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人家——小树要长高
时间:2019-04-16 09:43:46

  作者有话要说:
  古代作弊方法真的很多啊,冒籍是其中一种,记得清朝的一位状元就是冒籍考的,不过他是真有才华,在中了院试不堪敲诈主动自首,被主考官上奏朝廷,让他接着考。
 
 
 
第33章 
  看到此种异常现象,让谭璇升起一种不详之感, 心想该不会北方雪灾, 南方冻灾吧。
  “唉吆!天都这样了,山长怎还不让咱们休沐停课……”
  从寝舍到课舍区有一段距离, 无论是青石道上还是书院其它地方全都结满了冰,众人走在路上须得小心翼翼。
  可仍有不少学子摔的四脚朝天, 也顾不上去注重仪表了。
  “表哥,你说结这么厚的冰,恩慈寺的那些僧人还有山上住的百姓没粮食吃的怎么办?”
  香山上除了恩慈寺,住的还有零零落落的人家, 这般极端的天气,在江南还是第一次碰到, 很多人都没反应过来。
  每次上山,那些僧人和百姓对书院的学子非常热情和善,方今山上的情况也牵动着他们的心。
  “他们常年在山中生活,维持个十天半月,应该是无碍, 就怕雨雪天持续太久, 到时断了米粮就麻烦了。”
  常年生活在山里的居民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应比下面一般人强, 怕只怕这一冻害超过了大家的预期。
  “若真要到那时候,别说山上的人没吃的, 到时咱们书院也要断粮了, 寝舍里的炭火也不多了。”田文瑄觉得表哥说的有些夸张。
  “但愿如此吧。”谁都祈愿太阳赶紧出来,融化这寸寸冰冻。
  …………
  “鉴于雨雪太大, 书院中有几位夫子在授课的途中不慎摔倒,从今日起休课不休沐。”
  两日后的午后,课长传达过来一个消息,让书院的学子们自己温书,夫子不再授课,学子自习时即可以在课舍也可以选择寝舍。
  “太好了,咱们几个就呆在寝舍里,这般邪乎的天,不出门也不闷的慌。”
  课长话音落后,众人愁眉绽开,稍稍欢颜。
  其中不少人开始议论要趁着空暇时间,结伴去郡城购置炭火与保暖厚衣物。
  谭璇他们的东西提前备的充足,还能再坚持几天,不用急着为此担心,故而不像有些人衣物紧缺。
  回到寝舍后,几人像往常一样先拔开火炉上的炉盖,换双干燥的棉靴,烤热冻僵了的手准备温书。
  在三人静默的打开书页,要埋首经书时,田文瑄却开起小差,暗搓搓的想着能不能跑到书院灶房借个锅子,惬意的在寝舍里享受晚来天欲雪红泥小火炉的温馨时光。
  想的出神,情不自禁的说了出来:“若有锅子就好了,咱们可以烫锅子吃。”
  “还是省省炭火吧,指不定郡城里的木炭涨到什么价呢。对了,还是让山竹他们去置一些吧,顺便再买些饼子糕点,实在不行,米面也可。”
  凡事要未雨绸缪,经其提醒,谭璇才想起来。真若遭了大灾,世面粮食恐怕有价无市,即使官府开仓放粮,还得冒着大冷的天排队等着。
  “阿璇,你的意思是……”闻其言,三人皆是惊诧,聪慧之人自然明了其话中之意。
  “阿璇是说凌雨可能会如北地的雪灾一样,咱们需早做准备应对。”
  见谭璇拧眉沉默不作答,王林出声应道,说完,不由念起平江家中的母亲和弟妹目含担忧。
  “我也觉得这凌雨怪异,就照表哥说的,咱们得赶紧去郡城,免得去迟了东西被人抢光了!”
  边说着,田文瑄边打开房门往招来在隔壁寝舍的呆着的三个书童,吩咐他们具体都买什么东西。
  …………
  “阿晔!要不要紧,小心着点。”
  十日后,整个江宁仍然是银装素裹,诸物被一层厚厚的透明冰凌包裹,一切仿佛静止了般,死寂肃杀。
  从平江其它地方赶过来的学子的仆从及亲属带来的消息称,不但江宁郡,整个平江都在经受着冰冻灾害,官府正积极救灾。
  与此同时,香山上的僧人和山民也在陆陆续续的朝山下转移。
  官府忙着救济城中遭难的百姓,暂时无法顾及到山上,于是山长让书院的士子们前去帮衬。
  山上有石阶,可阶梯上覆着厚冰,他们要做的是帮忙清出一条道来,让山中被困住的人们顺利下来。
  正打扫着碎冰的明晔突然心口猛的一悸,脚下一滑,摔倒在石阶上,要不是一旁的谭璇眼疾手快抱住石阶旁的柱子,揪住了他的棉衫,这样滚下去不知出什么事。
  见此情形,周围的人纷纷表示关切,劝说他假若身体不适,就回寝舍歇着。
  “多谢大家,无事,脚底打了下滑。”明晔摇了摇头,面上笑了笑,示意自己无事。
