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师在大唐——一伞清雨
时间:2018-09-10 07:55:03

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选婿窗》
本文不考据,但是会涉及一些唐朝人民的生活习惯和习俗,欢迎考据党评论科普
 
  ☆、第 19 章
 
  李承乾另换了一身衣服,也未用膳便径直去了两仪殿,这里是唐高太宗李世民与王公大臣们商谈国事的地方,类似于清朝的养心殿。
  沿路过去皆有宦官通报过去,等到李承乾到了殿门口,早就候在那的太监总管立马凑上前行礼,笑眯眯的细声道:“太子殿下请进,圣人在殿内等您呢。”
  李承乾点点头,将身边的随侍留在外面,自己进了两仪殿。
  两仪殿的正中间是一张大方案,案后有一张小榻,李世民在此处读书批阅奏折,自上往下又有许多小案桌呈一字排开,这是给大臣们赐坐的地方。此外,殿内空间尽陈书格,多宝格和诸多精细小巧的黑漆描金摆件,或是宝石、玉石、象牙,彩瓶不等,墙上还挂有御笔、山水、花鸟等字画。
  李世民是个容貌清俊、仪表不凡的中年人,此刻他正负着手观赏墙上的字画,听到李承乾整衣要下拜的声响传来,立即转过身,“阿子不必多礼,且坐下吧。”
  李承乾应了声是,便在下首大方落坐,抬头看向坐在大案后的李二陛下,笑容里透出浓浓的暖意:“阿父,良种俱已带回,是否该派发到司农寺?另外,儿又在季小娘子手里发现了一样新奇物什,唤作西红柿,红色果实,种植简易,可作菜蔬也能当做果子食用。”
  李世民略一思索,点头道:“明日朕便拟旨吩咐下去,等多留了些种子后先在长安地界尝试种植,而后再往全国推广开来,让我大唐百姓都能填饱肚子!”李世民神色黯然,他虽然自诩明君,也重视农桑,但是还是没有办法让百姓真正的过上好日子,前几年关中先是旱灾又是大蝗的,百姓们流离失所,卖儿卖女,他为了安抚民心,亲自吞食蝗虫,又令宫中派下金银让百姓赎买回儿女,然而即便是这样,他也没有什么办法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归根结底,原因一是天灾,二则是粮食的产量太低。这几乎是个要命的问题了,过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然而在这样的广袤而又肥沃的土地上,却种不出足够让人填饱肚子的东西,于是每当灾年,大多数流民都束手无策,只能任由饥荒夺去生命。
  李承乾安慰他,“阿父莫要自责,如今不是寻找到了一样高产的东西了吗?”
  李世民轻轻叹息,不再多想,道:“西红柿带回来了吗?呈上来一观。”
  李承乾闻言吩咐伺候在身边的宫女,只见美婢下去片刻,就有一人捧着一盏金盘上来,恭恭敬敬的递到李世民面前。果子是刚摘下来不久的,这原是季婵送予李承乾吃的,至于二人约好的种子还要等她收集,李世民拿了一个圆润的西红柿放到口中一咬,顿时赞道:“的确滋味不错,酸甜多汁,这季小娘子总能培育出价值不菲的好物来。”说完也没有再拿,而是交代宫婢送到后宫长孙皇后处,让他的妻妾子女也尝尝。
  李承乾道:“儿从季小娘子口中得言,这些良种都是一位流落海外的老人家送给她的,而且儿发现季小娘子精通算术,言行举止与旁人不同,谨慎沉稳,全然不像是一名普通的农女,莫说与女子相比,便是和她同样年纪的男子毫不逊色。”
  李世民抬手止住他的话,摇头笑得满脸意味深长,“阿子的顾虑朕都知道,但是只要她季婵于国于我大唐百姓有益,那么朕不在意她的这些异处,也不会去探究她所隐藏的秘密究竟是什么,她谦虚知进退,这更好,这证明她是个冷静并且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的人。既然是聪明人,就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若是她有什么图谋,朕也不会心软,再如何智慧,也不过是一名女子罢了!”
