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先生请赐教——沐清公子
时间:2018-06-19 08:51:52

  七娘掩面笑了笑。看来,于卞大娘子之事,五哥已彻底放下。
  何斓温和谦恭,待五哥颇是上心,想来,也算得一良配。纵然何学士府并非世族,左右是官宦之家,也便没那么要紧了。
  朱凤英笑道:
  “看来,五表兄好事将近啊!”
  七娘憋笑道:
  “待我回去,定要好生审他一审。何小娘子那里,亦要去逗她一逗!”
  朱凤英摇头打趣:
  “你呀!成日里尽想着捣乱!还是早些睡吧,明日下学,不是约了魏林他们论道么?”
  七娘这才想起:
  “是了是了!表姐不提,我倒忘了!我这就睡去,明日,定要论出个语不惊人死不休!”
  说罢,她只翻身下床。只见她脚著轻罗袜,竟忘了穿鞋,垫着脚,捻上丝裙便往自己房中去。
  琳琅见此,忙提起床榻前的绣花鞋,直直追在后边。
  朱凤英看着她离去,竟不由自主地欣慰笑笑。
  来太学这些时日,她总算不再缠着陈酿。想来那夜的谈话,多少有些用处。
  不论她故意赌气也好,真心放下也好,能做到如此,已是难得了。
  他既已拒婚,从此两不相见,才是正经道理。
  况且,近来她们真将自己当做太学生,不时与人论道,也不似前些日子乏味。郓王亦常来相陪,不至无趣。
  已近四月,牡丹极是繁盛,汴京盛产牡丹,正是花开时节动京城。
  魏林约了三五人齐来茶聚,正在牡丹从下辟出一块地方,席地而坐。
  七娘她们则带来郓王。时日久了,众人见着郓王也不似从前拘束。
  郓王善烹茶,今日兴致甚高,竟随手折下一枝牡丹,就地取材,以做茶资。
  “楷兄果然好雅兴!”魏林道,“以花入茶,虽古来有之,却不似眼下随性自然。”
  原是郓王怕他们拘礼,故而私下只以姓名相称。
  有人亦附和:
  “倒见出些魏晋风流来。”
  朱凤英先接过一盏饮来,细细品后,只点头道:
  “碧螺春配着牡丹,清淡中显出浓烈来,淡泊中自有国色风华。嗯,好茶。”
  郓王一面烹茶,一面笑起来:
  “冯婴一向不说我的好,今日难得的夸赞,该要立碑纪念才是。”
  朱凤英亦低头一笑:
  “从前楷兄不留口德,着实让人生厌。然牡丹新蕊难得,不可辜负。我只为这一盏茶,岂是楷兄之故?”
  一时众人皆笑作一处。魏林性情最是不拘小节,笑起来收不住,只猛拍身旁的七娘。
  她正要躲,却见郓王一把抓住魏林的手。
  他又推一盏茶至魏林跟前,笑道:
  “魏兄,吃茶。”
  魏林这才罢了,却有些不知所措。
  七娘感激地朝郓王看了一眼,长长呼出一口气。且不提男女之妨,魏林常日习射御之术,一掌下来,只怕七娘早去了半条命!
  郓王亦看向七娘,温润一笑。他亲自舀了一盏,盛在犀角杯中。罢了,又伸手试过杯温,方递与七娘。
  只闻得他道:
  “犀杯最宜春茶。”
  朱凤英见此,忽审视着郓王。犀角与碧螺春皆属凉性,又如何是最宜?
  她低头一笑,不过是为着一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众人只道犀角名贵,可灵犀深意,大抵是无人在意的。
  七娘接过,只道:
  “此前我在家时,用犀角盏饮寿眉,也是极好的。”
  “寿眉亦甚好。”郓王点头,“莨弟喜欢寿眉?”
  寿眉素有白首不离,举案齐眉之意。为求个好意头,女子多爱饮此茶。
  七娘却摇摇头,她又饮一口面前的茶:
  “寿眉太俗,楷兄之茶,倒更见清爽些。”
  “莨弟果然与众不同。”郓王笑道。
  方才净花之时,有花瓣落在碧瓷盥盆中,浮于水上。风过游移,也见出落落之姿。
  朱凤英瞧去,颇觉有趣,只笑道:
  “你们只饮茶,却不得这浮花的趣处。”
  众人好奇,皆望着那处。
  她接着道:
  “浮花或邻或散,分分合合,人生至味,大抵如此。”
  适时,浮花又兀自飘移。
  魏林见了,遂道:
  “昨日与孙夫子论春秋战国之事,眼下浮花,倒显出合纵连横之态。”
  众人见了,齐齐点头,果是一花一世界。小小盥盆中,竟装得天下兴亡。
  郓王笑了笑,伸手拨一拨水。
  朱凤英也算略通国策,听罢他们言语,只笑道:
  “眼下倒见得围困之势。”
  郓王正待饮茶,此话既出,他忽顿了顿,也不言语,只拿余光看着朱凤英。
  魏林凑近些看,忙到:
  “冯婴兄弟好眼力,也好见识啊!”
  七娘亦凑过去,点头附和:
  “中有一花瓣,瞧着最大,势不可挡,却受多方牵制,不易突围。表兄,此当如何呢?”
  朱凤英只道:
  “若要突围,必先扰其阵法,攻其不备。再乱其筹划,使鹬蚌相争,我为渔翁。而后,方能以仁相待。”
  “攻心为上,恩威并施,果然妙极。”郓王亦点头称赞。
  七娘掩面一笑,打趣道:
  “小弟记得,楷兄从前说过冯婴是绣花枕头呢!”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郓王笑道,“莨弟亦然。”
  朱凤英只瞥郓王一眼,还是这副德行!
  “我非亦然。”七娘笑道,“我倒觉着,墨家所言非攻,是为上。”
 