  “真的无事?要不我扶你到山脚的帐篷里喝口热茶缓缓?”
  见其未摔倒之前红润的脸庞突然有些犯白,谭璇担心他身体不适,有顾忌不啃说,关切的轻声提议。
  “阿璇,你扶着他下去吧,这有我们呢。”王林自然也发现了明晔的面色不好,催促着两人。
  “无碍,就是心口不知怎的,突然揪了一下,缓缓就好了……”面对两位好友的贴心关怀,明晔心中暖暖的,浅笑着拒绝了好意。
  “放下别干了,都心悸了还说无碍,万一等会你再来那么一出,大家都被吓死!走,我陪你下去,回头山长夫子若责备,我替你担着!”
  谭璇一听其心脏不舒服,立马发散思维联想到心脏病,据说这种病天冷天热都容易出事,且还不能累着,心里一紧,生怕若在山上发病,后悔也来不及了。
  于是望着他,言语强硬,强烈建议他停止手中活计。
  “明晔,身体要紧,你们快些下去吧,谭璇好好你照顾他!”不远处的课长也发了话,明晔于是只好点点头,便不再坚持。
  “好端端的,心口怎会不舒服,以前有过类似的异样吗?”
  上山容易下山难,尽管石阶上的冰已清除不少,甚至拐弯的地方还铺上了稻草,可两人速度仍是很缓慢。
  见明晔不像刚刚脸色那般难看,面容恢复了健康红,额头出了微汗,蒸起团团白烟,与山中缥缈的白色冰雾融为一体。
  不只明晔,谭璇也是浑身微微出汗,怕着了凉,有意把步子放的很慢。方才心中有了猜测,忍不住为其忧心起来。
  “不曾。阿璇是不是担心我患上了心悸的隐疾?从小到大我一直都很康健,祖上也没听说有人因此病下世,今日只是凑巧罢了。”
  明晔注视为保护自己,走在前面的好友并不高大的背影,甚感熨帖,人生有此挚友足矣。
  闻言,谭璇心中的担忧放下了一大半,应该只是凑巧吧,平时蹴鞠的时候,那么剧烈的运动,也没见其有什么异样。
  人多力量大,最终恩慈寺的僧人与山民转移下来,临时借助在香山书院的寝舍里。
  有些子弟是江宁郡人,担心被困书院,离得近的已回至家中。
  书院的士子是朝代将来的希望,官府自然不会短缺了他们的粮食,因而附近的村镇百姓每日会前往书院的大门口等着施粥。
  随着年节的临近,书院中的学子们越来越焦躁,皆在着急着家中的情况,以及年节还能否赶回去。
  “阿林,如今路上天寒地冻的,不如缓几日再赶回去,冻害虽严峻,可毕竟发生的冬日,百姓家中多少都会有些存粮,何况还有知府大人坐镇,不会置百姓于不顾。反而是你,路途中风险更大。”
  一直处在焦虑中的王林忧心家中亲人,准备赶回平江,此时谭璇等人正在劝说他。
  依着谭璇的想法,年节直接在书院过。除了江宁,他们都不清楚其它地方的具体情况,如今这种天气,雇马车是甭想了。
  大冷的天,徒步而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冻死在半路里都有可能。
  “表哥说的对,过几日道路上的冰融了,咱们再结伴而回。你现在回去,反而还让伯母多做你一口饭,万一路上再有个怎么着,更让家人担心自责。”
  王林听到田文瑄的最后一句话,不由苦笑一下,是啊,自己呆在书院还能为他们省些口粮。
  此次回去,傅氏书肆的红利分下来,家里的日子应该要好过些吧,母亲也不用那么辛苦的忙完家中事物,每晚还要摆小摊挣银子供自己读书。
  最终在几人的劝说下,王林决定待灾害过了再随大家一起回去。
  …………
  “长这般大,还是头一遭陪着同窗好友在书院过年节,咱们酌酒一杯,向着天地发个愿,回头再把贡品补上!”
  到底大部分人还是被雨雪耽搁,没能赶回去过年节。
  只不过持续了近一个半月的凌雨终于停了下来,天空已霁,蓝的似水洗过的,书院众子弟狂欢闹年节,欣喜上元节定是能赶回家的。
  书院灶房为应年节之景,煮了几大锅元宵,还蒸了不少年糕,更为贴心的是,考虑有北地学子在,竟还包了饺子。
  咬了一口热气腾腾的饺子,谭璇鼻子一酸,眼眶顿时红了起来。
  “表哥,你竟喜欢吃饺子,什么馅的,我尝尝味道如何。”
  “猪肉萝卜馅的,恩~好吃……”
  书院在大年初五,让学子们休沐回家,上元节后再来书院。
  正当谭璇在寝舍着急赶慌收拾行李时,突然听到有人叩门,以为是山竹他们雇马车回来了。
  结果打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三人,其中两人身上带着白孝,心里一咯噔,带孝的其中一人谭璇认得,是明府的管家,于是连忙退后,赶紧去看惊愕中的明晔。
  “公子,老……老爷……老爷他……他去了……”
 
