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御史们就弹劾起两位阁老来,罪名是结党营私,弹劾的主要对象是陈阁老。
在朝为官的,就算是心不明,至少眼也是亮的。再说陈阁老的算盘都敲在脸上了,由不得人家不弹劾。
这不就是打着以后首辅去位,自己好顺势顶上的算盘嘛。
什么?为什么陈阁老这样有自信?一者,陈阁老本身就是阁老。二者,若白、陈两家真的缔结姻亲,作为亲家,白阁老能不帮忙?
如此亲亲相举,难道内阁是陈阁老他家开的不成?
幸好御史们给出的罪名是营私,而非乱政。不然这厚厚一沓奏疏,送到御前指定是个乐子。
御史们也知道,就算两位阁老联手,在圣人面前,在崇元一朝也是翻不了天的。
而陈阁老在知道自己被御史弹劾后,坐在家里放声大笑。对于御史的弹劾,陈阁老根本就不放在心上。他能入阁,道靠的可不是姻亲关系。再说前面两位亲家的官位并不显赫,不用陈阁老开后门就谢天谢地了。哪里算是结党营私?难道每一个在朝大臣,这些人的儿女都不用成家的?
陈阁老入阁之前,可是户部尚书!
全天下的钱粮田亩、赋税,都要过一遍陈阁老的眼。陈阁老主政户部这些年,户部一直累有盈余,且数额相当可观。在节省开支的同时,还做到了将这些省下来的钱积攒下来,更是一笔可观的数字。
而这一部分银钱被陈阁老立了个新名目:应急款项。
凡是朝廷有往外支出的,先从这笔款项里调拨,尽量不影响年初制定的财政计划。
这个政策无疑是成功的,户部年年节省下来的银子,不下百余万两。而应急款这一条,即便是陈阁老升入内阁,也被继任的新尚书保存下来,继续执行。
有时候萧规曹随,便是对其人最大的认可。
这便是陈阁老的政绩,弹劾的奏疏像雪片一般飞向御前,陈阁老连个喷嚏都没打。
想做首辅嘛,不算什么大毛病。陈阁老的心思,圣人知道,百官知道,就连白阁老,也是知道的。
白阁老毕竟老了,这副担子还能担多久?陈阁老想顶上,他必虚位以待。
但有时候,内阁就是个看资历人望的地方,这点上陈阁老远不如白阁老。所以陈阁老只能慢慢地熬资历,即便他在户部任上确实精明强干。
年轻可以是宽容,可以让办事不力变成尚需历练。而年轻同样可以是借口,将晋升向后无限期延长。
对于陈阁老而言,他无疑是幸运的。在足够年轻,尚有余裕的人生里,成功进入内阁。
陈阁老还有充足的时间大展拳脚,不必把光阴耗在不相干的地方。对于能否成为首辅,陈阁老本人是乐观的。他既有办事的能力,身上也没有让人攻讦的地方,私德无亏。
在户部尚书任上几年,陈阁老敢说,他没动过国库里一两银子!便是御史弹劾,也从没有人提过贪污这个罪名。
要是真在天子脚下不动声色地贪墨了国库的银子,那陈阁老这个户部尚书,可谓是做到大成了。
不过御史也不是吃干饭的,这些弹劾虽然对陈阁老本人不痛不痒,但陈阁老那些门人,可就难说了。
陈阁老本来就底子薄,又是刚入内阁,手下统共也就那么几个人。这回让御史逮着一通猛喷,着实闹腾了好些日子。
不过这一回能和首辅家结亲,对陈阁老而言,目的已经达到。
三夫人彭氏也很满意,她对姚淑人的小女儿,实在没有什么地方可挑拣的。单单是三品京兆的女儿,便胜过旁人许多了。
姚京兆的女儿,性子有些随姚淑人,是个落落大方的姑娘。这一点就合了彭氏的眼缘,再没什么可说的,当场就把腕上的玉镯子摘了下来当作见面礼。
姚淑人也很满意,她是个精明人,和陈夫人比,也只差在丈夫的官位上。姚淑人自然能看出,这位未来的亲家母,是个性情中人。
来之前姚淑人特意打听了彭氏的为人,除了许多年前发卖过自家的奴婢外,就再没有旁的,可以值得一品的事迹流传出来了。
彭氏这个人,和她做妯娌、做朋友是没什么问题的。唯独在她手下讨生活,这是个未知议题。
姚淑人把三房的情况打听得透透的,彭氏所出一子一女,长女许了婆婆顾氏的娘家晚辈,现在就在京城住着。
长子,也就是姚淑人看中的未来女婿,现下正在顺天读书,预备今年的秋闱。
姚淑人是不打算等秋闱后再与白家议婚事的。既然已经瞧准了人,那就务必要一击即中,不能出现旁的闪失。
假如白家二少爷这一回中了,那自然是双喜临门,再没话说的。
可假若不中,自家先前便许了要嫁女儿过来,已经是表明了态度。彭氏不说捧着女儿,至少不会为难。
实际上,白家是姚淑人千挑万选出来的人家。
万一两家结亲,以白阁老和白尚书在朝中的地位,姚京兆日后行事,无疑要方便许多。便是打出阁老和尚书这两块招牌,也能震慑许多官员。
