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南风音子【完结+番外】
时间:2024-09-24 14:40:04

  因为前面两个嫡亲的哥哥夺嫡失败,两败俱伤,李世民看好的李恪没有朝臣支持,这才轮到了李治。
  李治能当上太子,是他的舅舅长孙无忌极力推荐的结果。在李治当上皇帝之后,长孙无忌构陷李恪谋反,从此甥舅产生了嫌隙。
  李治要除去长孙无忌,为此,找到的帮手就是武则天。】
  唐太宗李世民心中一咯噔,夺嫡失败,两败俱伤?两个嫡子都没了???
  效仿他在玄武门弑兄杀弟?
  他心中只有高明一个太子人选,即便高明有脚疾也无伤大雅。
  让他另选别人,除非高明不在了。
  坚定地认为皇帝丈夫怎么都不会废太子的观音婢:“……”
  长孙无忌心中骂骂咧咧,他的好外甥啊。
  【我们知道,汉高祖刘邦因为太子刘盈不像自己,想要改立像自己的刘如意为太子,遭到了群臣的反对。吕雉逼张良出谋划策,请出商山四皓才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
  刘邦驾崩,刘盈即位后,吕雉对还只是一个孩子的刘如意斩尽杀绝。
  刘如意的死,刘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难以想象以史为鉴的李世民也会犯下这种错误。】
  汉高祖刘邦再次听到天幕提及此时,还是气不打一处来。
  他和吕雉有着共患难的情分在,但是这点情分抵消不了吕雉杀他最喜爱的儿子,吃里扒外,只顾着娘家,大封诸吕为王,培养外戚势力。
  想为娘家谋福利,来求他啊,只要不过分,他还是会拉一把的。
  【同样的,李世民觉得李治性格懦弱,不适合当皇帝,想要立文治武功都很像自己的李恪为太子,遭到了长孙无忌和一众朝臣的极力反对。
  这事就没成。
  朝臣为什么反对李恪成为储君呢?不是因为李恪的母亲是杨广的女儿,而是因为李恪只是庶子。在有嫡子的情况下,朝臣不会支持庶子即位。
  太子李承乾被废之后,朝臣支持的是李泰和李治,压根没有李恪啥事。
  李恪也没想着去争。】
  【太子李承乾没有谋反的时候,李世民对李泰十分的偏爱,在李承乾担心自己的太子之位不保,谋反失败之后,李世民没有考虑偏爱的李泰,而是想立李恪,这操作也是很迷。
  有种说法是担心立李泰,已经被贬为庶人的李承乾和晋王李治不得活,为了保全两个嫡子才立李治。
  之后又嫌弃李治的性格当不好皇帝,想要改立李恪。
  李恪也是倒了大霉了。】
  唐太宗李世民对长孙无忌的印象一直都不错,认为长孙无忌是股肱之臣,没想到也会做出构陷李恪谋反的事情来,实在是太令他失望了,冷冷地瞪了长孙无忌一眼。
  待天幕盘点结束,看他怎么收拾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的冷汗都下来了,拜天幕盘点所赐,李恪还会不会倒霉不知道,他现在要倒霉了。
  不过后果应该不会太严重,到身死的地步。
  毕竟事情还没有发生,陛下没有理由因为子虚乌有的事情怪罪与他,就是恐怕今后不会再得到重用了。
  【唐高宗李治知道李恪是冤枉的,但是以他皇帝之尊却没有能力将李恪保下,感受到自己的皇权受了威胁。
  想当初,太子李承乾实打实的谋反,唐太宗李世民都留了李承乾一命。
  李治和亲舅舅长孙无忌反目成仇。
  武则天入宫后,李治想要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后,但是遭到了群臣的反对。】
  【《新唐书》记载,武则天为了掰倒王皇后,亲手扼杀了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嫁祸给王皇后。
  《旧唐书》没有明确的记载,只是在末尾史学家阐述自己的观点,小公主应该是武则天自己杀死的。
  《唐会要》则是说小公主是暴毙而亡,武则天利用这件事嫁祸给王皇后。
  在二十四史中,《新唐书》和《旧唐书》的可信度相对较低。
  武则天到底有没有亲手杀死自己的女儿,也就成了一个谜团。
  或许是对一个女性能够当上皇帝心生不满,所以后世也有传言,武则天不光是为了当上皇后扼杀自己的亲生女儿,还为了权力,毒杀自己的长子李弘,逼迫自己的次子李贤自尽。
  传言只是传言。
  李弘极有可能是在帮助父亲处理朝政之后劳累过度,病情加重病死的。李贤极有可能是被人陷害,死于政治斗争。
  不可否认的是,李治想要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而武则天自己也想当皇后,夫妻二人一致对外,可谓是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唐高宗李治:“???”说武则天杀子,他第一个不信。
  【李治为了武则天,向长孙无忌示好,提拔了长孙无忌的三个儿子,紧接着就说王皇后无子,暗示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丝毫不领情,面对李治的讨好,依然坚持反对当时已经生下了皇子李弘的武则天当皇后。】
  汉武帝刘彻看到这里,感叹李治这个皇帝当得确实是窝囊,连废立皇后的自由都没有。李二凤没有看走眼,这李治确实是懦弱了些。
  他想到陈皇后也是因为无子,又行巫蛊之术被废的,理解李治的心情。
  自己心爱的人生了儿子,当然是要废掉无子的皇后,立心爱的人为皇后了,立爱人所生的儿子为太子。
  唐太宗李世民也不赞同武则天这样一个有野心的女人当皇后,赞许地看了长孙无忌一眼。
  观音婢:“……”俗话说的好,拿人钱财,替人・消灾。长孙无忌怎么回事?雉奴不管立谁当皇后,生下的孩子都是他亲外甥的种,有区别吗?