  ☆、第一百三十七章 离别难2
 
  却是魏林笑起来,只闻他道:
  “这是昨日讲的诸子百家,奇谋战术,想是小祁莨听痴了呢!”
  郓王看向她,弯着眉笑道:
  “是么?莨弟竟对这些有兴趣?”
  “非也非也。”七娘摇头,只觉与他们讲不通,颇有些不耐烦。
  她又道:
  “奇谋战术有什么意思,倒不如妆台前……”
  妆台!七娘猛住了嘴。
  她见众人还不及反应,想着囫囵浑过去。
  倒是魏林听得仔细,还不待七娘言语,只好奇问道:
  “妆台?小祁莨房中竟有妆台?”
  霎时,众人只拿异样的目光看着她。祁莨平日里本就娘里娘气的,不会真有什么特殊癖好吧?
  朱凤英忙帮着解释:
  “我这表弟,自小体弱,遂常与姊妹们养在一处。所言妆台,想必是姊妹们的?”
  七娘吓得有些呆愣,直直点头,又故作生气模样:
  “自是我家妹妹的,小弟堂堂男儿,怎会有那东西?”
  见着她生气,魏林忙领着众人赔不是。
  既如此,七娘自然无度不丈夫,不计前嫌也就是了。
  她遂道:
  “都是兄弟,又非故意,不打紧的。适才小弟是说,奇谋战术,不及妹妹妆台前的胭脂金簪,亦不及妹妹窗前初生的海棠。”
  闻听这等言语,在座之人只面面相觑。
  众人来此太学,本是为着求取功名。祁莨这般淡泊性子,又来此处作甚?
  况且,金簪海棠,皆是女儿家之物。他骤然说出这话,到底见得些靡靡之态。
  果然,他还是那个娘里娘气的小祁莨啊!
  魏林文采虽不佳,却有报国之心,是最听不得人说这等靡废话的。
  他蓦地来了兴致,辩道:
  “皆如小祁莨所言,岂非世风日下?便是都城汴京,亦作一片纸醉金迷?”
  七娘不急着反驳,反是点了点头。
  她道:
  “魏大哥所言在理。天下之大,若只信奉一家之言,难免有失偏颇。天下需魏大哥这般仁爱之人,亦容得祁莨这般无为之人。”
  无为,原来她心属道家。
  魏林思索半晌,遂问道:
  “祁莨是说无为而治?”
  七娘低头笑笑:
  “并非无为而治,而是无为。治者,已是有为,非真无为也。”
  魏林还欲再辩,七娘却不再理他。
  他心中觉得莫名,倒是郓王了然一笑。
  只闻得他缓缓道来:
  “道法自然,道可道,非常道。不可道者,方是宇宙之道。故而,莨弟不再与你说了。”
  魏林虽不大研读道家,却也不曾听过七娘方才的歪理。
  从前与祁莨论道,总觉他言语奇巧,道理怪异。今日郓王解来,却头头是道,不愧是名满天下的大才子。
  七娘偏头看向郓王。同样的道理,怎么他说来,便是醍醐灌顶的透彻,而自己,却解释得囫囵不清呢?
  只见郓王亦微笑看向她:
  “莨弟,可是如此?”
  七娘重重点头。他生得好看,心眼也好,果然是雪中送炭的郓王啊!
  她又偷偷瞧了朱凤英一眼,这个表姐,依旧一副不待见郓王的模样。
  她适才还吃了人家的茶,夸过人家的茶技,眼下却是翻脸不认人,也不知安的什么心思。
  许多年后,七娘时常回想起那日的情景,多也是忍俊不禁。
  各方争执,滔滔不绝。这般不拘男女,只为着学问的论道,似乎只有在太学这一月,方聚得几回。
  日后,论道众人或外出做官,或落第回乡,皆飘离四散。许多人,至此也再没见过了。
  时近暮春,杨柳飞絮漫天,皆作了片片鹅毛,苍苍如也,翩翩俨然。
  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又北飞。谢菱靠在窗前,伸手拂过。这些杨絮柳絮,竟是抓不住的。