 
 
第34章 
  尽管谭璇看到明府管家带孝而来,猜到是明家有人故去, 却万万没想到是明晔的父亲。
  “公子!”
  “阿晔!”
  明晔听闻惊天噩耗脚下一趔趄, 脸色刷白顿无血色,谭璇忙从惊愕中反应过来, 上前扶着他。
  “阿晔,你现在可不能倒下, 弟妹和侄女还在京都等着你为三弟扶丧守灵,将来她们娘俩还要靠着你啊。事不宜迟,咱们现在就出发吧。”
  随管家一起来的是明晔的二伯父,看着家侄悲恸的模样心生不忍, 面露戚色。可不管再痛苦,作为明家三房的唯一男丁, 也得必须打起精神应对接下来的诸多事项。
  “二伯,我爹他好好的,身体向来康健,怎……怎猝然就去了啊,你们是不是骗我的……”此时明晔双目含泪, 声音呜咽, 颤着声问其父亲骤然而逝的缘由, 好似根本不相信这个消息。
  “唉!乖孩子,咱们先上车吧, 到车中伯父再一一告诉你详情。”
  “阿晔, 照顾好自己,伯父也不希望见到你如此悲恸, 伯母和锦姐姐还盼着你呢。”
  谭璇看着好友这般模样,心里难受的不行,此情此景不由勾起了深藏心中的往事,眼眶发红轻声劝慰着明晔,双手紧紧的环着其双肩。
  “阿晔,你要挺住,我们大家在平江等你从京都回来。”
  “阿晔,要保重!”
  隔壁寝舍的王林与田文瑄知晓情况后,连忙赶过来,面色肃穆上前给予安慰。
  临近寝舍的同窗们也是集体缄默不语,对明晔的遭遇即同情又惋惜。
  三人虽不能陪好友去京都吊唁,可去往京都的路与回平江的官道有段相同,因而决定陪他一程。
  从明晔二伯口中得知明父离世的原委。原来北地遭遇大雪灾,不少百姓的房屋倒塌,河道桥梁垮塌。
  身为工部郎中的明父前去遭灾严重的京郊查探灾情,不成想被横梁砸中脑袋,伤势较重,最后没能救治回来。
  皇帝嘉其行,特赐谥号“贞”,追封工部侍郎。可再荣耀又能怎么样呢,人已经不在了。
  送别了明晔,三人面色郁郁,丝毫没有久别归家的喜悦心情。
  “阿晔得难过死了,明伯父好端端的怎就突然走了呢。唉,四年前咱们还立下乡试红榜比拼的约定,还有锦姐姐,不知她可曾……”
  田文瑄像谭璇一样,没精打采的歪在车厢一角,语气闷闷的感慨,明父这突然撒手人寰,不但儿子的科举被耽搁,连正值花期的女儿的婚事也要搁置。
  “是啊,世事无常,为今希望阿晔能尽快走出来吧。”谭璇叹口气,谁的人生能一帆风顺呢。
  一直沉默不语的王林出神的盯着车厢,不知在想些什么。
  虽然天已放晴,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田间道路上的厚冰也不是那般容易瞬间消逝的,马车慢慢悠悠行了近五日才赶回平江。
  此次回去,谭璇有件重要的事情,即是要到傅氏书肆结账取几人所得的红利。
  回到府中一家人自然是嘘寒问暖一番。
  冻害期间田家派人到香山书院去打探田文瑄与谭璇的情况,事后仆人到谭府告诉了谭璇在书院一切都好,并把其写的家书交给了谭家人。
  …………
  “九哥,你说阿裕家的书肆怎不早些时候售《江宁密卷》,不然去年府试我也不至于落榜。听伙计说,再过两日最新一册才刊印出来。”
  谭璎听说谭璇从书院回来,兴奋的揣着几册题集,准备趁此机会向其请教功课中疑惑的地方,当说起手中的试题册时,赞不绝口。
  “这种题册在咱们平江很抢手?你也觉得它不错?”
  当初让傅父为其保密,不能透露出自己出题人的身份,如今谭家人都不晓得此事。
  听到自家兄弟对题集赞不绝口,谭璇暗自点头非常有成就感。为了调研市场,拿起题集,装作好奇的翻了几页,随口问起来。
  “可不是吗,若去晚了还要等下一版,不单单咱门平江府中的士子,连通州郡的儒生也有不少。听传言说出题集之人可是鼎鼎有名的大儒,他不忍看咱们平江儒生读书不得法门,才出此一书的!”
站内搜索: