灵栀彻底放下心来。
  很好,今晚就去改婚书。
  赵晏则目光微转,无意间看见一旁的影子。
  明明是错身而立,但此刻两人的身影却奇迹般地交叠在一起,看上去十分亲昵。
  赵晏微微一怔,若无其事移开了视线。
第20章 招赘
  次日,刚交巳时,薛家就有客至。
  这次十一太爷并未露面,只有六叔公、九叔公和薛老四。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两位老者。
  薛灵栀认得,两人分别是同村李姓和王姓的老前辈,在村里颇有些名望。
  六叔公含笑道:“请李老和王老过来,是做个见证。怎么?不欢迎?”
  ——本是要请村长的,但村长一大早就去镇上了。没办法,只得另请了两位乡老。
  “哪能呢?六叔公说笑了。”薛灵栀微微一笑,请他们入内。
  乡下人家,没有正经会客的厅堂。摆放着桌椅的院子,便是天然的待客场所。
  众人依次坐下,薛灵栀贴心地为他们倒茶。
  六叔公摆一摆手,一脸慈爱:“我们这回是为你的婚事来的。虽然你爹没了,但你不用担心。你的亲事,族里会帮你张罗。”
  “嗯,有劳六叔公了。”薛灵栀应声道谢。
  一旁被请来做证见的两个老者诧异地看了她一眼,这姑娘说话温和,落落大方,不像是薛九根说的“刺头”啊。
  六叔公也有点意外,继续说道:“对了,张二郎是不是还在隔壁?去叫他过来。我们和他谈谈聘礼的事情。”
  薛灵栀犹豫了一下:“聘礼?你们和他谈?”
  “不行吗?”六叔公面色微沉,“你成亲所需要的一应花费都由我们出钱,我们和你夫家谈聘礼有什么不对?”
  “没有不对。只是,我成亲的花费,真的都由你们出吗?”薛灵栀眨了眨眼睛,有些不敢相信。
  六叔公笑笑:“这还能有假?”
  一个姑娘,成亲能花多少钱?左不过是些嫁妆。两床薄被也就打发了。
  薛灵栀闻言,轻舒一口气,小声道:“你们肯帮我出钱,那可真是再好不过了。我正愁没钱呢。”
  “去吧。”六叔公挥一挥手。
  薛灵栀答应一声,快步离去。
  然而她并不是去隔壁李家,而是转身去了父亲书房。
  过了一会儿,她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手中拿着一物:“这是我爹爹当年和张家伯伯签的婚书,上面标明了成婚时我们家要出聘礼十两……”
  “多少?”薛老四腾地站了起来,两眼冒光,“十两?”
  竟然比孙麻子给的八两还要多!张家果然有钱!
  薛灵栀点一点头,迟疑着问:“这十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你们什么时候拿给我?”
  “你糊涂了?我们是女方,聘礼怎么可能是我们出?我们要出的是嫁妆。”六叔公听得直皱眉。
  “不是,我们出的是聘礼。”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薛灵栀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六叔公,我没和你们说吗?我和张二郎不是普通嫁娶,是招赘。”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连默默饮茶的李老和王老也同时惊讶出声:“招赘?”
  “是啊。”薛灵栀点头,“我爹只有我一个女儿,当然是要招赘的啊。”
  随后,她又看向六叔公:“六叔公,你刚才说我成婚的一切费用,都由你们出,还作不作数?”
  “你——”六叔公是出了名的心眼多、脾气好,此刻也不由地怒火丛生,“作数个鬼!”
  他出声质疑:“不对,你之前说,你的亲事是你爹在县城时给你定下的。难道那个时候,他就知道自己命中无子了吗?非要给你招赘?”
  薛灵栀心里咯登一下,面上却十分镇定:“对啊,我爹娘那个时候就想分开了,我爹也没有再娶的心思,可不就命中只有我一个女儿吗?不信,你们看婚书。”
  听她提到“婚书”,薛九根劈手便要去夺。
  薛灵栀哪敢给他夺走?她紧紧握在手中,接连后退好几步,口中叫道:“九叔公,你别激动。”
  薛九根哪肯听?六叔公和薛老四也吵嚷着要看婚书。
  一时间,院子里乱糟糟的。
  两个老者在一场忙打圆场:“别吵,坐下来慢慢说。大郎闺女,你把婚书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叔公又不识字,万一不小心撕坏了怎么办?”薛灵栀不肯。
  吵吵嚷嚷之际,有三人走了过来。
  是隔壁的李叔李婶和张公子。
  看见他们,薛灵栀顿时眼睛一亮,攥着婚书迅速跑到李婶身侧。
  趁着这短暂的安静,李老道:“我略微识得几个字,自认也算公允。拿过来
  忆桦
  给我瞧瞧。”
  薛灵栀面带犹豫之色,并未立刻应下。
  她隐约听说过李老为人正派,但他毕竟是六叔公他们请来的。
  李老微恼:“这么多人在这儿,还能让谁撕了不成?”
