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崔瑾玞这事儿,说到底她心中多少觉得有些愧意,便也就将此事放下了。
崔瑾珠见两人和好,心中原本也是高兴的,直到香茹在某日,进门后遣退了房内所有人,却是一脸惨白地告诉她,她已是有两次不曾来月事了。
崔瑾珠愣愣看着她许久,却是忽然有些无力地往后靠了靠背,沉默许久,才开口吩咐她去买药。
香茹之前也有怀疑是不是自家小姐大病初愈,影响了月事。可是杨越之毕竟在她的眼皮子底下与崔瑾珠来往得如此密切,若真出了事,也是有可能的,所以才有此一问。
只是看崔瑾珠连一丝犹豫都无,便下了此吩咐,她才真的慌了神,一脸泪意地看着自家小姐,心中却为她痛心万分。
香茹稍稍修整了下打扮,就出门去了城里最好的医馆找大夫开了最不伤身的方子,又在城中奔走了多处药馆分开采买,才买齐了药回来煮了。
期间香芙和映儿见她在煮药,还来关心了几句,香茹便只说自己有点胃疼,喝点药养养。随后她将药放温了,才灌入糖罐装作送甜汤的样子送进了崔瑾珠的房里。
她将药罐放在榻桌上,又小心盛了出来,递给了崔瑾珠。
崔瑾珠从她领命出去到现在,一直坐在这儿一动不动,好像在想些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想。
她有些木然地接过那碗药,看也没看香茹欲言又止的样子,便将碗中的药一口喝尽了。
直到她放下药碗,香茹才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憋了许久的话,“小姐,杨——小侯爷他——”
崔瑾珠不知为何闻言便心中一跳,她转头看着香茹,一眨不眨地盯着她,问道:“他怎么了?”
香茹的眼睛不禁红了起来,眼泪汪汪看着崔瑾珠道:“我刚刚出去买药,听到外面的人在议论,说是,小侯爷几日前出去打球,跌下马摔死了——”
崔瑾珠愣愣看着香茹在她面前掉了眼泪,自己却觉得脑袋有点懵懵的,耳朵也好似被蒙了一层布,什么也听不清楚了。唯一的感觉就是胃好似被拧着,恶心,想吐——
“呕——”崔瑾珠立时弯下身一口将喝进去的药全都吐了出来。
建德十八年秋,沈崔两家联姻,沈家十一郎迎娶崔家六娘。
建德十九年夏末,崔六娘诞下沈家这一辈的第十五个孙子,沈家三房的长孙,取名沈之问。
同年,平都侯孀妻亦诞下一遗腹子,取名杨英卓。
建德十九年除夕。
晚上吃了饭守了会儿夜,沈老太太人老熬不了爷,沈家四老爷又是旧病缠身,一家子人便意思意思就散了。
从老太太屋里出来,沈俾文和崔瑾珠还想送沈父沈母回院子,却被两个长辈开口赶了回去。沈母转头看着两人携手回去背影,心中便是说不出的欣慰。
自打崔瑾珠进了门,沈母心中原本对她的那些不满便都被她慢慢磨平了。她这儿媳妇,性子大方得体,不扭扭捏捏、斤斤计较。你让她做事,她就干干脆脆给你办妥了,要是不想让她插手的,她一句都不多嘴。
更重要的是,因着她自己身子的问题,她这儿媳妇一进门便主动要求抬个偏房。
反而是她那活宝儿子,一开始还一声不吭答应了,她还以为他转性儿了。谁知事到临头,就差临门一脚,他抬房当晚都进了那偏房的屋子了,却不知为何,连喝杯茶的时间都没有,却是匆匆跑了出来,却是去了她珠珠的院子大闹了一场。
待她的了消息,带人匆匆赶去他们院子时,却是看到儿子将珠珠的屋子给砸了个遍,却是又跑了出来躺在院子空地上,看着星星抹眼泪。真真是和他小时候闹着要糖吃时一个模样!