  他看见李承乾若有所思的样子,又道:“承乾,你是朕的皇太子,也是大唐未来的主人,这用人之道、容人之量是君主的修行,魏徵以前是息王手底下的臣子,然而朕仍然重用他,即便他数次直言进谏,冒犯天颜,只因他是个人才,于国于民有利,又无大错,朕就不和他计较。”
  他话说得突然,也没有挥退左右侍从,似乎并不在意这样的一番话会掀起怎样的风浪。
  “黎明百姓,江山社稷,日后我大唐这万里江河山川都是你的,同样的这个重担也要有你担起,切记不可轻狂,旁人说的都要虚心纳谏,亲贤臣、远小人,这些你可都记住了?”
  李承乾骇然抬头,心里又惊又喜,面上却丝毫不露,恭敬应是。李世民看他沉稳的表现满意的点了点头,微一沉吟,道:“季小娘子是个有大才的人,尽管她并不愿展露人前,你寻人在杨家村建个院子,时常去几趟,不可惊动村人。”
  李承乾应了,两父子又谈了许久的话,直到李世民有了倦意,这才退走。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厢两人正说着话,季婵这里也没有闲下来。卖了芋种的钱送来刚好够杨家翻新一下房屋,冬天将近,他家的黄土墙和茅草顶再不换成别的就很有可能被雪压塌,到时候说不定还会有人员伤亡,杨老爷子略一合计,决定在老房子旁边再建造几间砖石垒的房子,至于现在的房子先留着,等到时候再说。
  如果打算另外再建房子的话那些钱显然是不够的,杨老爷子估算了下,除了木材能够上后山直接砍不费钱以外,其他的工钱和砖瓦加在一起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他拿出了当初买红糖的四贯钱和埋在花盆里的黄金,黄金只绞下了一块,其余的仍然埋回去,带着钱去找杨石。
  秋收已经过去了,村子里的人除了几个在外做工,其余的都在家休闲,杨老爷子想直接请村里的人帮忙盖房子,这样不仅省钱而且都是认识的人,也就不怕出什么差错。而对于他们来说就更好了,不用出远门就能赚到钱,而且只是些费力气的活计,好做得很,问了好几个都一口答应了。
  待到几日后,需要的木材备齐了,房子终于是准备盖了。
  老屋前的木头堆做一堆,旁边还有一座小山般高的鹅卵石,这都是用来混泥造墙的,或许会留一些铺地板,毕竟青石板铺地重又费钱,鹅卵石只需要在溪边捡捡就有了。
  按照他们这边的习惯,来帮忙做工的人都会留着吃饭的,毕竟人力不便宜,为了尽早造好房子还是得多让师傅们多留一会儿。来做工的人可不少,有十来个,要做一顿吃的也不容易,杨老爷子得帮忙搬砖、担泥,杨兰又不顶什么事儿,这做饭的活计就落在了季婵头上。
  只留一顿午饭也是让她做得够呛,主食蒸些糜子饼就成了,菜是用了金针炖五花肉,一人一勺,不能再多了,菜不够吃就炒个水芹、醋拌个黄瓜,这个大家原是吃惯了的,但还是头一回吃炒的,做法不同口味自然也不一样,吃起来清清爽爽的倒也好吃。
  季婵由于自己一个人长居在外,虽然平总在食堂凑合着吃,但是每次周六日都要自己做饭,手艺也还过得去,但毕竟是经历过后世诸多美食熏陶的人,所以她做出的菜,哪怕只是花生炖大骨也是极受人欢迎的,每次都喝得干干净净。
  这伙食好,师傅们活干起来自然快,每个人都是认真做事,没有故意拖拖拉拉好多讹钱的,如此过去了许多日子,终于,杨家屋顶的最后一片瓦也盖上去了,只剩下砌缝了,这活儿简单,只需要黄泥掺上些石灰水,踏好填补在缝隙中,杨老爷子自己一个人做就成了。
