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庶子的科举之路——顾三郎
时间:2018-09-22 09:49:26

  不一会儿,就见一群人从湖边的另一条小径走出,人未见,笑先闻,却是一群锦衣华服的公子们。
  几位皇子的伴读们也在其中。
  看到顾桓,孔贞明快步走了过来,笑着说:“顾桓你起得好早!我们正要去寻你,侍女却说你出门了!”
  “难得来一次,就想早点出来看看。”顾桓笑着回答,又为众人引见了杨滨。
  人群中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也都相互见了礼,就听孔贞明说:“皇后娘娘在湖那边的水榭里设了个诗宴,很多年轻人都过去了,我们也正准备去凑凑热闹。你们可去?”
  顾桓点点头,对杨滨说:“一块去吧。”
  杨滨有些犹豫:“我不会作诗……”
  “我也不会。”顾桓笑了笑,“凑热闹罢了。”
  秋狩正式开始前,各家子弟常常聚在一起吟诗作画,展现自己的才华,以期得到皇帝或皇子们的赏识,也是一贯的传统。
  沿着湖边蜿蜒的小径走了好一会儿,渐渐听到前方的人语声了,穿过一片开得茂盛的菊花,只见水榭中果然热闹得很,王皇后和几位高位嫔妃在湖边摆了长桌,不少年轻的公子在长桌旁或站或坐,或吟诗或作画。
  湖边还有三三两两的年轻贵女在赏景,也有围在皇后、妃嫔身边谈笑的,身姿窈窕、清脆的声音如黄鹂歌唱般婉转,又如一把小毛刷子轻轻地挠着人的心窝。年轻的公子们心里痒痒的,却又都一本正经地目不斜视。
  顾桓一走过来,就看到了那个人。
  水榭四周围着雪白的轻纱,在秋风中飘飘摇摇,陈昭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远处的淡淡烟波。
  只是个小女孩而已,却有着不符合她年龄的沉静……
  杨滨顺着顾桓的目光看去,笑道:“康平郡主也来了……她旁边的就是平郡王妃。”
  顾桓这才回过神来,平郡王妃就坐在女儿身边不远处,穿着一身暗红色直领对襟长衫,披着青色织金云霞凤纹绡纱披帛,鬓上簪着的花树随她转头的动作轻轻颤动,眉眼与陈昭极似,却带着岁月沉淀的温婉,完全看不出已经四十多岁了。
  顾家和平郡王府是姻亲,顾桓又是晚辈,因此连忙上前去给平郡王妃请安。
  “顾三郎也来了,”平郡王妃语气和蔼,“我听你姐夫说你马球打得不错,给他大大地挣了脸呢。”
  “都是姐夫领导有方,队友们配合默契,小子不敢居功。”顾桓谦虚地说。
  应对倒是得体……平郡王妃笑了笑,说道:“你来得可巧,公子们都在作诗,一会儿还要给皇后娘娘品评,你也去做一首吧。”
  顾桓一听作诗就觉得头皮一紧,眼角的余光却发现陈昭似乎在向他看来,不知为何就不愿露了怯,答应了一声才告辞向长桌旁走去。
  一起来的几位伴读都已经提笔作诗、作画了,就连杨滨都在来回踱步地苦思冥想。
  顾桓走到杨滨身边,笑道:“你怎么愁眉苦脸的样子,不做不行?”
  杨滨的眼角往湖边瞟了瞟,小声说道:“那么多女郎在呢,好歹做一首……”
  顾桓理解地点点头,孔雀开屏嘛……
  两个人踱来踱去,早有做得快的,已经将诗誊抄好呈了上去。
  正着急着,却见湖那边,天启帝领着众位皇子和几位勋贵过来了。
  王皇后笑着相迎:“陛下来得正是时候,这些孩子们正在作诗作画,说要让臣妾品评一二,只是臣妾哪里懂这些,正好陛下来了,可解了臣妾的难题。”
  天启帝笑着坐下:“皇后过谦了,山东王氏的贵女,哪有不通诗画的。”又对几位皇子说:“今日难得有雅兴,你们也去做一首吧。”
  众位皇子都只得答应。
  十二皇子陈易就朝几位伴读而来。
  孔贞明几人都早已做好了诗,誊抄好了放在一旁。江淮还画起了画来。
  陈易笑着看了一回,没看见顾桓的,问道:“顾桓,你还没推敲好?”
  顾桓尴尬地笑了笑,说道:“我只会做试帖诗……”
  魏伦听了嗤笑:“顾三公子果然一心科举!”
  顾桓毫不犹豫地点点头,说道:“金榜题名正是我辈所愿!”