  钏儿正捧了金剪与素纸来,她悄然至谢菱身旁,轻声唤道:
  “小娘子,你要的东西取来了。”
  谢菱似是一惊,抬眼看向案头。金剪耀眼,素纸凄然,不觉间,她眼中竟包了一汪泪。
  顾姨娘身为妾氏,谢菱本不得为她披麻戴孝。只是朱夫人怜谢菱孤苦,前三夜遂许她守灵。
  既如此,谢菱只脱簪褪钗,换上素色衣裙。眼前的金剪素纸,正是为着剪些白花,左右在自己屋中祭一祭,也算尽得孝道。
  她拿起金剪,忽想起顾姨娘的死因,又缓缓放下。
  只闻她叹道:
  “从前只道姨娘聒噪,骤然不在了,倒见出些念想来。”
  钏儿只得在一旁安慰:
  “小娘子节哀,人各有命,姨娘去了,也不必再看他们脸色过活。”
  谢菱蹙蹙眉,伤心归伤心,可顾姨娘死得突然,其间必有隐情。
  顾姨娘这样的人,怎会为失手杀了丫头而自尽?纵使珍儿真犯下大错,折磨她的法子多了去了,又何须亲自动手?
  况且,家中对此事讳莫如深,丧事也只草草办了。到底是两条人命,想来,却是有些不合常理的。
  谢菱又拿起金剪,细细剪起花来。便是再多疑问,眼下也只得埋在心底。
  顾氏一死,家中虽无人为她惋惜,可那等死相着实吓人,谢府上下自是有些阴郁之态。
  朱夫人的病亦逐渐好起来,这日正要往老夫人处请安,却遇上同来此处的周夫人。
  周夫人早知她坐不住了,只上前笑脸相迎:
  “现下瞧着,大嫂的病已然大好了?”
  朱夫人亦笑道:
  “难为你记挂着,也不是什么大病。本想再将养些时日,只是母亲怕弟妹操劳,才赶着我来重理家事。”
  周夫人自然明白,上回不过是给朱夫人一个教训,并非有心惩戒。
  她微笑着迎上去,妯娌二人遂携手往老夫人屋中走。
  一时见着,老夫人又有些不好。想是她年纪大了,近来又听过血腥之事,只一味地经不得。
  二位夫人忙上榻前伺候,又是喂药,又是递茶,一派的婆慈媳孝。
  周夫人只道:
  “这些年家中连年出事,还尽是血光之灾,便是康健如母亲,近年亦时常病下。媳妇想着,是否是冲撞了什么?”
  朱夫人蹙眉:
  “这是什么道理?”
  周夫人看了看老夫人,又道:
  “我知母亲不喜鬼神之说,只是心中不安,也私下寻人看过。咱们家多年不曾办喜事了,难免积下些阴气。”
  老夫人听着不语,倒也不见生气。
  周夫人遂接着道:
  “不为别的,放眼咱们家的小郎君小娘子们,大多已是适婚年纪。如此拖着,只怕不妥。不如趁着此番,张罗起来,热热闹闹的也就是了。”
  老夫人亦点点头。
  她虽不信怪力乱神,可周夫人所言孙辈们的婚事,却是老夫人最挂心的。
 
  ☆、第一百三十八章 离别难3
 
  老夫人撑起身子,只道:
  “你说的不错,家中常年没有喜事,难免见着晦气。”
  “远的不说,倒是二郎君……”周夫人笑起来,“大嫂在此,本不该我多嘴的。只是与二郎同龄的小郎君,皆妻与子俱全,可二郎……”
  朱夫人深深看着她,怎么骤然提起二郎的婚事?
  “劳弟妹费心了。”朱夫人道,“二郎朝堂事多,遂没那心力顾着。我亦替他相看过几回,也总不见合适的。”
  老夫人点头道:
  “二郎这孩子,主张大呢!”
  周夫人正待劝说,却见朱夫人抢道:
  “倒是五郎,也不小了呢!”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