而白成理恰恰官位不高,彭氏便是升了诰命,也只能称一声恭人。有自家这个实权的三品京官在,彭氏也不会磋磨儿媳。
这样既借到了白家的势,又不用担心女儿在婆婆手下伏低做小,简直再没有比这个更合姚淑人心意的了。
夫人们在这里设宴,而跟着母亲过来的几位姑娘,则由亦安带着亦谨几人,在水榭处招待。
按说亦安受封郡王妃,婚期又在十月,不该这样悠闲的。
宗室选婚,也是要进行婚前培训的。年节里宫中赐宴,总是要参加的吧?若是在这上面亏了礼数,那可就成大笑话了。
所以惯例就是定下宗室女眷人选后,照例会有女官前来教导礼仪。
但亦安本就是御前女官,是宫里最为熟悉宫礼的几位女官之一。所以亦安的婚前培训就给免了。不然这会子哪里还有时间去招待这几位夫人的女儿,早忙得脚不沾地了。
一众夫人远远地就能看到瞧见水榭那边的几个姑娘。在亦安的安排下,茶水、点心始终是不缺的。
亦安和一众姑娘说说笑笑,和沈夫人的女儿说了几句话后,又接姚淑人女儿的话。
一众女孩儿隐隐以亦安为中心。
若是亦安不露面,指望亦谨、亦柔开口招待这几位,实在有些难办。亦和倒是不惧开口,但她性子本就绵实,一两个还好说。今儿水榭里这么多姑娘,亦和就是会分身术,也来不及照管。
亦顺又只有十岁,陪坐喝茶都嫌小呢。
这时候就显出有母亲教导的好处了。亦谨、亦柔虽然也跟着彭氏出去赴宴,但那会儿到底年纪小些,不大出门。彭氏也不是很关心,她只管着亦婵就心满意足了。
所以亦谨、亦柔没出过几回门,性子一个塞一个安静,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旁的时候还能赞一句贞静,在要出面交际时,就是个极其大的短板了。
所幸陈夫人并不要求亦谨性子有多么活泼,话少些更好。大郎媳妇知道弟妹可能是白家女后,面上虽然是一副为三郎高兴的模样,可实际上也是有些担忧的。
陈夫人长子媳妇出身并不高。这里的不高是指她父亲官位不高,陈阁老使了劲儿,也才是外放四品官。这辈子如无机缘,能混个三品荣休,便是祖上积德了。
陈夫人想想,三郎媳妇话少些也好,省得闹得家宅不宁。陈夫人次子媳妇家世更低,其父是五品京官,因看中陈家门第,便托了人去与陈夫人说项,想把家中长女嫁到陈家,这一位是嫡出。
过得这几年,陈夫人实则是想让长子媳妇管家,她自己好出门交际,给丈夫多争取一些支持。奈何长媳虽然极恭敬孝顺,就是胆子有些小,行事虽然不算猥琐,但总是谨慎过头。
陈夫人一说要她当家,这在寻常人家里,可以说是对媳妇的最高信任,想拿儿媳嫁妆填窟窿的除外。奈何陈夫人长媳就是接不过手,次子媳妇又不敢伸手,一时场面十分难看。
继而这几年,陈家一直是陈夫人当家。
看到亦谨性子这样柔和安静,陈夫人心下也是松了一口气,这下长子媳妇可以睡个好觉了。亦谨和她一样,是个安静性子。
陈夫人便是知道两个儿媳的安静是不一样的,可也不愿意深究。她又不是那种苛待儿媳的蠢货,有事必然会回护的。
一众夫人望着水榭那边的情形,都对陆氏交口称赞。什么诸如真是有气度,不愧是您养出来女孩儿,等等这样的奉承话。
刑部吕尚书的儿媳,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吕峥的妻子贺氏,与施夫人见此,相视一笑。
这些人哪里是在夸女孩子,分明是接着这个奉承陆氏,还有未来的王妃娘娘。说说好话而已,又不累人,何乐而不为呢。
吕夫人和施夫人是亲家,两家年前定下婚事,施夫人的长子迎娶吕尚书的孙女,也就是这位吕夫人的长女。距离婚期还有两个月,吕夫人便借着赴宴带女儿出来散散心。
亦安姑母的丈夫,眼下就在刑部任职,是吕尚书的下属。吕尚书入阁议事,在朝中不说身价倍增,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我瞧着她们几个倒是处得好。”吕恭人眼神极佳,一下就看出来亦安和自家女儿以及沈夫人的女儿相谈甚欢。
施夫人也来了兴致,望眼去,就见这几人确实处得好。又见沈夫人的女儿生得容色明媚,看着又是个大方的性子,一时不由动了心思。
要是亦安知道施夫人心里的想法,估计会感叹,这世上的圈子可真是小。
陆氏也看过来,“安姐儿和她们是旧识,亲热些也正常。”沈言欢是亦安在江南时的旧友,而吕尚书的孙女又是亦安来京城后新认识的朋友。
当年京中选秀,吕尚书的孙女因年不满及笄,所以没能入宫参选,吕夫人因此时常暗中庆幸。她并不眼热女官待遇,女儿家一生平平安安,不比什么都重要?