  薛灵栀这才上前,警惕地看了薛九根一眼,手拿着婚书给李老看,同时提防着旁人来夺。
  赵晏看在眼里,不由哂笑,假造的婚书罢了,造了两份呢,值得她这般小心?
  尽管如此,他仍是站在了她身侧,帮她隔开虎视眈眈的族人。
  李老有些眼花,后退一些,眯着眼睛细看一遍,告诉众人:“是招赘。”
  看到婚书内容后,他就再无一丝怀疑。
  知道在场好几人不识字,李老干脆清了清嗓子,念道:“今有河东张卓,凭周是做媒保亲,以次男延之,与永宁薛公文定长女灵栀缔亲,入赘薛家,收银十两,以作聘金。自聘定后,择日成亲,惟愿夫妇偕老,恩爱不移,今充婚书为用者……你们看,下面还有签字和手印。”
  “假的!肯定是假的!”薛九根高声叫道。
  “怎么可能?你们看这婚书虽保存完好,但纸张泛黄,字迹明显有了些年头,绝非近期伪造。我见过薛大郎的字,确实是薛大郎亲笔手书。”李老神情不悦。
  薛灵栀松一口气,看来自己造假很成功。她站在李老身侧:“你们要是不信,咱们就去报官,由官府辨一辨真假。”
  六叔公与薛九根等人面面相觑。
  她敢报官,难道是真的?
  李老不赞成道:“多大点事,村里就能处理,用得着报官?以为那官府是好去的?”
  薛灵栀立刻垂下脑袋,做虚心受教状:“李老说的是。”
  六叔公却再次提出质疑:“你们不觉得太巧了吗?一给她订亲,她就说有婚约。一商量聘礼,她就说她是招赘?先前怎么不听她提起?”
  王老和李老对视一眼,此事确实有些巧了。
  “可是,本来就是我爹早年定下的招赘婚约呀。”薛灵栀心思一转,一脸委屈,“我以为你们知道的。所以才没给我爹过继嗣子,让我摔盆打幡。”
  停顿一下,她又质问:“难道你们真想让我爹断了香火?天呐,你们怎么这般恶毒?”
  ——其实爹爹薛文定并不在意这些身后事,但并不妨碍她以此做筏子。
  果然,她一提到“香火”,李老就严肃了面容:“论理,你们薛家的事,我一个外人不该管的。但你们既然请我做了见证,我少不得要多嘴两句。薛大郎无子,要么女儿招赘,要么过继嗣子,断没有让人断了香火的道理……”
  他还记得,薛大郎下葬,是女儿摔盆打幡,随后各种祭祀,也是女儿主祭。
  “是啊,既然人家薛大郎生前定下给女儿招赘,那就招赘嘛。你们不要阻拦。”王老跟着附和。
  断人香火这话有些严重了。
  六叔公连忙辩解:“我们不是阻拦,是这事儿太蹊跷。至于没过继子嗣,是因为大郎居长,侄子太少。就算有,每家也才只有一两个儿子,没法出继。”
  说到这个,他就懊恼不已。当初薛大郎刚去世,族里确实曾提出过继一事,但众人不舍得自己子孙出继,又不愿大郎的家业便宜嗣子,商量之下,决定绝户吃到底:不过继,直接嫁掉他的女儿,瓜分他的财产。
  “这就对了,薛大郎知道侄子少,干脆就让女儿招赘,很合理啊。哪里蹊跷了?”李老有心让双方各退一步,“当然,这十两银子的聘礼,让族里出,是有点强人所难了。”
  “可是,这是六叔公亲口答应的啊,怎么能反悔不认呢?”薛灵栀并不退让。
  六叔公等人气得几乎仰倒。这死丫头还真是蹬鼻子上脸。
  王老轻咳一声:“我说句公道话,大郎闺女招赘,旁人不要干涉,但这聘礼,数额太大,不能让族里出,你自己想办法。”
  “那好吧。”薛灵栀十分遗憾地点一点头,又恳切地道,“叔公,你们把族里种我家的三十四亩良田还给我吧?这样我就能凑够给张家的聘礼了。”
第21章 婚期
  当年薛文定回村后,置办不少田产。除了留下一亩菜地自种外,其余皆租给族人,每年只收取少量粮食做租金。
  他花重金置的田,土地肥沃,灌溉方便,每年产量都不错。
  多年来,薛氏族人早习惯了拥有这块好地。如今骤然听薛灵栀讨要,薛九根怔了一下,怒不可遏:“你做梦!”