  此时已经入冬了,杨家的花生早就卖给了惠和坊,得了的钱正好用来过年,季婵把辣椒用树叶树杈盖了,省得回头给冻坏了,至于西红柿的藤早就死去了,她把有籽的地方都掏出来用纱布裹了用力挤出汁水来,再打开时就只剩下干干的渣子,这样就好挑了,至于外面的那层皮肉,则是用来各种炖汤、炒菜,连吃了十几天,直到她都吃怕了。
  籽放在簸箕里晾着,等下一回李高明来了的时候就装了一半卖给他,至于剩下的她得另外找个地方种了,杨家的院子是种不下这么多的了。
  天气越来越冷了,季婵建议杨老爷子再打一张床榻,也不用上漆,磨平了就好,打得大一点,好用来她和杨兰一起睡的,毕竟这样的天气再睡在地板上肯定会感冒,在这个缺医少药的年代,仅仅只是受寒也是要命的事情。
  杨老爷子那儿自有原来打给杨秦氏的那张床榻可以用,季婵又买了一些木棉花和收集了一些鸡毛鸭毛,去除了异味揉软了,弹得蓬松后缝了两条被子,给了杨老爷子一条后,自己和杨兰共用一条,虽然底下的床单很薄,但是两个人可以互相取暖。
  白天也是折磨人的,季婵几乎都要把自己裹成一个棉球了,还是冷得打哆嗦,她生无可恋的呵出一口白气,南方人,真是伤不起啊。
  
 
  ☆、第 20 章
 
  这既往以来,南方的冬天向来比北方冷了许多,因为北方是干冷,又有暖气供应再不济还能盘炕,而南方是湿冷,又冷又下雨,防寒全靠抖腿。季婵还在读大学的时候,经常听到来自北方的同学抱着被子哀嚎,说自己本来是来自北方的一匹狼,却在南方冻成了狗。
  长安地带虽然属于北方,但是在这个缺少电气的时代,这样的冷季婵也是受不住的,偏偏她又只听过盘炕两个字,具体怎么盘她就不知道,但是和火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壁炉她倒是略知一二。
  壁炉大概需要烟囱和炉膛,炉膛用耐火的砖砌就可以了,烟囱也是一样,季婵和杨老爷子说了一下,对方表示虽然有点难度,但是大概能做。
  等壁炉砌好了的时候,季婵几乎是不出门的了,每日待在家里做些家务,其余的也用不到她。因为怕柴火不够用,所以只能省着来,家里的温度不说是温暖如春,但是也比外面暖和许多,她也不用再包得像个粽子一样的了。
  杨家的壁炉村里的人还是第一次见,期间杨石上了好几次门,向老爷子讨教了壁炉的做法,自己回家也砌了一个。以前家里都是用火盆的,但是炭火毕竟贵,舍不得用,要是干柴又熏得慌,还是壁炉好用,烟气都顺着烟囱排出去了。
  杨石家的儿媳妇李娇儿怀孕了,大概在来年的四五月就能生,孕妇体弱,是熏不得烟的,却也冷不得的,他家哪怕为了未来的孙儿,也得砌一个壁炉。
  杨石家的壁炉砌好了之后,为了感谢杨家,杨石特地提了一条三四斤重的黑鱼来,用草绳穿过两腮提着,黑鱼凶猛,即便是没水了还是直拍尾巴,甩了季婵一身水。
  这个时候能抓到鱼可不容易,溪湖里的水大部分都结冰了,也不知道杨石是从哪弄的,还能抓到这么大的黑鱼,季婵摩拳擦掌,双眼发亮,不打算做鱼汤了,今天做个水煮鱼好好的犒劳一下自己的胃。
  第一步先用刀背把鱼拍晕刮鳞,鱼剁掉头,从肚子剖开,把里面的内脏什么的都清理干净,鱼腮也得抠出来,用水冲干净后就切薄片,鱼支架和鱼头用来熬底汤。
  辣椒和葱姜蒜剁碎了放在一边,冬天了实在是没什么蔬菜,季婵只能洗了把菘菜和豆芽,豆腐也切片码好在一边,等回头在一起放,还有芋头也是切成粗条,萝卜削皮切成块。
  辛辣料下锅爆香,鱼片和芋头一起扔下去炒,等到差不多了就把底汤倒下去,再把蔬菜铺在上面,拨出一些炭火让它火小一点慢慢炖。
  “阿姐,熟了吗?”