第74章
只是见儿子如此, 儿媳妇却只是站在一边什么也不说,她又觉得她心肠太硬。
最后还是她开了口,将儿子劝进了儿媳妇的屋子, 转而第二日便陪了点嫁妆, 把那偏房发嫁了出去。
至此以后, 家里就没人再提过纳妾的事。
幸而隔月儿媳妇便查出怀了身孕, 这可把一家人给高兴坏了,连四老爷都夸她当初发嫁偏房的事做得好, 沈家的长孙,当然得出自嫡脉!
而另一边沈俾文扶着崔瑾珠回了房,一进门, 便将她扶到榻上,又替她脱了鞋子,喊来丫鬟端来洗脚水。
崔瑾珠不愿意让他忙活这个, 抬了脚让他起来,沈俾文却道:“你为家里这般辛苦,我便是替你洗个脚又怎么了?”
说着, 他还伸手替崔瑾珠整了整背后的靠枕, 让她靠得更舒服些。
崔瑾珠闻言叹了口气, 却是道:“我这些都是小事,你在外面才辛苦。”
说完还是伸手将他拉了起来, 却是喊来丫鬟替他脱了鞋, 与她在一个盆里洗了脚。
沈俾文用脚底轻轻揉了揉崔瑾珠的脚背, 又伸入她的脚底, 让她踩在他的脚背上。
他伸手搂住崔瑾珠,转头轻轻贴在她脸上吻了吻,才柔声道:“这段时日辛苦你了。”
他以前一直想的就是将珠珠娶进门,好好宠她爱她,让她做一个最幸福的人。可是直到她进了门,他才知道原来最幸福的人是他。
她一进门便将他身边的事打点得妥妥帖帖,便是他身上的一个荷包,都是她亲自验看过,才许人替他挂上的。
而祖母、父母亲那儿,她更是千依百顺、体贴入微地伺候着,家中仆妇又被她治得服服帖帖,家中便没有一件不如意的事!
想到这些年珠珠对他的付出,他便觉得一句辛苦根本不够。他心里热乎乎地,将整张脸埋进了崔瑾珠的颈窝,双手搂着她,声音轻柔地说道:“珠珠,你能嫁给我,真好。”
崔瑾珠被他抱着心里也是软绵绵的,便也低头轻轻吻了吻他的额角。
沈俾文被她吻得呼吸急促起来,微微抬起头看着她,最后还是没忍住将她扑倒在了榻上。
他直到崔瑾珠出了月子一个多月之后,才在崔瑾珠的默许下近了她的身。从那之后他便一日都离不了她,便是在上职时都时刻想回家。可她却一旬才允他几回,还让他去找丫鬟。
憋得他,最后只能不要脸地找上了沈母,才让沈母好说歹说,终于让崔瑾珠松了规矩。
只是沈母一出门,崔瑾珠便拿着鸡毛掸子狠狠抽了他一顿。沈俾文至今都记得她那羞红脸的样子,这辈子大约也只有那么一回,能让他看到她这样了。
从那以后,崔瑾珠虽依旧三不五时催他纳妾,却再也不曾推拒过他。只他如今已是美人在怀、心满意足,哪里还愿意碰那些无干之人。
原先那次抬房的事,也是心里憋着股劲泻不出来,才答应了下来的。
抬房那晚他坐在那屋子里,心里想的却全是珠珠,觉得哪里都不对。屋子里的摆设不对,茶的口味不对,那女人的香味不对,最重要的是,人不对!