  “试帖诗也不妨,就以秋为题,你我各做一首吧。”陈易笑着建议。
  顾桓只能答应。
  嗯……有他在,自己不会垫底了……陈易不动声色地笑着。
  一旁的杨滨没有什么灵感,索性也写了一首中规中矩的咏秋诗。
  等顾桓的诗做好时,江淮的画都画好了,众人一起将作品递给内宦,由其呈上去。
  递交了作品,众人就坐在湖边闲谈了起来,心中却有些紧张忐忑。
  过了好一会儿,水榭中天启帝等人都已经评选出了诗画的魁首。
  天启帝拿起几个出众的诗画作品,一一询问是何人所作,又问了几句学业上的问题。
  被点名的公子们连忙打起精神,满脸恭敬地回答皇帝的问题,能上台的,都是公子中的佼佼者,在皇帝面前也能言之有物。
  十二皇子的伴读中,孔贞明的诗、江淮的画都榜上有名,只剩下魏伦和顾桓面面相觑。
  魏伦懊恼地叹了口气,他事先在家中已经急训了一翻,没想到还是不能出众。还好……顾桓也好不到哪里去。
  天启帝问了几句,颇为满意,对身边的众臣说道:“诸位爱卿能够教导族中子弟奋发勤勉,我朝何愁不兴?自来上行下效,若是勋贵高官子弟没落,文不成武不就,光靠寒门子弟,又如何能撑起江山社稷!”
  二皇子立刻说道:“父皇英明圣德,上下臣民自然勤勉不辍,我大周承天景命,定当千秋万代。”
  马屁精……其他皇子心中暗骂,连忙紧随而上大拍马屁,说我朝之盛前所未见,父皇圣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皆不能比……
  诸位大臣不停地附和,天启帝笑着听着,却不知想着什么。
  王皇后眼珠转了转,笑道:“朝中人才济济,国事自然无忧。今日风和日丽,这汤泉宫不仅来了少年英才,还来了不少大家闺秀,都是才貌双全,琴棋书画无一不精,陛下何不也瞧瞧?
  天启帝笑道:“少年英才,纤纤闺秀,果然不负好时光,就照皇后说的办吧。”
  诸位皇子渐渐长成……还有多位未定亲……
  不少人心思活络起来,几位少年皇子也都兴致勃勃地抬眼望去……
  这个时代的礼教并不是很严格,既是帝后之命,女郎们纷纷上前,作诗的作诗、作画的作画、弹琴的弹琴……一时间热闹纷呈,明明是秋风飒飒,却让人觉得春意融融。
  真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顾桓的目光却始终看着那一个人。
  她也在画画。过了一会儿,她放下笔,也将画作呈了上去。
  这幅画,画的是秋菊满幅,怒放的花瓣、含苞的花骨朵儿,繁簇似锦,争奇斗艳,生机勃勃、栩栩如生。
  天启帝看着眼前的画,赞许地点点头,对一旁的平郡王说:“这幅画用笔劲健洒脱,布局缜密、着色淡雅,菊花之气扑面而来,可见是下过苦功夫的,这孩子颇有灵气。”
  平郡王抚了抚须,笑着说:“蒙陛下夸奖,这孩子从小性子沉静,就喜欢画画。”
  天启帝又将陈昭的画递给皇后,笑道:“朕以为康平的画最佳。”
  王皇后笑着应是,命人将陈昭的画挂了起来。
  一些别有心事的女子卵足了劲想要展现自己,却被一个垂髫女童抢了风头,难免有些气闷。
  好在陈昭既是宗室、年纪又小,和大多数人都没有利益冲突。
  帝后接下来又命好几位闺秀上前,细细询问了一翻。被叫上前的众女郎自然屏气凝神,小心应对,下方的也是仔细聆听……
  顾桓再也没有心思看别人,目光只落在那幅画上,都说画如其人,陈昭的人就如她的画一般,凝露自溢香,年纪尚幼,却已可见来日的芳华。
  在这样的一幅画面前,顾桓不由得自惭形秽,觉得自己那首歌功颂德的咏秋诗简直不堪入目……
  接下来的几天,会不时地有这样的诗会雅集,顾桓跟着十二皇子走马观花地出席着聚会,看到有些人声名鹊起,也看到有些人应对失措、丢了脸面……
  这样的场合,顾桓只能表现得中规中矩,不甚出彩。
  好在,这一切,只是个开始……
 
 
第27章 秋狩
  在汤泉宫游玩了几天后,皇帝终于率领众人开始向猎场进发。
  顾桓总算松了口气,这几天的诗会雅集,可把他折腾怕了。那些公子们,看到景好要吟两句,看到花美也要颂两阙,若是真的个个都文采斐然也就罢了,顾桓作诗的水平虽然差了点,鉴赏的水平还是有的。
  可偏偏,那些人多数都是陈词滥调、堆砌辞藻,为赋新词强说愁,酸得他牙都要掉了。
  去打猎吧!不打猎的秋狩算什么秋狩!