  杨兰眼巴巴的盯着锅里,季婵同样一副馋样,拿筷子拨了拨鱼,把萝卜埋底下,“再等会儿。”
  出了锅的水煮鱼鲜香微辣,鱼片细腻完整,最好吃的还是芋头,吸足了鱼汤,吃在嘴里味道都化开了。
  这道水煮鱼尽管比不上她以前吃的,甚至看起来还有点粗糙简陋,但杨兰还是吃得肚子滚圆,季婵也是吃得心满意足,大呼过瘾。
  李承乾再一次来到杨家村的时候季婵正在用小刀挖模具,在她的家乡,每逢过节就一定要做粿的,粿是一种粳米磨成粉之后做成的糕点,外面柔软里面包着香甜的花生碎,有的还会包荷兰豆泥,都是一样的好吃。
  粿的上面会有印花,是用模具抹了油印上的,粿的形状大多都是圆形的,摊在芭蕉叶上直接上锅蒸就行了。
  季婵打算在过年的时候做一次印粿,现在可以先刻模具,这个就不劳烦木匠和杨老爷子了,她自己就能会做。刻刀划过木头造出许多细碎的木屑,季婵鼓起腮帮子一吹,纷纷扬扬落了一地,杨老爷子和李承乾在外面坐着,季婵把模具和刻刀一放,进了厨房用布袋子装了一小袋的番茄籽出来。
  布袋是普通的棉麻束口袋,上面花样都没有,拿给李承乾的时候对方还打开倒在手心翻看了一会儿,可惜什么出奇的地方也没有,反倒有点像黑芝麻,小小的一粒。
  李承乾还记得他第一次来杨家的时候,这里还是黄土垒的土房子,没想到才没过多久杨家就建起了青砖瓦房,还有这屋里也是热乎乎暖融融的,明明烧的是炭火木柴,却半点烟味都没有,他看着壁炉的构造,仔细地记在脑海里,又细细问了杨老爷子几句,打算等回了东宫,也可以仿造一个。
  杨兰学习的进度很快,季婵已经几乎没有什么可以教她的了,大部分的知识因为和这个朝代明显的违和不能教,诗词也不能乱教,季婵明白,她自己也需要去读唐代的书籍了,谁让千年之后属于这个朝代的东西不是在流失,就是被历史的长河淹没,她根本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了解唐朝,所以才捉襟见肘,毕竟她自己都是个半文盲,还怎么教学生。
  但是书籍是很贵重的,一般人家没有,也买不起,这是为什么?第一个是因为书的原材料纸本身就不便宜,还有一个是印刷技术的限制。这个时候的唐朝还是使用的雕版印刷,常常为了印一本书就要刻一本书,费时又费力,成本上去了,卖价自然不会低。
  更为方便的活字印刷要等到宋朝才会出现,季婵很是苦恼,在想如何让唐人知道活字印刷,继而使用和推广开来。
  她看向李承乾,猛然想起这个人是个富家子弟,而且面对商机的嗅觉敏锐,她只需要一提,这个人就懂她在说什么,到时候通过他的手把活字印刷推广开,让天下人都受益的同时也能降降书价,让她也得些利。
  季婵可没有自己独占活字印刷的想法,她现在只是一个普通农民阶级的女子,抱着一块大蛋糕不仅保不住而且还会让人连骨头都嚼碎了咽下去,干脆把方法献给李高明,反便宜谁不是便宜。日后印刷术流行了,那也是李高明的功劳,她只是突然想到的,这活字印刷和她可没有关系。
  于是她问李承乾道:“郎君可知书籍是如何复印的?”
  李承乾一诧,答道:“自然是雕刻在木板上,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用纸覆盖在上面印制而成的。”
  季婵继续循循善诱道:“郎君有没有想过,如果把字单独刻在一块小木块上,要印的时候稍微排版下,这样就会方便许多,就像拼图一样,给它拼成一句话或者一个段落,下次要印别的东西的时候,只需要重新排版就行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