她一靠近他身边,他便觉得汗毛直立,心中却又是说不出的委屈,最后还是没忍住摔杯子走人了。
可是珠珠那时候却是那般狠心,仍旧把他赶出门让他回去,他能去哪里?他的家、他的屋子、他的妻子都在那里!于是他便只能躺在地上装疯耍赖了。
总算后来这事儿还是解决了,他回想当初,觉得自己那时候是真的傻,憋了火想泄愤,才赌气同意纳妾,最后遭殃受罪的却还是自己。
他后来总算是想开了,不管以前如何,最重要的还是当下。他能在当下拥珠珠入怀,便已是人生之大幸了。
崔瑾珠任他胡闹了场,直到他餍足地侧躺在榻上手脚并用地继续缠她,她才伸手推了推他。
沈俾文不舍地稍稍松了手,却依旧将脸埋在她发间,闻着她身上那股让他安心的味道,过了会儿之后,他才说起正事来,“大伯让我明年回一趟川阳,将一部分族人送回去。”
“形势有这般险峻?”崔瑾珠转头问道。
“大伯的意思是,还是得有个准备。西边的褚家狼子野心,一直在纵容西戎的抢掠,陛下为了将西戎彻底赶回去,已是派遣了京畿二十万兵马前往西边拒敌。可是北狄兵马却依旧在与北边两都司捉迷藏,北狄新可汗用兵神出鬼没、难以预料。仅凭着现在京畿的二十万人马,恐怕不一定能万全。
顿了顿,沈俾文又接着道,“大伯的意思是让我回去就先不回来了,可是你们在这儿我也不放心,便只去一趟送一些人回去,过几个月便回来了。”
崔瑾珠闻言便皱了眉头。沈大老爷的意思应是想护住沈家三房一脉,可是之问还不满一岁,即便是三五岁的孩子,都不适合长途远行,她实在不放心带着他一起陪沈俾文去川阳。
可如果把之问留在京城,她就更不放心了。
沈俾文看她沉思的样子,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便笑着说道:“我就是怕你多想,才拖到现在与你说。我原本就不打算回去。若是真的国破,我如何能躲到一旁看着那些蛮子屠戮我大梁子民?要送回去,也是把那些十来岁的孩子送回去。我这次的职责便是在此。”
其实他倒是真想把祖母、父母亲和珠珠都送回去,只是祖母年迈,珠珠离不得之问,而他父母亲也已是一口回绝了。
如此,他便只能将几个最放心不下的人留在了京城,在春暖花开之时带族人回了川阳。
只是出行人数众多,行程拖沓,直至七月才成行。
只是等他回来之时,一切已物是人非。
大梁境内战场形势在四月突变,北狄人马竟不知如何躲过了北边两都司及京畿守备军加起来的总共四十万人马,在四月初围困京都半月,后竟有如神助般一夜间攻破城门直入皇宫,在宫中一阵烧杀抢掠。
那晚崔瑾珠将之问交给了沈母和被接入沈府的崔家人照顾,自己在带着小厮仆妇和族中青壮一起守卫沈府。
当夜还真遇上了一小股流兵冲击沈府大门,但沈家早有准备,集齐了人手与他们缠斗了许久。
只是终归是良民对悍兵,沈家人渐渐就有所不敌,就在沈家大门即将被攻破之时,却另有一队人马冲了过来,将所有北狄兵剿灭在沈家大门前。
随后这批人马又从沈家大门开始朝外清剿,终于将一条街清理了干净。
而在沈家这条街外面,尤其是达官贵人们聚集的城东,却有很大一部分人家成了人间地狱。
而最为凄惨的莫过于皇宫内。
那夜之后竟还是辽东和大宁的人马先到一步,将北狄人杀了出去,最后京畿守备军才姗姗来迟。
只是彼时宫中已是一片狼藉,除了太后娘娘被人藏在了藏书阁里躲过一劫,上到皇帝下到皇嗣,甚至包括了皇家远远近近所有血脉,竟都被北狄人掳掠而来一把火烧死在了北极殿。
两大都司的人马发现这情况均傻了眼,却又不约而同地在京畿军到来前,将宫门关了个严实,又将京中能主事的内阁文臣们请了来。
而以梁峰为首内阁辅臣们一见到北边两大都司的领兵之人,心便都沉了下来。
这哪是单单褚家一家狼子野心啊,大梁危矣!