  “我们家的田地,我要回来,怎么就成做梦了?”薛灵栀委屈极了,“平时给你们种也就罢了。现在我连招赘的聘礼都拿不出,你们也不肯还我。难道不是你们催我成婚的吗?这会儿就不怕拖到三年后官府惩罚了?”
  少女声音清脆,控诉时隐约带着几分哭腔,旁人听在耳中,不免心生同情。
  赵晏下意识看了她一眼,又飞快移开视线。
  王老当即心下恻然,拈须道:“嗯,说的也是啊。”
  六叔公见势不妙,忙道:“是什么?庄稼种下去,还不到收的时候呢。要停租至少也得等收了粮食之后。”
  “确实,没有这时候还租的道理。”李老点头,试着从中调解,“你们若信得过我,不妨听我几句劝。”
  不等众人开口,他就对薛灵栀道:“大郎闺女,你年轻力单,三十多亩地肯定种不过来,不如先给你族里人种着。至于聘金,慢慢想办法。”
  ——李老一眼就能看出薛家众人想吃绝户的心思,在他看来,必须得给薛家人留一点好处,这样才能安抚一二,以免他们气急败坏,把事情闹大。
  随后,李老又转向一旁的赵晏:“你就是张二郎吧?的确是一表人才。薛大郎厚道,招赘婿还给这么重的聘礼。只是薛家现下是什么光景,想必你也看到了。大郎去的早,留下他闺女一个人孤苦无依。让她一下子拿十两银子,着实为难。你看能不能修书一封给河东张家,道明情况,让这聘礼延缓一段时日?”
  先把婚事办了,以后的事,他们小夫妻俩自己发愁吧。
  瞥一眼薛姑娘,见其并不反对,赵晏略一颔首,勉强答应:“那我姑且一试。”
  还以为这个李老有多高明的本事呢,原来也不过是“拖”字诀。
  李老甚是满意:“好了,那聘礼的事情,就先这样了。现在,咱们来谈谈什么时候成婚。你们热孝成亲,得越早越好。我看两天后就是个吉日,定在两天后怎么样?也不用大办,一切从简。”
  薛灵栀佯装羞涩低下头去,声音极低:“嗯,听李老安排。”
  赵晏轻哂,心想:两天后就成婚,还真是随意。
  “二郎意下如何?”李老正在兴头上,甚至连“张”都给省了。
  意识到是在问自己,赵晏眉梢微动,也跟着道:“嗯,听李老安排。”
  听着他一字不差的话,薛灵栀暗暗放下心来。很好,他说话算话,也肯配合。
  李老更满意了几分,又看向薛家三人:“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本来以为十拿九稳的聘礼飞了,六叔公等人此刻一肚子火,偏生一时半会也没有破局之法,只能摇一摇头:“没有。”
  “那就这样定下了,回去吧。”
  临走之前,李老还不忘叮嘱薛灵栀:“去你爹坟前上一炷香,把这事儿告诉他。”
  “嗯嗯。”薛灵栀连连点头,表示记下。
  薛家三人怒气冲冲离去,直奔十一太爷家中,简单几句话讲明方才之事。
  “招,招赘?”十一太爷愣在原地,好一会儿才回过神,“你们看见婚书了?果真是招赘?”
  六叔公点头:“是的,李老亲口读的,不会有假。我也看了几眼,是有招赘的字样。”
  “那婚书会不会是假造的?”十一太爷犹带着一丝怀疑。
  “有些年头了,应该不是假的。要是假的,李老能看不出来?上次薛大郎‘七七’,她好像也提过婚书,但是当时没拿出来……”
  十一太爷略一思忖:“对,我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一回事。这丫头心机重,早知道婚书的内容却藏着掖着,故意设了圈套让我们钻,好藉着机会让咱们归还田地。”
  其余几人深以为然。
  “那,田地要还给她吗?”薛老四问。
  薛九根怒道:“凭什
  依誮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