  出发的前一天,龙禁卫发下了各人用的箭矢。
  秋狩期间对弓箭的管理非常严格,只有参加狩猎的人才能领到固定数量的箭矢,每支箭上都刻着名字,便于后期统计各人收获的猎物。
  十二皇子的伴读中只有顾桓参与狩猎,领到的是精铁箭。
  顾桓看着十二皇子的金箭,面露羡艳。那金箭不似一般的精铁箭,不知掺了什么金属打造,闪烁着暗金色的光泽,箭头是三棱箭簇,看起来锋利无比,箭身是杨木所制,浑圆笔直,箭羽是黑雕翎,不显眼处刻着一个小小的“易”字。
  陈易看见顾桓的眼神,笑着将箭递给顾桓,说道:“我特地为你要来的箭,你可别辜负了我的期望!”
  顾桓小心翼翼地接过金光闪闪的箭矢,朗声应是。
  这样华丽锋锐的箭矢,只有饮了热血,才不辜负了它!
  猎场距离汤泉宫有大半天的路程,因此狩猎的这几天会露宿野外。
  顾桓收拾好行礼、背着箭囊,次日一大早跟着大队人马朝着猎场出发。
  走了大半天,眼前出现了一片茂密的森林,参天大树直冲云霄,浓郁的森林里隐隐传来猛兽呼啸之声。
  浩浩荡荡的队伍停下,开始安营扎寨。从正中的金顶帐篷辐射开,四周密密麻麻排列着各式各样的帐篷。
  侍从很快铺设好了席位,铺了明黄绸缎的桌几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美酒佳肴。
  帝后坐在上首,皇子们依年龄次序排列而坐,伴读们陪坐在皇子们身后。
  顾桓第一次看到了整整齐齐的十二位皇子。这些皇子虽然长相、气质各不相同,身材也有胖有瘦,但无一例外的都是美男子。
  毕竟这些皇子的母妃们,都是各有千秋的美人。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世界上哪个男人能抵挡这样的诱惑?没有机会的也就罢了,若是有机会的,谁不想去争一争?
  天启帝笑呵呵地看着下方英姿飒爽的年轻人,个个精神抖擞,身上背着弓箭,腰间跨着箭囊,一张张年轻的脸盘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天启帝看到十二皇子身后,顾桓也背着箭囊,满脸雀跃,笑道:“顾桓,你年纪这么小,也要去打猎?”
  顾桓连忙起身行礼,恭敬地说:“草民想着机会难得,去长长见识也好。”
  天启帝笑了笑,说:“倒是个有志气的。”
  此言一出,周围的公子们脸色纷纷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参加此次秋狩世家公子们,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公子们这几日吟诗作赋、卖力表演,说白了不过是为了引起皇帝的注意,在皇帝面前混个脸熟。没想到顾桓不过一个庶子,年纪又小,倒让皇帝记住了。可想而知,将来他一旦金榜题名,必将前途无量。
  不能去参加打猎的小少年们难免有些妒忌。
  只有杨滨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神色,他是真心为这个小表弟感到自豪。
  天启帝环顾四周,大声道:“接下来几日就看你们的表现了!狩猎优胜者,朕重重有赏!”
  “是!”宏亮的声音响起。
  天启帝满意地笑了,挥了挥手:“去吧!”
  参加狩猎者利落站起,行礼后离去。几十匹快马争先恐后地冲入森林,扬起一阵阵烟尘。
  年轻人呼啦啦地走了,营地里顿时显得空荡起来。
  天启帝笑着问一边的平郡王:“你怎么不去显显身手?朕记得你从前最爱打猎。”
  平郡王笑了笑:“老臣年纪大了,就不去抢年轻人的风头了。阿喣去了,他打的猎物难道不孝敬我这个老子么?”
  “你有个好儿子!”天启帝感叹。
  “陛下有十三个好儿子呢!”平郡王笑着说。
  天启帝听了,视线投向下方的儿子们,除了十一、十二、十三几个小皇子外,三皇子和七皇子也在原地不动。他皱了皱眉,问道:“阿晏、阿智,你们怎么没去?”
  三皇子陈晏、七皇子陈智听到皇帝点了他们的名,对视一眼,三皇子先说:“回父皇,儿臣不擅骑射,就不去丢丑了。”
  七皇子也附和着。
  天启帝笑道:“君子习六艺,你们也是自幼练习骑射的,既然会骑射,那还怕什么?侍卫们自会帮着驱赶猎物,还不去试试身手?这可是皇家的传统!到时候人人都有儿子孝敬,难道你们就不想孝敬朕?”
  这话一出,三皇子和七皇子都只能无奈地道:“儿臣遵旨。” 从侍卫处接过长弓和箭囊,辞别众人,骑马出发。
  十二皇子有些担心地看着三皇兄的背影,总觉得心里慌慌的。左右一看,却见两个兄弟都在享受美酒佳肴,似乎对方才的一切无动于衷。
  郁郁葱葱的森林里,顾桓也骑着马,赶上了平郡王世子陈煦一行。
  陈煦看见他,拉着马停下,笑着说:“你倒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猎场危险,你年纪小,可得跟紧了侍卫,小心为上、不可逞强!”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