最终从宫中传出来的消息,让京中所有官员们都惊掉了下巴。
大梁皇族乾家族灭,太后及内阁辅臣和几位躲过一劫的长公主们,均一力推举安华长公主之子——平都侯杨越之继任皇位。
那些在蛮族在宫中烧杀抢掠时都瑟瑟躲在屋中不敢出来的文人们,听闻此事均纷纷走出来破口大骂朝廷荒唐。
文官中有那些固执之士也在朝堂上厉声反对,连血迹都还没擦干净的太极殿转眼成了菜市场。
梁峰冷眼看着他们吵闹,作为支持者的他却是一声不吭,可见心中也是有不满的。
等到沈俾文得到消息快马加鞭赶到京城,京中已是毫无破城时的景象,所有文臣武将像是见到了腥的猫,都在为自己的利益汲汲营营。
即便所有在京中的宗室都被北狄人杀完了,他们都能想方设法找出建武皇帝远出八百里的族侄来扶持,只有很少一部分武将和文臣站在了杨越之这边。
倒是对于杨越之死而复生之事,所有人都有默契地保持了沉默。
此时他已是穷图匕见,他们也只敢用软刀子磨了。
可是很快,那正被人接往京城的建武皇帝的族侄便被山匪劫杀,杨越之还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在太极殿上掉了几滴眼泪。
有那冥顽不灵的老臣见此,即知大势已去,有人在殿中喊了一句“大梁亡矣!”便触柱而死。
之后陆陆续续有人在宫门前举家跪坐反对的,有文人在街头巷尾大肆宣扬杨家图谋篡位的,甚至连京中女妓都开始传唱起《□□花》来。
那些原本还不敢吭声的人,见此情景也跟风串联起来,甚至还有人找上沈家的门,希望作为文人精神领袖的沈家,能像沈善从在前朝那般,出一篇檄文痛斥杨越之篡国行经,妄图能把他骂醒。
崔瑾珠听完映儿的禀报,端坐在榻上沉思了许久,才抬手将她挥退了。
第75章
沈俾文今日一入家门便被长房的人迎走了。直至晚膳后他才匆匆从长房回来, 去看过沈三老太太及沈家父母之后,他在芳雅院门口迟疑了许久,还是去了前头的书房。
沈俾文回家后的三天里, 崔瑾珠也只在沈老太太那儿见过他一次, 两人还没说上话, 他就又匆忙离开了。
当日, 沈母就找了崔瑾珠说了要回川阳的事,“之问还小, 是真折腾不得,只是这次是家里男人们的决定,我们也没办法。我和你祖母商量了下, 你还是带着之问留在京城吧,你一个妇道人家,别人也不会多来为难你。等川阳的事处理完毕了, 我就让俾文回来陪你们。反正读书哪儿不能读呢?等之问稍微大些了,你们再一起来川阳吧!”
“是家里所有人都去吗?”崔瑾珠拧眉问道。
“是,大房和我们先去, 二房也走一部分。等二老太爷辞了官, 剩下的也就都一起回去了。”沈母说着又叹了口气, 道,“也不知他们是怎么想的, 那么危急的时刻不走, 现在稳定下来了, 反而要举族回迁, 都不顾几房长辈都那么大年纪了,如何能受得了舟车劳顿的苦。”
崔瑾珠闻言点了点头,却不再多说。只是从主院回来,她便派了映儿又出去打探了番,才知道京中已有许多人家与沈家一般,有了出京的打算,而大多数还是些书香大族。
崔瑾珠在屋中想了许久,才让香茹去问了沈俾文的所在,得知他此时正在书房整理书册,她便起了身去找他。
至此,两人才说了他回京以后的第一句话,“娘与我说,沈家要举族回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