  【李治得不到朝臣的支持,不敢轻易废掉王皇后,直到掌握兵权的李匏煽冢李治这才硬气了,不顾文臣们的反对,将武则天立为了皇后。
  之后,李治就开始清算长孙无忌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诬陷长孙无忌谋反,迅速地逼迫长孙无忌自缢,而后再为长孙无忌平反。】
  唐太宗李世民:“???”这还是他以为的那个懦弱的儿子吗?
  【李治掌权后不久,身体的健康状态不行了,于是放权给武则天处理政事。
  在众人的眼中,李治刚登基时是长孙无忌的傀儡,在长孙无忌倒台后成了武则天的傀儡,其实不然,李治和武则天是铁桶一块。
  李治身体不行,武则天这个贤内助帮着处理朝政而已。
  外人不明就里,撞铁板上了。
  当时有个官员,名叫李义府,因为支持立武则天为后,得到了重用。在武则天协助李治处理政事的时候,一直在武则天手下办差,给了他一种李治是个傀儡的误解,对李治十分的不尊敬,结果就被贬了。
  由此看来,李治并不是众人眼中的傀儡,还是实权在握的。】
  【弘道元年,也就是公元683年,李治病逝,李治的第七子,武则天的第三子李显当上了皇帝,但是还不到两个月就被废了。
  西汉的汉惠帝去世,吕后扶植孙子登基,小皇帝得知自己的亲生母亲被杀,扬言长大后要为母报仇,从而被废,之后被吕雉杀害。
  李显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倒不是李显的亲生母亲被害,他的亲妈就是武则天,而是他想给自己的老丈人封官,遭到了反对,扬言就是将皇位给老丈人当当也无不可。
  这话一出,气得武则天把他给废了,到底是自己亲生的,再气也没有杀了李显。】
  唐高宗李治想到了李贤和李显小时候斗鸡,一看就是没出息的样。
  没有想到李显能这么没出息。
  次子李贤在才能上或许可以和太子李弘媲美,但是在品性上远远不如李弘。
  【武则天死了两个儿子,废掉了李显之后,还有四子李旦可以当皇帝,所以并没有立孙子当皇帝,而是选择了自己的幼子李旦当皇帝。
  李治病入膏肓的时候,立李显的嫡长子李重润为皇太孙,可能是怕李显也会出意外,毕竟前面两个儿子当上太子之后没多久死的死废的废。
  李旦当了六年的皇帝之后被废,武则天登基称帝。
  一般来说,被废的皇帝不会有好下场,李显和李旦是两个例外,当了皇帝被废之后还能继续当皇嗣,李显更是被重新立为了太子。
  第一次是当唐朝的太子,第二次是当周朝的太子。
  父亲是皇帝,母亲是皇帝,自己是皇帝,儿子是皇帝,兄弟是皇帝,侄子是皇帝。李显和李旦荣获“六位帝皇丸”的称号。
  李显和李旦第二次当上了皇帝之后,没有一个选择当武周的继承人,而是恢复国号为唐。】
  秦始皇嬴政:“……”贵圈真乱。
  唐高宗李治原本气愤武则天登基称帝,看到最后还是他的儿子登基,且恢复了大唐的国号,也就无所谓了。天幕曾说“六大太后系列”盘点的是历史上杰出的女性,是带有褒义的排行榜。
  既然武则天能够榜上有名,那说明在治国方面还不错,那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过程不重要,结局是好的就行。
  【在男尊女卑的古代,武则天能够以女子的身份登基称帝,是突破世俗的举动。西汉的邓绥虽然自封女君,称“朕”,但是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或许潜意识里认为女子不能当皇帝吧。】
  邓太后想了想,以自己的权势确实可以登基称帝,但是受到的阻挠肯定也大,不能去冒险。
第96章
  【李治受病痛折磨的时候,想过要退位给儿子,由武则天摄政,被朝臣给劝住了。
  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退位之后再度过问政事,被活活饿死。
  李治要退位可以,但是退位之后就不能够再干涉朝政了,难忍的病痛只是一时的,身体好点了之后估计会忍不住干政,那么下场就不怎么好了。
  所以还是不退位更好,受病痛所累的时候让武则天顶着,身体好些了就自己来。
  于是唐朝出现了二圣临朝的局面。】
  唐高祖李渊深有感触,他被迫成为太上皇之后就不再过问政事了,所以晚年过得还算可以。
  【武则天摄政,水平怎么样呢?首先她是得到了李治的认可的,放心地把军国大事交给武则天。
  李治临终的时候,将皇位传给太子李显时是怎么说的呢?《旧唐书》记载,李治的遗诏:“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
  如果武则天在军事和国事上处理的一塌糊涂,或者李治活着的时候,武则天从未插手过这一领域,李治下这样的遗诏,就不怕把国家搞得一团乱吗?