吕夫人左挑右选,这才瞧中了施夫人长子。几次相处下来,两家颇觉合意。于是交换庚帖,定下婚事,就在今年八月里。
吕尚书发妻早年离世,后也没有续娶。如今吕家便是吕尚书儿媳当家。所以吕恭人虽然只是四品诰命,但外人可没把她当四品看。
夫人们交际,除了儿女外,也谈些朝事,并不只是一味留在后宅。
“这一回若无意外,当能谋个按察使的缺出,有外放的资历,总是好的。”吕夫人说的是自家夫君。吕御史在都察院多年,年资也攒够了,现在就差政绩,所以才求了这一回外任。
“若能如此,则是幸事,恭喜夫人。”施夫人很是客气周到。两家虽已定下婚事,但毕竟没有举行婚礼,还是稍微注意些好。
吕御史将要外放,所以两家才把婚事定在今年。吕温今年十九,肯定是等不到父亲回京再成婚的。
两位夫人相视一笑。
陈夫人在旁边听着就是一叹,不为别的。她家里三个儿媳,算上亦谨,没一个能说上两句官场经的。
吕峥是左佥都御史,想要往上升,要么一直做京官。背靠吕尚书虽然不会有什么难处,但想干出实绩来,却也不容易。
便是外放,若能在按察使任上做出政绩,不说有望巡抚,布政使还是可以希图下的。这样有了政绩,日后回京,仕途也更好走些。
陈夫人心回电转,吕御史如今才四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如此一来,倒是未来可期。
直至宴散,陆氏又特意留了沈夫人去内室说话。沈言欢便和亦安去了碧云馆,这一回便是两人说话。
“咱们相识多年,如今我也不瞒你,家里办完郡王妃的大婚,接下来就是亦谨、亦和她们了。今日和姐儿在水榭,虽不敢说最出挑,但我身边长大的,再不会有闪失的。”陆氏这是把话挑明了讲。
沈夫人一下就明白过来。
“若能有这个缘分,自然再好不过。”两人十分有默契的,都没有提亦安。
沈少卿是白成文肯定不会出差错的人,沈夫人为人又和气,做她儿媳,实则是不差的。
两人于是说定,当即便交换了信物。
尚德和亦谨是三房的人,便是交换信物,也得是彭氏去做。陆氏去的话,未免喧宾夺主。
第129章 加封
沈夫人为了表示诚意, 将当年婆婆送给她的过门礼拿了出来。
一对碧莹莹、水汪汪的玉镯子。
交换完信物,沈夫人这才松了一口气,换上轻松的笑容和陆氏又说了半会子话。
正说着, 松枝来报, 说王妃留沈姑娘在碧云馆吃了饭,现下正在对弈。
陆氏听着面上就露出一抹笑来, 吩咐道, “姑娘要什么只管去办,不必再来回我。”为了显示对沈言欢的重视, 亦安特意让开了库房,取出一套玛瑙的棋子来。
亦安心下明白, 如无意外,亦和多半会嫁到沈家去。言欢虽然与她们在江南时就熟稔,但感情总需要维系的。作为亦和未来的小姑子, 沈言欢又是沈夫人膝下唯一的女儿,这关系可得用心维护才是。
沈言欢虽是庶女, 但她自小就养在沈夫人身边, 一直当作嫡女教养。言行之间丝毫不见怯懦,便知沈夫人将其教养得很好ῳ*Ɩ 。
这边沈言欢也在心里感慨,安姐儿虽说得封王妃, 但待她还是和昔年一样。有多少人富贵之后,便见不得原先那些旧人。亦安不同,至少沈言欢没有感受到那种明里暗里的轻慢。最明显的一点就是, 碧云馆的丫鬟们侍奉周到,甚至可以说是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