  可见武则天在当皇后的时候,已经把军国大事处理的非常好了,起码得到了李治的认可。
  或许我们怀疑李治处理军国大事的能力,可以看看政治家、军事家对武则天的评价。
  我们的毛爷爷评价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明宣宗朱瞻基觉得李治是对李显不放心,所以才把军国大事交给武则天裁决。
  在他看来,李显明显是武则天三个儿子中能力最差的一个。
  换成是他,若是对儿子的能力不放心,他也会弄个遗诏,国家大事先听皇太后、皇后的,倒不是因为她们的能力有多强,单纯只是因为儿子太没用了。
  不过,他亲娘确实有能力,不知道会不会上六大太后系列的盘点。
  天幕说他死的早。
  如果真的到了那个时候,长子朱祁镇还未长成他期望中能够做一个好皇帝的模样,那就只能废后废太子了,以免重蹈覆辙。
  不到最后一刻,他舍不得皇后。
  【武则天的政治才能暂且不提,她有容人之量,是骆宾王成就的美名。
  在古代,讲究师出有名,于是就有了“檄文”的出现,对敌人口诛笔伐。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作《为袁绍檄豫州文》,辱骂曹操三代祖宗,曹操惜才,打败袁绍之后非但没有杀掉陈琳,还重用陈琳。
  陈琳不是檄文写的好吗?那就专门写檄文好了。
  武则天废掉李显这个皇帝后,当年支持立武则天为后的李薜乃镒悠鸨造反,“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武则天看后叹息,这样的人才不能为己所用,由此可见武则天的容人之量。
  骆宾王恐怕难以相信,他的《讨武紫》会成为了证明武则天清白的佐证。】
  天幕上出现了《为袁绍檄豫州文》和《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全文。
  魏王曹操:“……”这个天幕异像是各朝各代都能看见,现在极有可能他祖宗也看到了。
  唐太宗李世民看到这篇檄文,认可了骆宾王的才华。这样的才子,怎么没有被李治重用呢?
  太子李承乾看完,佩服曹操和武则天的肚量。
  于志宁、孔颖达之流,没有金刚钻就别揽这瓷器活,写不出能与陈琳、骆宾王所作檄文相媲美的文章,就闭嘴吧。
  没点才气,还想对他管东管西。
  他也不管天幕异像还在继续,直接要求道:“父亲,我要才气能够比肩骆宾王的人做我的老师。”
  于志宁、孔颖达等人滚蛋吧。
  李世民没有想到一向调皮的高明能够说出这样的话,那是喜出望外,当即满足道:“好,朕让魏征做你的老师。他的文采有目共睹,怎么样,高兴吗?”
  当即,他就任命魏征为太子太师。
  他此举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稳固高明的太子之位。
  天幕预知李承乾会谋反,但那是未来的事,他现在好好教导高明,一定能够改变未来。
  他希望登上皇位的是高明。
  满脸都写着高兴的李・强颜欢笑・承乾:“……”什么叫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
  好家伙,魏征不是父亲的镜子吗?这是要也给他照一照的意思?
  一点都不想和父亲一起照镜子。
  观音婢原本还担心李世民知晓未来之后,会放弃高明,提前废太子,现在终于放心了。
  皇太后武则天的关注点在初唐四杰上。
  作檄文骂他的骆宾王是四杰之一,看样子是无法收为己用了,那其余三个是谁?有没有希望争取一下?
  骆宾王:“???”成全武则天惜才的美名也就罢了,怎么还成了证明武则天清白的佐证?这从何说起啊?
  天幕接下来的盘点给了他答案。
  【《新唐书》言之凿凿地说武则天亲手扼杀自己的亲生女儿,毒杀自己的亲生儿子李弘,效仿吕后将被废的王皇后和萧淑妃做成人彘。
  如果这是真的,为什么骆宾王的《讨武紫》一句不提呢?
  檄文是什么?那是逮着一点黑点就往死里黑。
  武则天亲手扼杀自己的亲生女儿,毒杀自己的亲生儿子李弘,效仿吕后将被废的王皇后和萧淑妃做成.人彘的事情一句不提太不正常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